一种公私一体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6504发布日期:2021-09-29 04:5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私一体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私一体筷。


背景技术:

2.中餐作为世界一大代表性饮食,其合餐习惯往往受到不卫生的指摘,而中国作为世界胃癌大国,幽门螺旋杆菌是主要罪魁祸首,中国有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合餐制是幽门螺旋杆菌传播广泛的首要原因。
3.主流解决方案是在饭桌上额外增置一双公筷,人们吃饭时要频繁在公筷和私筷间拿起放下,不仅麻烦费时,而且极易造成误用。由于长久以来的社交人情礼仪和饮食文化习惯的影响,给公筷的推广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防止共餐交叉感染的问题越来越重视,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设计出了防共餐交叉感染的抑菌涂层及取菜隔离装置“金钟叉”,但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比较明显的缺陷有:
5.1、每次夹菜前要认真对准叉子的槽口,将叉子夹起,中途容易掉落;
6.2、中餐的菜肴丰富多样,许多菜品无法使用叉子来叉取。
7.因此,该方案也不能很好的解决共餐交叉感染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目前需要一种易于实施的技术方案来解决共餐交叉感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公私一体筷,遏制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扩散的趋势,降低中国胃病发病率,有助于快速顺畅落实,在不改变中国人饮食习惯和不增加障碍的情况下,弥补合餐制的缺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私一体筷,包括内筷和内部中空且头尾两端开口的外筷,所述内筷的尾端伸入到外筷内部,所述内筷外侧和外筷内壁之间设有限位组件。
10.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长杆、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弹簧,所述内筷的头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杆的一端穿设于长槽中,所述内筷外侧开设有与长槽连通的第一开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开槽位于第二安装槽和内筷头端之间,所述第一开槽远离内筷头端的位置和第一卡扣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远离内筷头端的位置和第二卡扣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扣和长杆之间、第二卡扣和长杆之间均安装有弹性件,外筷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适配的凹槽,所述内筷上固定有第一凸起,所述外筷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一凸起之间的内筷上安装有弹簧,所述第一凸起和内筷头部的距离小于第二凸起和内筷头部的距离。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凸起为圆环形凸起,所述圆环形凸起的内壁和内筷的外侧滑动密封接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杆或者连接弹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替换为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磁性螺母、第一磁圈和第二磁圈,所述磁性螺母螺旋安装在外筷内壁靠近头端的位置,所述第一磁圈固定在内筷上,所述外筷的内壁固定有第二磁圈,所述第一磁圈位于磁性螺母和第二磁圈之间,第一磁圈和第二磁圈磁吸时内筷的尾端穿过外筷尾端开口并伸至外筷外侧,第一磁圈和磁性螺母磁吸、内筷的尾端位于外筷内。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圈的外侧边和外筷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外筷清洗件,所述外筷清洗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有转动块,所述支杆上安装有刷洗件,刷洗件为毛刷或者海绵。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公私一体筷,私筷模式第二卡扣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和凹槽卡接,筷的尾端位于外筷内,用户夹持菜品时外筷的尾端和菜品接触,换公筷模式第一卡扣和凹槽卡接,内筷的尾端由外筷尾端开口伸出,用户夹持菜品时内筷的尾端和菜品接触;在用户不需要频繁更换手中餐具的条件下,实现公筷、私筷分离。
18.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公私一体筷,私筷模式下夹取菜品过程中、圆环形凸起将外筷内部分割成不连通的两部分,避免菜汤由外筷的尾端开口进入到外筷内,保证外筷内内筷的安全卫生。
19.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公私一体筷,第一磁圈越过磁吸平衡点第一磁圈和第二磁圈吸附在一起,如图6所示内筷的尾端伸出外筷尾端开口,此时处于公筷模式、内筷的尾端对菜品进行夹持;第一磁圈越过磁吸平衡点并靠近磁性螺母,第一磁圈和磁性螺母吸附在一起,如图5所示内筷的尾端移动到外筷内,此时处于私筷模式、外筷的尾端对菜品进行夹持,用户不需要频繁更换手中餐具的条件下,实现公筷、私筷分离。
20.4、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公私一体筷,旋转转动块,转动块带动支杆和刷洗件旋转,刷洗件对外筷内壁刷洗方便。
21.5、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公私一体筷,遏制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扩散的趋势,降低中国胃病发病率,有助于快速顺畅落实,在不改变中国人饮食习惯和不增加障碍的情况下,弥补合餐制的缺陷。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私筷使用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的公筷使用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筷清洗件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私筷使用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5的公筷使用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长杆、2内筷、3第一卡扣、4外筷、5弹性件、6第一开槽、7 第二安装槽、8第二卡扣、9第一凸起、10弹簧、11第二凸起、12凹槽、13 转动块、14支杆、15刷洗件、16磁性螺母、17第一磁圈、18第二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0.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公私一体筷,包括内筷2和内部中空且头尾两端开口的外筷4,内筷2的尾端伸入到外筷4内部,内筷2外侧和外筷4内壁之间设有限位组件。
31.限位组件包括长杆1、第一卡扣3、第二卡扣8和弹簧10,内筷2的头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槽,长杆1的一端穿设于长槽中,长杆1可沿长槽往复移动,内筷2外侧开设有与长槽连通的第一开槽6和第二安装槽7,第一开槽6位于第二安装槽7和内筷2头端之间,第一开槽6远离内筷2头端的位置和第一卡扣3的一端通过销轴或者合页转动连接,第二安装槽7远离内筷2 头端的位置和第二卡扣8的一端通过销轴或者合页转动连接,第一卡扣3和长杆1之间、第二卡扣8和长杆1之间均安装有弹性件5,外筷4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卡扣3和第二卡扣8适配的凹槽12,内筷2上固定有第一凸起9,外筷4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凸起11,第二凸起11和第一凸起9之间的内筷2上安装有弹簧10,第一凸起9和内筷2头部的距离小于第二凸起11和内筷2头部的距离。
32.进一步地,第二凸起11为圆环形凸起,圆环形凸起的内壁和内筷2的外侧滑动密封接触。
33.进一步地,弹性件5为弹性杆或者连接弹簧。
34.优选的,凹槽12为环形凹槽,便于第二卡扣8或第一卡扣3与凹槽12 稳固卡接。
35.本实施例中:内筷2接触菜的一端、外筷4接触菜的一端为尾端;优选的,外筷4为透明材质。
36.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37.弹簧10由内筷2的尾端套设在内筷2上,内筷2的尾端由外筷4的头端开口插入到外筷4中,且弹簧10位于第一凸起9和第二凸起11之间。
38.私筷模式:推动内筷2向外筷4内移动,弹簧10受压缩短,第二卡扣8 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和凹槽12卡接,此时内筷2和外筷4的位置相对不变,如图2所示内筷2的尾端位于外筷4内,用户夹持菜品时外筷4的尾端和菜品接触。
39.私筷模式转换公筷模式:按动长杆1、长杆1向长槽内移动,长杆1相对于内筷2移动,长杆1通过弹性件5使第一卡扣3和第二卡扣8向内筷2转动,第二卡扣8和凹槽12脱离接触,继续按动长杆1,长杆1通过内筷带动第一卡扣3进入到外筷4中、弹簧10受压变短,当第一卡扣3完全进入到外筷4中,松开长杆1、使内筷2相对于外筷4的位置不变,第一卡扣3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展开并且第一卡扣3和凹槽12卡接,内筷2的尾端由外筷4尾端开口伸出,用户夹持菜品时内筷2的尾端和菜品接触。
40.公筷模式转换私筷模式:握持外筷4,按动长杆1头端、长杆1向长槽内移动,长杆1相对于内筷2移动,长杆1通过弹性件5使第一卡扣3和第二卡扣8向内筷2转动,第一卡扣3和凹槽12脱离接触,慢慢向外松开移动长杆1,弹簧10推动内筷2移动、使内筷2尾端向外筷4内进入,当第一卡扣 3移开外筷4头端的开口,松开长杆1,第二卡扣8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展开卡在凹槽12中。
41.第二凸起11为圆环形凸起,圆环形凸起的内壁和内筷2的外侧滑动密封接触;夹取
菜品过程中、圆环形凸起将外筷4内部分割成不连通的两部分,菜汤不能由外筷4的尾端开口进入到外筷4内,保证外筷4内内筷2的安全卫生。
42.实施例二: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公私一体筷,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限位组件替换为磁吸组件,磁吸组件包括磁性螺母16、第一磁圈17和第二磁圈18,磁性螺母16螺旋安装在外筷4内壁靠近头端的位置,第一磁圈17固定在内筷2上,外筷4的内壁固定有第二磁圈18,第一磁圈17位于磁性螺母16和第二磁圈 18之间,第一磁圈17和第二磁圈18磁吸时内筷2的尾端穿过外筷4尾端开口并伸至外筷4外侧,第一磁圈17和磁性螺母16磁吸、内筷2的尾端位于外筷4内。
43.第一磁圈17的外侧边和外筷4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
44.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45.磁性螺母16和第二磁圈18之间存在对第一磁圈17磁吸力大小一致的磁吸平衡点。
46.当第一磁圈17越过磁吸平衡点靠向第二磁圈18,第二磁圈18对第一磁圈17的磁吸力大于磁性螺母16对第一磁圈17的磁吸力,第一磁圈17在第二磁圈18磁吸力的作用下向第二磁圈18移动且第一磁圈17和第二磁圈18 吸附在一起,如图6所示内筷2的尾端伸出外筷4尾端开口,此时处于公筷模式、内筷2的尾端对菜品进行夹持。
47.握持外筷4拉动内筷2,或者内筷2的尾端顶在碗碟上、外筷4向碗碟移动,第一磁圈17和第二磁圈18分离、且第一磁圈17越过磁吸平衡点并靠近磁性螺母16,第一磁圈17在磁性螺母16磁吸力的作用下向磁性螺母16移动且第一磁圈17和磁性螺母16吸附在一起,如图5所示内筷2的尾端移动到外筷4内,此时处于私筷模式、外筷4的尾端对菜品进行夹持。
48.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公私一体筷,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还包括外筷清洗件,外筷清洗件包括支杆 14,支杆14的一端固定有转动块13,支杆14上安装有刷洗件15,刷洗件15 为毛刷或者海绵;支杆14带动刷洗件15伸入到拆卸状态下的外筷4中,旋转转动块13,转动块13带动支杆14和刷洗件15旋转,刷洗件15对外筷4 内壁进行刷洗。
49.本实用新型中未公开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材料及工作原理不再详述;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变化、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