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及其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4331发布日期:2022-04-16 15:18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及其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火力发电厂电厂控制室布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及其操作台。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火电市场的内外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尤其对火电机组的安全、环保、经济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追求火电机组持续健康发展,在机组管控上由以前分散的辅控模式转变为效率更高的“大集控”的管控模式。随着网络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提升传统火力发电厂管控水平和效率已经成为必由之路。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要实现电厂的“大集控”运行,必须将“脱硫”、“除灰”、“化学”等控制室集中到主机控制室,在实施集中控制的过程中涉及到控制室的改造扩展,空间可能不足影响操作台位布置的情况,要进行全面的基础改造,必定会花费较多基础改造费用,基础改造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也比较多。
3.有鉴于此,如何解决现有电厂要实现“大集控”运行时存在的改造成本高、耗费时间长等问题,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及其操作台。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火电厂大集控操作台,该操作台包括一柜体,该柜体具有上顶板、下底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其创新点在于:
6.柜体上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显示台面和一键盘台面,所述显示台面上具有一显示固定杆,显示固定杆竖直方向设立,在显示固定杆上呈上下方位安装有至少两台显示器,键盘台面上设置有一键盘托架;
7.柜体下底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电缆线引入口;
8.柜体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柜门,在柜门中开设有散热孔,柜体上在与柜门的结合处设置有导电门封垫条;
9.在柜体的内部由柜体的上顶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两个柜门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在柜体容置空间内的左侧板、右侧板之间设置有一主机放置平台,该主机放置平台为一水平面相平行的平板;在柜体容置空间内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端子座,该接线端子座竖直设置且位于主机放置平台的上方,在接线端子座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挂接电源插座的椭圆孔;在柜体容置空间内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双路电源模块的电源切换平台,该电源切换平台为一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平板,电源切换平台位于主机放置平台的上方;在柜体容置空间内的上顶板下表面悬挂有一排气风扇和一循环风扇,排气风扇的吹风方向对准柜体后侧柜门的散热孔处,循环风扇的吹风方向对准电源切换平台上表面的空间。
1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所述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包括上
述技术方案中的操作台。
11.进一步的,一种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包括三组机组大屏,三组机组大屏分别为一号机组大屏、二号机组大屏和三号机组大屏;对应三组机组大屏,设置有三组间隔排布的操作台群组,在每组操作台群组的两侧各延伸设置至少一个操作台,以构成相邻的操作台群组之间由至少一个操作台连接形成一平面;更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的主机放置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主机;其中,一主机时,该主机用于同时实现集控所需要的各项控制;多主机时,各主机分别实现各项控制,或者,一者主机用于控制,其他几者主机用于实现辅助性工作。
12.本实用新型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3.1.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这种布局上的优化,避免了“大集控”过程中由于空间不足影响操作台位布置的情况,这样分层布置不但减少了对原控制室的扩建和经费的支出,还能实现操作台的布置集中和人员的操作集中。由于操作和监控相对集中,以两台运行机组为例能节省1-2名监盘人员,这对减员增效效果相当明显。通过这种特殊布置,操作人员相对集中,避免了以前不同专业在不同控制室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同时提高了不同专业间交叉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安全、环保、经济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4.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门封垫条排布在柜体的前侧和后侧的边缘周边,以提高抗射频干扰(rfi)能力,所述柜门上设置有锁扣,方便柜门的开启、关闭,方便在柜门内部的接线操作。
15.3.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显示台面上开设有贯穿至柜体内部的集线孔,用于键盘、鼠标线、显示器信号输入线、显示器电源线及其他线缆的集中穿过使用。
16.4.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柜体、柜门至少在外表面喷涂有烤漆层,提高使用寿命,统一控制室内操作台的整体风格。
17.5.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线端子座、电源切换平台设置在靠近柜体后侧柜门的位置处,布置在易于安装接线的地方,方便在柜门内部的接线操作,方便后续更换、维修作业。
18.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9.7.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中心”、“上”、“下”、“轴向”、“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装配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0.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由于上述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22.1.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通过这种布局上的优化,避免了“大集控”过程中由于
空间不足影响操作台位布置的情况,这样分层布置不但减少了对原控制室的扩建和经费的支出,还能实现操作台的布置和人员的操作。由于操作和监控相对集中,以两台运行机组为例能节省1-2名监盘人员,这对减员增效效果相当明显;
23.2.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中,通过这种特殊布置,操作人员相对集中,避免了以前不同专业在不同控制室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同时提高了不同专业间交叉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安全、环保、经济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2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电厂大集控操作台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电厂大集控操作台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电厂大集控操作台第二视角下后侧柜门打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电厂大集控操作台第三视角下后侧柜门打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电厂大集控操作台的左侧平面示意图;
29.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1.以上附图各部位表示如下:
32.1、操作台;
33.11、柜体;101、容置空间;
34.111、上顶板;
35.112、下底板;
36.113、左侧板;
37.114、右侧板;
38.12、显示台面;121、显示固定杆;122、显示器;123、集线孔;
39.13、键盘台面;131、键盘托架;
40.14、电缆线引入口;
41.15、柜门;151、散热孔;152、导电门封垫条;153、锁扣;
42.16、主机放置平台;
43.17、接线端子座;171、椭圆孔;
44.18、电源切换平台;
45.191、排气风扇;192、循环风扇;
46.2、机组大屏;21、一号机组大屏;22、二号机组大屏;23、三号机组大屏;
47.3、操作台群组。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
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9.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火电厂大集控操作台,该操作台1包括一柜体11,该柜体11具有上顶板111、下底板112、左侧板113及右侧板114,其中:
50.柜体11上顶板11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显示台面12和一键盘台面13,所述显示台面12上具有一显示固定杆121,显示固定杆121竖直方向设立,在显示固定杆121上呈上下方位安装有至少两台显示器12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选择两台上下分布的显示器122,键盘台面13上设置有一键盘托架131;
51.柜体11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电缆线引入口14;
52.柜体11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柜门15,在柜门15中开设有散热孔151,柜体11上在与柜门15的结合处设置有导电门封垫条152;
53.在柜体11的内部由柜体11的上顶板111、下底板112、左侧板113、右侧板114以及两个柜门15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101,在柜体11容置空间101内的左侧板113、右侧板114之间设置有一主机放置平台16,该主机放置平台16为一水平面相平行的平板;在柜体11容置空间101内的左侧板113或右侧板1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端子座17,该接线端子座17竖直设置且位于主机放置平台的上方,在接线端子座17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挂接电源插座的椭圆孔171;在柜体11容置空间101内的左侧板113或右侧板11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双路电源模块的电源切换平台18,该电源切换平台18为一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平板,电源切换平台18位于主机放置平台16的上方;在柜体11容置空间101内的上顶板111下表面悬挂有一排气风扇191和一循环风扇192,排气风扇191的吹风方向对准柜体11后侧柜门15的散热孔151处,循环风扇192的吹风方向对准电源切换平台18上表面的空间。
54.通过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契合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使用的操作台1,内部空间合理,可用于主机、专用集线器、网络适配器、电源插座、电源开关、保险丝、电源模块、接线端子及附属设备的安装及使用,配备了抗射频干扰、防止电源故障的结构,能在不改变控制室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拓展现有空间布局,满足生产运行需要。
55.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火电厂大集控操作台。具体的,一种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包括三组机组大屏2,三组机组大屏2分别为一号机组大屏21、二号机组大屏22和三号机组大屏23;对应三组机组大屏2,设置有三组间隔排布的操作台群组3,在每组操作台群组3的两侧各延伸设置至少一个操作台1,以构成相邻的操作台群组3之间由至少一个操作台1连接形成一平面;所述操作台1的主机放置平台16上设有至少一主机;其中,一主机时,该主机用于同时实现集控所需要的各项控制;多主机时,各主机分别实现各项控制,或者,一者主机用于控制,其他几者主机用于实现辅助性工作,诸如数据的存储、数据交互及数据显示等功能,各项控制可以是诸如“脱硫”、“除灰”、“化学”等控制,由此来实现效率更高的“大集控”的管控模式。
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门封垫条152排布在柜体11的前侧和后侧的边缘周边,以提高抗射频干扰(rfi)能力,所述柜门15上设置有锁扣153,方便柜门15的开启、关闭,方便在柜门15内部的接线操作;在显示台面12上开设有贯穿至柜体11内部的集线孔123,用于键盘、鼠标线、显示器122信号输入线、显示器122电源线及其他线缆的集中穿过使用;所述柜体11、柜门15至少在外表面喷涂有烤漆层,提高使用寿命,统一控制室内操作台1的整体风格;所述接线端子座17、电源切换平台18设置在靠近柜体11后侧柜门15的位置处,
布置在易于安装接线的地方,方便在柜门15内部的接线操作,方便后续更换、维修作业。
5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机组控制台间的间隔缩小甚至全部连接起来,连接部分仅需要做跟原控制台一样平面即可,这样可以增加2-3个操作台1,将机组原控制台两侧根据空间各延伸一个操作台1,这样在不改变原集控室大小的情况下操作台1增加4-5个。将操作台1的电脑显示器122由以前的一个操作台1位放置一台操作电脑显示屏改为一个操作台1位上放两台分上下层的显示器122,一台电脑主机带两台显示器122,一个鼠标控制两台显示器122。通过这种布局上的优化,避免了“大集控”过程中由于空间不足影响操作台1位布置的情况,这样分层布置不但减少了对原控制室的扩建和经费的支出,还能实现操作台1的布置和人员的操作。由于操作和监控相对集中,以两台运行机组为例能节省1-2名监盘人员,这对减员增效效果相当明显。通过这种特殊布置,操作人员相对集中,避免了以前不同专业在不同控制室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同时提高了不同专业间交叉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安全、环保、经济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操作台1为冷轧板材质,不锈钢金属包边,外壳防护等级ip56。操作台1布置于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与原集控室操作台1并列布置,操作台1能接受两路220vac,单路电源故障时能自动切换且切换时保证不因电源切换而停电。
59.另外应说明的是,操作台1中显示器122、排气风扇191、循环风扇192等设备与电源的连接关系、控制关系等,以及在火电厂大集控控制室中的管路布置、双路电源模块的连接设置,都属于现有技术,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所在,因此在本文不做具体介绍。
6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