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用烹调器具及微波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8376发布日期:2021-12-04 12:5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微波炉用烹调器具及微波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炉用烹调器具及微波炉。


背景技术:

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收容有烹调物的容器在微波炉的箱体内从箱体内的底面浮起地进行配置。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139226号


技术实现要素:

6.(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7.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关于根据烹调物适当地控制由微波炉进行的烹调物的加热,存在改善的余地。
8.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根据烹调物适当地控制由微波炉进行的烹调物的加热。
9.(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0.在本说明书中,微波炉这一术语,除了特别提及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具有作为烤箱的功能的器具(微波烤箱)、以及具有作为烤架的功能的器具。
1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微波炉用烹调器具,其具备:其以相对于第一支承机构能够装卸的方式由所述第一支承机构进行支承,所述第一支承机构设置于微波炉的箱体内;第二支承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板的下表面;以及容器,其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机构能够装卸的方式由所述第二支承机构进行支承,且所述容器收容烹调物,在所述箱体内的底面与由所述第二支承机构支承的所述容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隔。
12.通过第一支承机构、第二支承机构、板、容器的设计,能够设定箱体内的底面与容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隔,因此能够根据烹调物适当地控制由微波炉进行的烹调物的加热。
13.所述第二支承机构也可以由微波透过体构成。
14.微波能够透过第二支承机构而绕到容器的上侧,因此能够从整体加热烹调物。
15.也可以是,所述板的与所述容器的上部对置的部分由微波反射体构成。
16.能够有效地对收容于容器的烹调物的上表面进行加热。
17.也可以是,所述板的整体由微波反射体构成。
18.微波炉的箱体内的整体由作为微波反射体的板分隔为2个空间。在这些空间中,微波炉的微波产生源所在的一方成为基于微波的加热对象的空间(加热空间),微波产生源不位于的一方成为不变为基于微波的加热对象的空间(非加热空间)。由于仅在加热空间由微波供于加热,因此能够高效地加热烹调物。
19.也可以是,微波炉用烹调器具还具备由微波反射体构成的辅助部件,该辅助部件隔开间隔地包围所述容器的侧面。
20.由于能够将在容器的侧面成为基于微波的加热对象的空间限定为由辅助部件包围的区域,因此能够在容器的侧部高效地加热烹调物。
21.也可以是,所述辅助部件能够装卸于所述微波炉的所述箱体内。
22.通过准备形状、尺寸等不同的多个辅助部件,并选择且使用它们中的任意的辅助部件,从而能够进行与烹调物对应的适当的加热。
23.另外,准备表面状态(压花加工的粗糙度、镜面度、消光度)、材质、涂层的种类等不同的多个辅助部件,并选择且使用它们中的任意的辅助部件,由此能够进行与烹调物对应的适当的加热。
24.也可以是,所述容器包括形状不同的多个容器。
25.通过选择且使用形状不同的多个容器中的任意容器,即更换使用容器,从而能够进行与烹调物对应的适当的加热。
26.也可以是,所述容器具备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收容所述烹调物的部分分隔为2个以上的部分。
27.能够同时加热多种烹调物。
28.也可以是,所述板具备:板主体;以及配件部件,其相对于所述板主体能够装卸,并与所述容器的上部对置。
29.作为配件部件,如果预先准备由微波反射体构成的部件和粘贴有微波发热体的部件,则通过将前者安装于板主体而能够进行范围加热,通过将后者安装于板主体,也能够作为烤箱板、烤架板进行使用。
30.也可以是,所述板包括多种板,在所述多种板中的一个板的下表面粘贴有微波发热体。
31.也可以是,在所述板的与所述容器的上部对置的部分设置有孔,所述孔与配置于所述微波炉的所述箱体内的传感器对置,所述烹调物的温度由所述传感器直接或者间接地进行检测。
32.通过利用传感器直接或间接地检测出烹调物的温度,能够进行基于微波炉的加热的控制。在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的情况下,红外线传感器通过光学读取从烹调物放射的通过了孔的红外线,从而能够直接检测出烹调物的温度。在传感器为蒸汽传感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从孔出来的蒸汽的有无等间接地检测出烹调物的温度。在传感器为热敏电阻的情况下,能够根据从孔出来的蒸汽引起的箱体内的温度上升来间接地检测出烹调物的温度。
33.也可以是,在所述板的与所述容器的上部对置的部分设置有使蒸汽通过但不使微波通过的孔。
34.能够将通过加热而由烹调物产生的蒸汽从容器内释放。另外,能够通过孔进行温度检测、蒸汽检测。
35.所述容器的至少侧部的一部分可以是透明的。
36.能够使烹调物从侧面可视化,可知烹调状态,便利性得以提高。
3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是提供一种微波炉,其具备微波炉主体和所述任一项的微波炉用烹调器具。
38.(实用新型效果)
39.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烹调物适当地控制由微波炉进行的烹调物的加热。
附图说明
4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微波炉用烹调器具和微波炉的立体图。
4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微波炉用烹调器具和微波炉的主视图。
4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微波炉用烹调器具和微波炉的分解立体图。
43.图4是图1的iv

iv线处的示意性剖视图。
44.图5a是从板11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45.图5b是从板11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46.图6是容器21的立体图。
4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微波炉用烹调器具和微波炉的立体图。
48.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微波炉用烹调器具和微波炉的分解立体图。
49.图9是图7的iv

iv线处的示意性剖视图。
50.图10是表示容器21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51.图11是图10的xi

xi线处的剖视图。
52.图12是表示容器21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53.图13是图12的xiii

xiii线处的剖视图。
54.图14是表示容器21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55.图15是图14的xv

xv线处的剖视图。
56.图16是表示容器21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57.图17是图16的xvii

xvii线处的剖视图。
58.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微波炉用烹调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59.图19是表示烤箱及烤架用的板的立体图。
60.图2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变形例涉及的板的立体图。
61.图2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变形例涉及的微波炉用烹调器具的立体图。
62.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变形例涉及的微波炉用烹调器具和微波炉的与图4相同的剖视图。
63.图2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变形例涉及的微波炉用烹饪器具以及微波炉的局部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64.(第一实施方式)
65.图1至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的微波炉用烹调器具1(以下,简称为烹调器具1)和使用该烹调器具1的微波炉2(微波炉主体)。
66.微波炉2具备:壳体33,其具备在图1中近前侧成为开口的长方体状的空间即加热室3a;以及门4,其用于开闭开口。以下,有时将加热室3a内称为“箱体内”。在箱体内的左右侧壁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对大致直线状的导轨5(第一支承机构)。另外,在壳体3中,以临箱体内的底部的方式具备微波源6。
67.烹调器具1具备俯视下呈长方形的板11和容器21。
68.一并参照图5a、5b,板11具备俯视下呈长方形的板主体12和从板主体12的中央向在图5a中朝上鼓出的圆顶状部13。另外,板11具备在板主体12的在图5a中在下表面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大致直线状的一对悬吊轨道14(第二支承机构)。各个悬吊轨道14具备:基座部14a,其固定于板11;垂下部14b,其从基座部14a向图5a中的下方延伸;以及支承部14c,其从垂下部14b的下端向内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悬吊轨道14由微波透过体(例如树脂)构成。
69.一并参照图6,容器21具备:容器主体22,其收容烹调物的上端是开口的,俯视时为圆形且大致为圆形;以及凸缘23,其从容器主体22的上端扩展。在凸缘23的前部设置有把手23a。
70.参照图3,在容器主体22中收容有烹调物的容器21通过凸缘23的两侧被插入于板11的悬吊导轨14,从而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由悬吊导轨14进行支承。具体而言,容器21的凸缘23通过载置在悬吊导轨14的支承部14c上而由悬吊导轨14进行支承。一并参照图4,在容器21由板11支承的状态下,容器主体22的上部与板11的圆顶状部13对置。板11和由其支承的容器21从加热室3a的开口被收容于箱体内。通过使板主体12的两侧载置于导轨5上,从而板11被支承于箱体内。
71.在本实施方式中,板11的包括板主体12和圆顶状部13在内的整体由微波反射体构成。例如,通过将板主体12和圆顶状部13设为金属制,能够将它们作为微波反射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21的整体由微波透过体构成。例如,通过使容器21为树脂制,能够作为微波透过体。
72.导轨5在箱体内的高度位置、板11的形状、悬吊轨道14的垂下部14b的长度以及容器21的高度被设定为使得在箱体内的底面与容器主体22的底面之间设有间隔。
73.在通过来自微波源6的微波照射进行烹调物的加热时,在箱体内的底面(配置有微波源6)与容器主体22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隔,因此能够避免在容器主体22的底部对烹调物进行局部加热。另外,即使在使用相同的容器21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变更悬吊轨道14的设计、更具体而言变更悬吊轨道14的垂下部14b的长度来调节箱体内的底面与容器主体22的底面之间的间隔,因此能够根据烹调物适当地控制由微波炉2进行的烹调物的加热。箱体内的底面与容器主体22的底面之间的间隔也能够根据导轨5的设计(例如,箱体内的导轨5的设置高度)、板11的设计(例如,从导轨5到板11的下表面的距离)来调节。
74.如上所述,作为板11的与容器主体22的上部对置的部分即圆顶状部13由微波反射体构成。因此,能够有效地对收容于容器主体22的烹调物的上表面进行加热。另外,由于板11的与容器主体22的上部对置的部分不是平坦状,而是作为圆顶状部13存在,因此能够使被板11反射的微波高效地入射到烹调物的上表面。在这一点上,也能够有效地对收容于容器主体22的烹调物的上表面进行加热。
75.微波炉2的箱体内整体由作为微波反射体的板11在上下方向上分隔为2个空间。在这些空间中,微波源6所处的下方的空间成为基于微波的加热对象的空间(加热空间a),微波源6未位于的上方的空间成为不变为基于微波的加热对象的空间(非加热空间b)。由于仅在加热空间a中微波被供于加热,因此能够高效地加热烹调物。
76.通过准备形状、尺寸等不同的多个板11,并选择使用它们中的任意的板,从而能够进行与烹调物对应的适当的加热。
77.准备内表面状态(压花加工的粗糙度、镜面度、亚光度)、材质、涂层的种类等不同
的多个板11,并选择且使用其中的任意的板,由此能够进行与烹调物对应的适当的加热。
78.如上所述,悬吊轨道14由微波透过体构成,因此从配置在箱体内底面的微波源6照射的微波能够透过悬吊轨道14并绕到容器21的上侧。因此,能够使微波高效地入射到烹调物的上表面,有效地对收容在容器主体22内的烹调物的上表面进行加热。换言之,通过将悬吊轨道14设为微波透过体,能够从整体对烹调物进行加热。
79.也可以将容器21中的容器主体22的侧部的全部或一部分设为透明(不限于完全的透明而包含半透明)。由此,能够使容器主体22从侧面可视化,可知烹调状态,便利性提高。
80.以下,对主体的其他实施方式以及各种变形例进行说明,但在这些说明中,没有特别提及的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以下提及的附图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81.(第二实施方式)
82.在图7至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还具备在微波炉2的箱体内隔开间隔地包围容器主体22的侧面的、由微波反射体构成的辅助部件31。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部件31由具有将方筒以纵向分割而分割为2部分后的形状的一对半分割部件32构成,通过使这些半分割部件32对接,包围容器主体22的侧面,能够装卸于微波炉2的箱体内。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辅助部件31载置于箱体内的底面,但也可以相对于板11而能够装卸辅助部件31,在设置于箱体内时在辅助部件31的下端与箱体内的底面之间设置间隔。
83.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成为基于微波的加热对象的空间限定于加热空间a中的由辅助部件31包围的区域c,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加热烹调物。特别是,能够在与辅助部件31对置的容器主体22的侧面高效地加热烹调物。
84.另外,准备形状、尺寸等不同的多个辅助部件31,并选择使用它们中的任意的辅助部件,由此能够进行与烹调物对应的适当的加热。
85.并且,准备内表面状态(压花加工的粗糙度、镜面度、亚光度)、材质、涂层的种类等不同的多个辅助部件31,并选择且使用它们中的任意的辅助部件,由此能够进行与烹调物对应的适当的加热。
86.图10至图17表示容器21的各种变形例。这些变形例的容器21的容器主体2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通过准备容器主体22的形状不同的多个容器21并选择且使用其中的任意容器,即通过更换并使用容器21,从而能够进行与烹调物对应的适当的加热。
87.在图10和图11的变形例的容器21中,在俯视容器主体22的底部时,中央部成为在图中比其他部分向上鼓出成圆顶状的浅底部24。在浅底部24的部分,容器主体22的深度比其他部分浅。在浅底部24,烹调物的厚度变浅,因此与其他部分相比,能够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88.在图12以及图13的变形例的容器21中,在容器主体22的底部的俯视观察时,中央部成为在图中比其他部分向上较大地呈山形鼓出的分隔部25。利用该分隔部25将容器主体22内分隔成2个部分26a、26b。通过在部分26a、26b收容不同的烹调物,能够同时加热2种食材。也可以将分隔部25形成为将容器主体22内分隔成3个以上的部分的形状。
89.在图14以及图15的变形例的容器21中,在容器主体22的底部的俯视观察时,中央部成为在图中比其他部分向上较大地呈圆筒状鼓出的空心部27。通过设置空心部27,收容于容器主体22内的烹调物的表面积即照射微波的面积增加,因此能够高效地加热烹调物。
90.在图16以及图17的变形例的容器21中,使空心部27与容器主体22分体,在容器主体22的底部设置有在俯视观察时呈环状的定位部件28。空心部27插入定位部件28,从而在俯视容器主体22的底部时能够装卸地被安装于中央。与图14和图15的变形例同样地,通过设置空心部27来增加烹调物的表面积,能够高效地加热烹调物。另外,通过从容器主体22拆卸空心部27,能够容易地清洗容器主体22的内部,容易进行容器主体22的维护。
91.图18所示的变形例的板11具备板主体12、以及能够分别相对于板主体12装卸且与容器21的上部对置的3种配件部件41a、41b、41c。
92.在板主体12设置有用于能够装卸地安装配件部件41a~41c的安装孔15。该安装孔15的孔缘成为台阶部16,通过该台阶部16支承配件部件41a~41c的外周部。在台阶部16,为了避免任意金属部件彼此直接接触并相互绝缘,也就是说为了防止火花产生,安装有树脂构件17。
93.配件部件41a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圆顶状部13,整体由微波反射体(例如金属)构成。在将该配件部件41a安装于板主体12而使用的情况下,容器21也使用(安装于板11),烹饪物收容于容器主体22内。通过从微波源6(参照图4和图9)照射微波,烹调物被加热。
94.配件部件41b具备在截面呈圆弧状鼓出的俯视下细长的鼓出部42和设于鼓出部42的表面(上表面)的多个细长的肋43。另外,在鼓出部42的背面(下表面)粘贴有微波吸收体44(例如吸收微波而发热的铁氧体发热体)。在将该配件部件41b安装于板主体12而使用的情况下,容器21不使用(未安装于板11),烹饪物被载置在鼓出部42上。被照射来自微波源6(参照图4和图9)的微波的微波吸收体44发热,由此加热烹调物。即,通过使用配件部件41b,能够将板11用作烤炉板或烤架板。
95.配件部件41c具备在截面呈圆弧状鼓出的俯视下细长的鼓出部42和设于鼓出部42的多个细长的狭缝45。另外,在鼓出部42的背面(下表面)粘贴有微波吸收体44。在将该配件部件41c安装于板主体12而使用的情况下,容器21也使用(安装于板11),烹饪物被载置在鼓出部42上。被照射来自微波源6(参照图4和图9)的微波的微波吸收体44发热,由此加热烹调物。即,通过使用配件部件41c,能够将板11用作烤炉板或烤架板。在烹调物是肉等的情况下,通过加热而从烹调物产生的油从狭缝45向容器21落下而从烹调物被除去。因此,通过使用配件部件41c,能够对肉等烹调物进行减少了油的健康意识的烹调。另外,由于油积存在容器21内,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废弃等处理,提高了清扫性。
96.在配件部件41b、41c中,通过适当设定将微波吸收体44粘贴于鼓出部42的位置、面积、以及微波吸收体44的形状,能够进行烹调物的部分加热。
97.如上所述,通过使用配件部件41a,能够进行范围加热,通过使用配件部件41b、41c,也能够将板11作为烤箱板11或烤架板11使用。
98.除了第一实施方式、图18那样的板11之外,也可以准备图19所示那样的专用于作为烤箱板或烤架板使用的板11。图19的板11具备板主体12、与板主体12为一体结构且在截面呈圆弧状鼓出的俯视下细长的鼓出部42、以及设置于鼓出部42的多个细长的肋43。另外,在鼓出部42的背面(下表面)粘贴有微波吸收体44。该板11不具备悬吊轨道14(例如参照图18),容器21无法进行安装。在使用该板11的情况下,烹调物被载置在鼓出部42上。被照射来自微波源6(参照图4和图9)的微波的微波吸收体44发热,由此加热烹调物。
99.在图20所示的变形例中,在板11的圆顶状部13,在与设置有悬吊轨道14的面相反侧的面粘贴有微波吸收体18。板1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表里相反的姿势、也就是说设置有悬吊导轨14的面朝上的姿势被支承在微波炉2的箱体内的导轨5上。烹调物(例如,汤、意大利面等)收容在圆顶状部13内。被照射来自微波源6的微波的微波吸收体18发热,由此圆顶状部13内的烹调物被加热。
100.在图21及图22所示的变形例中,在容器21的凸缘23以包围容器主体22的开口的方式安装有密封件29。在容器21被板11的悬吊轨道14支承时,密封件29与板主体12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从而收容烹调物,容器主体22内成为密闭状态。因此,在容器主体22内收容烹调物时不需要用保鲜膜包装。
101.在该变形例中,在与容器主体22的上部对置的板11的圆顶状部13的上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19。由于从加热时的烹调物产生的蒸汽经由通气孔19从容器主体22排出,因此能够控制容器主体22内的压力。
102.通气孔19的尺寸、形状等优选设定为使蒸汽通过,但微波不通过。通过这样的设定,能够在不降低加热效率的情况下从容器主体22排出蒸汽。
103.参照图22,在微波炉2的箱体内的上部,以俯视时与1个通气孔19正对的方式配置有传感器61。来自传感器61的输出被供给到控制器62,控制器62使用来自传感器61的信号来控制微波源6。
104.传感器61例如是红外线传感器、蒸汽传感器或热敏电阻。
105.在传感器61为红外线传感器的情况下,通过光学地读取从烹调物放射的通过了通气孔19的红外线,能够直接检测烹调物的温度。控制器62根据直接检测到的烹调物的温度来控制微波源6的输出。
106.在传感器61为蒸汽传感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从通气孔19出来的蒸汽的有无等间接地检测烹调物的温度。控制器62根据间接检测到的烹调物的温度来控制微波源6的输出。
107.在传感器为热敏电阻的情况下,能够根据从通气孔19出来的蒸汽所引起的箱体内的温度上升而间接地检测烹调物的温度。控制器62根据间接检测到的烹调物的温度来控制微波源6的输出。
108.也可以取代通气孔19而设置有在容器主体22内成为规定压力时进行开阀的通气阀。
109.在图23所示的变形例中,板11具备用于将由容器21和圆顶状部13包围的空间与外部连通的管部51。该管部51与微波炉2的设置于壳体3的排气路径7连通。在排气路径7配置有用于向壳体3外排气的风扇8。从容器主体22内的烹调物产生的蒸汽通过风扇8被吸入至排气路径7,高效地排出到箱体外,因此能够抑制乃至防止箱体内的结露。
110.(标号说明)
111.1 烹调器具
112.2 微波炉
113.3 壳体
114.3a 加热室
115.4 门
116.5 导轨(第一支承机构)
117.6 微波源
118.7 排气路径
119.8 风扇
120.11 板
121.12 板主体
122.13 圆顶状部
123.14 悬吊导轨(第二支承机构)
124.14a 基座部
125.14b 垂下部
126.14c 支承部
127.15 安装孔
128.16 台阶部
129.17 树脂构件
130.18 微波吸收体
131.19 通气孔
132.21 容器
133.22 容器主体
134.23 凸缘
135.23a 把手
136.24 浅底部
137.25 分隔部
138.26a、26b 部分
139.27 空心部
140.28 定位部件
141.29 密封件
142.31 辅助部件
143.32 半分割部件
144.41a、41b、41c 配件部件
145.42 鼓出部
146.43 肋
147.44 微波吸收体
148.45 狭缝
149.51 管部
150.61 传感器
151.62 控制器
152.a 加热空间
153.b 非加热空间
154.c 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