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式地面清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7024发布日期:2021-12-29 13:5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辊式地面清洁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辊式地面清洁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地面清洁机一般设有清洁辊和喷水装置,喷水装置能够向清洁辊或地面喷水以浸润清洁辊和/或地面,从而使清洁辊上的清洁布对地面进行湿拖。
3.现有的地面清洁机的清洁辊通常为单辊或者如cn202843526u所公开的相贴合的双辊,不论是单辊结构的地面清洁机,还是贴合双棍结构的地面清洁机,在地面清洁机对地面进行湿拖的过程中,被拖过的地面由于不能及时干燥,导致被用户踩踏时会留下脚印,需要用户对地面进行二次清洁,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之所以引用公告号为cn202843526u的专利申请文献,旨在对现有的地面清洁机进行举例说明,并非有意诋毁公告号为cn202843526u的专利申请文献所记载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被湿拖过的地面由于不能及时干燥导致其容易留下脚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辊式地面清洁机,包括机体、设于前述机体底部的清洁组件,前述清洁组件能够以旋转的方式接触待清洁地面,前述清洁组件的旋转轴与待清洁地面平行,前述清洁组件包括洗地辊和擦地辊,前述洗地辊处对应设有喷水装置以喷水浸润前述洗地辊,前述洗地辊与前述擦地辊分别设置在前述机体的两端,以形成浸润地面的浸润间隙,前述浸润间隙沿前述洗地辊径向的长度大于前述洗地辊或前述擦地辊的直径。
6.可选地,前述浸润间隙沿前述洗地辊径向的长度不大于前述洗地辊或前述擦地辊的长度。
7.可选地,前述浸润间隙沿前述洗地辊径向的长度为前述洗地辊或前述擦地辊的直径的1至3倍。
8.可选地,前述洗地辊位于前述浸润间隙的前侧,前述擦地辊位于前述浸润间隙的后侧。
9.可选地,前述浸润间隙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刮擦地面的软质刮条。
10.可选地,前述机体包括顶盖和底壳,前述底壳的下表面距离地面至少0.5cm。
11.可选地,前述底壳外周设有围挡前述浸润间隙的防护圈,以阻止前述浸润间隙内的液体外流。
12.可选地,前述底壳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集污盒,前述集污盒的两侧分别设有刮擦前述洗地辊和前述擦地辊的刮污部。
13.可选地,前述擦地辊的长度大于前述洗地辊的长度。
14.可选地,前述洗地辊与擦地辊的直径相等;或者,前述擦地辊的直径大于前述洗地
辊的直径。
15.可选地,前述洗地辊的转速不大于预设阈值。
16.可选地,前述辊式地面清洁机的把杆与前述机体铰接,以使前述把杆能够相对于前述机体前后摆动,以及使前述把杆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至少90
°

17.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技术前述的辊式地面清洁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通过在机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洗地辊和擦地辊,并使洗地辊与擦地辊之间形成浸润间隙,使得被喷水装置湿润的洗地辊能够对地面进行湿拖,由于存在浸润间隙,且浸润间隙的长度大于洗地辊或擦地辊的直径,能够有效地防止擦地辊被喷水装置浸湿,使得擦地辊能够对湿拖之后的地面进行擦拭,以使地面被辊式地面清洁机清洁之后能够保持干燥,避免了被辊式地面清洁机清洁之后的地面容易留下脚印的情形,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9.进一步,通过使洗地辊与擦地辊之间形成浸润间隙,且浸润间隙的长度大于洗地辊或擦地辊的直径,使得第一次拖擦和第二次拖擦对同一地面位置处进行擦拭时,必须得相隔一段时间(擦地辊经过浸润间隙的长度所需的时间),从而使得地面上的脏污能够在浸润间隙内有足够的时间被浸润和软化,增强了对地面的浸润效果,以使没有被洗地辊擦拭下来的污渍更容易被擦地辊拖擦下来,从而提高了辊式地面清洁机的清洁效果。
20.进一步,通过使洗地辊的转速不超过预设阈值,能够使被洗地辊甩飞的液体越不过浸润间隙,从而防止洗地辊将液体甩至擦地辊,浸湿擦地辊,对擦地辊的擦地效果造成影响。
21.2、通过将浸润间隙沿洗地辊径向的长度设置成不大于洗地辊或擦地辊的长度,在保证地面上脏污被充分浸润的前提下,还使得辊式地面清洁机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尽量减小,从而便于辊式地面清洁机的转向,并且在外形上更加合理美观。
22.3、通过在浸润间隙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软质刮条,使得地面上的脏污在被洗地辊拖擦后且被擦地辊拖擦前会被软质刮条刮擦,从而将地面上的脏污刮擦下来以便于擦地辊进行后续的清洁,进一步提升了辊式地面清洁机的清洁效果。
23.4、由于洗地辊和擦地辊在工作过程中会被地面挤压而发生形变,因此,通过将底壳的下表面设置成距离地面至少0.5厘米,能够防止底壳在洗地辊和擦地辊发生形变后与地面发生接触,从而避免底壳刮伤地面。
24.5、通过在底壳的外周设置围挡浸润间隙的防护圈,能够防止浸润间隙内的液体流向机体的左右两侧,从而避免扩大被污染区域,进而避免了多次往复处理外流的液体而降低清洁效率。
25.6、通过在底壳内设置集污盒,并在集污盒的两侧分别设置刮污部,使得刮污部能够在清洁过程对洗地辊和擦地辊进行刮擦,然后将刮擦下来的污水和污物收集在集污盒当中,从而保持洗地辊和擦地辊有较好的清洁度和吸水性,避免对地面造成二次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洗地辊和擦地辊的使用时间,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和清洁效率。
26.7、通过将擦地辊的长度设置成大于洗地辊的长度,使得擦地辊的拖擦区域大于洗地辊的拖擦区域,从而保证擦地辊能够将被洗地辊浸湿的地面完全擦干。
附图说明
27.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28.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部分辊式地面清洁机的侧剖面图;
29.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机体的爆炸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部分辊式地面清洁机的前剖面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机体;11、顶盖;12、底壳;13、防护圈;14、集污盒;141、刮污部;2、清洁组件;21、洗地辊;22、擦地辊;3、把杆;4、浸润间隙;41、软质刮条。
具体实施方式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本技术的辊式地面清洁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底部的清洁组件,清洁组件能够以旋转的方式接触待清洁地面,清洁组件的旋转轴与待清洁地面平行,清洁组件包括洗地辊和擦地辊,洗地辊处对应设有喷水装置以喷水浸润洗地辊,洗地辊与擦地辊分别设置在机体的两端,以形成浸润地面的浸润间隙,浸润间隙沿洗地辊径向的长度大于洗地辊或擦地辊的直径。
36.本技术的辊式地面清洁机能够利用洗地辊对地面进行浸润和第一次拖擦(湿拖),利用擦地辊进行第二次拖擦(干拖),并且被浸润的地面能够在浸润间隙内获得足够的浸润时间,不仅使得地面被辊式地面清洁机清洁之后能够保持干燥,避免了被辊式地面清洁机清洁之后的地面容易留下脚印的情形,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使得地面上的脏污能够在浸润间隙内有足够的时间被浸润和软化,增强了对地面的浸润效果,从而提高了辊式地面清洁机的清洁效果。
37.下面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的辊式地面清洁机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3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基于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39.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
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辊式地面清洁机包括机体1、设置在机体1底部的清洁组件2和与机体1铰接的把杆3。清洁组件2能够以旋转的方式接触并清洁地面,清洁组件2的旋转
轴与地面平行。把杆3用于控制辊式地面清洁机的前进方向。
41.继续参照图1,清洁组件2包括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分别设置在机体1的前端和后端(即在用户推动辊式地面清洁机前进的过程中,洗地辊21在前方,擦地辊22在后方)。洗地辊21处设有喷水装置(图中未示出),喷水装置能够向洗地辊21喷水以浸润洗地辊21。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之间形成有浸润间隙4,并且浸润间隙4沿洗地辊21的径向的长度(图1中所示的长度l)大于洗地辊21或擦地辊22的直径。
42.需要说明的是,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也可以分别设置在机体1的后端和前端,即用户需要拉着辊式地面清洁机进行清洁工作。
4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机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并使洗地辊21与擦地辊22之间形成浸润间隙4,使得被喷水装置湿润的洗地辊21能够对地面进行湿拖,由于存在浸润间隙4,且浸润间隙4的长度大于洗地辊21或擦地辊22的直径,能够防止擦地辊22被喷水装置浸湿,使得擦地辊22能够对湿拖之后的地面进行擦拭,以使地面被辊式地面清洁机清洁之后能够保持干燥,避免了被辊式地面清洁机清洁之后的地面容易留下脚印的情形,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4.进一步,通过使洗地辊21与擦地辊22之间形成浸润间隙4,且浸润间隙4的长度大于洗地辊21或擦地辊22的直径,使得第一次拖擦和第二次拖擦对同一地面位置处进行擦拭时,必须得相隔一段时间(擦地辊22经过浸润间隙4所需的时间),从而使得地面上的脏污能够在浸润间隙4内有足够的时间被浸润和软化,增强了对地面的浸润效果,以使没有被洗地辊21擦拭下来的污渍更容易被擦地辊22拖擦下来,从而提高了辊式地面清洁机的清洁效果。
45.进一步,通过使洗地辊21的转速不超过预设阈值,能够使被洗地辊21甩飞的液体越不过浸润间隙4,从而防止洗地辊21将液体甩至擦地辊22,浸湿擦地辊22,对擦地辊22的擦地效果造成影响。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阈值可以通过实验和计算得到,通过使洗地辊21的转速越来越快来找到液体越不过浸润间隙4的最大转速,将这个最大转速设为预设阈值,使洗地辊21的转速在使用过程中超不过这个预设阈值。具体地,预设阙值优选为不大于750r/min。
46.进一步地,浸润间隙4的长度l不大于洗地辊21或擦地辊22的长度,以使机体1在前后方上的尺寸尽量减小,从而使得辊式地面清洁机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进行转向,并且在外形上更加合理美观。优选地,长度l为洗地辊21或擦地辊22的直径的1至3倍。
47.如图1所示,浸润间隙4的前侧和后侧设有软质刮条41,软质刮条41能够在第一次拖擦和第二次拖擦之间对地面进行刮擦,从而将地面上的脏污刮擦下来以便于擦地辊22进行后续的清洁,进一步提升了辊式地面清洁机的清洁效果,有利于提高清洁效率。
48.需要说明的是,软质刮条41可以在浸润间隙4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也可以只设置在其中一侧。
49.如图2所示,机体1包括顶盖11、底壳12、防护圈13和集污盒14。结合图1所示,底壳12的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图1中h所示)至少为0.5厘米。由于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在工作过程中会被地面挤压而发生形变,因此,通过将底壳的下表面设置成距离地面至少0.5厘米,能够防止底壳12在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发生形变后与地面发生接触,从而避免底壳12刮伤地面。
50.如图3所示,防护圈13设在底壳12的外周两侧,从而在左右方向上围挡浸润间隙4,以防止浸润间隙4区域内的液体流向辊式地面清洁机的左右两侧(即流出清洁路径),进而避免了需要多次往复处理外流的液体而降低清洁效率。优选地,防护圈13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51.返回去参照图1,集污盒14的两侧分别设有刮污部141。在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转动的过程中,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的外周面能够与刮污部141接触,以使刮污部141对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进行刮擦,从而将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上的污物和污水刮擦下来。同时,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的转动方向需要和刮污部141配合,以保证被刮擦下来的污物和污水能够进入集污盒14当中。以图1中所示平面为例,洗地辊21需要顺时针转动,擦地辊22需要逆时针转动,以使得被刮擦下来的污物和污水能够被刮污部141阻挡以防止污物和污水落到地面上,继而顺着刮污部141流入集污盒14当中。
5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集污盒14的两侧分别设置刮污部141,能够在清洁过程对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进行刮擦清理,从而保持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有较好的清洁度和吸水性,避免对地面造成二次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的使用时间,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和清洁效率。
5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把杆3与机体1铰接,以使把杆3能够相对机体1前后摆动,并且把杆3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至少90度,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旋转和摆动把杆3来改变辊式地面清洁机的清洁作业方式。具体地,用户将把杆3旋转90度之后能够将辊式地面清洁机前推作业的方式,更改为后拉作业的方式。在后拉作业情形下,用户拉着辊式地面清洁机前进,仍然是洗地辊21先进行拖擦,擦地辊22后进行擦拭。
54.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对本实施例的辊式地面清洁机的清洁工作进行简单说明。
55.进行清洁工作的过程中,用户手持把杆3控制整个辊式地面清洁机的前进方向,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与地面接触以清洁地面。期间,喷水装置向洗地辊21喷水或清洁液以浸润洗地辊21,然后洗地辊21将水或清洁液带至地面,从而浸润地面并对被浸润处进行第一次拖擦(湿拖)。被浸润处的脏污在浸润间隙4内有足够的时间被浸润和软化,并且,软质刮条41对被浸润处进行刮擦,进一步使脏污脱离地面。然后,擦地辊22对被浸润处进行第二次拖擦(干拖),将污物和污水一并擦除,使得地面被辊式地面清洁机清洁之后能够保持干燥,并且因为脏污经过足够的时间被浸润,所以清洁效果更好。同时,防护圈14能够防止浸润间隙4区域内的液体流向整机的两侧,避免多次清理外流的液体。另外,刮污部141能够将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上的污物和污水刮擦下来,然后一并收集在集污盒14中,从而在清洁过程中保持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有较好的清洁度和吸水性,避免对地面造成二次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的使用时间,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和清洁效率。
56.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机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洗地辊21和擦地辊22,使得湿润的洗地辊21能够对地面进行湿拖,使擦地辊22对湿拖之后的地面进行擦拭,以使地面被辊式地面清洁机清洁之后能够保持干燥,避免了被辊式地面清洁机清洁之后的地面容易留下脚印的情形,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通过使洗地辊21与擦地辊22之间形成浸润间隙4,使得第一次拖擦和第二次拖擦对同一地面位置处进行擦拭时,必须得相隔一段时间(擦地辊22经过浸润间隙4所需的时间),从而使得地面上的脏污能够在浸润间隙4内有足够的时间被浸润和软化,增强了对地面的浸润效果,以使没有被洗地辊21擦拭下
来的污渍能够被擦地辊22进行二次拖擦,从而提高了辊式地面清洁机的清洁效果。
57.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
58.虽然图中未示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擦地辊22的长度大于洗地辊21的长度,并且擦地辊2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洗地辊21的直径。
59.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将擦地辊22的长度设置成大于洗地辊21的长度,使得擦地辊22的拖擦区域大于洗地辊21的拖擦区域,从而保证擦地辊22能够将被洗地辊21浸湿的地面完全擦干。同时,通过使擦地辊2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洗地辊21的直径,在转速相同的情况下,便于控制辊式地面清洁机前进,并且,使得擦地辊22的擦拭面积比较大,便于将地面擦干。
60.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偏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