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自动分离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7965发布日期:2021-11-16 00:1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茶水自动分离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茶水自动分离壶。


背景技术:

2.茶壶是最常用的饮水用具,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五大饮料之一,喝茶已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在茶馆或朋友聚会或一起用餐前后都要喝茶聊天。茶壶是泡茶的必备工具,现有的茶壶和茶水分离器形状各异,要想把茶叶和茶水分开需要使用茶壶过滤器,公道杯,非常繁琐麻烦。
3.相关技术存在不足是,茶叶茶水不能真正的自动分离,需要有装茶叶和装茶水的两个部分,不能真正的合二为一,使用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茶水自动分离壶,包括:
6.茶壶本体,所述茶壶本体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茶壶本体的底部铸造有底板;
7.阻隔板,其位于所述茶壶本体的内上部,所述阻隔板与所述茶壶本体一体铸造而成,所述阻隔板和所述开口结构之间形成投茶室,用于放置茶叶,在所述投茶室的侧面下部设有投茶室开口,所述阻隔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茶水室,用于存储茶水,在所述茶水室的侧面下部设有茶水室开口;
8.把手,其一体铸造于所述茶壶本体的侧部,所述把手具有空腔;
9.壶嘴,其一体铸造于所述茶壶本体的侧部,并与所述把手相对设置;
10.其中,所述空腔的上端与所述投茶室开口连通,所述空腔的下端与所述茶水室开口连通,用于所述投茶室的茶水自所述空腔进入所述茶水室,并由所述壶嘴排出,以使得所述茶叶和所述茶水分离。
11.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阻隔板设置茶壶本体的内上部,该阻隔板与茶壶本体一体铸造而成,阻隔板和茶壶本体的开口结构之间形成投茶室,用于放置茶叶,在投茶室的侧面下部设有投茶室开口,阻隔板和茶壶本体的底板之间形成茶水室,用于存储茶水,在茶水室的侧面下部设有茶水室开口,把手一体铸造于茶壶本体的侧部,该把手具有空腔,壶嘴一体铸造于茶壶本体的侧部,并与把手相对设置,空腔的上端与投茶室开口连通,空腔的下端与茶水室开口连通,用于投茶室的茶水自空腔进入茶水室,并由壶嘴排出,使茶叶和茶水分离,进而壶嘴与茶水室开口的连接处通畅不堵塞。
12.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口结构设有茶壶盖,且所述茶壶盖的形状与所述开口结构的形状适配。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腔的形状随形于所述把手的形状。
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投茶室开口设有阻隔茶叶进入所述空腔的滤网。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投茶室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投茶室形状适配的滤网,用于放置茶叶。
1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茶水室的另一侧面中部设有茶水室出口;所述壶嘴为空心管,所述壶嘴的下端与所述茶壶本体一体铸成,并与所述茶水室出口连通,所述壶嘴的上端为壶嘴出口,所述壶嘴出口为平面或向外侧倾斜设置。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具有开口,在所述开口的边缘设有凸沿;
19.在所述开口安装有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凸沿通过螺纹连接,用于清洗。
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把手的高度高于所述投茶室开口,当所述投茶室内的水位高于所述把手的高度时,就会产生虹吸效应,使所述投茶室内的水自动流入所述茶水室内。
21.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2.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23.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茶水自动分离壶的示意性主视图;
24.图2是图1所示茶水自动分离壶的茶壶本体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
25.图3是图1所示茶水自动分离壶的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记:
[0027]1‑
茶壶本体;2

开口结构;3

底板;4

阻隔板;5

投茶室;6

投茶室开口;7

茶水室;8

茶水室开口;9

把手;10

空腔;11

壶嘴;12

空腔的上端;13

空腔的下端;14

茶壶盖;15

茶水室出口;16

壶嘴出口;17

开口;18

凸沿;19

底盖;20

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
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茶水自动分离壶的示意性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茶水自动分离壶的茶壶本体的示意性侧面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茶水自动分离壶一般性地可包括茶壶本体1、阻隔板4、把手9和壶嘴11。其中,茶壶本体1的顶部设有开口结构2,用于加水加茶叶使用,茶壶本体1的底部铸造有底板3。阻隔板4位于茶壶本体1的内上部,阻隔板4与茶壶本体1一体铸造而成,该阻隔板4的形状与茶壶本体1的形状一致,用于将茶壶本体1的内部分隔成两个空腔,阻隔板4和开口结构2之间形成投茶室5,用于放置茶叶,在投茶室5的侧面下部设有投茶室开口6,用于茶水流通。阻隔板4和底板3之间形成茶水室7,用于存储茶水,在该茶水室7的侧面下部设有茶水室开口8,使茶水进入茶水室7。把手9一体铸造于茶壶本体1的侧部,该把手9具有空腔10,茶水自投茶室5进入把手9的空腔10在进入茶水室7的内部进行存储,以供饮用。壶嘴11一体铸造于茶壶本体1的侧部,并与把手9相对设置,用于将茶水室7的内部的茶水排出,以供饮用。
[0030]
具体地,空腔10的上端12与投茶室开口6连通,空腔10的下端13与茶水室开口8连
通,使投茶室5的茶水自空腔10进入茶水室7,并由壶嘴11排出,使茶叶和茶水分离。
[0031]
此外,投茶室5还可放置咖啡,用于冲咖啡使用。
[0032]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阻隔板4设置茶壶本体1的内上部,该阻隔板4与茶壶本体1一体铸造而成,阻隔板4和茶壶本体1的开口结构2之间形成投茶室5,用于放置茶叶,在投茶室5的侧面下部设有投茶室开口6,阻隔板4和茶壶本体1的底板3之间形成茶水室7,用于存储茶水。在茶水室7的侧面下部设有茶水室开口8,把手9一体铸造于茶壶本体1的侧部,该把手9具有空腔10。壶嘴11一体铸造于茶壶本体1的侧部,并与把手9相对设置,空腔10的上端12与投茶室开口6连通,空腔10的下端13与茶水室开口8连通,用于投茶室5的茶水自空腔10进入茶水室7,并由壶嘴11排出,使茶叶和茶水分离,进而壶嘴11与茶水室开口8的连接处通畅不堵塞。
[0033]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茶壶本体1外形与现有的茶壶本体外形基本相同,可以是多种形状。
[0034]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把手9的外壁套有隔热套(图中未示出),该隔热套可以是塑料材质,橡胶材质,海绵材质,避免在使用时烫手。该隔热套可以是多种颜色,较佳的是与茶壶本体1的颜色一致,美观性较好。
[0035]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可选地,开口结构2设有茶壶盖14,且茶壶盖14的形状与开口结构2的形状适配,该茶壶盖14与现有的茶壶盖基本相同,在保温的同时,可避免灰尘进入。
[0036]
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可选地,空腔10的形状随形于把手9的形状,这样可使茶水在投茶室5顺畅地进入茶水室7,不受任何阻碍。该把手9与现有的把手区别仅在于具有空腔10,且该空腔10与投茶室5和茶水室7连通,形成一个循环通道,用于加入投茶室5的水浸泡茶叶形成茶水,进入茶水室7存储,以供饮用。
[0037]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为解决茶叶进入空腔10造成空腔10堵塞的问题,可以在投茶室开口6的位置可拆卸安装滤网20用于阻隔茶叶进入空腔10,该滤网为304不锈钢材质。
[0038]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为解决茶叶清理较慢的问题,可在投茶室5的内部设有与投茶室5形状适配的滤网(图中未示出),其为304不锈钢材质,使用时放置茶叶,泡茶完毕后直接拿取滤网将茶叶倒掉,便捷,清理茶叶较快。
[0039]
进一步地,滤网制作成与投茶室5适配的滤网桶形状,便于茶叶浸泡的同时整洁性较好,且结构合理。
[0040]
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可选地,茶水室7的另一侧面中部设有茶水室出口15,壶嘴11为空心管,该壶嘴11的下端与茶壶本体1一体铸成,并与茶水室出口15连通,该壶嘴11的上端为壶嘴出口16,壶嘴出口16为平面或向外侧倾斜设置,便于茶水流出。
[0041]
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可选地,底板3具有开口17,在开口17的边缘设有凸沿18,该开口17为圆形,凸沿18为圆环形状,在凸沿18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底盖19内壁具有内螺纹,用于和外螺纹螺纹连接,使底盖19安装于开口17,便于清洗茶壶内部。把手9的高度高于投茶室开口6,当投茶室5加入的水位低于把手9的高度时投茶室5内的茶水保持不动,当投茶室5内的水位高于把手9的高度时,就会产生虹吸效应,使投茶室5内的水自动流入茶水室7内。
[0042]
具体使用时:
[0043]
1、将茶叶放入投茶室5后加入热水;
[0044]
2、投茶室5内的热水与茶叶接触后形成茶水,自投茶室开口6,空腔10的上端12进入空腔10再经过茶水室开口8进入茶水室7的内部存储;
[0045]
3、茶水室7内部的茶水经过茶水室出口15进入壶嘴11通过壶嘴出口16排出。
[0046]
通过设置阻隔板4和空腔10,使茶叶和茶水分离,进而壶嘴11与茶水室开口15的连接处通畅不堵塞,且结构简单,结构新颖。
[0047]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48]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0]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51]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52]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