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9812发布日期:2023-01-31 18:2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清洁装置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类极其重要的产品,随着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与自动化进程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动清洁装置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例如扫地机器人、吸尘器和洗地机等。
3.现在有些表面清洁装置配置有清洁辊、刮污构件和集污盒,该刮污构件与清洁辊等长或略长于清洁辊,以便刮污构件能够对清洁辊的圆周面进行刮擦,将清洁辊上的污水和污水刮下来,并流入到集污盒中。但是,现有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辊上的污水通常无法被刮污构件进行有效刮除,导致清洁辊仍然比较湿润,无法对地面进行有效擦干,导致地面比较湿滑,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辊上的污水无法被有效刮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清洁辊的清洁头,所述清洁头还包括机体、刮污构件和具有集污口的集污盒,所述刮污构件用以将清洁辊上的污水刮入所述集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辊包括与所述集污口相对应的第一清洁部和与所述集污口不对应的第二清洁部,所述刮污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清洁部和所述第二清洁部分别对应的第一刮污构件和第二刮污构件,所述第二刮污构件和所述第一刮污构件沿着所述清洁辊的转动方向依次分布,以使污水从所述第二清洁部扩散至所述第一清洁部后被刮落并通过所述集污口汇入所述集污盒。
5.优选地,所述集污口在所述清洁辊的轴向上包括彼此间隔的左侧集污口和右侧集污口,
6.所述第一刮污构件包括与所述左侧集污口相对应的左侧刮污构件和与所述右侧集污口相对应的右侧刮污构件;
7.所述第二刮污构件在所述清洁辊的轴向上位于所述左侧集污口与所述右侧集污口之间。
8.优选地,所述左侧刮污构件、所述右侧刮污构件和所述第二刮污构件彼此之间平行;并且/或者,
9.所述左侧刮污构件和所述右侧刮污构件在所述清洁辊的轴向上彼此对准。
10.优选地,所述左侧刮污构件与所述右侧刮污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刮污构件的长度;并且/或者,
11.所述左侧刮污构件和所述右侧刮污构件彼此远离的一端均位于所述清洁辊轴向端的外侧。
12.优选地,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座枢转连接的把杆;
13.所述安装座的左侧设置有所述左侧刮污构件,所述安装座的右侧设置有所述右侧刮污构件,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刮污构件。
14.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具有与所述清洁辊滑动接触的弧形面,
15.所述安装座在所述弧形面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刮污构件。
16.优选地,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机体上的顶盖,所述左侧刮污构件和所述右侧刮污构件均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17.优选地,所述第一刮污构件和/或所述第二刮污构件是螺旋型的构件。
18.优选地,所述机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清洁辊,每一个所述清洁辊均匹配地设置有所述刮污构件;位于所述机体前侧的所述清洁辊为洗地辊,位于所述机体后侧的所述清洁辊为擦地辊;所述清洁头还配置有用于向所述洗地辊提供清洁液的喷淋构件。
19.优选地,所述集污盒包括位于所述刮污构件底侧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用于将所述刮污构件刮蹭下来的污水引导至所述集污盒内。
20.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前述的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通过使第二刮污构件对清洁辊上与集污口不对应的第二清洁部进行刮擦,使得第二刮污构件能够挤压第二清洁部上的污水,以便将污水引流到第一清洁部上,从而提升了第一清洁部上的污水含量,以便污水被第一刮污构件所刮落并最终通过集污口汇入集污盒中。通过将刮污构件设置为分段式布局,使得第一刮污构件和第二刮污构件能够分别提供给第一清洁部和第二清洁部足够的挤压力,减少污水残留。
22.2、通过使第一刮污构件包括左侧刮污构件和右侧刮污构件,使得左侧刮污构件与左侧集污口相对应,右侧刮污构件与右侧集污口相对应;并使第二刮污构件位于左侧刮污构件和右侧刮污构件之间,使得被第二刮污构件所清理的污水能够顺着第二刮污构件向其左右两侧扩散,直至落入到左侧刮污构件和右侧刮污构件的刮擦范围内,使得污水能够被左侧集污口和右侧集污口收集。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污水双向扩散的设置方式,避免出现污水过于向单一方向聚集,造成污水刮擦不彻底的情况。
23.3、通过将左侧刮污构件和右侧刮污构件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等于第二过污构件的长度,使得第二刮污构件与第一刮污构件之间存在重叠部分,避免出现被第二刮污构件所扩散的污水不能完全落入第一刮污构件的刮擦区域的情况。通过将左侧刮污构件和右侧刮污构件彼此远离的一端均设置在清洁辊轴向端的外侧,使得清洁辊的最两端也能够被刮污构件所清理,避免清洁辊上出现污水残留。
24.4、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与清洁辊滑动接触的弧形面,并将第二刮污构件设置于弧形面的顶端,使得清洁辊在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清洁辊中间位置的污水能够首先与第二刮污构件接触并被第二刮污构件扩散至左右两端,然后被左侧刮污构件和右侧刮污构件所收集并汇入集污盒中,避免出现左侧刮污构件和右侧刮污构件先清理两侧,第二刮污构件后清理中间而造成的被扩散的污水无法被收集的情况。
25.5、通过在集污盒位于刮污构件的底侧设置导流部,使得刮污构件所刮蹭下来的污
水能够落到导流部上,并被导流部所引导流入至集污盒内,能够避免污水直接掉落在机体或者清洁辊上,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26.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清洁装置的轴测视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清洁装置的清洁头的轴测视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清洁头沿a-a方向的剖视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机体和集污盒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清洁头的刮污构件的位置示意图;
32.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清洁头的顶盖的轴测视图;
33.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清洁辊的和刮污构件的主视图;
34.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清洁辊和刮污构件的剖视图;
35.图9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36.图10时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清洁辊和刮污构件的主视图。
37.附图标记列表:
38.1、把杆;
39.2、清洁头;21、机体;211、安装座;2111、弧形面;22、清洁辊;221、第一清洁部;222、第二清洁部;23、集污盒;231、避让腔;232、左侧集污口;233、右侧集污口;234、导流部;24、顶盖;25、刮污构件;251、第一刮污构件;2511左侧刮污构件;2512、右侧刮污构件;252、第二刮污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该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2.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清洁辊的清洁头,清洁头还包括机体、刮污构件和具有集污口的集污盒,刮污构件用以将清洁辊上的污水刮入集污盒,清
洁辊包括与集污口相对应的第一清洁部和与集污口不对应的第二清洁部,刮污构件包括与第一清洁部和第二清洁部分别对应的第一刮污构件和第二刮污构件,第二刮污构件和第一刮污构件沿着清洁辊的转动方向依次分布,以使污水从第二清洁部扩散至第一清洁部后被刮落并通过集污口汇入集污盒。
44.通过使第二刮污构件对清洁辊上与集污口不对应的第二清洁部进行刮擦,使得第二刮污构件能够挤压第二清洁部上的污水,以便将污水引流到第一清洁部上,从而提升了第一清洁部上的污水含量,以便污水被第一刮污构件所刮落并最终通过集污口汇入集污盒中。通过将刮污构件设置为分段式布局,使得第一刮污构件和第二刮污构件能够分别提供给第一清洁部和第二清洁部足够的挤压力,减少污水残留。
45.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清洁装置可以是带有把杆并且由用户手动操作的手持式清洁辊装置,例如手持式洗地机、手持式擦地机等。本公开的清洁装置还可以是具有驱动轮的清洁机器人,该清洁机器人能够根据自身存储的程序控制驱动轮行进,并控制清洁辊清洁地面。
46.下面参照图1至图10并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做具体说明。
47.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
4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把杆1和与把杆 1可转动连接的清洁头2。
49.如图2和图3所示,清洁头2包括机体21、与机体21可拆卸连接的清洁辊22、具有集污口的集污盒23和扣合于机体21上的顶盖24。机体21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安装座211,把杆1通过安装在安装座211上进而实现与清洁头2 的枢转连接。
50.如图4所示,集污盒23由于设置有避让安装座211的避让腔231,使得集污盒23被设置为左右分布式结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左侧集污口232和右侧集污口233。
51.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用户通过把持把杆1来控制清洁头2的前后移动,并通过清洁头2带动清洁辊22在工作面上反复拖擦,进而实现对工作面的清理。机体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清洁辊22,设置于机体21 前侧的清洁辊22为洗地辊,设置于机体21后侧的清洁辊22为擦地辊,其中,清洁头2上还配置有为洗地辊提供清洁液的喷淋构件,喷淋构件提供给洗地辊清洁液,使得洗地辊保持湿润,有利于对工作面进行湿拖。而擦地辊要尽量保持干燥,加强擦地辊对工作面上污水的吸收效果。在下文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清洁辊22都特指设置于机体21后侧的擦地辊。
52.如图5和图6所示,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刮污构件25,刮污构件25包括设置于顶盖24上的第一刮污构件251和设置于安装座211顶端的第二刮污构件252,其中,第二刮污构件252和第一刮污构件251沿着清洁辊的转动方向依次排布。如图8所示,清洁辊2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在顺时针方向上,清洁辊22首先与第二刮污构件252接触,后与第一刮污构件251接触。
53.继续参照图5和图6,在集污盒23、顶盖24和清洁辊22处于安装于机体 21的状态时,第一刮污构件251又包括与集污盒23的左侧集污口232相对应的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与集污盒23的右侧集污口233相对应的右侧刮污构件 2512。在水平方向上,第二刮污构件252位于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之间。
54.如图7所示,清洁辊22具有与集污盒23的集污口相对应的第一清洁部221 和与集
污盒23的集污口不对应的第二清洁部222。当清洁辊22在机体21上转动时,清洁辊22的第一清洁部221与第一刮污构件251的左侧刮污构件2511 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相接触,使得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 能够对第一清洁部221进行刮擦。其中,被左侧刮污构件2511刮落下来的污水能够通过左侧集污口232汇入集污盒23中,被右侧刮污构件2512所刮落的污水能够通过右侧集污口233汇入集污盒23中。
55.继续参照图7,清洁辊22的第二清洁部222能够与安装座211顶端的第二刮污构件252相接触,使得第二刮污构件252能够对第二清洁部222进行挤压。其中,被第二刮污构件252所挤压的污水能够沿着第二刮污构件252的左右两侧扩散,分别落入到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的刮擦范围之内,使得清洁辊22的第一清洁部221的污水含量上升。然后随着清洁辊22的继续转动,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将会对第一清洁部221上的污水进行刮擦,有利于直接挤出污水,并将污水汇入到集污口中。
56.继续参照图7,在水平方向上,左侧刮污构件2511的最右端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的最左端之间所间隔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刮污构件252的长度,使得第二刮污构件252与第一刮污构件251之间存在重叠部分,避免出现被第二刮污构件252所扩散的污水不能完全落入第一刮污构件251的刮擦区域的情况。进一步地,左侧刮污构件2511的最左端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的最右端均位于清洁辊22轴向端的外侧,使得清洁辊22的最两端也能够被刮污构件25 所清理,避免清洁辊22上出现污水残留。
57.结合图4、图7和图8所示,安装座211上具有与清洁辊22滑动接触的弧形面2111,第二刮污构件252设置于弧形面2111的顶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清洁辊22在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清洁辊22中间位置的污水能够首先与第二刮污构件252接触并被第二刮污构件 252扩散至左右两端,然后被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所收集并汇入集污盒23中,避免出现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先清理两侧,第二刮污构件252后清理中间而造成的被扩散的污水无法被收集的情况。
58.参照图4和图9,集污盒23还包括导流部234,导流部234自集污盒23 的边缘向外侧延伸,直至导流部234位于刮污构件25的底侧。
59.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集污盒23上设置导流部234,使得刮污构件25所刮蹭下来的污水能够落到导流部234上,并被导流部234所引导流入至集污盒23内,能够避免污水直接掉落在机体21或者清洁辊22上,造成二次污染。
6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还可以清理其他污物,例如碎屑或毛发等;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工作面是被清洁装置所清洁的地面、地毯、桌面等。
61.下面参照图1至图9,来对清洁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62.在机体21、清洁辊22、集污盒23和顶板均安装于清洁头2的状态下,清洁辊22开始沿逆时针旋转并对地面进行拖擦。沾染有污水的清洁辊22继续转动,直至清洁辊22中间位置的第二清洁部222与机体21安装座211顶部的第二刮污构件252相抵触,第二刮污构件252对第二清洁部222的进行刮擦,并将刮落的污水沿第二刮污构件252的左右两侧扩散。随后清洁辊22继续转动,直至清洁辊22的第一清洁部221分别与第一刮污构件251的左侧刮污构件 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相接触,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 对第一清洁部221分进行刮擦,于此同时,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还将对从第二刮污构件252扩散而来的污水可进行刮擦。被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所刮落的污
水落入集污盒23的导流部234上,然后被导流部234所引导,使得污水分别通过左侧集污口232和右侧集污口233 汇入集污盒23中。清洁装置按照上述方式周而复始,来对地面进行擦拭。
6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刮污构件25能够在清洁辊 22的轴线方向上完全覆盖清洁辊22,使得清洁辊22的每一处都能够被刮污构件25所清理,提高了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和清洁效率。另外,第二刮污构件252将污水向清洁辊22的第一清洁部221集中,提高了第一清洁部221 中的污水含量,使得第一刮污构件251能够一次性去除第一清洁部221中的污水,避免出现污水残留。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段式的刮污构件25,使得每一段的刮污构件25都能提供给清洁辊22足够的挤压力,提高清洁辊22上污水的挤出效果。
6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
65.如图7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左侧刮污构件2511、右侧刮污构件2512和第二刮污构件252彼此之间平行,并且
66.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在清洁辊22的轴向上彼此对准。
67.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刮污构件25在清洁辊22的径向方向上对称布置,有利于污水均匀地向第二刮污构件252的左右两侧扩散。同时,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2512在清洁辊22 的轴向上彼此对准,能够避免污水过于向单一方向聚集,造成污水刮擦不彻底的情况。
68.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
69.如图10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刮污构件251和/或第二刮污构件252是螺旋形的构件。
70.作为示例一,第一刮污构件251中的左侧刮污构件2511和右侧刮污构件 2512倾斜设置,同时,第二刮污构件252在水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为v型结构。
71.作为示例二,第一刮污构件251可以设置为倾斜结构,或者第二刮污构件 252在水平面方向上的投影为v型结构。
7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刮污构件251和/或第二刮污构件252设置为螺旋形的构件,使得螺旋状的刮污构件25更有利于污水顺着刮污构件25的旋转方向流动,利于污水的移动与收集,能够减少污水粘在或卡在刮污构件25上的情况。
7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
74.虽然图中未示出,但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安装座211可以设置于机体21的任何位置,相应地,设置于安装座211顶部的第二刮污构件252 也能够随安装座211设置于机体21的任何位置;
75.例如,安装座211设置于机体21的最左端,则第二刮污构件252位于清洁辊22的最左端,第二刮污构件252能够对清洁辊22最左端的第二清洁部222 进行刮擦。顶盖24上的第一刮污构件251整体位于第二刮污构件252的右侧,使得第一刮污构件251能够对清洁辊22右侧的第一清洁部221进行刮擦。
7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
77.虽然图中未示出,但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刮污构件25可以采用多种任意可行的刮污方式。
78.作为示例一,刮污构件25可以采用滚轮的形式,使得刮污构件25与清洁辊22之间滚动接触,在刮污构件25挤出污水的同时,不会阻碍清洁辊22的正常转动。
79.作为示例二,刮污构件25上还可以增加一个齿状刮污板,用于对清洁辊 22上的毛发进行刮除。
80.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中:
81.虽然图中未示出,但与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清洁头2还可以采用单清洁辊22的布置方式。
82.作为示例一,仅保留图3中右侧的清洁辊22,图3中左侧的清洁辊22可替换为其他清洁组件,例如吸尘组件、高温喷雾组件或者旋转拖盘组件等。
83.作为示例二,仅保留图3中的左侧清洁辊22,图3中右侧的清洁辊22可替换为上述的多种清洁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84.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