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其座椅架和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4105发布日期:2021-11-22 17:4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其座椅架和座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其座椅架和座椅。


背景技术:

2.座椅作为人们工作、休息的重要工具,通常包括椅座、椅腿和靠背。现有许多具备调节靠背角度功能的椅子,令靠背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但如公开号为“cn104161405a”,公开日为2014年11月26日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转动架,固定架端部与转动架端部通过一销轴转动连接,固定架上销轴连接的棘爪和转动架端部的轮齿配合形成棘轮定位机构,转动架的端部销轴连接有定位片,定位片包括半径不相同的三个周边弧面,半径最小的第一圆弧面以及其两端定位片本体形成的缺口与转动架上的挡块滑动配合,半径小于轮齿半径的第二圆弧面,半径大于轮齿半径的第三圆弧面在定位片转动的一段行程中与棘爪滑动配合,棘爪上装有回位弹簧。采用所述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后,座椅的靠背在使用时,可以大范围内调节角度,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最适宜的角度。
3.但是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椅座是固定不可调节的,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节椅座的角度,使用受到了限制。而且上述的调节装置为了能够在不同角度之间来回调节,通过设置具有三个不同弧面的定位片来对棘轮棘爪进行控制,其部件的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椅座角度不能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其座椅架和座椅,靠背和椅座均能够进行一定角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调节靠背或椅座,提高舒适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轴、均套装于所述安装轴上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均设置有内棘轮圈,所述内棘轮圈均与所述安装轴同轴心且可相对于所述安装轴转动;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两组沿轴向分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分别装有与所述内棘轮圈配合的棘爪部;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推动所述棘爪部与所述内棘轮圈保持啮合的弹性件。
6.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分别与靠背和椅座连接,当需要转动靠背的时候,第一转动部相对于安装轴转动,由于内棘轮圈与棘爪部啮合,因为第一转动部能够绕一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而弹性件能够使得棘爪部保持与内棘轮圈的啮合状态,保证靠背的稳定。当需要转动椅座的时候,也如同转动靠背一样,区别在于转动的角度相反。
7.优选的,还包括套装于所述安装轴上的第一复位环和第二复位环,所述第一复位环和所述第二复位环可绕所述安装轴转动,所述第一复位环和所述第二复位环分别与所述
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对应;所述棘爪部的宽度大于内棘轮圈的宽度,所述第一复位环和所述第二复位环的内圈均设置有容纳所述棘爪部的若干限位缺口部;所述第一复位环和所述第二复位环的外圈设置有角度复位缺口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安装有用于在所述角度复位缺口部移动的限位条。在第一转动部转动的时候,第一转动部的限位条在角度复位缺口部上移动,当限位条移动至角度复位缺口部的极限位置,第一转动部继续移动的话会带动第一复位环一起转动。当第一复位环转动,限位缺口部会相对于棘爪部转动,从而令棘爪部脱出限位缺口部,与第一复位环的内圈抵接,导致棘爪部不与内棘轮圈啮合,此时第一转动部可以进行复位,直至限位条到达角度复位缺口部另一方向的极限位置,并带动第一复位环转动令棘爪部重新进入限位缺口部并与内棘轮圈重新啮合,实现第一转动部的复位。第一转动部可以转动的角度由角度复位缺口部的弧长和限位条的初始位置决定。第二转动部的复位与第一转动部的复位一致,区别在于限位条的初始位置不同和转动方向相反。
8.优选的,还包括固定环构件;所述固定环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轴两端的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所述安装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环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槽。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固定连接,通过安装轴的限位凸起与第一环部的限位槽卡接,使得安装轴能够与固定环构件固定,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固定环构件进行固定,安装轴就不会发生转动,而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第一复位环和第二复位环能够准确地围绕安装轴转动。
9.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环和所述第二复位环分别容纳在所述第一环部和所述第二环部内,第一复位环在第一环部内转动,第一环部能够对第一复位环进行限制和保护。第二复位环在第二环部内转动,第二环部能够对第二复位环进行限制和保护。
10.优选的,所述角度复位缺口部为弧形,弧形的圆心与对应的第一复位环/第二复位环的圆心为同心,令限位条在角度复位缺口部上移动的时候,能够绕着第一复位环/第二复位环的圆心转动,使得与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的可转动角度与角度复位缺口部的圆心角度对应,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可调节角度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控制。
11.优选的,每组安装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都装有所述棘爪部和所述弹性件。通过两个相对的棘爪部与内棘轮圈配合,使得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在转动之后能够更加稳固,承重能力更好。棘爪部和内棘轮圈不容易发生松脱,避免发生不受控制回位动作。
12.一种座椅架,包括连接轴和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固定于所述连接轴的两侧。角度调节机构通过可以通过安装轴或第一环部与连接轴连接,角度调节机构位于连接轴的两侧,在安装使用的时候,两侧的角度调节机构同时带动靠背和椅座的转动,而在不转动的时候,两侧都会对转动产生限制,令靠背和椅座两端受力均衡。
13.优选的,座椅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安装轴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连接轴设置有与所述贯穿孔同轴心的连接孔;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可装入所述贯穿孔和所述连接孔的连接杆。连接杆穿过贯穿孔后与连接孔螺纹连接,而第一环部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卡合,使得整个角度调节机构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固定环构件连接椅脚,即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可以与椅脚连接在一起,通过椅脚与地面抵接,实现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的固定,同时也能够减少其他部件的设
置,简化结构。
15.一种座椅,包括靠背、椅座和上述的座椅架;位于所述连接轴两侧的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分别与所述靠背和所述椅座连接。靠背通过紧固件和位于连接轴两侧的第一转动部固定连接,椅座通过紧固件和位于连接轴两侧的第二转动部连接,当拉动靠背向上转动的时候,两侧的第一转动部随着靠背转动,当拉动椅座向上转动的时候,两侧的第二转动部随着椅座转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实现其角度的调节。而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椅座和靠背均受到向下转动的力,棘爪部对内棘轮圈产生转动的限制,使得椅座和靠背保持稳定,座椅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角度调节机构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作用,靠背和椅座均能根据需要使用者的需要进行角度的自由调节,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另外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分别通过棘轮棘爪的结构进行角度调节,通过复位环结构进行复位,机械结构更加简单,利于生产装配,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度调节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架的爆炸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棘爪部与内棘轮圈保持啮合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棘爪部与内棘轮圈处于脱离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26.实施例1
27.如图1所示为一种角度调节机构的实施例,包括安装轴1、均套装于安装轴1上的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均设置有内棘轮圈4,内棘轮圈4均与安装轴1同轴心且可相对于安装轴1转动;安装轴1上设置有两组沿轴向分布的安装槽5,安装槽5内分别装有与内棘轮圈4配合的棘爪部6;安装槽5内设置有推动棘爪部6与内棘轮
圈4保持啮合的弹性件501。
28.具体的,还包括套装于安装轴1上的第一复位环7和第二复位环8,第一复位环7和第二复位环8可绕安装轴1转动,第一复位环7和第二复位环8分别与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对应;棘爪部6的宽度大于内棘轮圈4的宽度,第一复位环7和第二复位环8的内圈均设置有容纳棘爪部6的若干限位缺口部9;第一复位环7和第二复位环8的外圈设置有角度复位缺口部10;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安装有用于在角度复位缺口部10移动的限位条11。在第一转动部2转动的时候,第一转动部2的限位条11在角度复位缺口部10上移动,当限位条11移动至角度复位缺口部10的极限位置,第一转动部2继续移动的话会带动第一复位环7一起转动。当第一复位环7转动,限位缺口部9会相对于棘爪部6转动,从而令棘爪部6脱出限位缺口部9,与第一复位环7的内圈抵接,导致棘爪部6不与内棘轮圈4啮合,此时第一转动部2可以进行复位,直至限位条11到达角度复位缺口部10另一方向的极限位置,并带动第一复位环7转动令棘爪部6重新进入限位缺口部9并与内棘轮圈4重新啮合,实现第一转动部2的复位。第一转动部2可以转动的角度由角度复位缺口部10的弧长和限位条11的初始位置决定。第二转动部3的复位与第一转动部2的复位一致,区别在于限位条11的初始位置不同和转动方向相反。具体的,角度复位缺口部10为弧形,弧形的圆心与对应的第一复位环7/第二复位环8的圆心为同心,令限位条11在角度复位缺口部10上移动的时候,能够绕着第一复位环7/第二复位环8的圆心转动,使得与第一转动部2/第二转动部3的可转动角度与角度复位缺口部10的圆心角度对应,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的可调节角度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控制。
29.还有的,还包括固定环构件12;固定环构件12包括分别安装于安装轴1两端的第一环部1201和第二环部1202;安装轴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101,第一环部1201设置有与限位凸起101配合的限位槽12011。第一环部1201和第二环部1202固定连接,通过安装轴1的限位凸起101与第一环部1201的限位槽12011卡接,使得安装轴1能够与固定环构件12固定,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固定环构件12进行固定,安装轴1就不会发生转动,而第一转动部2、第二转动部3、第一复位环7和第二复位环8能够准确地围绕安装轴1转动。
30.具体的,第一复位环7和第二复位环8分别容纳在第一环部1201和第二环部1202内,第一复位环7在第一环部1201内转动,第一环部1201能够对第一复位环7进行限制和保护。第二复位环8在第二环部1202内转动,第二环部1202能够对第二复位环8进行限制和保护。
31.具体的,每组安装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槽5,每个安装槽5内都装有棘爪部6和弹性件。通过两个相对的棘爪部6与内棘轮圈4配合,使得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在转动之后能够更加稳固,承重能力更好。棘爪部6和内棘轮圈4不容易发生松脱,避免发生不受控制回位动作。
3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分别与靠背和椅座连接,当需要转动靠背的时候,第一转动部2相对于安装轴1转动,由于内棘轮圈4与棘爪部6啮合,因为第一转动部2能够绕一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而弹性件能够使得棘爪部6保持与内棘轮圈4的啮合状态,保证靠背的稳定,如图5所示的状态。而第一转动部2转动的时候,第一转动部2的限位条11在角度复位缺口部10上移动,当限位条11移动至角度复位缺口部10的极限位置,第一转动部2继续移动的话会带动第一复位环7一起转动。当第一复位环7转动,限位缺
口部9会相对于棘爪部6转动,从而令棘爪部6脱出限位缺口部9,与第一复位环7的内圈抵接,导致棘爪部6不与内棘轮圈4啮合,如图6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一转动部2可以进行复位,直至限位条11到达角度复位缺口部10另一方向的极限位置,并带动第一复位环7转动令棘爪部6重新进入限位缺口部9并与内棘轮圈4重新啮合,实现第一转动部2的复位,恢复至如图5所示的状态。第一转动部2可以转动的角度由角度复位缺口部10的弧长和限位条11的初始位置决定。当需要转动椅座的时候,也如同转动靠背一样,区别在于转动的角度相反。
33.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角度调节机构的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作用,靠背和椅座均能根据需要使用者的需要进行角度的自由调节,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另外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分别通过棘轮棘爪的结构进行角度调节,通过复位环结构进行复位,机械结构更加简单,利于生产装配,降低生产成本。
34.实施例2
35.如图2

3所示为一种座椅架的实施例,包括连接轴13和实施例1的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固定于连接轴13的两侧。角度调节机构通过可以通过安装轴1或第一环部1201与连接轴13连接,角度调节机构位于连接轴13的两侧,在安装使用的时候,两侧的角度调节机构同时带动靠背和椅座的转动,而在不转动的时候,两侧都会对转动产生限制,令靠背和椅座两端受力均衡。
36.其中,座椅架还包括连接部14,连接轴13的两端设置有与限位槽12011配合的限位块1301;安装轴1设置有贯穿孔102,连接轴13设置有与贯穿孔102同轴心的连接孔1302;连接部14设置有可装入贯穿孔102和连接孔1302的连接杆1401。连接杆1401穿过贯穿孔102后与连接孔1302螺纹连接,而第一环部1201通过限位槽12011与限位块卡合,使得整个角度调节机构与连接轴13固定连接。
37.具体的,固定环构件12连接椅脚1203,即第一环部1201和第二环部1202可以与椅脚1203连接在一起,通过椅脚1203与地面抵接,实现第一环部1201和第二环部1202的固定,同时也能够减少其他部件的设置,简化结构。
38.本实施例其余的技术特征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一致。
39.实施例3
40.如图4所示一种座椅的实施例,包括靠背16、椅座15和实施例2的座椅架;位于连接轴13两侧的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分别与靠背16和椅座15连接。靠背16通过紧固件和位于连接轴13两侧的第一转动部2固定连接,椅座15通过紧固件和位于连接轴13两侧的第二转动部3连接,当拉动靠背16向上转动的时候,两侧的第一转动部2随着靠背16转动,当拉动椅座15向上转动的时候,两侧的第二转动部3随着椅座15转动,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实现其角度的调节。而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椅座15和靠背16均受到向下转动的力,棘爪部6对内棘轮圈4产生转动的限制,使得椅座和靠背保持稳定,座椅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
41.本实施例其余的技术特征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2一致。
4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