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装置、底座、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1029发布日期:2021-12-08 14:1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清洁装置、底座、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洗涤清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底座、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2.洗地机等清洁设备包括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供液箱、清洁地刷和驱动装置,清洁地刷包括盘状的和柱状的,清洁地刷即用于清洁地面的地刷组件;供液箱用于为清洁地刷提供净水等洗地液体,清洁地刷上的洗地液体在完成清洗地面后通过管路等回收通道回收,提供净水的供液箱也称为净水箱,净水相对于洗地后的脏水而言。驱动装置驱动清洁地刷转动,同时清洁地刷被喷上净水等洗地液体后与地面接触,用户对清洁装置进行握持、移动等操作,清洁装置在地面上移动,实现拖地、清洗的效果。现有的清洁装置的供液箱通常容量有限,需要用户进行加水,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清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清洁装置需要用户进行加水,操作较为麻烦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装置,包括:地刷组件;连接本体,与所述地刷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本体上设有:供液箱;补液通道,与所述供液箱连接;补液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补液通道上,用于为所述供液箱补充洗地液体。清洁装置包括外接补液箱及内设补液箱两种形式。
5.优选地,所述供液箱上设有:第二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所述供液箱内的洗地液体量,与所述补液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和/或所述补液通道上设有过滤装置。第二感应装置能够根据供液箱内的洗地液体的总量,提供补液信号,使补液驱动装置能够根据供液箱内洗地液体的总量自动地为供液箱补充洗地液体。
6.优选地,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设置为液位计。
7.优选地,所述补液通道包括:第一进口段,与所述补液驱动装置的液体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进口段上设有:封堵组件,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进口段,所述封堵组件具有:封闭所述第一进口段的第一移动路径;打开所述第一进口段的第二移动路径;第一抵接部,用于承受抵接而使所述封堵组件沿所述第二移动路径移动。清洁装置在与外接的供液箱连接时,外接的供液箱的出液口将封堵组件抵接,封堵组件沿第二移动路径移动,补液通道打开,补液驱动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如人工触压按键、液位计信号等,能够进行洗地液体的补充,即清洁装置能够方便地与外接的供液箱进行连接。此时封堵组件可设置为通过自身重力的方式实现回位,也可另行设置其他回位驱动装置或弹簧等弹性件。
8.优选地,所述第一进口段上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封堵组件沿所述第一移动路径移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封堵组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进口段连接。弹性件使封堵组件保持常闭,避免补液通道不必要的打开。
9.优选地,所述第一进口段包括:扩口子段;外伸子段,与所述扩口子段远离所述补液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封堵体,用于封堵所述外伸子段靠近所述扩口子段的一端;连接杆,延伸至所述外伸子段内,与所述外伸子段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封堵件的一端上。上述结构使封堵组件能够实现沿第一移动路径、第二移动路径移动,结构简单紧凑。
10.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面与所述外伸子段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第四间隙,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设有连接圈体,所述连接圈体的外壁面与所述外伸子段的内壁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还设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间隙连通,所述通过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封堵组件的端面。连接圈体避免了封堵组件的径向晃动,保证了封堵组件的运动稳定性。通过孔保证了补液通道的导通,通过孔也能够用于过滤洗地液体中的杂质。
11.优选地,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一环状体,设置在所述外伸子段内,所述第一环状体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环状体的外壁上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与所述外伸子段固定连接。第一环状体、连接筋避免了连接杆的径向晃动,保证了封堵组件的运动稳定性。环状体、连接筋与连接圈体一起设置时,能够防止连接杆的径向摆动,进一步提高封堵组件的运动稳定性。第一环状体包括整圈环状和非整圈环状的形式。
12.一种底座,用于收纳上述清洁装置,包括:补液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进口段,设有:第二抵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设有第二抵接部的补液管能够用于将清洁装置的封堵组件抵接开,实现底座与清洁装置连接时补液通道导通。底座包括内设补液箱和外接补液箱的形式。
13.优选地,底座还包括:筒体,套装在所述补液管外侧,包括:第一端,与所述补液管的外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补液管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五间隙,所述第五间隙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进口段;所述第二端的内壁用于与所述第一进口段的外壁连接。第五间隙使底座与清洁装置配合时,配合结构更紧凑。第二端的内壁与第一进口段的外壁连接时,能够防止洗地液体泄漏。
14.优选地,所述第二端上设有:第二环状体,沿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逐渐扩大。第二环状体沿远离第一端的方向逐渐扩大,能够为第一进口段插接进入提供导向作用,使底座具备更好的连接清洁装置的能力。
15.优选地,底座还包括;补液箱,用于向所述补液管输出洗地液体。底座上的补液箱既能够提供洗地液体,又能够使底座增加重量,更好地收纳增加补液驱动装置后的清洁装置。
16.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上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底座,用于收纳所述清洁装置,所述底座包括:补液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进口段,所述补液管设有:第二抵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设有第二抵接部的补液管能够将清洁装置的封堵组件抵接开,实现底座与清洁装置连接时补液通道导通。底座包括内设补液箱和外接补液箱的形式。
17.优选地,所述第一进口段的外壁和/或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圈体,所述密封圈体的内侧与所述第一进口段的外壁面抵接,所述密封圈体的外侧与所述筒体的内壁面抵接。密封圈体能够实现防止洗地液体沿筒体、第一进口段之间的缝隙泄露。
18.优选地,所述第一进口段套装在所述补液管外侧,所述第一进口段的内壁面与所
述补液管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六间隙,所述第六间隙延伸至所述第一抵接部。补液驱动装置能够在封堵组件的一侧形成负压,第六间隙延伸至第一抵接部,增加了封堵组件另一侧承受补充的洗地液体的面积,增大了补充的洗地液体对封堵组件的作用力,能够使封堵组件在第一抵接部承受到的抵接力偏小的情况下,促进封堵组件打开补液通道。
19.优选地,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地刷组件;抽吸装置,设置为功率可调;回收通道,所述回收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地刷组件连接,所述回收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抽吸装置连接;第一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回收通道上,与所述抽吸装置电性连接;和/或,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连接本体,用于供用户进行操作,设有地刷驱动装置;地刷组件,与所述地刷驱动装置连接,设有工作面,所述工作面用于与地面接触;刮除体,与所述连接本体连接,与所述工作面连接,用于刮除所述工作面上的粘附物体;和/或,所述底座还包括:承载面,用于承载清洁装置;输出部,设置在所述承载面的旁侧;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包括:输入口,设置在所述连接腔体的底壁上,用于接入流体;输出口,设置在所述输出部上。通过设置在回收通道上的第一感应装置,能够感应从地刷组件上抽吸的物质并给出信号,清洁装置能够根据从地刷组件上抽吸到的物质的信号调整抽吸装置调整功率,降低抽吸到的物质堵塞回收通道的风险。第一感应装置用于感应从地刷组件上抽吸到回收通道上的物质,第一感应装置包括阻力传感器等力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光学传感器、检测回收通道内物质的电阻的传感器或磁电传感器等。过设置连接腔体、承载面,底座能够通过输入口接入流体,并能够通过输出口将流体输出而作用到清洁装置上,能够进行液体清理或气体烘干等清理工作,降低清洁装置生成细菌的可能,提高清洁装置的卫生状况。输入口设置在连接腔体的底壁上,能够引导流体沿着从连接腔体的底壁到侧壁再到输出口的方向流动,提高了流体输出的平稳程度,引导流体均匀地清理清洁装置。底座包括内设流体容纳装置及驱动装置,和外设流体容纳装置及驱动装置的形式,其中外设的流体容纳装置及驱动装置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能够提高底座更换清理流体的速度。通过设置与工作面连接的刮除体,清洁装置的地刷组件在进行清洁后,刮除体能够对地刷组件上的残余垃圾等粘附物体进行刮除,改善清洁装置的卫生状况。
20.优选地,清洁设备包括上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底座,用于收纳所述清洁装置,所述底座包括:补液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进口段,所述补液管设有:第二抵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连接缺口,设置在所述补液管朝向所述第一进口段的一端上,分别与所述补液管的管道、所述通过孔连通。连接缺口增加了补液管的输出能力,使补液管在于第一进口段连接时能够更高效率地传输洗地液体。
2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补液通道和补液驱动装置,能够为供液箱补充洗地液体,减少用户加水的操作,提高了清洁装置的使用便利性。补液驱动装置设置在连接本体上,为连接本体提供了更多可布置的零部件,连接本体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质量分布安排,能够用于提高用户对清洁装置进行移动等操作时的手感。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底座、清洁设备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设备一实施例中清洁装置与底座连接处的主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设备一实施例中清洁装置与底座连接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弹性件);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设备一实施例中清洁装置与底座连接处的爆炸图(隐藏弹性件);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清洁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32.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一实施例中输出口处的局部示意图;
34.图12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清洁设备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35.图13为图1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36.图1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清洁设备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37.图15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清洁设备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部分容纳壳体)。
38.附图标号说明:
[0039][004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3]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
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4]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洁装置。
[0046]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清洁装置1包括地刷组件11;清洁装置1还包括连接本体15,连接本体15与地刷组件11连接,连接本体15上设有供液箱17;连接本体15上还设有补液通道,补液通道与供液箱17连接;补液通道可以通过连接本体上的注塑结构来构成,也可以设置为管道。连接本体15上还设有补液驱动装置18,补液驱动装置18设置在补液通道上,补液驱动装置18用于为供液箱17补充洗地液体。补液驱动装置18具体可设置为液体泵,液体泵包括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
[0047]
供液箱17上设有第二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设置为液位计,第二感应装置用于感应供液箱17内的洗地液体量,第二感应装置与补液驱动装置18电性连接。补液通道包括第一进口段31,第一进口段31与补液驱动装置18的液体入口连接,第一进口段31上设有封堵组件32,封堵组件32用于封堵第一进口段31,封堵组件32具有封闭第一进口段31的第一移动路径,如图2中z1方向所示;封堵组件32还具有打开第一进口段31的第二移动路径,如图2中z2方向所示;封堵组件32还具有第一抵接部3221,用于承受抵接而使封堵组件32沿第二移动路径移动。第一进口段31上还设有弹性件33,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3设置为弹簧,也可以设置为具有弹性的胶柱等,弹性件33用于驱使封堵组件32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弹性件33的一端与封堵组件32连接,弹性件33的另一端与第一进口段31连接。
[0048]
第一进口段31包括扩口子段311,如图2所示,扩口子段311的上端与补液驱动装置18连接;第一进口段31还包括外伸子段312,外伸子段312与扩口子段311远离补液驱动装置18的一端连接,如图2所示,外伸子段312与扩口子段311的下端连接;封堵组件32包括封堵体321,封堵体321用于封堵外伸子段312靠近扩口子段311的一端,封堵体321可设置为由橡胶材料制成;封堵组件32还包括连接杆322,连接杆322延伸至外伸子段312内,连接杆322与外伸子段312滑动连接;第一抵接部3221设置在连接杆322远离封堵件的一端上,即图2中连接杆322的下端。连接杆322上设有环形凹槽,封堵体321设置有安装孔,封堵体321可通过自身的安装孔安装在连接杆322的环形凹槽上。
[0049]
连接杆322的外壁面与外伸子段312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第四间隙34,连接杆322的外壁上设有连接圈体3222,连接圈体3222的外壁面与外伸子段312的内壁面滑动连接;连接杆322上还设有通过孔3223,通过孔3223的一端与第四间隙34连通,通过孔3223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杆322远离封堵组件32的端面。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圈体3222设置为盘状,连接圈体3222设置在连接杆322的下端,通过孔3223设置在连接圈体3222上,通过孔3223贯穿连接圈体3222。补液通道上设有过滤装置,即连接圈体3222上开设的贯穿的通过孔3223
作为过滤装置。
[0050]
清洁装置1还包括第一环状体35,第一环状体35设置在外伸子段312内,第一环状体35的内壁与连接杆322的外壁滑动连接;第一环状体35的外壁上设有连接筋351,连接筋351与外伸子段31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环状体35设置为整圈的环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环状体35还可以设置为非整圈的环状。为使补液通道能够形成通路,第一环状体35的外壁与外伸子段312的内壁之间必然设置有间隙,以使洗地液体通过。
[0051]
此外,参照图5至图7,该清洁装置1还包括地刷盘14和连接本体15,连接本体15用于供用户握持,连接本体15与地刷盘14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包括沿图6左右方向的摆动、图6内外方向的摆动、沿图6中连接本体15周向的转动。清洁装置还包括地刷组件11,地刷组件11设置在地刷盘14上;抽吸装置设置为功率可调,具体而言抽吸装置可设置为抽吸泵,其中抽吸泵的驱动点机设置为功率可调的形式。清洁装置还包括回收通道12,回收通道12包括沿地刷组件11到抽吸装置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二进口段1221、软管段121、出口段1222,其中第二进口段1221和出口段1222可称为第一连接段122,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段122包括设置在连接本体15和地刷盘14上的部分,第一连接段122中的第二进口段1221、出口段1222与软管段121的端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进口段1221、出口段1222分别通过地刷盘14、连接本体15自身的结构来构成,即地刷盘14、连接本体15均为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时构成第二进口段1221、出口段1222;当然第二进口段1221、出口段1222也可以直接采用管件的形式。出口段1222设置在连接本体15上,出口段1222与软管段121的出口端连接。软管段121可采用家庭洗涤清扫设备中常用的软管材料,软管段121的两端分别与地刷盘14、连接本体15连接,即分别与第二进口段1221、出口段1222连接;回收通道12的进口端与地刷组件11连接,即通过第二进口段1221与地刷组件11连接,回收通道12的出口端与抽吸装置连接,即通过出口段1222与抽吸装置连接。
[0052]
第一感应装置13与抽吸装置电性连接,以传输电性信号,如在感应到固体物质时提供电性信号,抽吸装置根据该电性信号加大抽吸功率,具体为加大驱动点机的功率。第一感应装置13设置在回收通道12的第一连接段122上,具体而言,第一感应装置13设置在出口段1222上。第一感应装置13用于感应从地刷组件上抽吸到回收通道上的物质,感应装置包括阻力传感器等力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光学传感器、检测回收通道内物质的电阻的传感器或磁电传感器等。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装置13设置为红外传感器,能够更好地区分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
[0053]
第一连接段122上设有折弯部1223,本实施例中折弯部1223设置在出口段1222上,第一感应装置13设置折弯部1223远离地刷组件11的一侧。由于第一感应装置13、地刷组件11、折弯部1223均与回收通道12有关,第一感应装置13设置折弯部1223远离地刷组件11的一侧,即地刷组件11、折弯部1223、第一感应装置13沿回收通道12内的被抽吸物质运动方向排列设置。连接本体15上设有套管段151,套管段151套设在出口段1222的外侧。套管段151与连接本体15固定连接,以更好地保护出口段1222。
[0054]
地刷组件11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滚刷柱体111,上述两个滚刷柱体11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112;本实施例中地刷盘14设置为壳体,地刷盘14包括连接口141,连接口141覆盖地刷组件11,连接口141与回收通道12连接,实现回收通道12的进口端覆盖在滚刷柱体111的侧面上,回收通道12与第一间隙112连接。地刷盘14包括连接件124,连接件124与地刷盘14
可拆卸连接;回收通道12上设有连接块123,连接块123延伸至第一间隙112内,包括一端伸入第一间隙112内和全部伸入第一间隙112内的形式;连接块123的侧面分别与滚刷柱体111的端面连接,连接块123设置在连接件124上。即回收通道12与第一间隙112连接为一种间接的连接,能使负压区引发如空气等流体的流动。
[0055]
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在一种使用场景下,壳体状的地刷盘14上的滚刷柱体111放在地面上,用户能够转动连接本体15,相对地刷盘14的转动,以调整清洁装置地姿态,此时软管段121也随之变弯或变扁或驱直,而外侧的套管段151提供一定的防护。在抽吸地刷盘14的连接口141覆盖的两个滚刷柱体111时,如图6所示,在连接件124处形成负压区,气流沿虚线箭头经过滚刷柱体111,滚刷柱体111上的洗地液体和所清扫的垃圾、灰尘等固体物质等被抽吸走,经过回收通道12中的第二进口段1221、软管段121、包含折弯部1223的出口段1222,此时部分已沉积的物质在折弯部1223处被冲散,作为第一感应装置13的红外传感器感应被抽吸物质,被抽吸物质再经过抽吸装置。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时,能够将第一感应装置13设置为在感应到固体物质时,将该信号提供给作为抽吸装置的抽吸泵,作为抽吸装置的抽吸泵根据固体物质信号增大驱动点机的功率,以避免抽吸到的固体物质堵塞住回收通道。
[0056]
软管段121能够配合连接本体15与地刷盘14之间的相对转动而使用,则软管段121存在变扁的状态,此时被抽吸物质更容易停滞在软管段121内,将第一感应装置13设置在第一连接段122上能够更准确地感应被抽吸物质的数量等信息,进一步降低回收通道12堵塞发生堵塞的风险。套管段151能够防止软管段121被过度压扁,能够降低软管段121内部发生堵塞的风险。通常地刷组件11上被抽吸的物质包括液态物质和固定物质,折弯部1223能够改变固液混合状态的被抽吸物质的流动状态,如更趋近于紊流,降低固液混合状态下的被抽吸物质在流动通道内沉积的可能性,也能够有效冲散已沉积的物质。第一感应装置13能够在折弯部1223改变被抽吸物质的流动状态之后,提供被抽吸物质的信号,基于已沉积物质被冲散后的状态提供更准确的信号。相对于软管段121能够进行压弯、驱直等运动,出口段1222发生堵塞的可能性更大,此外被抽吸物质到达出口段1222时固体物质更少,第一感应装置13在出口段1222处提供的信号能够让抽吸装置更准确地进行功率调整以降低功耗。红外传感器能够更准确地区分被抽吸物质中的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能够为抽吸装置提供更准确的信号。第一间隙112处能够方便地形成负压区,且该负压区位置准确、固定,能够更好地配合地刷组件11、抽吸通道、抽吸装置的抽吸动作。连接块123能够使负压区形成在连接块123的端面、滚刷柱体111的端面上,改善地刷组件11处的流动状态,提高抽吸装置的抽吸效率和抽吸质量。连接块123的侧面容易发生积污、磨损,连接件124可拆卸使得连接块123更便于维护。
[0057]
此外,参照图8至图11,该清洁装置1包括连接本体15,连接本体15用于供用户进行握持、移动等操作,清洁装置1设有地刷驱动装置,地刷驱动装置具体为驱动地刷组件11转动的驱动电机及相应的传动机构;清洁装置1还包括地刷组件11,地刷组件11与地刷驱动装置连接,该连接主要是通过传动机构的连接,地刷组件11设有工作面1111,工作面1111用于与地面接触,以进行洗地等清理工作;清洁装置1还包括刮除体16,刮除体16与连接本体15连接,具体可设置为可拆卸形式的固定连接;刮除体16与工作面1111连接,具体为刮除体16抵接在工作面1111上,也可以设置为刮除体16与工作面1111之间适当留出一定的间隙,以
处理预设大小程度以上的残余垃圾等粘附物体,刮除体16用于刮除工作面1111上的粘附物体。
[0058]
连接本体15设有容纳壳体,容纳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152,地刷组件11与第一壳体部152转动连接;容纳壳体还包括第二壳体部153,第二壳体部153与第一壳体部152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部152覆盖在第二壳体部153上;刮除体16的一侧与第一壳体部152抵接,刮除体16的另一侧与第二壳体部153抵接。第一壳体部152与第二壳体部153之间设有夹紧结构,夹紧结构包括夹紧凹陷1521,设置在第一壳体部152朝向第二壳体部的一侧上,夹紧凹陷1521的壁面与刮除体16的一侧抵接;夹紧结构还包括夹紧凸起1531,设置在第二壳体部153朝向第一壳体部152的一侧上,夹紧凸起1531与刮除体16的另一侧抵接。夹紧凸起1531包括第一凸起部1532,第一凸起部1532朝向夹紧凹陷1521延伸设置;夹紧凸起1531还包括第二凸起部1533,第二凸起部1533朝向夹紧凹陷1521延伸设置,第二凸起部1533与第一凸起部1532之间设有第三间隙1534;第一凸起部1532和第二凸起部1533均与刮除体16抵接。
[0059]
地刷组件11包括滚刷柱体111,工作面1111包括滚刷柱体111的外侧面,本实施例中滚刷柱体111的外侧面即工作面1111,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滚刷柱体111以外其他形式的地刷组件11,其他形式的地刷组件11的工作面1111也应包含在内;刮除体16、第一凸起部1532和第二凸起部1533均沿滚刷柱体111的轴向延伸设置。
[0060]
清洁装置1还包括抽吸装置,具体可设置为抽吸泵;清洁装置1还包括回收通道12,本实施例中,回收通道12在容纳壳体上的部分由容纳壳体自身的注塑结构来构成,回收通道12的进口端与地刷组件11连接,回收通道12的出口端与抽吸装置连接;刮除体16设置在回收通道12的进口端的旁侧,具体如图10所示,滚刷柱体111的下侧用于与地面接触,刮除体设置在回收通道12的上侧,则滚刷柱体111这一地刷组件11上的粘附物体在被刮除后,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更顺利地被抽吸到回收通道12中,降低抽吸装置的能耗。
[0061]
刮除体16到回收通道12的进口端的距离与进口端的直径之比大于0.1而小于1。本实施例中地刷组件11设置为圆柱状的滚刷柱体111,此时刮除体16到回收通道12的进口端的距离以如图8所示的弦长l1表示,进口端的直径如图8中d1所示。刮除体16包括刮除段162,刮除段162与工作面1111的转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如图8、图9所示,刮除段162与工作面1111有一个接触位置,工作面1111在该接触位置的沿转动方向的切线方向x,即为工作面1111的转动方向;对应地,刮除段以其自身的中线进行定位,如图中虚线所示。刮除段162与工作面1111的转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如图9中夹角m所示,本实施例中夹角m设置为90度。刮除体16包括第二连接段161,第二连接段161与连接本体15固定连接;刮除段162,刮除段162与第二连接段161连接,刮除段162与第二连接段161之间设有偏折夹角,偏折夹角如图9中角n所示。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刮除段162与工作面1111的转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刮除段162沿背离转动方向x的方向偏折,使刮除段162与工作面1111的迎来面具有90度以上的夹角,刮除段162具有铲除粘附物质的效果,在保证刮除体16的强度的同时使刮除体16具有更好的刮除效果。
[0062]
第一壳体部152覆盖在第二壳体部153上,则在完成容纳壳体的安装时,第一壳体部152和第二壳体部153能够抵接住刮除体16而将刮除体16固定住,简化了刮除体16的拆装。夹紧凹陷1521、夹紧凸起1531实现了对刮除体16的固定,能够更紧密地将刮除体16夹紧。
[0063]
第三间隙1534能够避免刮除体16的被夹紧面积过大,避免刮除体16意外变形而影响与地刷组件11的贴合程度,保证刮除效果;此外在第一凸起部1532、第二凸起部1533实现夹紧刮除体16时,第三间隙1534能够节省夹紧凸起1531的用料,降低清洁装置的制造成本。刮除体16能够沿滚刷柱体111的轴向方向对滚刷柱体111较长的长度进行刮除,沿滚刷柱体111的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凸起部1532、第二凸起部1533能够将较长的刮除体16有效固定住。刮除体16设置在回收通道12的进口端的旁侧,则抽吸装置在进行抽吸时,能够将刮除体16刮落的残余垃圾等物体抽吸走,避免残余垃圾等粘附物体掉落后对地面、清洁装置产生污染。刮除体16到回收通道12的进口端的距离与进口端的直径之比大于0.1而小于1,能够提供较好的刮除工作空间并使抽吸装置、回收通道12能够产生较好的抽吸效果。刮除段161与工作面1111的转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使刮除体16对工作面1111的迎来面具有倾斜度,刮除体16对工作面1111的迎来面刮除效果更好。偏折夹角提高了刮除体16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对滚刷组件进行刮除的刮除体16能够的使用寿命。
[006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底座2,该底座2与上述清洁装置1的技术特征对应设置,具体如下:一种底座2,用于收纳上述清洁装置1,包括补液管25,补液管25用于连接第一进口段31,补液管25设有第二抵接部251,第二抵接部251用于与第一抵接部3221抵接。底座2还包括筒体26,筒体26套装在补液管25外侧,筒体26包括第一端261,即图中的下端,第一端261与补液管25的外壁连接;筒体26还包括第二端262,第二端262与补液管25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五间隙263,第五间隙263用于容纳第一进口段31;第二端262的内壁用于与第一进口段31的外壁连接,该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通过介质的间接连接。第二端262上设有第二环状体264,第二环状体264沿远离第一端261的方向逐渐扩大。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环状体264呈开口喇叭状。第二环状体264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整圈的环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为非整圈的环状。底座2还包括补液箱27,底座2用于向补液管25输出洗地液体。如图1所示,补液驱动装置18设置在连接本体15的一侧,即左侧,而补液箱设置在连接本体15的另一侧,即右侧,使得清洁装置1收纳在底座2上之后,清洁设备整体更平衡。
[0065]
底座2在对清洁装置1进行收纳固定时,还能够降低地刷组件11在停用状态下积累杂质的可能性,减少抽吸装置的抽吸负担。
[0066]
此外,参照图12至图15,在本实用新型中底座2一应用场景中,该底座2包括连接腔体23和盖板体,盖板体用于遮盖连接腔体23;盖板体包括第一盖板21,第一盖板21用于遮盖连接腔体23;第一盖板21包括盖板凹陷211,盖板凹陷211用于容纳第二盖板22;盖板体包括还包括第二盖板22,第二盖板22用于遮盖第一盖板21;即第二盖板22容纳在第一盖板的盖板凹陷211内并遮盖住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可设置为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均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或仅第二盖板2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承载凹陷221设置在第二盖板22上,第一盖板21与第二盖板22之间设有第二间隙24。
[0067]
底座2包括承载面2211,承载面2211用于承载清洁装置,承载面2211设置在承载凹陷221的底壁上,即承载凹陷221的底壁包括部分设置为承载面2211和全部设置为承载面2211两种形式。本实施例中,第二盖板22上设有滚刷凹陷224,滚刷凹陷224用于容纳清洁滚刷,滚刷凹陷224与第一盖板21抵接,即滚刷凹陷224的壁面作为实际接触清洁滚刷的承载面2211。
[0068]
底座2包括两个输出部2212,两个输出部2212均设置在承载面2211的旁侧,具体而
言两个输出部2212设置在承载凹陷221的侧壁上,即承载凹陷221的侧壁包括部分作为输出部2212和全部作为输出部2212两种形式,本实施例中承载凹陷221的侧壁的部分作为输出部2212,如图12中左右两处;连接腔体23包括输入口231,输入口231设置在连接腔体23的底壁上,输入口231用于接入流体,所接入的流体包括烘干气体和清理液体。连接腔体23还包括两个输出口232,输出口232设置在输出部2212上,即输出口232设置在承载凹陷221的侧壁上。两个输出口232与两个输出部2212一一对应连接,即每一个输出部2212处均设有一个输出口232。
[0069]
输出口232包括第一孔2321,输出口232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孔2322,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孔2322覆盖在所述第一孔2321上,即间隔设置的第二孔2322作为一个整体,设置在第一孔2321的轴向方向上,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孔2321、第二孔2322分别设置在盖板凹陷211的侧壁、承载凹陷221的侧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孔2321、第二孔2322分别设置在承载凹陷221的侧壁、盖板凹陷211的侧壁上。第二盖板22包括第一搭接体222,第一搭接体222搭接在盖板凹陷211的开口上;第二盖板22包括第二搭接体223,第二搭接体223设置在第二孔2322的孔壁上,第二搭接体223搭接在第一孔2321的孔壁上。连接腔体23的底壁上设有流体凹陷233,流体凹陷233设置在输入口231与输出口232之间。输入口231用于与暖风机连接,此时底座2可以通过输入口231接入暖风,第二间隙24能够防止暖风的热量损失,暖风沿连接腔体23的底壁、连接腔体23的侧壁,分成两部分,分别从两处输出口232流出,对清洁装置的两处部位进行烘干。设置至少两个输出部2212,增加了流体的输出位置,底座能够更均匀地清理清洁装置。承载凹陷221能够用于承载清洁装置,承载凹陷221的环状侧壁,能够增加流体的停留时间,使清洁装置得到更充分的清理。底座在清理清洁装置后,容易积累脏污。盖板体可拆卸连接,使得底座更便于清理。第二盖板22保持了底座的拆装便利性,第一盖板21能够支撑住底座,防止第二盖板22拆装后变形过大,避免第二盖板22难以安装复位。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孔2322覆盖在第一孔2321上,使第一孔2321输出的流通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清理的均匀性。第一搭接体222、第二搭接体223共同作用而有效将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相对固定住,第二搭接体223降低流体在第一孔2321、第二孔2322之间流偏的可能性。第二间隙24能够有效隔热,避免流体由于热量散失过多或过度受热而降低清理性能。滚刷凹陷224在容纳清洁滚刷的同时,能够避免第二间隙24收到挤压而变窄,稳固第二间隙24的隔热能力。流体凹陷233使得流体的密度更均匀,进一步提高清理清洁装置的均匀性。
[0070]
在本实施例另一应用场景中,与上述应用场景有所不同的是,输入口231用于接入清理液体。清理液体可设置为存储在液体容器中,并通过泵体液体泵体输送到输入口231处,液体容器、泵体包括内设于底座2内和外接于底座2两种形式,此时清理液体能够设置为高温液体而对清洁装置的清洁滚刷进行杀菌消毒方面的清理,也可以设置为冲洗液体、洗涤剂等而对清洁滚刷进行冲洗、洗净方面的清理。在此实施例中,第二间隙24能够防止高温液体温度过度散失、防止洗涤剂过度受热而洗净性能下降。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搭接体223可设置为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的侧面开口与第一搭接体222抵接而形成完整的圈体,此时第二搭接体223的外侧壁搭接在第一孔2321的孔壁上,能够与第一搭接体222共同作用,即在固定第一盖板21和第二盖板22的同时防止清理液体在第一孔2321到第二孔2322之间流出。清理流体流动到承载凹陷221上后,通过设置滚刷凹陷224,能够在清理清洁滚刷的同
时减少清理液体的消耗量。
[0071]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上述清洁装置1,还包括上述底座2,本实施例中第一进口段31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安装凹槽,该环形凹槽上套设有密封圈体36,密封圈体36的内侧与第一进口段31的外壁面抵接,密封圈体36的外侧与筒体26的内壁面抵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筒体26的内壁上设置环形凹槽,将密封圈体36安装在该环形凹槽上,即筒体26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第一进口段31套装在补液管25外侧,第一进口段31的内壁面与补液管25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六间隙37,第六间隙37延伸至第一抵接部3221。清洁设备包括上述清洁装置1,清洁设备还包括底座2,底座2用于收纳清洁装置1,底座2包括补液管25,补液管25用于连接第一进口段31,补液管25设有第二抵接部251,第二抵接部251用于与第一抵接部3221抵接;补液管25设有连接缺口252,连接缺口252设置在补液管25朝向第一进口段31的一端上,即图中的上端,连接缺口252分别与补液管25的管道、通过孔3223连通。
[0072]
如图2所示,清洁装置1在收纳到底座2上时,补液管25通过连接杆322将封堵组件抵接开,即封堵体321与外伸子段312的上端之间具有缝隙,此时若补液驱动装置18收到信号而启动,补液箱27内的洗地液体受到补液驱动装置18的作用,流经补液管25、连接缺口252,部分洗地液体填充到第五间隙263内,直至密封圈体36、连接圈体3222处;另外部分的洗地液体则通过连接圈体3222上的通过孔3223,此时若存在较大的杂质则被过滤掉,洗地液体再流经外伸子段312、扩口子段311,直至补液驱动装置18处,再通过剩余的补液通道被补充道供液箱17中。
[0073]
由于本清洁设备采用了上述清洁装置、底座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7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