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9961发布日期:2021-12-22 17:3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床垫。


背景技术:

2.通常采用空调对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以提升房间内人员的舒适度。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在睡眠过程中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向房间内送入冷风,使房间内的温度降低。然而,空调需要对整个房间制冷,才能使用户体表舒适。对于睡眠中的用户其身体通常与床垫接触,身体的热量传递到床垫上,不易扩散,久而久之会产生闷热感。当室内空气温度降低时,湿度也会有所下降,空气干燥降低了用户舒适性。当冷空气长时间直吹用户时又容易使用户着凉。
3.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在睡眠过程中空调开启制热模式,向房间内送入热风,使房间内的温度升高。然而,空调仍需要对整个房间制热,而床垫常被掩盖在被子下,对于睡眠中的用户其身体的热量被床垫吸收,若在深夜空调关闭则用户的体表热量会降低,用户容易感觉寒冷;若空调整夜保持制热,则不利于节能。
4.相关技术中,通过在床垫内布置水管对床垫进行加热或制冷,倘若水管破损,水有泄露隐患,床垫也容易发霉。也有的在床垫内部布设换热器,通过风冷形式对床垫加热或制冷,但换热器在制冷模式下床垫内容易出现凝露水导致发霉,不利于人体健康。此外,一旦换热器中的冷媒泄露,将严重污染起居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床垫,所述床垫安全性高、冷暖两用舒适性好、不易发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床垫闷热、安全隐患高、易发霉的技术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内设有气体腔,所述垫体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气体腔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垫体具有与所述气体腔连通的接气口;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和第一通风组件,所述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设于所述垫体外,所述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节流部件,所述压缩机工作时,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为蒸发器、另一个为冷凝器,所述第一通风组件用于使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通过所述接气口通入所述气体腔。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床垫,当压缩机压缩冷媒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优先通入到第一换热器中,冷媒在第一换热器中形成为中温高压的液体,从而使第一换热器周围的气流被加热,第一通风组件将被第一换热器加热后的气流通入到气体腔中,并通过出气孔向垫体外排出,使人体感觉温暖。当压缩机冷媒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优先通入到第二换热器中形成中温高压的液体,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经过节流部件的作用形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最后通入到第一换热器中吸冷放热后形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此时第一换热
器周围的气流被制冷,第一通风组件将被第一换热器制冷后的气流通入到气体腔中,并通过出气孔向外排出,使人体感觉凉爽。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设于垫体外,垫体内不易形成凝露水,也可以减少噪音,还避免了冷媒泄露所带来的床垫的安全隐患。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床垫,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设于所述垫体外,所述通风管的外端连接至所述接气口,所述通风管的内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换热器处且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敞开设置。
9.可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垫体外,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通风管贯穿所述壳体,且所述通风管的外端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通风管的内端位于所述壳体内。
10.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风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通风管的内端之间,或者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远离所述通风管的一侧,以将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的风导入所述通风管。
11.可选地,所述通风管的内端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方向渐扩。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床垫,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垫体外,所述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和所述第一通风组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床垫,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通风组件,所述第二通风组件用于使气流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床垫,所述垫体包括顶部垫和底部垫,所述底部垫间隔开地设于所述顶部垫的下方,所述气体腔形成在所述顶部垫和所述底部垫之间,所述出气孔加工成型在所述顶部垫上和/或由所述顶部垫材料本身的孔隙形成。
15.可选地,所述顶部垫与所述底部垫之间设有支撑组件。
16.有利地,所述底部垫包括隔水层。
17.可选地,所述顶部垫内设有多个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底部具有与所述气体腔连通的第一通风孔,所述气体通道的顶部具有与所述出气孔连通的第二通风孔。
1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床垫,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垫体,且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床垫的俯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床垫的前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床垫纵向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床垫纵向剖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壳体内的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制冷循环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壳体内的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制热循环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床垫的舒适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示例中床垫的舒适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床垫的温湿度舒适区间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
31.床垫1000、
32.垫体100、
33.气体腔110、出气孔111、接气口112、
34.顶部垫101、侧垫102、底部垫103、
35.气体通道104、
36.温度调节装置200、
37.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
38.压缩机231、第一换热器232、节流部件233、第二换热器234、换向阀235、
39.第一通风组件240、通风管260、壳体270、第二通风组件280、
40.支撑组件500、
41.温度传感器600、第一温度传感器610、第二温度传感器620、
42.湿度传感器700。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5.本实用新型的床垫1000可形成冷感床垫,适用于夏天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床垫1000也可形成热感床垫,适用于冬天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床垫1000在不被加热不被制冷时可形成通风床垫,提升用户睡眠时的舒适度。
46.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床垫1000。
4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垫1000,包括:如图1所示的垫体100、图5和图6示出的温度调节装置200。
48.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垫体100内设有气体腔110,垫体100的顶部形成有与气体腔110连通的出气孔111。结合图2和图3所示,垫体100具有与气体腔110连通的接气口112。
49.如图5和图6所示,温度调节装置200包括: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和第一通风组件240。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设于垫体100外,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包括压缩机231、第一换热器232、第二换热器234和节流部件233。压缩机231工作时,第一换热器232和第二换热器234中的一个为蒸发器、另一个为冷凝器,第一通风组件240用于使经过第一换热器232换热后的气流通过接气口112通入气体腔110。
50.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床垫1000,如图6所示,当压缩机231压缩冷
媒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优先通入到第一换热器232中,冷媒在第一换热器232中形成为中温高压的液体,从而使第一换热器232周围的气流被加热,随后冷媒经过节流部件233形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经过第二换热器234形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之后回流至压缩机231,形成床垫1000的制热循环。第一通风组件240将被第一换热器232加热后的气流通入到气体腔110中,并通过出气孔111向垫体100外排出,提升垫体100温度的同时,使人体感觉温暖,适合冬天使用。用户在睡前可开启床垫1000的制热模式,从而在睡觉时,垫体100温暖舒适,提升睡眠体验。
51.也就是说,本技术的床垫1000可在用户睡眠过程中,保持垫体100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相比于冬天开启空调的制热模式加热整个房间更加节电,且使人体在睡眠过程中能持续保持温暖。而相比于电热毯,本技术的加热后的床垫安全性更高,无过热的问题,也无电热毯中电热丝短路而产生漏电并造成火灾的隐患。相比于换热器内置于床垫1000中的方案,本技术的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设置在垫体100外部,降低了压缩机231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对用户的影响,也克服了冷媒泄露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52.再参照图5所示,当压缩机231冷媒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优先通入到第二换热器234中形成中温高压的液体,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经过节流部件233的作用形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随后通入到第一换热器232中形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之后再回流到压缩机231中,如此形成床垫1000的制冷循环。此时第一换热器232周围的气流被制冷,第一通风组件240将被第一换热器232制冷后的气流通入到气体腔110中,并通过出气孔111向外排出,降低垫体100温度的同时,使人体感觉凉爽。适合夏天使用。用户在睡前可开启床垫1000的制冷模式,从而在睡觉时,垫体100凉爽舒适,提升睡眠体验。
53.也就是说,本技术的床垫1000可在用户睡眠过程中,保持垫体100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相比于夏天开启空调的制冷模式对整个房间制冷而无法对人体与床垫1000接触的表面制冷的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床垫1000可避免冷风直吹用户,使人体与垫体100的接触面保持凉爽、通风,使人体在睡眠过程中能持续保持凉快。
54.而相比于水垫,本技术的制冷后的床垫安全性更高,无漏水问题,也不会发霉。相比于换热器内置于床垫1000中的方案,本技术的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设置在垫体100外部,不仅降低了压缩机231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对用户的影响,也克服了冷媒泄露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此外,本技术温度较低的气体通入到气体腔110中,可控制整个气体腔110的温度和垫体100的温度的差值较小,垫体100内无温度极低的部件,有效防止垫体100内水汽遇到温度极低的部件形成冷凝水,从而使床垫1000保持干爽不发霉,也不易滋生螨虫。
55.当本技术的床垫1000仅运行第一通风组件240,而不运行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时,也可实现床垫1000的通风,使床垫1000通气性好,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5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温度调节装置200包括:通风管260,通风管260设于垫体100(垫体100的结构参见图3和图4)外,通风管260的外端连接至图2中的接气口112,通风管260的内端延伸至第一换热器232处且朝向第一换热器232敞开设置。在这些示例中,通过设置通风管260第一方面可将第一换热器232周围换热后的气流集中导向气体腔110,减少换热后的气流通入到气体腔110中的热损失。第二方面,通风管260
的长度可根据第一换热器232距离垫体100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有利于将温度调节装置200设在距离垫体100合适的位置处,在节约通风管260长度的同时,减少压缩机231、第一通风组件24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对睡眠中用户的干扰。此外,也可以将温度调节装置200根据房间的空间布置在隐蔽的位置,提升美观性。还可以将温度调节装置200与垫体100设置成上下叠放形式,提升整体床垫1000的结构紧凑性,节约安装空间。
58.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温度调节装置200包括:壳体270,壳体270设于垫体100外,第一换热器232设于壳体270内,通风管260贯穿壳体270,且通风管260的外端位于壳体270外,通风管260的内端位于壳体270内。通过设置壳体270可将第一换热器232罩设在一定空间内,减少第一换热器232周围产生的冷凝水量。
59.可选地,压缩机231、第一换热器232、节流部件233、第二换热器234可设于同一壳体270的不同部位中,方便安装,节约整体的布置空间。或者压缩机231、节流部件233、第二换热器234设于一个壳体270中,第一换热器232设于另一个壳体270中,从而可使压缩机231等噪音较大的部件设置在距离床垫1000更远的位置,有利于用户在较为安静的睡眠环境中舒睡。
60.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通风组件240设在第一换热器232和通风管260的内端之间,以将经过第一换热器232换热的风导入通风管260。第一通风组件240将第一换热器232周围换热后的风导入至通风管260,而进入通风管260中的风可进一步顺着通风管260流动至气体腔110。从第一换热器232到通风管260的风的流动路径可设置较短,提升了第一通风组件240驱动气流的效率。
61.在具有前述壳体270的示例中,壳体270上适于开设进风孔,从而使第一通风组件240能源源不断地将进风孔中吸入到壳体270中的风,在经过第一换热器232换热后,引入到通风管260中。
62.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通风组件240设在第一换热器232的远离通风管260的一侧,以将经过第一换热器232换热的风导入通风管260,使第一通风组件240工作中产生的噪音较多的衰减,减少对用户的噪音干扰。第一通风组件240的位置可灵活选择,以方便布置、通风效率高以及噪音小为宜。
63.有利地,如图5和图6所示,通风管260的内端沿着朝向第一换热器232的方向渐扩,也就是说,换热后的风在通过通风管260时具有较大的入口,方便在单位时间内导入更多的换热风,提升换热风的流动效率。
64.可选地,第一通风组件240包括第一风扇,第一风扇采用轴流风扇、对旋风扇、斜流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换热后的风较快地被驱动并流入通风管260中。
6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还包括换向阀235,换向阀235用于切换冷媒在循环流路中的流动方向,例如当冷媒如图5中的制冷循环路径流动时,切换换向阀235则使冷媒沿着图6中的制热循环路径流动。相反,当冷媒如图6中的制热循环路径流动时,切换换向阀235则使冷媒沿着如图5中的制冷循环路径流动,使床垫1000可实现冷、暖切换。
66.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中,温度调节装置200包括:壳体270,壳体270位于垫体100外,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和第一通风组件240均设于壳体270内,从而使温度调节装置230形成一个整体模块,便于安装至垫体100上。也方便拆卸维修、清洁相关部件,提升温
度调节装置200的使用寿命。
6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温度调节装置200包括:第二通风组件280,第二通风组件280用于使气流流经第二换热器234。第二通风组件280可将气流流动至第二换热器234从而吸收第二换热器234释放的冷量或热量,防止第二换热器234过热或过冷,提升了第二换热器234工作的稳定性,并保证了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持续可靠地循环工作。
68.可选地,第二通风组件280包括第二风扇,第二风扇可以采用轴流风扇、对旋风扇、斜流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第二换热器234能较快地换热。
69.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可在壳体270上设置排气孔,而使第二通风组件280驱动风更快地通过排气孔排出到外部。
70.可选地,第二通风组件280将第二换热器234换热后的风通过管道向外排出,可将第二换热器234换热后的风排到距离床垫1000更远的位置。
7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垫体100包括顶部垫101和底部垫103,底部垫103间隔开地设于顶部垫101的下方,气体腔110形成在顶部垫101和底部垫103之间。也就是说,顶部垫101和底部垫103之间形成一个可暂存换热后气流的气体腔110,进入到气体腔110中的气体可在气体腔110进行混合或重新分配,再从出气孔111中流出到垫体100外,有利于提升垫体100目标区域的温度均匀性。气体腔110也可以适应顶部垫101的微变形,顶部垫101可向气体腔110中凹入,使顶部垫101更适合身体的形状,提升睡眠的舒适性。气体腔110还可适应底部垫103的微变形,使底部垫103更贴合床架,提升底部垫103的安置的稳定性。
72.可选地,出气孔111加工成型在顶部垫101上,此时的顶部垫101适于本身无孔的垫子,从而使顶部垫101具有良好的排气性,并能将气体腔110中的气体有效地排出到垫体110外。例如顶部垫101为乳胶垫或硅胶垫。
73.可选地,出气孔111由顶部垫101材料本身的孔隙形成。例如顶部垫101为大孔隙率的织物或海绵垫,从而其上大孔则形成为出气孔111。
74.可选地,出气孔111同时包括顶部垫101上本身的天然的大孔隙出孔以及开设的出孔,从而使顶部垫101的通气性能更好,并使得顶部垫101的出气区域更加可控。
75.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垫体100还包括侧垫102,侧垫102支撑在顶部垫101和底部垫103之间,顶部垫101、底部垫103和侧垫102共同围设形成气体腔110,侧垫102可在顶垫101受到身体挤压气体腔110缩小时向外排气,也可在顶垫101上无负荷时气体腔110恢复原状而向内吸气,使气体腔110维持在一定的体积范围内,并可有效保持垫体100的舒适性。
76.有利地,如图3和图4所示,顶部垫101与底部垫103之间设有支撑组件500,支撑组件500可以为前述的侧垫102,支撑组件500也可以为弹性支撑件,例如可以为弹簧件或橡胶件,从而进一步保证整个气体腔110的体积容量维持稳定,还可以提升整个床垫1000结构的稳定性和人体躺卧时的舒适性。
77.有利地,底部垫103包括隔水层。通过设置隔水层,可有效防止床垫100降温后与外部气体温度差较大而使外部水汽形成冷凝水渗透进垫体100中,确保床垫1000保持干爽,有效避免发霉。也可以有效防止外部水气渗入底部垫103中。
78.可选地,该隔水层可以是涂刷底部垫103表面的防水涂层或在底部垫103表面设置
高分子防水透气膜,或者底部垫103自身便具有隔水的性能,例如采用疏水材料制成的底部垫103。
79.有利地,如图4所示,顶部垫101内设有多个气体通道104,气体通道104的底部具有与气体腔110连通的第一通风孔,气体通道104的顶部具有与出气孔111连通的第二通风孔。通过设置气体通道104可以有效调控出风位置,使得本技术垫体100的出风区域更加优化、可控。例如,通过将气体通道104采取如图1的左右方向分区布设,使气体更多地从垫体100的左侧或右侧的出气孔111流出,从而适应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特征和对温度舒适性的需求。又例如,可通过将气体通道104采取如图1的前后方向分区布设,使气体从垫体100的靠近头部或靠近底部区域流出,适应人体身体不同部位的温度需求,例如实现头冷脚暖的需求。
8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8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床垫1000还包括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设于垫体100中,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600、湿度传感器700、压力传感器(图未示出)中的至少一种。
82.当设置温度传感器600时,可实时检测出垫体100的温度,方便用户实时了解床垫1000的温度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温度调节装置200的工作状态。
83.当设置湿度传感器700时,可实时检测出垫体100的湿度,方便用户实时了解床垫1000的湿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温度调节装置200的工作状态。
84.当设置压力传感器时,可实时监测人体的睡眠状态,获得用户的呼吸体征。
85.可选地,压力传感器可选用压力薄膜传感器,从而使可监测到用户体动过程中对垫体100的不同压力,例如可以为用户在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体浮动,从而可检测到用户的呼吸频率。又例如可以为用户在心跳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体律动,从而可检测到用户的心跳起搏频率。再例如可以为用户在翻身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体姿态变化,从而可从翻身的幅度和翻身的频率而检测到用户的睡眠质量。
86.可选地,压力传感器为睡眠监测带,睡眠监测带便于布置在垫体100内,且监测准确、可靠性高。
87.有利地,如图3和图4所示,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600设在垫体100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不同。也即是说,温度传感器600可布置在垫体100的不同厚度处,从而使得不同的温度传感器600可检测出垫体100不同厚度处的温度,例如有的温度传感器600可检测到垫体100表面的温度,而有的温度传感器600则可检测到垫体100内部的温度,方便用户实时了解床垫1000各处的温度情况,有利于用户根据床垫1000的实时温度对温度调节装置200进行相应调节,使垫体100表面与人接触的部分舒适度较高。也能使用户根据垫体100内部温度和垫体100表面温度的差值了解温度调节装置200工作的状态。
88.例如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部分温度传感器600布置在垫体100的表面,记为第一温度传感器610;部分温度传感器600布置在垫体100内,记为第二温度传感器620。通过观测不同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10可了解垫体100表面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情况,而未与人体接触的垫体100表面的初始温度接近于环境温度。通过观测不同的第二温度传感器620可了解垫体100内部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情况,及时控制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和第一通风组件240调整工作状态。
89.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在垫体100中内置小型除湿器或加湿器,来实现垫体100的湿度调节。
90.有利地,本技术的垫体100表面布置有多个湿度传感器700,湿度传感器700沿着垫体100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呈多排多列布置,从而可检测到垫体100表面各处的湿度,最终可通过获得平均湿度而确定本技术的床垫1000的湿度值。
91.可选地,本技术的垫体100的厚度方向上布置有多个湿度传感器700,从而获得垫体100表面和垫体100内部的不同湿度值,配合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和第一通风组件240来实现本技术的垫体100湿度的调整,从而使湿度和温度均位于舒适度区间内,提升用户的睡眠舒适性。
92.有利地,床垫100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垫体100的温度和湿度来控制第一通风组件240的通风速率以及压缩机231的运行频率和第一换热器232的换热功率。
93.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床垫的舒适度控制方法。
9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垫1000的舒适度控制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95.步骤s110、检测环境温度,并检测床垫1000的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
96.在本实用新型中,环境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也可以通过前述示例中设在床垫1000表面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10检测,此时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10应选择未与人体表面接触的温度传感器600,从而使第一温度传感器610所测得的温度更加接近环境中的温度。而床垫1000的表面温度也可以通过前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10测试,这里主要指与人体表面接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10。床垫1000的内部温度可以通过前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620检测,第二温度传感器620所检测的温度为床垫1000贴近换热后的气流较近的温度。
97.第一温度传感器61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20的结构可参见前述床垫1000中温度传感器600的结构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98.步骤s120、确定床垫1000的内部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度差值,并确定环境温度与预设标准舒适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度差值,以及确定床垫1000的表面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三温度差值。
99.在未开启温度调节装置200时,床垫1000表面的温度更加接近于环境温度,或床垫1000的表面温度会受人体散发的热量而升高,因此需要检测环境温度并确定第二温度差值来界定床垫1000所处的外部环境温度高低,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对床垫1000进行换热,使得床垫1000能处在舒适的温度范围内。
100.当开启温度调节装置200时,由于换热后的气流首先会通入到床垫1000内的气体腔110,再通过和气体腔110连通的出气孔111向着床垫1000的表面扩散,使得床垫1000表面与人接触的温度逐渐趋于舒适温度以及设定温度。因此,最初对床垫1000进行控温时,床垫1000的内部温度ti和表面温度之间具有较大的温度差,而为了使床垫1000表面温度适宜,需要使床垫1000的内部温度ti较快与表面温度达到一致,才能使床垫1000在使用过程中,床垫1000的表面温度始终保持较为舒适的温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实时检测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三温度差值。
101.可选地,预设标准舒适温度可以为一个范围,如23~32℃。
102.步骤s130、根据第一温度差值、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三温度差值对温度调节装置200进行控制。通过预设床垫1000的设定温度,并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床垫的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从而根据所得的三种不同的温度差值而调整温度调节装置200,使床垫1000的温度快速调整至舒适温度内,提升用户睡眠过程中的舒适性体验,有效防止床垫1000闷热或冰冷所带来的不适。
103.可选地,可以通过调节压缩机231的状态以及第一通风组件240的通风状态来实现对温度调节装置200的控制。例如在具体示例中,可以通过控制压缩机231的停机和运行来实现压缩机231状态的调节;又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压缩机231的运行频率大小来实现压缩机231状态的调节。在其他示例中,还可以通过控制前述第一通风组件240中的第一风扇的转速来控制第一通风组件240的通风状态。
104.在一些示例中,床垫1000的舒适度控制方法中,步骤s130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5.步骤s131、在第二温度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第一温度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00中的压缩机231停机,并控制第一通风组件240中的第一风扇以额定转速运行。
106.在这些示例中,环境温度te与预设标准舒适温度之间温度差相差较小,而床垫1000的内部温度ti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较大,此时无需继续对床垫1000内通入换热的气流,压缩机231停机,而仅通过开启第一风扇则可实现床垫1000的通风,使得床垫1000表面与人体接触的部分保持舒适。
107.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可以为1~3℃,例如可以为2℃。
108.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可以为3~7℃,例如可以为5℃。
109.步骤s132、在第二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231变频运行,并根据压缩机231的当前运行频率控制第一风扇的转速。
110.在这些示例中,环境温度te与预设标准舒适温度之间温度差相差较大,此时控制压缩机231变频运行并调整向床垫1000内所输入的换热气流的量,并使得床垫1000的内部温度ti与表面温度均逐渐向着设定温度靠拢,从而使得床垫1000达到快速制冷降温的目的,或快速制热升温的目的,提升床垫1000的使用舒适性,有效防止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而使床垫1000在使用过程中闷热或冰冷。
111.可选地,可向床垫1000中通入与环境温度te相差10℃左右的换热后的气流,而使床垫1000的内部先存储冷量或热量足够多的气流,再向床垫1000的表面扩散,可提升床垫1000的制冷效率或制热效率。
112.步骤s133、在第二温度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第一温度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231以额定频率运行,并控制第一风扇以额定频率对应的转速运行,直至第三温度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
113.在这些示例中,当环境温度te与预设标准舒适温度之间温度差相差较小,且床垫1000的内部温度ti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较小时,压缩机231继续以额定功率运行为床垫1000内部输送换热后的气流,同时第一风扇将换热后的风送至气体腔110和出气孔111,最终使床垫1000的表面温度逐渐接近设定温度,使得床垫1000的表面与人体接触时的温度适宜。
114.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第三预设温度阈值为0.3~1.0℃中的任意温度值,例如可
以为0.5℃。
115.可选地,步骤s130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321:当压缩机231运行一定时间后,确定床垫1000的内部温度与床垫1000表面温度之间的第四温度差值,当床垫内部温度ti和床垫表面温度之间的第四温度差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00中的压缩机231停机,并控制第一通风组件240中的第一风扇以额定转速运行。在这些示例中,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为垫体100换热初始的初始时间,使床垫1000的内部温度ti和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值相差较大,当床垫内部温度ti和床垫表面温度之间的第四温度差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阈值时,压缩机231停机,而仅通过开启第一风扇送风,使床垫1000内部的换热后的气流能够以对流换热的方式进一步流入到床垫1000的表面,从而使床垫1000的内部温度ti和表面温度趋于均匀,有效防止床垫1000内过冷或过热而导致后期床垫1000的表面温度受影响而温度控制不准确。
116.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第四预设温度阈值为4℃~7℃的任意值,例如为5℃或6℃。
117.有利地,步骤s130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322:当检测到床垫1000的多处表面温度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五预设温度阈值时,则判断局部过热或过冷,此时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00调节压缩机231的运行频率,并调节第一风扇的转速。
118.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第五预设温度阈值为2~5℃,例如可以为3℃。具体的,当判断表面温度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差3℃且床垫1000局部过冷时,则控制压缩机231的运行频率降低、第一风扇的转速降低。
119.有利地,步骤s130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323:当检测到床垫1000的多处表面温度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五预设温度阈值时,且床垫1000的多处表面温度值的平均值高于35℃,则控制压缩机231制冷并增加压缩机231的运行频率,降低床垫1000的表面温度,提升床垫1000的舒适性。
1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通过床垫1000的表面布设的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610和多个湿度传感器,可以获得床垫1000表面的多个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而通过控制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中经第一换热器232换热后的气流分区送入不同的气体通道104中,再经过气体通道104流入到与之连通的出气孔111中,从而实现床垫1000不同区域不同温度的调节。也就是说,床垫1000在不同的区域可预设不同的设定温度,从而使床垫1000不同的区域最终达到不同的温度。
121.例如分别使用床垫1000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的两个用户可分别对床垫1000给定一个设定温度,在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和第一通风组件240的协同作用下,使床垫1000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实现不同的温度供给,满足两个用户的不同温度需求。
122.有利地,对于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分别形成不同的温度区域的情况下,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的最终温度差不超过3℃,由于用户在睡眠过程中有可能不完全待在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因此当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的温度差控制在一定温度差内,可有效避免用户在跨越自己的睡眠区域而进入另一侧区域时产生较大的不适感,也可以降低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的工作负荷。
123.又例如沿着床垫1000的前后方向躺在床垫1000表面的用户,想实现自己头部区域、身体部的区域、脚步区域的不同温度需求时,可分别对床垫1000的前侧区域、中部区域和后侧区域给定一个设定温度,在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和第一通风组件240的协同作用
下,使床垫1000的前侧区域、中部区域和后侧区域实现不同的温度供给,满足用户头冷脚暖的需求,并满足用户暖腹的需求,实现同一个用户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温度的供给,提升用户的不同身体部位的温感需求,使床垫1000更加舒适、更加智能化,且更加人性化。
124.有利地,对于前侧区域、中部区域和后侧区域分别形成不同的温度区域的情况下,前侧区域、中部区域和后侧区域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值不应超过3℃,从而防止用户局部过热或过冷,也可有效防止床垫1000温度差过大而触发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的反馈调整,还可以减小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的工作负荷。
1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床垫1000的舒适度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26.步骤s140:在第三温度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还获取床垫1000的表面湿度,并判断床垫1000的表面温湿度是否处于预设舒适区间。
127.可选地,可根据如图9示出的温度曲线、湿度曲线换算出实际的体感温度,并得出实际的温湿度舒适区间,而实际的体感温度高于舒适度区间的体感温度时则为预设热感区间,实际的体感温度低于舒适度区间的体感温度时则为预设冷感区间。
128.步骤s141、在床垫1000的表面温湿度处于预设舒适区间时,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00停止工作,从而可节约温度调节装置200的耗电的同时保持床垫1000的舒适度。
129.步骤s142、在床垫1000的表面温湿度处于预设热感区间时,提高第一风扇的转速,并降低第一换热器232温度,从而可降低床垫1000表面的温度,降低人体的体感温度,使人体舒适。
130.步骤s143、在床垫1000的表面温湿度处于预设冷感区间时,降低第一风扇的转速,并提高第一换热器232温度,从而可升高床垫1000的温度,增加人体的体感温度,使人体舒适。
131.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床垫1000表面的湿度可以通过前述的加湿器或小型除湿器调整,也可以通过第一通风组件240的第一风扇的对流吹风而得以调整,还可以通过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230所提供的换热后的气流来调整垫体100的干燥度和湿度。
1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床垫1000的温湿度调节还可以配合室内空调机对环境温度te的调节联动控制。
133.通过室内空调机的制热将房间内的小幅度温度升高,而通过调节床垫1000的温度使床垫的温度大幅度升高,从而使人体与床垫1000接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温暖,可有效节约制热所需的能源,使人体在睡眠过程中感觉舒适。或者,通过室内空调机的制冷将房间内的温度小幅度降低,而通过调节床垫1000的温度使床垫的温度大幅度降低,从而使人体与床垫1000接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凉爽,并节约制冷所需的能源。
134.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示例中的床垫1000的舒适度控制方法。
135.一种床垫1000的舒适度控制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36.步骤s110、检测环境温度te,并检测床垫1000的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ti。
137.步骤s120、确定床垫1000的内部温度ti与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度差值

ti,并确定环境温度te与预设标准舒适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度差值

te,以及确定床垫1000的表面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三温度差值

tc。
138.步骤s130、根据第一温度差值、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三温度差值对温度调节装置200进行控制。
139.步骤s132、在第二温度差值

te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231变频运行,并根据压缩机231的当前运行频率控制第一风扇的转速,直至判断到第二温度差值

te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判断第一温度差值

ti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140.步骤s131、在第二温度差值

te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第一温度差值

ti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00中的压缩机231停机,并控制第一通风组件240中的第一风扇以额定转速运行。
141.步骤s133、在第二温度差值

te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第一温度差值

ti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231以额定频率运行,并控制第一风扇以额定频率对应的转速运行,直至第三温度差值

tc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
142.步骤s140:在第三温度差值

tc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还获取床垫1000的表面湿度,并判断床垫1000的表面温湿度是否处于预设舒适区间。
143.步骤s141、在床垫1000的表面温湿度处于预设舒适区间时,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00停止工作。
144.步骤s142、在床垫1000的表面温湿度处于预设热感区间时,提高第一风扇的转速,并降低第一换热器232温度。
145.步骤s143、在床垫1000的表面温湿度处于预设冷感区间时,降低第一风扇的转速,并提高第一换热器232温度。
1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4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床垫1000垫体对人体的支撑原理和人体的舒适体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14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