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效果好的咖啡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9982发布日期:2021-12-11 12:0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搅拌效果好的咖啡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咖啡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搅拌效果好的咖啡壶。


背景技术:

2.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磨粉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咖啡树是属茜草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日常饮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树果实里面的果仁,再用适当的方法烘焙而成,一杯标准的咖啡品尝起来的味道不应该是苦涩的,一名合格的咖啡师在制作咖啡时会严谨地进行每一步操作,最后为客人呈上的咖啡在味觉上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甜度、酸度、香醇度或是干净度。
3.喝咖啡时,需要用到咖啡壶,咖啡倒入咖啡壶内后,需要进行搅拌,传统的咖啡壶的搅拌结构功能简单,只能够实现单向的搅拌,导致咖啡搅拌不均匀,影响口感,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搅拌效果好的咖啡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搅拌效果好的咖啡壶。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搅拌效果好的咖啡壶,包括咖啡壶本体,所述咖啡壶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周侧面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周侧面连接有搅拌盘,所述搅拌杆的周侧面安装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驱动齿轮和若干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侧周侧面安装有搅拌叶片,通过设置搅拌杆、搅拌盘、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搅拌叶片,搅拌杆带动搅拌盘横向转动,对咖啡壶的底部进行搅拌,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进行纵向转动,能够多向对咖啡进行搅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保证了咖啡的口感;所述咖啡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和保温层,通过设置隔热层和保温层,隔热层能够从内部进行隔热,防止对使用者造成烫伤,保温层能够对咖啡进行保温。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咖啡壶本体的内壁的周侧面安装有两个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滤网,通过设置第二滤网,在加入咖啡时,能够对较大的颗粒进行过滤;所述第二滤网的上表面设置有通槽,所述搅拌杆贯穿通槽。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推板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接于所述安装块上端一侧壁,所述安装板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旋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所述推板上方转动连接。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搅拌杆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刮板,所述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洁板,通过设置刮板和清洁板,方便对咖啡壶本体内壁进行清洁。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咖啡壶本体的上表面安装有壶盖,所述壶
盖的上表面安装有提把,所述壶盖的底面安装有密封槽,通过设置密封槽,能够进一步对内部咖啡进行保温。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咖啡壶本体的周侧面安装有若干玻璃板,通过设置玻璃板,能够观察到内部咖啡搅拌状态。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咖啡壶本体的一侧面安装有壶嘴,所述壶嘴内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壶嘴内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周侧面安装有防滑套,通过设置防滑套,使用者在使用时,能够进行防滑处理,防止咖啡壶本体掉落。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搅拌杆的周侧面。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从动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驱动齿轮呈对称设置。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第二滤网与放置架滑动配合,所述搅拌杆与第二滤网转动配合。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清洁板与咖啡壶本体摩擦配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搅拌杆、搅拌盘、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搅拌叶片,搅拌杆带动搅拌盘横向转动,对咖啡壶的底部进行搅拌,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进行纵向转动,能够多向对咖啡进行搅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保证了咖啡的口感;通过设置隔热层和保温层,隔热层能够从内部进行隔热,防止对使用者造成烫伤,保温层能够对咖啡进行保温;通过设置第二滤网,在加入咖啡时,能够对较大的颗粒进行过滤;通过设置刮板和清洁板,方便对咖啡壶本体内壁进行清洁;通过设置密封槽,能够进一步对内部咖啡进行保温;通过设置防滑套,使用者在使用时,能够进行防滑处理,防止咖啡壶本体掉落。
附图说明
1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以上视图包括,1、咖啡壶本体;2、壶盖;3、提把;4、把手;5、防滑套;6、壶嘴;7、玻璃板;8、第一滤网;9、搅拌杆;10、安装槽;11、驱动齿轮;12、从动齿轮;13、搅拌叶片;14、刮板;15、清洁板;16、放置架;17、第二滤网;18、搅拌盘;19、丝杆;20、连接套;21、安装套;22、隔热层;23、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6.如图1、2、4和5所示,搅拌效果好的咖啡壶,包括咖啡壶本体1,咖啡壶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杆9,搅拌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9,丝杆19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套21,安装套21的周侧面连接有连接套20,连接套20的周侧面连接有搅拌盘18,搅拌杆9的周侧面安装有若干安装槽10,安装槽10内安装有驱动齿轮11和若干从动齿轮12,从动齿轮12侧周侧面安装有搅拌叶片13,通过设置搅拌杆9、搅拌盘18、驱动齿轮11、从动齿轮12和搅拌叶片13,搅拌杆9带动搅拌盘18横向转动,对咖啡壶的底部进行搅拌,驱动齿轮11带动从动齿轮12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13进行纵向转动,能够多向对咖啡进行搅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保证了咖啡的口感;咖啡壶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22和保温层23,通过设置隔热层22和保温层23,隔热层22能够从内部进行隔热,防止对使用者造成烫伤,保温层23能够对咖啡进行保温。
27.如图4和5所示,咖啡壶本体1的内壁的周侧面安装有两个放置架16,放置架16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滤网17,通过设置第二滤网17,在加入咖啡时,能够对较大的颗粒进行过滤;第二滤网17的上表面设置有通槽,搅拌杆9贯穿通槽。
28.如图4所示,搅拌杆9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刮板14,刮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洁板15,通过设置刮板14和清洁板15,方便对咖啡壶本体1内壁进行清洁。
29.如图1所示,咖啡壶本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壶盖2,壶盖2的上表面安装有提把3,壶盖2的底面安装有密封槽,通过设置密封槽,能够进一步对内部咖啡进行保温。
30.如图1所示,咖啡壶本体1的周侧面安装有若干玻璃板7,通过设置玻璃板7,能够观察到内部咖啡搅拌状态。
31.如图1和2所示,咖啡壶本体1的一侧面安装有壶嘴6,壶嘴6内安装有第一滤网8,壶嘴6内安装有把手4,把手4的周侧面安装有防滑套5,通过设置防滑套5,使用者在使用时,能够进行防滑处理,防止咖啡壶本体1掉落。
32.如图5所示,从动齿轮12与驱动齿轮11啮合,驱动齿轮11安装在搅拌杆9的周侧面。
33.如图1所示,从动齿轮12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驱动齿轮11呈对称设置。
34.如图4所示,第二滤网17与放置架16滑动配合,搅拌杆9与第二滤网17转动配合。
35.如图1和4所示,清洁板15与咖啡壶本体1摩擦配合。
36.工作状态,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壶盖2打开,向内部放入咖啡和水,第二滤网17对较大的颗粒进行过滤,转动搅拌杆9,搅拌杆9带动搅拌盘18横向转动,对咖啡壶的底部进行搅拌,驱动齿轮11带动从动齿轮12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13进行纵向转动,能够多向对咖啡进行搅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保证了咖啡的口感,同时刮板14带动清洁板15对内壁进行清洁,隔热层22能够从内部进行隔热,防止对使用者造成烫伤,保温层23能够对咖啡进行保温。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搅拌效果好的咖啡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