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张紧功能的隔热条结构及断桥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5252发布日期:2022-02-12 11:4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张紧功能的隔热条结构及断桥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型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张紧功能的隔热条结构及断桥铝型材。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断桥铝型材一般包括在第一铝型材、第二铝型材、和设置于两者之间起连接和隔热作用的隔热条结构,在安装时,隔热条结构与铝型材之间一般都是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快捷方便,但是在实际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由于生产的误差和长时间的使用,隔热条与铝型材之间的插接结构容易出现松动,从而导致型材的整体结构不牢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异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张紧功能的隔热条结构及断桥铝型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5.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张紧功能的隔热条结构,其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隔热条和下隔热条、张紧调节机构,所述上隔热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上卡接部,所述下隔热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下卡接部,所述上隔热条设置有位于两个上卡接部之间的上张紧连接部,所述下隔热条位于两个上卡接部之间的下张紧连接部,所述张紧调节机构连接于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之间,所述张紧调节机构可使得所述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相互靠近或远离。
6.在使用时,当上隔热条通过两个上卡接部卡接于铝型材、以及下隔热条通过两个下卡接部卡接于铝型材后,通过张紧调节机构使得所述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相互靠近或远离,令上卡接部与下卡接部之间形成一定的张紧力,从而提高上隔热条与下隔热条安装的牢固性,避免出现松动的情况。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张紧调节单元,所述张紧调节单元包括张紧调节螺栓,所述张紧调节螺栓连接于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之间。
8.本方案通过张紧调节螺栓螺纹连接的方式来实现对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的张紧调节。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下张紧连接部上设置有张紧调节孔,在所述上张紧连接部上固定有张紧调节螺母,所述张紧调节螺栓从下往上穿过所述张紧调节孔后与张紧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10.本方案中的张紧调节螺栓与张紧调节螺母的螺纹连接,当需要调节张紧力时,旋动张紧调节螺栓即可,而张紧调节螺母的设置可提高张紧调节单元锁紧固定的牢固性,避免在隔热条上开设螺孔,由于隔热条一般为尼龙材质,结构强度上比较弱,其中本方案中张
紧调节螺栓与张紧调节孔为滑动配合,这时的张紧调节螺栓使得所述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相互靠近,在其他一些方案中,张紧调节螺栓也可与张紧调节孔相对固定,这时的张紧调节螺栓也可使得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相互远离。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调节单元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张紧调节单元呈前后间隔设置于沿所述上隔热条和下隔热条之间。
12.本方案设置了多个张紧调节单元对上隔热条和下隔热条之间的张紧力进行调节,可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牢固性。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隔热条与下隔热条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伸缩条。
14.本方案中的伸缩条对上隔热条和下隔热条起到预固定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进一步加强隔热的效果,当上隔热条和下隔热条连接于型材上时,上隔热条和下隔热条之间可形成至少两个隔热腔。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条的横截面呈波纹形结构。波纹形结构可便于伸缩条的伸缩。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伸缩条呈左右间隔设置于上隔热条与下隔热条之间,所述张紧调节机构设置于两个伸缩条之间。
17.两个伸缩条一来可形成三个隔热腔,二来可将张紧调节机构隐藏于中间的隔热腔内,并且对上隔热条和下隔热条之间的加固更加稳定,并在调节的过程中,上隔热条和下隔热条之间发生倾斜。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卡接部和下卡接部均为燕尾凸台结构。本方案中的上隔热条和下隔热条均采用燕尾凸台结构与型材进行卡接。
19.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断桥铝型材,其包括上述的隔热条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隔热条结构左右两侧的内型材体和外型材体,所述内型材体设置有与上卡接部和下卡接部卡接的内型材插接部,所述外型材体设置有与上卡接部和下卡接部卡接的外型材插接部。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的上隔热条通过两个上卡接部分别与内型材插接部和外型材插接部卡接,而下隔热条通过两个下卡接部分别与内型材插接部和外型材插接部卡接,之后通过张紧调节机构使得所述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相互靠近或远离,令上隔热条与下隔热条之间形成张紧,提高内型材体和外型材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出现松动。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隔热条结构,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断桥铝型材,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27.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断桥铝型材作出如下实施例:
29.本实施例的断桥铝型材包括隔热条结构、分别设置于隔热条结构左右两侧的内型材体700和外型材体800,其中隔热条结构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隔热条100和下隔热条200、张紧调节机构,所述上隔热条10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上卡接部110,所述下隔热条20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下卡接部210,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上卡接部110和下卡接部210均为燕尾凸台结构,而所述内型材体700设置有与上卡接部110和下卡接部210卡接的内型材插接部,所述外型材体800设置有与上卡接部110和下卡接部210卡接的外型材插接部,本实施例中的内型材插接部和外型材插接部均为卡接槽结构,燕尾凸台结构与卡接槽结构相互匹配卡接。
30.所述上隔热条100设置有位于两个上卡接部110之间的上张紧连接部,所述下隔热条200位于两个上卡接部110之间的下张紧连接部,所述张紧调节机构连接于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之间,所述张紧调节机构可使得所述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相互靠近或远离,具体地:所述张紧调节机构包括张紧调节单元,所述张紧调节单元包括张紧调节螺栓300,所述张紧调节螺栓300连接于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之间,更具体地:在所述下张紧连接部上设置有张紧调节孔600,在所述上张紧连接部上固定有张紧调节螺母400,所述张紧调节螺栓300从下往上穿过所述张紧调节孔600后与张紧调节螺母400螺纹连接,当需要调节张紧力时,旋动张紧调节螺栓300即可,而张紧调节螺母400的设置可提高张紧调节单元锁紧固定的牢固性,避免在隔热条上开设螺孔,由于隔热条一般为尼龙材质,结构强度上比较弱,其中本方案中张紧调节螺栓300与张紧调节孔600为滑动配合,这时的张紧调节螺栓300使得所述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相互靠近,在其他一些方案中,张紧调节螺栓300也可与张紧调节孔600相对固定,这时的张紧调节螺栓300也可使得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相互远离。
31.在使用时,当上隔热条100通过两个上卡接部110卡接于内型材体700和外型材体800之间、以及下隔热条200通过两个下卡接部210卡接于内型材体700和外型材体800之间后,通过张紧调节机构使得所述下张紧连接部与上张紧连接部相互靠近或远离,令上卡接部110与下卡接部210之间形成一定的张紧力,从而提高上隔热条100与下隔热条200安装的牢固性,也提高内型材体700和外型材体80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出现松动的情况。
32.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调节单元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张紧调节单元呈前后间隔设置于沿所述上隔热条100和下隔热条200之间,可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牢固性。
33.更进一步地,在所述上隔热条100与下隔热条200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伸缩条500,本方案中的伸缩条500对上隔热条100和下隔热条200起到预固定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进一步加强隔热的效果,当上隔热条100和下隔热条200连接于型材上时,上隔热条100和下隔热条200之间可形成至少两个隔热腔。
34.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条5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伸缩条500呈左右间隔设置于上隔热条100与下隔热条200之间,所述张紧调节机构设置于两个伸缩条500之间,两个伸缩条500一来可形成三个隔热腔,二来可将张紧调节机构隐藏于中间的隔热腔内,并且对上隔热条100和下隔热条200之间的加固更加稳定,并在调节的过程中,上隔热条100和下隔热条200之间发生倾斜。
35.并且所述伸缩条500的横截面呈波纹形结构。波纹形结构可便于伸缩条500的伸缩。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调节机构可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可为丝杆结构、或者液压杆结构。
3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