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8885发布日期:2022-08-06 01:3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维护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维护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清洁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家庭清洁任务中,比如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器人或擦玻璃机器人等。一些情况下,可以利用维护基站对清洁机器人进行清洁维护,维护基站设置有集液箱和清洁槽,在清洁维护过程中可能同时涉及固体垃圾和液体混合的复杂情况,目前通过在清洁槽上设置过滤结构,避免清洁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入集液箱内,但用户需要对清洁槽进行维护十分繁琐,给用户后期维护带来极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维护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以解决目前的维护基站缺乏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同时处理固体垃圾和液体导致用户需要对清洁槽进行维护的技术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维护基站,所述维护基站用于维护清洁机器人,所述维护基站包括基站本体、集液箱、回收管道组件、固液分离装置和流体驱动装置,所述基站本体设有清洁槽,所述清洁槽用于收集维护清洁机器人过程中所产生的清洁污水,所述集液箱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站本体上,所述回收管道组件连通所述集液箱和所述清洁槽,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安装在所述基站本体上并连通所述回收管道组件,所述流体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基站本体上并与所述集液箱气动连通设置,所述流体驱动装置用于通过负压驱动所述清洁槽内的清洁污水通过所述回收管道组件和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进入所述集液箱内,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并拦截清洁污水中的杂质。
5.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维护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通过所述回收管道组件连通所述集液箱和所述清洁槽,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安装在所述基站本体上并连通所述回收管道组件,所述流体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基站本体上并与所述集液箱气动连通设置,所述流体驱动装置用于通过负压驱动所述清洁槽内的清洁污水通过所述回收管道组件和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进入所述集液箱内,又通过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分离并拦截清洁污水中的杂质,可以避免杂质残留在所述清洁槽内,减轻用户需要对清洁槽进行维护的繁琐劳动。
附图说明
6.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机器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维护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一;
9.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1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维护基站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维护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系统1000,所述清洁机器人系统1000包括清洁机器人100和维护基站200。
14.对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10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可以是扫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器人、洗地机器人或擦地机器人等其中任意一种。
15.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为所述清洁机器人100的主体部分,所述机器人主体可以呈圆形、矩形或d形等任意一种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机器人主体也可以是其他设计构造,例如,机器人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左右分离设置的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对本体的材料、形状、结构等不做限定。
16.所述机器人主体可以包括底盘和上盖组件,上盖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底盘上,以在使用期间保护清洁机器人100内部的各种功能部件免受激烈撞击或无意间滴洒的液体的损坏;底盘和/或上盖组件用于承载和支撑各种功能部件。所述上盖组件背离所述底盘的表面形成外观面,可以提升所述清洁机器人100的整体外观,外观面上可以设置按键,方便用户通过按键操作所述清洁机器人100。所述底盘和所述上盖组件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为所述清洁机器人100的内部器件提供排布空间。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可以在所述安装腔中排布真空泵、电路板、地面检测传感器、碰撞检测传感器和沿墙传感器等。
17.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一对行走轮、至少一个万向轮、以及用于带动轮子转动的马达,所述一对行走轮和所述至少一个万向轮至少部分凸伸出所述底盘的底部,例如,在清洁机器人100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所述一对行走轮可以部分地隐藏于底盘内。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还可以包括三角履带轮、麦克纳姆轮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行走机构也可以不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万向轮。
18.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可以被设计成自主地在地面上规划路径,也可以被设计成响应于遥控指令在地面上移动。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可以通过陀螺仪、加速度计、摄像头、gps定位和/或激光雷达等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进行导航,例如,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可以在顶面凸出设置激光雷达,通过激光雷达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采集障碍物数据,根据障碍物数据建立环境地图,可以根据环境地图进行实时定位,便于规划清洁路径。
19.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可以自主地导航至维护基站200,使得所述清洁机器人100与维护基站200完成对接,以方便所述维护基站200对所述清洁机器人100进行维护。
20.对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维护基站200,所述维护基站200用于对所述清洁机器人100进行维护,所述维护基站200可以对所述清洁机器人100执行充电、清洁介质补给、污水回收或清洁垃圾回收等其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维护。
21.请参阅图2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维护基站200,所述维护基站200用于维
护清洁机器人100。所述维护基站200包括基站本体10、集液箱20、回收管道组件30、固液分离装置40和流体驱动装置50,所述基站本体10设有清洁槽11,所述清洁槽11用于收集维护清洁机器人100过程中所产生的清洁污水。所述集液箱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站本体10上。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连通所述集液箱20和所述清洁槽11,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安装在所述基站本体10上并连通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所述流体驱动装置50安装在所述基站本体10上并与所述集液箱20气动连通设置,所述流体驱动装置50用于通过负压驱动所述清洁槽11内的清洁污水通过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和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进入所述集液箱20内,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用于分离并拦截清洁污水中的杂质。
22.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维护基站200和清洁机器人系统1000,通过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连通所述集液箱20和所述清洁槽11,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安装在所述基站本体10上并连通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所述流体驱动装置50安装在所述基站本体10上并与所述集液箱20气动连通设置,所述流体驱动装置50用于通过负压驱动所述清洁槽11内的清洁污水通过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和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进入所述集液箱20内,又通过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分离并拦截清洁污水中的杂质,可以避免杂质残留在所述清洁槽11内,减轻用户需要对清洁槽11进行维护的繁琐劳动。
2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本体10为所述维护基站200的壳体部分。所述基站本体10可以对所述集液箱20起到承载作用,所述集液箱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站本体10上,例如,所述基站本体10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集液箱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站本体10的安装腔内,从而方便用户对集液箱20进行维护。所述集液箱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24.所述基站本体10可以在所述清洁槽11内设置清洁部件13,所述清洁部件13可以是凸块、清洁刷或清洁网。所述清洁部件13用于与清洁机器人100的拖擦组件产生刮擦作用,以刮除其表面的污物,提高清洁程度。
2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维护基站200可以提供清洁液体对所述清洁机器人100进行清洁维护,在清洁维护过程中可能在清洁槽11内产生污水,所述维护基站200可以通过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抽吸清洁槽11内的污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一端连通所述清洁槽11,另一端连通所述集液箱20。所述流体驱动装置50可以通过负压驱动所述清洁槽11内的流体通过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转移至所述集液箱20内。
26.所述流体驱动装置50包括风机51和导风通道52,所述导风通道52一端与所述集液箱20气动连通设置,另一端远离所述集液箱20设置。所述风机51安装于所述导风通道52内,所述风机51可以在所述导风通道52内产生负压,以抽吸污水通过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和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后进入所述集液箱20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驱动装置50也可以包括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安装在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上,也能产生负压抽吸作用。
27.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可以包括一个管道或两个管道或者两个以上管道,上述管道的数量可以不作限定。
28.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的实施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可以包括多孔结构,多孔结构的孔径设置为小孔尺寸或者微孔尺寸,使得常见的固体杂质无法通过多孔结构,则通过多孔结构对通过的液体和固体杂质产生分离作用,以将固体杂质拦截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内;或者,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可以包括吸附层结构,通过吸附层结
构对通过污水中的非固体杂质产生吸附作用,以将非固体杂质拦截在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内;或者,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可以包括多孔结构和吸附层结构,从而可以固体杂质和非固体杂质拦截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内。
29.请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包括容器41和多孔结构42,所述容器4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基站本体10,所述容器41设有入水端43和出水端44,所述入水端43与所述清洁槽11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端44与所述集液箱20连通设置,所述多孔结构42设置于所述容器41内,并分隔在所述入水端43和所述出水端44之间,所述多孔结构42用于分离并拦截清洁污水中的固体杂质。
3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41为中空壳体。所述入水端43和所述出水端44设置在所述容器41的相同一侧,可以设置在所述容器41的上侧或下侧或左侧或右侧或背侧。对应的,所述基站本体10设有对应所述入水端43的第一接口,以及对应所述出水端44的第二接口。所述容器41的入水端43和出水端44均设置有单向阀。当所述容器41安装于所述基站本体10上时,所述入水端43与所述第一接口相接合,所述出水端44与所述第二接口相接合,且所述入水端43和所述出水端44的单向阀均处于打开状态;当所述容器41与所述基站本体10拆卸分离时,所述入水端43和所述出水端44的单向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31.所述回收管道组件30包括第一管道31和第二管道32,所述第一管道31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清洁槽11和所述容器41的入水端43,所述第二管道32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集液箱20和所述容器41的出水端44,其中,所述第一管道31远离所述清洁槽11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管道32远离所述集液箱20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接口。
32.所述多孔结构42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所述多孔结构4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孔板,或/和,所述多孔结构42可以包括海绵或者泡棉,在此不作限定。其中,多孔结构42的孔径设置为小孔尺寸或者微孔尺寸,使得常见的固体杂质无法通过多孔结构42,则通过多孔结构42对通过的液体和固体杂质产生分离作用,以将固体杂质拦截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内。
33.请参阅图2、图3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基站本体10的侧壁凹设有安装槽14,所述容器4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4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41可以暴露在所述基站本体10的外表面上,从而便于用户安装或者拆卸所述容器41。
34.请继续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41可以呈u型,所述入水端43和所述出水端44分别设置在所述容器41的两端,所述安装槽14与所述容器41相适配。其中,所述容器41可以呈u型的长条状,使得所述容器41尽量沿所述基站本体10的周侧延伸,可以保证所述容器41具有足够容积的情况下同时保持较小的宽度尺寸,避免所述容器41过多挤占所述基站本体10的内部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41可以呈弧形、长方形或异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设置。
35.请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多孔结构42与所述入水端43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容器41在所述间隔处形成有收集腔411,所述收集腔411用于容纳固体杂质。
36.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污水通过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时,由于常见的固体杂质无法通过多孔结构42,则通过多孔结构42对通过的液体和固体杂质产生分离作用,以将固体杂质拦截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内,最终留存在所述收集腔411内。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可以通过收集腔411收集足够多的固体杂质,最终用户可以取出固液分离装置40以集中清除收
集腔411内的垃圾,可以提高维护的便利性。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可以在容器41上设置翻盖,方便打开翻盖即可倾倒收集腔411内的垃圾。
37.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入水端43与所述清洁槽11的相对高度大于所述收集腔411与所述清洁槽11的相对高度。其中,所述清洁槽11大致位于所述基站本体10的底部,因此所述清洁槽11处于所述基站本体10较低的位置上,因此可以所述清洁槽11的位置为参考基准。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在所述基站本体10上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清洁槽11所在位置,通过所述入水端43与所述清洁槽11的相对高度大于所述收集腔411与所述清洁槽11的相对高度,使得所述入水端43所在位置处于局部最高处,所述入水端43所在位置高于所述收集腔411所在位置以及所述清洁槽11所在位置,从而污水经所述入水端43进入所述收集腔411内后不会发生倒流,可以有效避免流体驱动装置50停止工作后污水在管道内倒流至清洁槽11内。
38.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腔411与所述清洁槽11的相对高度大于所述出水端44与所述清洁槽11的相对高度。其中,所述收集腔411所在位置高于所述出水端44所在位置,便于污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所述多孔结构42后再进入出水端44。
39.请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装置40还包括吸附层结构70,所述吸附层结构70设置于所述容器41内,并分隔在所述入水端43和所述出水端44之间,所述吸附层结构70用于吸附清洁污水中的非固体杂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层结构70可以包括活性炭、化学纤维或过滤膜等其中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所述吸附层结构70用于吸附清洁污水中的非固体杂质,非固体杂质可以包括油脂、颜色或/和异味气体。所述多孔结构42与所述出水端44之间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吸附层结构70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