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书本堆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7747发布日期:2021-12-29 17:3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书本堆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分离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书本堆叠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使用电子书籍,虽然电子书籍有着获取方便,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但是仍不能取代纸质图书的地位和价值,纸质图书历史悠久,对人们的学习习惯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3.目前书籍通常是通过书架或者货柜进行存放的,进行书本存放时需要托运大量的书本到指定的位置。而现有书本输送通常是利用推车或者叉车实现,该种方式具有空间占用率小、活动性好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需要人工推动或者拉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运输的书本非常重时推车和叉车也会变得非常难以操作,耗时耗力,甚至会发生意外。特别是在图书馆的图书采编搬运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堆成不同高度的图书一本一本的取下放至输送带上,在此过程中,图书堆叠较高时工作人员还能够在站立姿势下直接拿取图书,当堆叠的图书高度越来越低时工作人员则需要弯腰才能拿取,使工作人员需要反复弯腰来取放图书,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且工作效率不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书本堆叠取放装置(专利号:cn 112141582 a),其技术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所产生的问题,但是其中书籍堆放装置,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书籍堆放的时候,大大小小的书籍依次堆叠在一起,想要保持书堆的稳定性就必须要控制好每本书的堆放相对位置,即要保证每本书是依次中心堆叠,即使有偏差也不能够过大,不然就会影响书堆的稳定性;其次堆叠的书本在提升过程中也会由于整个机械设备的震动而发生相对位移,尤其是崭新的书本,这样当书本提升至最顶部的时候便会与吸盘之间发生位置偏差,有可能会出现吸盘吸附不上或者是中心偏移造成吸附不稳,书籍提升过程中还会与各个结构之间发生摩擦,增加了书本提升阻力的同时还会对书本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本堆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书本堆叠装置,包括书架板、归正片和引导弧,归正片的底部与书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引导弧的底部与归正片的顶部固定连接,书架板顶部的中部等距离设置有托板。
7.优选地,所述归正片为s形片,归正片为厚度在0.5~1mm的薄金属片。
8.优选地,所述归正片2的侧面开设有拆装孔,拆装孔的内腔贯穿连接有联动轴,联动轴202的外圈上套装有助滑筒。
9.优选地,所述助滑筒的长度与每两根归正片之间间隙相等,助滑筒的直径要大于归正片的厚度,助滑筒位于两根归正片之间的间隙。
10.优选地,所述托板为梯形板,托板4的顶部与书架板的顶部之间呈度夹角。
11.优选地,所述书架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的正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防漏条,书架板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书本堆叠装置,s形归正片的使用,当书本向上提升的时候,便一定会经过归正片弯曲处的挤压,且两边对称的设计,施加给书本两侧一定的挤压力,让书本在到达最顶部的时候能够保持处于正中间的位置,后续吸盘在吸附书本的时候便不会出现受力不均造成书本脱落的问题出现。
14.2、该书本堆叠装置,当放置书本的时候出现书本大小刚好差异过大的情况,只需要将书本平方在两个引导弧之间,随着书本的堆放,上层书本便会对底层书本施加一定压力迫使底层书本从中间下落堆放,可以有效地提高堆放书本的稳定性,自动对堆放书本的位置进行调整和变动。
15.3、该书本堆叠装置,一定倾斜角度的托板的使用,托板作为放置书本的支撑物,随着书本堆放的高度越高,一摞书的稳定性便会随之降低,一定倾斜角度的托板可以让放置在其上的书本不会发生向前倾斜倒塌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归正片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托板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书架板、2归正片、201拆装孔、202联动轴、203助滑筒、3引导弧、4托板、5横梁、6防漏条、7立板、8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书本堆叠装置,包括书架板1、归正片2和引导弧3,归正片2的底部与书架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引导弧3的底部与归正片2的顶部固定连接,书架板1顶部的中部等距离设置有托板4,书架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7,立板7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5,横梁5的正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防漏条6,书架板1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板8。
22.本实施例中,引导弧3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在放置书本的过程中,因为放置书本的时候不会经常出现每本书大小刚好相等的情况,因此,为了提高堆放书本的稳定性,是完全有必要对堆放书本的位置进行调整和变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将书本平方在两个引导弧3之间,随着书本的堆放,上层书本便会对底层书本施加一定压力迫使底层书本从中间下落堆放。
23.其中,归正片2为s形片,归正片2为厚度在0.5~1mm的薄金属片。
24.本实施例中,归正片2采用s形设计,并且其厚度和金属材质的特点又为其附加了一定的形变和复位能力,当书本向上提升的时候,便一定会经过归正片2弯曲处的挤压,且两边对称的设计,施加给书本两侧一定的挤压力,让书本在到达最顶部的时候能够保持处于正中间的位置,后续吸盘在吸附书本的时候便不会出现受力不均造成书本脱落的问题出现。
25.其中,归正片2的侧面开设有拆装孔201,拆装孔201的内腔贯穿连接有联动轴202,联动轴202的外圈上套装有助滑筒203。
26.本实施例中,联动轴202的作用在于控制着归正片2,让多个归正片2保持联动作用,避免发生归正片2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错位弯折的问题。
27.其中,助滑筒203的长度与每两根归正片2之间间隙相等,助滑筒203的直径要大于归正片2的厚度,助滑筒203位于两根归正片2之间的间隙。
28.本实施例中,助滑筒203的边缘位置相对于归正片是凸出的,并且助滑筒203是可以实时转动的,这样在书本提升的时候,书本两端与之便会产生滑动摩擦,同时减少书本与设备中各个硬结构之间的直接和碰撞,提高书本上升流畅度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书本因为摩擦而发生损坏的问题出现。
29.其中,托板4为梯形板,托板4的顶部与书架板1的顶部之间呈30度夹角。
30.本实施例中,托板4作为放置书本的支撑物,随着书本堆放的高度越高,一摞书的稳定性便会随之降低,一定倾斜角度的托板4可以让放置在其上的书本不会发生向前倾斜倒塌的问题出现。
31.工作原理:首先是放置书本的过程,最大的书本可以直接从底部放入,随着书本的不断增高便需要从高处放置,并且放置习惯便是从大到小进行放置,高处的书本位置便需要进行位置调整,这个时候,在本技术放方案中,直接将书本平方在两个引导弧3之间即可,随着书本的堆放,上层书本便会对底层书本施加一定压力迫使底层书本从中间下落堆放。
32.其次便是在书本提升的过程中,随着书本的不断提升,每一本书都会经过两侧的归正片2,这样便一定会经过归正片2弯曲处的挤压,且两边对称的设计,施加给书本两侧一定的挤压力,让书本在到达最顶部的时候能够保持处于正中间的位置,后续吸盘在吸附书本的时候便不会出现受力不均造成书本脱落的问题出现。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