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卵磷脂分离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7367发布日期:2021-11-25 13:3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卵磷脂分离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卵磷脂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卵磷脂分离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2.卵磷脂,又称为蛋黄素,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其中,蛋黄卵磷脂是一种磷脂混合物,其中的主成分是磷脂酰胆碱,因此其生理作用也以磷脂酰胆碱的功能为主。蛋黄卵磷脂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状或蜡状固体,具有轻微的特臭,触碰时有轻微滑腻感,蛋黄卵磷脂在乙醇、乙醚、三氯甲烷或石油醚中溶解,在丙酮和水中几乎不溶,对热非常敏感,在酸性、碱性和酯酶作用下易水解。
3.通过将蛋清和蛋黄进行分离,从而得到所需的蛋黄卵磷脂,现有的蛋清蛋黄分离装置在分离过程中靠自然下落的方式进行分离,使得分离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离迅速,安全可靠的卵磷脂分离提取装置。
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卵磷脂分离提取装置,包括转轴、第一漏勺和第二漏勺,转轴连接于第一漏勺和第二漏勺端部,且第一漏勺和第二漏勺环绕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漏勺和第二漏勺均为片体结构,第一漏勺上形成有第一球形凹槽,第二漏勺上形成有与第一球形凹槽相适配的第二球形凹槽;所述第一漏勺上形成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内形成有环绕设置的环形凹槽,第二漏勺上形成由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环形插环;所述环形凸起和环形插环均为倾斜式结构,且环形凸起和环形插环的倾斜方向朝向转轴中心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凸起环绕第一球形凹槽设置,且环形凸起形成于第一球形凹槽的外圈。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凸起和第一球形凹槽相对设置于第一漏勺的两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插环环绕第二球形凹槽设置,且环形凸起形成于第二球形凹槽的外圈。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插环和第二球形凹槽相对设置于第二漏勺的两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球形凹槽内形成有自下而上分布的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和环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和环形通孔均环绕圆形通孔圆周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球形凹槽内形成有自下而上分布的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和环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和环形通孔均环绕圆形通孔圆周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凸起与第一漏勺为一体成型结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插环与第二漏勺为一体成型结构。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漏勺和第二漏勺的长度相一致。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蛋清和蛋黄放置于第一球形凹槽内,翻转第二漏勺,在蛋清流动一段时间后翻转第一漏勺,使得蛋清和蛋黄流至第二球形凹槽内,第二球形凹槽内的通孔便于蛋清的流出;同时也可将第一漏勺和第二漏勺在蛋清和蛋黄分离过程中进行翻转,加快蛋黄卵磷脂分离提取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18.图3是第一漏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第一漏勺的主视图;
20.图5是第二漏勺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第二漏勺的主视图;
22.图中附图标记:转轴1,第一漏勺2,第一球形凹槽2

1,环形凸起2

2,第二漏勺3,第二球形凹槽3

1,环形插环3

2。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24.如图1

6所示,一种卵磷脂分离提取装置,包括转轴1、第一漏勺2和第二漏勺3,转轴1连接于第一漏勺2和第二漏勺3端部,且第一漏勺2和第二漏勺3环绕转轴1转动连接;第一漏勺2和第二漏勺3均为片体结构,第一漏勺2上形成有第一球形凹槽2

1,第二漏勺3上形成有与第一球形凹槽2

1相适配的第二球形凹槽3

1;第一漏勺2上形成有环形凸起2

2,环形凸起2

2内形成有环绕设置的环形凹槽,第二漏勺3上形成由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环形插环3

2;环形凸起2

2和环形插环3

2均为倾斜式结构,且环形凸起2

2和环形插环3

2的倾斜方向朝向转轴1中心处。
25.第一漏勺2和第二漏勺3端部套接于转轴1上,在转轴1的作用下实现第一漏勺2和第二漏勺3的转动,当第一漏勺2和第二漏勺3转动到一定位置后,可实现第一漏勺2和第二漏勺3的重叠,第一漏勺2和第二漏勺3在重叠时,表面贴合设置。
26.第一球形凹槽2

1和第二球形凹槽3

1的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第一球形凹槽2

1和第二球形凹槽3

1用于放置蛋黄和蛋清。
27.环形插环3

2插接于环形凸起2

2的环形凹槽内,从而对第一漏勺2和第二漏勺3的位置进行锁紧,且使得第一球形凹槽2

1和第二球形凹槽3

1在环形插环3

2和环形凹槽的作用下处于封闭状态,防止蛋黄和蛋清从第一球形凹槽2

1和第二球形凹槽3

1之间的间隙流出。
28.环形凸起2

2环绕第一球形凹槽2

1设置,且环形凸起2

2形成于第一球形凹槽2

1的外圈,环形凸起2

2和第一球形凹槽2

1相对设置于第一漏勺2的两侧,环形凸起2

2不对第一球形凹槽2

1形成干涉。
29.环形插环3

2环绕第二球形凹槽3

1设置,且环形凸起2

2形成于第二球形凹槽3

1的外圈,环形插环3

2和第二球形凹槽3

1相对设置于第二漏勺3的两侧,环形插环3

2不对
第二球形凹槽3

1形成干涉。
30.第一球形凹槽2

1内形成有自下而上分布的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和环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和环形通孔均环绕圆形通孔圆周设置,同理第二球形凹槽3

1内形成有自下而上分布的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和环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和环形通孔均环绕圆形通孔圆周设置。
31.蛋清通过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和环形通孔流出第一球形凹槽2

1或第二球形凹槽3

1。
32.环形凸起2

2与第一漏勺2为一体成型结构,环形插环3

2与第二漏勺3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漏勺2和第二漏勺3的长度相一致。
3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34.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转轴1,第一漏勺2,第一球形凹槽2

1,环形凸起2

2,第二漏勺3,第二球形凹槽3

1,环形插环3

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