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1544发布日期:2021-12-08 16:4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餐桌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桌。


背景技术:

2.餐桌是一种常见家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市面上的餐桌只有放置餐具、供人用餐的作用,功效较为单一,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现有的餐桌已无法满足人们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餐具,旨在提供一种功能多样化的餐桌。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餐桌,所述餐桌包括:
5.桌面板,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包括分区设置的第一加热板部和第二加热板部;
6.第一加热组件,设于所述桌面板且对应所述第一加热板部设置;以及,
7.第二加热组件,设于所述桌面板且对应所述第二加热板部设置。
8.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丝。
9.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板部的材质包括岩板。
10.可选地,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盘。
11.可选地,所述第二加热板部的材质包括微晶板。
12.可选地,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丝。
13.可选地,所述第二加热板部的材质包括岩板。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可拆卸地于所述桌面板。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板部呈环形设置以限定出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加热板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16.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板部与所述第二加热板部齐平设置。
17.可选地,所述桌面板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限定出朝上开口的安装槽,所述顶板盖合于所述安装槽的上端,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均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8.可选地,所述底板的周侧面上设有控制面板。
19.可选地,所述底板具有设有所述控制面板的第一侧面,所述顶板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朝向相同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间距不大于30cm。
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将顶板分区设置,划分为第一加热板部和第二加热板部,并对两个加热板部分别设置加热组件,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加热组件搭配组合,能够使得本餐桌功能多样化,满足用户的多种用餐需求,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餐桌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所述的餐桌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中餐桌的爆炸示意图;
25.图4为图3中餐桌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4中a处细节放大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0028][0029][003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3]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4]
餐桌是一种常见家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市面上的餐桌只有放置餐具、供人用餐的作用,功效较为单一。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现有的餐桌已无法满足人们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0035]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桌100,所述餐桌100包括桌面板10、第一加热组件
31以及第二加热组件32。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餐桌100的具体实施例。
[0036]
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餐桌100包括桌面板10、第一加热组件31以及第二加热组件32。其中,桌面板10包括顶板1,顶板1包括分区设置的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第一加热组件31设于桌面板10且对应第一加热板部11设置,用以对第一加热板部11加热或者置于第一加热板部11的器具进行加热;第二加热组件32设于桌面板10且对应第二加热板部12设置,用以对第二加热板部12或者置于第二加热板部12的器具进行加热。
[003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将顶板1分区设置,划分为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并对两个加热板部分别设置加热组件,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加热组件搭配组合,能够使得本餐桌100功能多样化,满足用户的多种用餐需求,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0038]
通常来说,餐桌100由桌腿和桌面板10组成。所述桌面板10大致呈板状,但其具体形状则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任意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为便于描述,本文中以桌面板10呈方形设置为例进行说明。桌面板10至少具有用于放置餐具的一侧板,定义构成这一侧板为顶板1。需要说明的是,当桌面板10整体为实心结构的板时,该板整体构成所述顶板1。
[0039]
本实施例中,顶板1包括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且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分区设置。具体实施时,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可以一体成型,如此,顶板1呈整体设置,外形美观,且易于搬运,纵使将餐桌100倒置也不会出现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分体的情况;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也可以分体设置,如此,可以根据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的具体类型、加热原理和加热功率,调整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各自的材质,还可以在需要更换、维修或者安装第一加热组件31、第二加热组件32以及顶板1时,更方便操作,例如,当第一加热板部11出现问题时,直接替换新的第一加热板部11即可。
[0040]
此外,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可以分隔开设置,也可以相邻接设置。具体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图2所示的实施例为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板部11呈环形设置以限定出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加热板部12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第二加热板部12的外周侧与第一加热板部11的内周侧抵接,如此,不仅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的设置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顶板1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加工成本低。在另一实施例中,顶板1还包括第三板部,具体地,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第一加热板部11、第三板部以及所述第二加热板部12呈同心环设置,如此,通过调整第三板部的材质或者设定三个板部的温度,可以将餐桌100划分为不同的温区,使得三个板部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以使得餐桌100适应于不同的需求。例如,设置第二加热板部12在第二加热组件32的作用下,其温度足以对其上的器具进行加热,使得器具中的菜肴能够继续烹煮;同时,设置第三板部的材质为隔热材质,如此,纵使第二加热板部12的温度极高,也不会烧坏第一加热板部11,或者是引起第一加热板部11温度过高,进而烫伤用餐者。
[0041]
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齐平设置。参阅图2,本实施例,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顶板1的上表面整体呈平面,不仅外形更加美观,而且相较凸台设计,平面更便于放置饭菜,桌面空间利用度更高。
[0042]
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分别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均设置为电加热丝31a或者暖气管道,通过对第一加
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分别加热,使得两个温区的温度上升,通过对两个温区的温度进行控制,能够使得顶板1温度足以对桌上的饭菜持续保温加热,使得用餐期间,用餐者食用的饭菜不会冷,也能使得用餐者在冬季用餐时,手臂触及的桌面更加适宜,提升用户的用餐体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均设置为电磁炉,如此,能够同时至少对两个锅体进行加热,例如,在聚餐人数较多时,可以同时摆放多个火锅锅体,然后利用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分别进行加热。此外,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组件31设置为电加热丝31a或者暖气管道,第二加热组件32设置为电磁炉,如此,第一加热板部11能够起到对饭菜保温或者为用户提供适宜温度的作用,第二加热组件32则能直接对位于第二加热板部12上的锅体加热,便于用户食用火锅;同时,这种设置方式也使得用户在想要保温或加热饭菜时,不需要另行购置保温板、电磁炉、酒精炉等,不仅节约成本,而且由于无需在桌面上放置这些设备,使得桌面可利用空间更大,摆放饭菜时也更美观。
[0043]
第一加热组件31的作用为对第一加热板部11加热,以使得第一加热板部11的温度上升。第一加热组件31可以是电加热丝31a,也可以是填充有热媒介质的管道,例如暖气管道等。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31为电加热丝31a。本实施例中,电加热丝31a对应第一加热板部11铺设,通电后能够对其对应的区域(即第一加热板部11)进行加热。
[0044]
所述第一加热板部11的材质包括岩板,岩板成本低、耐高热且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能够很好地实现餐桌100保温功能。例如,11mm厚的岩板本身的性质可以耐压300℃不破裂,且能够承受0.5j的冲击锤的多次冲击,有一定的耐热、导热和耐冲击性能,当第一加热组件31对第一加热板部11进行加热,岩板足以兼顾保温饭菜和承托餐具的功能。
[004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组件32的作用是对置于第二加热板部12的器具进行加热,以便于用户涮锅。具体地,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组件32包括电磁加热线圈盘32a。如此,第二加热组件32能够对放置在第二加热板部12上的锅体进行加热,使得餐桌100具有火锅功能。而且相较电加热丝31a以及其他的明火加热,电磁加热线圈盘32a不会因高温造成桌面板10受损,不会烫到用户,安全性更高。
[0046]
当第二加热组件32包括电磁加热线圈盘32a时,所述第二加热板部12的材质包括微晶板。微晶板具有较好的抗机械冲击和抗冷热冲击能力,能够承受高温锅体的温度和重量,且具有较高的外形美观度,第二加热板部12的材质选用微晶板不仅不会影响电磁炉功能的发挥,还能提高餐桌100的外观性。
[0047]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组件31包括电加热丝31a,第二加热组件32包括电磁加热线圈盘32a,如此本餐桌100整合了保温和电磁炉功能,功能多样。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板部11的材质为岩板,第二加热板部12的材质为微晶板,如此,餐桌100兼具保温和电磁炉功能,且其顶板1也足以承受保温和电磁炉功能下对应的高温。
[0048]
为便于实现餐桌100功能调整,第二加热组件32可拆卸地于桌面板10。如此,当需要餐桌100具有保温功能时,可以对应第二加热板部12安装电加热丝31a,即第二加热组件32为电加热丝31a;当需要餐桌100兼具保温和电磁炉功能时,只需拆除电加热丝31a,更换电磁加热线圈盘32a即可,此时,第二加热组件32包括电磁加热线圈盘32a。这种结构设计改造方便,易于加工。
[0049]
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分别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例如,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可以安装在桌面板10内部,也可以设置在顶板1的底部。在满足分别对应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设置,以及对第一加热板部11/第二加热板部12加热,或者对置于第二加热板部12的器具进行加热的作用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的具体安装位置。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桌面板10还包括底板2。底板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任意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底板2限定出朝上开口的安装槽21,顶板1盖合于安装槽21的上端,从而封盖住安装槽21的槽口。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均安装在安装槽21内,且分别对应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设置。本实施例中,桌面板10由底板2和顶板1组合而成,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加工时,可以统一加工同样形状的底板2,如此只需对应成品餐桌100的功能在安装槽21内组装对应的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再配置合适的顶板1材质即可完成桌面板10的整体加工,而不需要根据成品餐桌100的功能分别设置对应的桌面板10,加工简单,通用性强。
[0050]
除此之外,本餐桌100还包括电路板33,电路板33同样安装在安装槽21内,且与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电性连接,能够控制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电路板33的具体结构方式以及与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的连接关系可以参考本领域常规的方式进行设计,在此不做赘述。
[0051]
此外,参阅图2和图5,所述底板2的周侧面上设有控制面板4。底板2具有与顶板1相对设置的底壁和自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侧壁的上端与顶板1的下侧面连接,其中,侧壁的外表面即为底板2的周侧面。本餐桌100还包括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包括数码显示屏41和旋钮42,通过数码显示屏41能够显示第一加热板部11和第二加热板部12的实时温度、设置温度、定时、操作面板等,通过旋钮42和数码显示屏41可以控制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进行工作,操作方式简洁,且外形美观。控制面板4的具体设置方式以及与第一加热组件31和第二加热组件32的连接关系可以参考本领域常规的方式进行设计,控制面板4的功能选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此不做赘述。
[0052]
进一步地,定义底板2上设置控制面板4的侧面为第一侧面,相应地,顶板1具有与第一侧面朝向相同的第二侧面,设定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间距为d,则d不大于30cm,如此,用户在用餐时,无需弯腰就能看到控制面板4,便于用户操作控制面板4。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