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防烫防溅的水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2672发布日期:2022-02-08 09:1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防烫防溅的水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尘防烫防溅的水嘴。


背景技术:

2.目前的饮水设备的水嘴一般在其内腔设置滤网,以对饮用水进行缓冲泄压,防止其出水压力过大而飞溅,若饮用水飞溅至地面势必会造成路面湿滑,使得用户体验感较差,若滚烫的饮用水飞溅至用户容易造成烫伤,使得安全隐患较大。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2489594u)公开了一种防溅水均匀出水水嘴,包括上水嘴和下水嘴,所述上水嘴下端插入下水嘴上端,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上水嘴内设置有导流器,所述导流器包括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所述第一导流片下端中部开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导流片上端中部开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导流片与第二导流片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卡接构成十字结构;所述上水嘴的内径大于下水嘴的内径,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4.1.饮水机在未使用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易附着于水嘴的吹水口表面,当用户取水时,饮用水会将灰尘等杂质一同带入水杯中,若用户长时间饮用容易影响其健康;
5.2.由于水嘴的管壁热传导系数较高,当用户取热水时,水嘴的管壁温度会较高,若用户不小心触碰到该水嘴的管壁,易造成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尘防烫防溅的水嘴,通过在水嘴本体的外周设置防烫管,防止用户取水时不小心触碰到水嘴本体而烫伤,同时可有效防止空气中灰尘等杂质附着于水嘴本体,使得用户使用具有该水嘴本体的饮水机更加安全和卫生。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尘防烫防溅的水嘴,包括水嘴本体,所述水嘴本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及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泄压组件,所述水嘴本体的外周设有防烫管,所述水嘴本体的出水口收纳于防烫管的管壁内,且所述水嘴本体的外壁与防烫管的管壁之间留有间隙。
8.进一步地,所述泄压组件包括滤网一,所述滤网一的外周与腔室的腔壁相对应,所述水嘴本体内形成有支撑所述滤网一的台阶一。
9.进一步地,所述泄压组件还包括与滤网一间隔设置的滤网二,所述滤网二位于滤网一的上端,所述滤网二的外周与腔室的腔壁相对应,所述水嘴本体内形成有支撑所述滤网二的台阶二。
10.进一步地,所述泄压组件还包括滤网二和内管,所述水嘴本体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卡簧,通过卡簧将滤网二、内管和滤网一从上至下依次抵接于台阶一,所述内管呈中空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泄压组件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外周与腔室的腔壁相适配,所
述分流器将所述腔室分割成多个腔室,所述水嘴本体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卡簧,通过卡簧将分流器和滤网一从上至下依次抵接于台阶一。
12.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器的上端设有过滤网二,通过卡簧将滤网二、分流器和滤网一从上至下依次抵接于台阶一。
13.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器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段部和下段部,所述上段部呈下窄上宽结构,所述下段部呈等宽结构,所述腔室的腔壁与所述分流器的外周相对应。
14.进一步地,所述水嘴本体的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防烫管的上部。
15.进一步地,所述水嘴本体的外周设有限位槽,所述防烫管的管壁连接有与限位槽限位配合的销钉,所述水嘴本体的外周设有与销钉滑动配合并连接所述限位槽的竖向滑槽。
16.进一步地,所述水嘴本体和过滤一采用不锈钢材质。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一种防尘防烫防溅的水嘴,通过在水嘴本体的外周设置防烫管,该防烫管于水嘴本体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水嘴本体的热量无法传递至防烫管,防止用户取水时不小心触碰到水嘴本体而烫伤,同时可有效防止空气中灰尘等杂质附着于水嘴本体,使得用户使用具有该水嘴本体的饮水机更加安全和卫生,通过泄压组件的结构设置,可有效防止饮用水飞溅,以提高该水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一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二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爆炸图。
26.图中:1、水嘴本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3、腔室;14、连接部;15、安装部;16、筒体部;17、台阶一;18、台阶二;19、限位槽;191、竖向滑槽;2、防烫管;21、销钉;3、泄压组件;31、滤网一;32、滤网二;33、内管;34、卡簧;35、分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8.如图1-7所示,一种防尘防烫防溅的水嘴,包括水嘴本体1,所述水嘴本体1包括进水口11、出水口12及连通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的腔室13,所述水嘴本体1包括从上至下一体成型的连接部14、安装部15和筒体部16,所述水嘴本体1通过连接部14连接饮水机,所述水嘴本体1的外周设有防烫管2,所述连接部14位于防烫管2的上部,具体地,所述防烫管2连接于所述水嘴本体1的安装部15,其中所述筒体部16的外周小于安装部15的外周,所述连接部14的外周为六角状结构。
29.所述水嘴本体1的出水口12收纳于防烫管2的管壁内,可有效防止空气中灰尘等杂
质附着于水嘴本体1,起到防尘的作用,提升水嘴本体1的卫生度,所述水嘴本体1的外壁与防烫管2的管壁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水嘴本体1的热量无法传递至防烫管2,防止用户取水时不小心触碰到水嘴本体1而烫伤,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用户使用具有该水嘴本体1的饮水机更加安全和卫生。
30.所述腔室13内设有泄压组件3,实施例一:所述泄压组件3包括滤网一31,所述滤网一31的外周与腔室13的腔壁相对应,所述水嘴本体1内形成有支撑所述滤网一31的台阶一17,具体地,所述水嘴本体1和过滤一采用不锈钢材质,通过泄压组件3的结构设置,可有效防止饮用水飞溅,以提高该水嘴的安全性。
31.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具体地,所述滤网一31设置于下端的结构中,所述泄压组件3还包括滤网二32,所述滤网二32的外周与腔室13的腔壁相对应,所述水嘴本体1内形成有支撑所述滤网二32的台阶二18,具体地,所述滤网一31和滤网二32间隔设置。
32.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泄压组件3还包括滤网二32和内管33,所述水嘴本体1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卡簧34,通过卡簧34将滤网二32、内管33和滤网一31从上至下依次抵接于台阶一17,所述内管33呈中空结构,通过设置卡簧34,防止滤网二32、内管33和滤网一31在腔室13内上下窜动或偏摆。
33.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泄压组件3包括分流器35,所述分流器35的外周与腔室13的腔壁相适配,所述分流器35将所述腔室13分割成多个腔室13,所述水嘴本体1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卡簧34,通过卡簧34将分流器35和滤网一31从上至下依次抵接于台阶一17。
34.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分流器35的上端设有过滤网二32,通过卡簧34将滤网二32、分流器35和滤网一31从上至下依次抵接于台阶一17。
35.所述分流器35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段部和下段部,所述上段部呈下窄上宽结构,所述下段部呈等宽结构,所述腔室13的腔壁与所述分流器35的外周相对应。
36.所述水嘴本体1的外周设有限位槽19,所述防烫管2的管壁连接有与限位槽19限位配合的销钉21,所述水嘴本体1的外周设有与销钉21滑动配合并连接所述限位槽19的竖向滑槽191,安装时,将所述防烫管2上的销钉21沿着竖向滑槽191插入滑动,最后向限位槽19转动一定角度,使得防烫管2连接于水嘴本体1,作为等效的替代手段所述水嘴本体1与防烫管2还可以设置成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焊接等方式,当采用焊接时,该防烫管2与水嘴本体1的连接部14下端焊接。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