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地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1443发布日期:2022-06-08 05:4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地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作面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地刷。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清洁地刷中,通过湿润后可旋转的清洁组件对地面进行擦拭。液箱中的液体经输液管路与喷液口被注入清洁组件中。
3.然而,由于清洁地刷中只具备一个喷液口,由喷液口喷出的液体无法均布在清洁组件的内部,导致清洁组件中的湿润区域不均匀,对工作面的清洁效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地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洁地刷的清洁组件润湿区域均匀性较差影响工作面清洁效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旋转盘、匀液垫和清洁垫,匀液垫位于旋转盘与清洁垫之间。
7.进一步地,匀液垫包括垫体以及开设与垫体上的多个输液孔,输液孔贯穿垫体的内部,多个输液孔的位置不同。
8.进一步地,垫体的顶面分为中心区域以及围绕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多个输液孔分布于中心区域。
9.进一步地,上述垫体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光滑面。
10.进一步地,上述垫体的顶面的形状为内凹的弧面。
11.进一步地,旋转盘与匀液垫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2.进一步地,旋转盘与匀液垫通过匀液粘扣部可拆卸连接。
13.进一步地,匀液粘扣部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匀液粘扣部沿匀液盘的周向均匀布置。
14.进一步地,匀液粘扣部包括匀液粘钩部以及与匀液粘钩部可拆卸连接的匀液绒毛部,旋转盘的底面与匀液垫的顶面中,其中一面设有匀液粘钩部,另一面设有匀液绒毛部。
15.进一步地,匀液垫与清洁垫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6.进一步地,匀液垫与清洁垫通过清洁粘扣部可拆卸连接。
17.进一步地,清洁粘扣部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清洁粘扣部沿清洁盘的周向均匀布置。
18.进一步地,清洁粘扣部包括清洁粘钩部以及与清洁粘钩部可拆卸连接的清洁绒毛部,匀液垫的底面与清洁垫的顶面中,其中一面设有清洁粘钩部,另一面设有清洁绒毛部。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地刷,包括上述清洁组件,清洁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一组。
20.进一步地,清洁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相对于清洁地刷的前进方向,两组清洁组件
对称布置。
21.进一步地,上述清洁地刷还包括壳体、储液箱、输液管路、喷液孔以及用于驱动旋转盘转动的驱动器,其中,储液箱位于壳体的表面,输液管路、喷液孔和驱动器位于壳体内,储液箱通过输液管路与喷液孔连通。
22.进一步地,上述清洁地刷还包括吸尘口以及与吸尘口连接的连接管,沿清洁地刷的前进方向,吸尘口位于壳体的前端。
23.进一步地,上述清洁地刷还包括设于壳体底面的轮体。
24.进一步地,清洁垫的底面与轮体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26.a)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组件中增设匀液垫,从喷液口流出的清洁液通过匀液垫能够扩散至清洁垫的不同区域,从而提高清洁垫润湿区域的分布均匀性,提高清洁组件对工作面的清洁效果。
27.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组件,从喷液口流出的清洁液能够沿着输液孔流动,通过不同位置的多个输液孔扩散至清洁垫的不同区域,对清洁垫进行润湿。
28.c)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组件,垫体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光滑面,一方面,当喷液口流出的清洁液滴落在垫体的顶面时,在光滑面的作用下,清洁液可以向位于中心区域的输液孔位置流动,另一方面,光滑面能够减少在垫体的顶面和底面上残留的清洁液,从而能够提高清洁液的使用效率。
29.d)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组件,垫体的顶面的形状为内凹的弧面,这样,当喷液口流出的清洁液滴落在垫体的顶面时,在内凹的弧面的作用下,清洁液可以向位于中心区域的输液孔位置流动,从而进一步引导清洁液流至输液孔中。
30.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31.附图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清洁组件中匀液垫的俯视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清洁地刷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清洁地刷的拆分示意图;
3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清洁地刷的仰视图。
37.附图标记:
38.1-旋转盘;2-匀液垫;21-垫体;22-输液孔;3-清洁垫;4-匀液粘扣部;5-清洁粘扣部;6-壳体;7-储液箱;8-喷液孔;9-吸尘口;10-连接管; 11-轮体。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
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40.实施例一
4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参见图1至图2,包括依次层叠的旋转盘1、匀液垫2和清洁垫3,匀液垫2位于旋转盘1与清洁垫3之间。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中增设匀液垫2,从喷液口流出的清洁液通过匀液垫2能够扩散至清洁垫3的不同区域,从而提高清洁垫3润湿区域的分布均匀性,提高清洁组件对工作面的清洁效果。
43.对于匀液垫2的结构,具体来说,其包括垫体21以及开设与垫体21 上的多个输液孔22,输液孔22贯穿垫体21的内部,可以理解的是,多个输液孔22的位置不同,这样,从喷液口流出的清洁液能够沿着输液孔 22流动,通过不同位置的多个输液孔22扩散至清洁垫3的不同区域,对清洁垫3进行润湿。
44.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清洁垫3的中心区域为主要润湿区域和主要清洁区域,因此,垫体21的顶面分为中心区域以及围绕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多个输液孔22分布于中心区域。
45.为了便于清洁液流至输液孔22中,上述垫体21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光滑面,这样,一方面,当喷液口流出的清洁液滴落在垫体21的顶面时,在光滑面的作用下,清洁液可以向位于中心区域的输液孔22位置流动,另一方面,光滑面能够减少在垫体21的顶面和底面上残留的清洁液,从而能够提高清洁液的使用效率。
46.为了进一步引导清洁液流至输液孔22中,上述垫体21的顶面的形状为内凹的弧面,这样,当喷液口流出的清洁液滴落在垫体21的顶面时,在内凹的弧面的作用下,清洁液可以向位于中心区域的输液孔22位置流动,从而进一步引导清洁液流至输液孔22中。
47.为了便于匀液垫2的更换,旋转盘1与匀液垫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两者可以通过匀液粘扣部4可拆卸连接。
48.为了提高旋转盘1与匀液盘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匀液粘扣部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匀液粘扣部4沿匀液盘的周向均匀布置。
49.对于匀液粘扣部4的结构,具体来说,其包括匀液粘钩部以及与匀液粘钩部可拆卸连接的匀液绒毛部,旋转盘1的底面与匀液垫2的顶面中的其中一面设有匀液粘钩部,另一面设有匀液绒毛部,通过匀液粘钩部与匀液绒毛部实现旋转盘1与匀液垫2的可拆卸连接。
50.同样地,为了便于清洁垫3的更换,匀液垫2与清洁垫3之间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两者可以通过清洁粘扣部5可拆卸连接。
51.为了提高匀液盘与清洁盘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清洁粘扣部5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清洁粘扣部5沿清洁盘的周向均匀布置。
52.对于清洁粘扣部5的结构,具体来说,其包括清洁粘钩部以及与清洁粘钩部可拆卸连接的清洁绒毛部,匀液垫2的底面与清洁垫3的顶面中的其中一面设有清洁粘钩部,另一面设有清洁绒毛部,通过清洁粘钩部与清洁绒毛部实现匀液垫2与清洁垫3的可拆卸连接。
53.实施例二
5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地刷,参见图3至图5,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清洁组件,清洁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一组。
5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地刷的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清洁组
件的有益效果基本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56.示例性地,清洁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相对于清洁地刷的前进方向,两组清洁组件对称布置。
57.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清洁地刷还包括壳体6、储液箱7、输液管路(图中未示出)、喷液孔8以及用于驱动旋转盘1转动的驱动器(图中未示出),其中,储液箱7位于壳体6的表面,输液管路、喷液孔8和驱动器位于壳体6内,储液箱7通过输液管路与喷液孔8连通,储液箱7内装有清洁液,清洁液依次通过输液管路、喷液孔8和输液孔22扩散至清洁垫3,从而为清洁垫3提供清洁液;同时,驱动器驱动旋转盘1旋转,进而带动清洁垫3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对工作面进行擦拭。
58.为了实现上述清洁地刷的吸尘作用,其还包括吸尘口9以及与吸尘口9连接的连接管10,沿清洁地刷的前进方向,吸尘口9位于壳体6的前端。
59.为了便于上述清洁地刷的前进,其还包括设于壳体6底面的轮体11,清洁地刷的其他组件能够通过轮体11的旋转在工作面上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清洁地刷对工作面进行擦拭时,清洁垫3的底面与轮体11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
60.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