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布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9725发布日期:2021-12-08 19:3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拖布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辅助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拖布挤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拖把是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卫生工具,拖把的拖布往往需要吸水后使用,在拖把使用完毕后,拖布内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如果不及时弄干会导致拖布发臭,滋生细菌,传统的处理方式是用脚踩或用手拧出积水,费工费时且不卫生。
3.目前,申请号为9122208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拖布挤水器,它包括脱水箱和传动装置,脱水箱和传动装置铰接,脱水箱是由脱水槽与挤压板铰接成楔形箱体,传动装置是由固定架、转动轴、转臂、连杆、推拉板和扳把构成,使用时,拖布放入脱水箱内,扳动扳把就可以带动转动轴,转臂转动,从而又带动连杆、推拉杆,使挤压板向脱水槽的正面挤压,以达到迫使拖布的水排出的目的。
4.这种拖布挤水器虽然代替了传统的挤拖布的方式,但是脱水箱和传动装置通过铰轴铰接,传动装置中带动挤压板绕铰轴旋转,使其与脱水槽的正面挤压,由于挤压板和脱水槽正面存在夹角,当把拖布放入夹角内挤压时,只能挤压到拖布的头部,拖布的头部卡在夹角处,挤压板无法挤压到拖布尾部,导致无法将拖布的积水完全挤出,存在挤水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布挤水装置,具有挤水效果好的优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拖布挤水装置,包括放置拖布的脱水槽,与所述脱水槽连接用于挤压拖布的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脱水槽的槽底板平行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挤压板,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所述脱水槽第一推拉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脱水槽并位于所述第一推拉组件下方的第二推拉组件、与所述第一推拉组件和第二推拉组件铰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推拉组件和第二推拉组件同步转动的连杆。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水槽能够放置拖布,挤压板平行于槽底板能够对拖布进行挤压,避免了挤压不均匀的现象,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一推拉组件和第二推拉组件能够推动挤压板配合槽底板挤压槽底板与挤压板之间的拖布,连杆带动第一推拉组件和第二推拉组件绕同步转动并将挤压板被推向槽底板,能够对拖布各个部分进行均匀的挤压,优化了挤水的效果。
9.进一步,所述第一推拉组件包括转动连接所述脱水槽的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转臂、铰接于所述挤压板的第一推拉板、与所述第一转臂和所述第一推拉板铰接的第一联动杆。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臂跟随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第一联动杆推动第一推拉
板,结构简单,传递效率高。
11.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拉杆方便对第一转轴进行转动,增加了转动第一转轴的力臂,节省力气。
13.进一步,所述脱水槽固定连接限制所述第一转臂继续转动的第一限位块。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能够避免挤压板在回拉时,第一转臂转动过多,无法使挤压板回复至原始位置的问题。
15.进一步,所述第二推拉组件包括转动连接所述脱水槽的第二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转臂、铰接于所述挤压板的第二推拉板、与所述第二转臂和所述第二推拉板铰接的第二联动杆。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转臂跟随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二联动杆推动第二推拉板,结构简单,传递效率高。
17.进一步,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平行于所述第一拉杆并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拉杆方便对第二转轴进行转动,连杆通过第二拉杆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保证了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同步转动。
19.进一步,所述脱水槽固定连接限制所述第二转臂继续转动的第二限位块。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块能够避免挤压板在回拉时,第二转臂转动过多,无法使挤压板回复至原始位置的问题。
21.进一步,所述挤压板安装拉簧,所述拉簧连接所述脱水槽。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簧能够限制第一推拉板和第二推拉板在重力作用下推动挤压板移动。
23.进一步,所述脱水槽开设多组用于排水的排水口。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口能够将挤出的积水及时排除。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连杆能够同步带动第一推拉组件和第二推拉组件推动挤压板,挤压板平移至拖布位置进行挤压,使拖布各部分受力均匀,优化了对拖布挤水的效果;
27.2.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在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转动时,防止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转动过多导致挤压板无法回复至收回状态;
28.3.当挤压板处于收回状态时,拉簧能够保持挤压板的收回状态,防止挤压板移动。
附图说明
29.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该实用新型中脱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该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和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该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33.图中:1、脱水槽;11、支架;12、槽底板;13、排水口;14、第一限位块;15、第二限位块;16、固定板;17、拉簧;2、传动机构;21、第一推拉组件;211、第一转轴;212、第一转臂;
213、第一推拉板;214、第一联动杆;215、第一拉杆;216、把手;22、第二推拉组件;221、第二转轴;222、第二转臂;223、第二推拉板;224、第二联动杆;225、第二拉杆;23、连杆;3、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6.一种拖布挤水装置,如图1所示,用于挤出拖布中的积水,包括放置拖布的脱水槽1、用于挤压拖布的传动机构2、用于挤压拖布的挤压板3,脱水槽1与传动机构2连接,挤压板3与脱水槽1的槽底板12平行并连接传动机构2,传动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脱水槽1第一推拉组件21、转动连接脱水槽1并位于第一推拉组件21下方的第二推拉组件22、与所述第一推拉组件21和第二推拉组件22铰接用于带动第一推拉组件21和第二推拉组件22同步转动的连杆23。
37.具体的,如图2所示,脱水槽1为一个u型槽,脱水槽1与静置于地面的支架11连接,脱水槽1开设多组方形排水口13,脱水槽1的槽底板12用于放置拖布。
38.如图3所示,挤压板3为一个能够嵌在脱水槽1(见图1)内的方板,挤压板3上开设多组方形排水口13。
39.如图3所示,第一推拉组件21包括第一转轴211、第一转臂212、第一推拉板213和第一联动杆214,脱水槽1(见图1)两侧壁开设通孔,第一转轴211穿过通孔与脱水槽1转动连接,第一转臂212开设孔,第一转轴211穿过第一转臂212的孔,第一转臂212与第一转轴211固定连接,第一推拉板213为一个l型弯板,第一推拉板213的一端与挤压板3铰接,第一联动杆214为一长形杆,第一联动杆214的一端与第一转臂212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推拉板213铰接,第一转轴211带动第一转臂212通过第一联动杆214和第一推拉杆推动挤压板3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臂212、第一推拉板213以及第一联动杆214沿第一转轴211设置为两组。
40.如图3所示,第二推拉组件22包括第二转轴221、第二转臂222、第二推拉板223和第二联动杆224,脱水槽1(见图1)两侧壁开设通孔,第二转轴221穿过通孔与脱水槽1转动连接,第二转臂222开设孔,第二转轴221穿过第二转臂222的孔,第二转臂222与第二转轴221固定连接,第二推拉板223为一个l型弯板,第二推拉板223的一端与挤压板3铰接,第二联动杆224为一长形杆,第二联动杆224的一端与第二转臂222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推拉板223铰接,第二转轴221带动第二转臂222通过第二联动杆224和第二推拉杆推动挤压板3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臂222、第二推拉板223以及第二联动杆224沿第二转轴221设置为两组。
41.如图3所示,第一转轴211固定连接垂直于第一转轴211的第一拉杆215,第二转轴221固定连接垂直于第二转轴221的第二拉杆225,第一拉杆215与第二拉杆225平行,拉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杆215和第二拉杆225铰接,第一拉杆215端部安装方便拉动的把手216,拉杆能够带动第一拉杆215和第二拉杆225同步转动。
42.如图2和图3所示,脱水槽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14和第二限位块15,限制第一转臂212和第二转臂222在挤压板3处于收回状态时继续转动。
43.如图3所示,脱水槽1(见图1)两侧壁之间安装固定板16,固定板16固定连接拉簧17。
44.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45.如图3和图4所示,当拖布挤水装置工作时,将拖布放置在脱水槽1的槽底板12,此时扳动把手216,第一拉杆215和第二拉杆225在连杆2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轴211和第二转轴221转动,第一转臂212带动第一联动杆214和第一推拉板213推动挤压板3,第二转臂222带动第二联动杆224和第二推拉板223推动挤压板3,挤压板3在第一推拉板213和第二推拉板223的共同作用下朝槽底板12移动,挤压板3配合槽底板12挤压拖布,将拖布中的水挤出,挤水完毕后,推动把手216,第一转轴211和第二转轴221开始回转,挤压板3在第一推拉板213和第二推拉板223的共同作用下回复至原始位置,第一限位块14和第二限位块15能够分别抵挡住第一转臂212和第二转臂222继续转动,使把手216无法继续推动,防止回转过多,此时,松开把手216,在拉簧17作用下,使挤压板3始终处于收回状态。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