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2464发布日期:2022-01-05 11:5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2.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接收装置在传感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成系统能够识别的电信号。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2020416507.6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软件工程专用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底板上端固定安装有海绵垫层,所述海绵垫层边侧与第一固定块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海绵垫层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伸缩天线,具有良好的接收信号的效果,避免了体积较小的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信号能力欠佳的缺点,该装置应用到档案接收装置上存在固定效果差,容易因外力碰撞导致意外打开对内部装置造成损坏,保护效果差。
4.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右侧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外箱的内腔设置有档案接收装置,所述档案接收装置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按键,所述档案接收装置的顶部正中固定连接有显示板,所述档案接收装置的顶部左侧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外箱的顶部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右侧底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盖板的左侧正中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盖板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的前端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的中部插设有伸缩天线,所述外箱前后两侧壁体的顶部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外箱的内腔前后两侧壁体的右侧顶部松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固定块左右两侧对称插设有固定杆,左右两个所述固定杆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固定杆远离顶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限位槽的中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靠近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卡块,所述移动板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8.优选的,所述档案接收装置的大小与外箱的内腔大小相适配,所述档案接收装置的顶部右侧高度与卡槽的内腔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档案接收装置的顶部左侧高度与外箱的内腔高度相同。
9.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大小与外箱的顶部大小相适配,所述卡板的位置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板的大小与卡槽的内腔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位置与第一固定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槽的位置与凹槽的位置相对应。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条的长度小于第一固定条的长度,所述伸缩天线的前端设置在第一固定条的前端底部,所述伸缩天线的直径与第一插孔的内腔直径相适配。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槽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固定杆靠近顶块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顶块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顶块设置在移动板靠近凹槽的一侧,所述顶块靠近移动板的一侧设置为斜面。
12.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靠近凹槽的一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为斜面,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定位卡块贯穿凹槽的中部并延伸至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定位卡块的顶部设置为斜面。
1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二插孔与第二固定条、伸缩天线、第一插孔、档案接收装置、显示板、按键、橡胶垫的配合,可以方便对档案接收装置进行储存保护,同时防止档案接收装置在外箱的内部震动,可以将伸缩天线取出并插入第一插孔的内部增加档案接收装置的接收信号强度,并通过按键与显示板方便操作。
16.2、该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条与定位槽、第一固定块、定位卡块、的配合,可以方便对盖板进行固定,同时对档案接收装置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方便携带,通过设置的凹槽与限位槽、固定杆、顶块、按钮、移动板、第二固定块、定位卡块、弹簧的配合,可以通过按动按钮控制定位卡块的位置进行方便对盖板进行固定和打开,使档案接收装置的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块的剖面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外箱;2、卡槽;3、档案接收装置;4、按键;5、显示板;6、第一插孔;7、盖板;8、橡胶垫;9、把手;10、卡板;11、第一固定条;12、定位槽;13、第二固定条;14、第二插孔;15、伸缩天线;16、第一固定块;17、凹槽;18、限位槽;19、固定杆;20、顶块;21、按钮;22、移动板;23、第二固定块;24、定位卡块;2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

3所示,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包括外箱1,外箱1的右侧顶部开设有卡槽2,外箱1的内腔设置有档案接收装置3,档案接收装置3的大小与外箱1的内腔大小相适配,档案接收装置3的顶部右侧高度与卡槽2的内腔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档案接收装置3的顶部左侧高度与外箱1的内腔高度相同,档案接收装置3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按键4,档案接收装置3的顶部正中固定连接有显示板5,档案接收装置3的顶部左侧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插孔6,外箱1的顶部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盖板7,盖板7的大小与外箱1的顶部大小相适配,盖板7的右侧底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橡胶垫8,盖板7的左侧正中固定连接有把手9,盖板7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板10,卡板10的位置与卡槽2的位置相对应,卡板10的大小与卡槽2的内腔大小相适配,卡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条11,第一固定条11的位置与第一固定块16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固定条11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12,定位槽12的位置与凹槽17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固定条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条13,第二固定条13的长度小于第一固定条11的长度,第二固定条13的前端开设有第二插孔14,第二插孔14的中部插设有伸缩天线15,伸缩天线15的前端设置在第一固定条11的前端底部,伸缩天线15的直径与第一插孔6的内腔直径相适配,通过设置的第二插孔14与第二固定条13、伸缩天线15、第一插孔6、档案接收装置3、显示板5、按键4、橡胶垫8的配合,可以方便对档案接收装置3进行储存保护,同时防止档案接收装置3在外箱1的内部震动,可以将伸缩天线15取出并插入第一插孔6的内部增加档案接收装置3的接收信号强度,并通过按键4与显示板5方便操作,外箱1前后两侧壁体的顶部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6,外箱1的内腔前后两侧壁体的右侧顶部松开有凹槽17,凹槽17的内腔开设有限位槽18,限位槽18设置在第一固定块16的内部,第一固定块16左右两侧对称插设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靠近顶块20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18的内部,左右两个固定杆19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20,顶块20设置在限位槽18的内部,顶块20设置在移动板22靠近凹槽17的一侧,顶块20靠近移动板22的一侧设置为斜面,固定杆19远离顶块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钮21,限位槽18的中部设置有移动板22,移动板22靠近凹槽17的一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为斜面,移动板22靠近凹槽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3,第二固定块23远离移动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卡块24,定位卡块24贯穿凹槽17的中部并延伸至定位槽12的内部,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条11与定位槽12、第一固定块16、定位卡块24、的配合,可以方便对盖板7进行固定,同时对档案接收装置3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方便携带,定位卡块24的顶部设置为斜面,移动板22远离第二固定块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5,弹簧25设置在限位槽18的内部,通过设置的凹槽17与限位槽18、固定杆19、顶块20、按钮21、移动板22、第二固定块23、定位卡块24、弹簧25的配合,可以通过按动按钮21控制定位卡块24的位置进行方便对盖板7进行固定和打开,使档案接收装置3的使用更加便捷。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使用使只需按动按钮21通过固定杆19带动顶块20对移动板22进行挤压,从而使移动板22向远离第二固定块23的一侧移动,对弹簧25进行挤压,即可通过第二固定块23带动定位卡块24从定位槽12的内部移出,并向凹槽17的内部移动,然后即可将盖板7打开,然后拿起伸缩天线15的前端向前方拉动,将伸缩天线15从第二固定条13的内部移出,然后将伸缩天线15的前端插入第一插孔6的内部,即可增加档案接收装置3的信号强度,当需要对档案接收装置3进行携带时,只需将伸缩天线15与第一插孔6分离并插入第二插孔14的内部,然后盖上盖板
7使卡板10位于卡槽2的内部,此时定位槽12的位置与凹槽17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弹簧25对移动板22的推力,即可将定位卡块24推入定位槽12的内部,即可对盖板7进行固定,然后拿起把手9即可携带。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