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3618发布日期:2022-02-12 11:3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的多功能理料机包括加热装置以及放置在加热装置上的内锅组件。在内锅组件的底部还设置有感温杯组件,感温杯组件能够对内锅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以使控制器实时地对内锅组件的温度进行控制。
3.在从加热装置上拿走内锅组件时,加热装置仍然会加热,造成加热装置烧环,或者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加热装置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锅体,可取放地设置于煲体上;感温杯组件,可浮动地设置于煲体上;磁性感应组件,包括磁性件以及与磁性件感应配合的干簧管,磁性件和干簧管中的一个设置于感温杯组件上,另一个设置于煲体内;控制器,设置于煲体上,并与干簧管电连接。
6.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锅体放置在煲体上的情况下,感温杯组件移动使磁性件触发干簧管,干簧管导通以向控制器发送感应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感应信号后,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锅体从煲体上取出的情况下,感温杯组件移动使磁性件远离干簧管,此时干簧管断开,不能向控制器发送感应信号,控制器接收不到感应信号后,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避免加热装置仍然加热,造成加热装置烧环,或者大大降低了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因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加热装置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的问题。
7.进一步地,磁性件设置于感温杯组件上,干簧管设置于煲体内,其中,为了便于安装,感温杯组件包括安装套以及穿设在安装套内的感温件,磁性件安装于安装套内。这样,磁性件位于感温件外,并随感温件进行浮动,以使磁性件能够触发干簧管。
8.进一步地,煲体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保温罩以及设置于保温罩上的第一安装座,感温杯组件还包括穿设于第一安装座的感温杯,感温件安装于感温杯内。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第一安装座能够将感温杯限制在保温罩上。
9.进一步地,安装套包括内套体、套设在内套体外的外套体以及连接于内套体的底端和外套体的底端的环形板,感温件穿设在内套体内,内套体、外套体以及环形板之间围成安装腔,磁性件位于安装腔内。在上述的结构中,内套体、外套体以及环形板能够限制磁性件,以使磁性件能够稳定地安装在安装套内。
10.进一步地,煲体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保温罩以及设置于保温罩上的第二安装座,为了便于安装,干簧管设置于第二安装座上。
11.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座包括盒体以及连接于盒体上的连接部,干簧管设置于盒体内。这样,盒体的形状与干簧管的形状相适配,能够合理地利用煲体内的内部空间。上述连接部的设置便于将盒体固定在保温罩。
12.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提高连接的可靠性,连接部包括沿盒体的边沿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
13.进一步地,为了使干簧管的引线能够从第二安装座中穿出,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供干簧管的引线穿出的过线孔。
14.进一步地,煲体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保温罩以及设置于保温罩上的第二安装座,烹饪器具还包括位于保温罩内的加热装置,第二安装座还包括连接于保温罩上的连接板,干簧管设置于连接板远离保温罩的一侧。在上述的结构中,干簧管安装在盒体内后,通过连接部将盒体连接在连接板上,进而能够对干簧管进行可靠地固定。
15.进一步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避让感温杯组件的第一避让孔,上述的感温杯组件穿过第一避让孔能够凸出加热装置的上表面,便于与锅体的底部抵接配合。保温罩上设置有避让感温杯组件的第二避让孔,上述的感温杯组件的引线以及安装套能够从第二避让孔穿过,避免与保温罩发生干涉。连接板上设置有避让磁性件的第三避让孔。上述的磁性件随感温杯组件的引线上下浮动过程中,磁性件能够穿过第三避让孔,避免与连接板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a处放大示意图;
19.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锅体从煲体上取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20.图4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b处放大示意图;
21.图5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6示出了图1的感温杯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示出了图6的感温杯组件和第一安装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8示出了图6的盒体和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25.图9示出了图5的烹饪器具组装在一起的仰视示意图。
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7.10、煲体;11、壳体;12、保温罩;121、第二避让孔;13、第一安装座;131、盖体;132、扣圈;133、盖板;14、第二安装座;141、盒体;142、连接部;1421、第一连接片;1422、第二连接片;143、过线孔;144、连接板;1441、第三避让孔;15、面板组件;20、锅体;30、感温杯组件;31、感温件;32、安装套;321、内套体;322、外套体;323、环形板;33、感温杯;40、磁性件;50、干簧管;60、弹性件;70、加热装置;71、第一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0.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煲体10、锅体20、磁性感应组件和控制器。锅体20可取放地设置于煲体10上。感温杯组件30可浮动地设置于煲体10上。磁性感应组件包括磁性件40以及与磁性件40感应配合的干簧管50。磁性件40设置于感温杯组件30上,干簧管50设置于煲体10内。控制器设置于煲体10上,并与干簧管50电连接。
32.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锅体20放置在煲体10上的情况下,感温杯组件30移动使磁性件40触发干簧管50,干簧管50导通以向控制器发送感应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感应信号后,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锅体20从煲体10上取出的情况下,感温杯组件30移动使磁性件40远离干簧管50,此时干簧管50断开,不能向控制器发送感应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不到感应信号后,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避免加热装置仍然加热,造成加热装置烧环,或者大大降低了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加热装置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控制器优选为控制电路板。
33.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干簧管可以设置于感温杯组件上,磁性件可以设置于煲体内。
34.如图1至图4所示,锅体20放置在煲体10上的情况下,煲体10下压感温杯组件30,使磁性件40随感温杯组件30下移,磁性件40下移至干簧管50的感应区域,由于磁性件40的磁力作用使干簧管50连通,以使干簧管50向控制器发送感应信号。锅体20从煲体10上取出的情况下,感温杯组件30没有压力,磁性件40随感温杯组件30上移,磁性件40上移至远离干簧管50的感应区域,由于干簧管50没有受到磁性件40磁力作用会断开,干簧管50不能向控制器发送感应信号,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不会出现干烧加热装置,避让造成烧坏。
35.如图2和图4所示,磁性件40设置于感温杯组件30上,干簧管50设置于煲体10内。其中,感温杯组件30包括安装套32以及穿设在安装套32内的感温件31。为了便于安装,磁性件40安装于安装套32内。这样,磁性件40位于感温件31外,并随感温件31进行浮动,以使磁性件40能够触发干簧管50。本实施例的磁性件40可以是磁铁或者电磁铁。
36.如图2、图4至图7所示,煲体10包括壳体11、设置于壳体11内的保温罩12以及设置于保温罩12上的第一安装座13。感温杯组件30还包括穿设于第一安装座13的感温杯33,感温件31安装于感温杯33内。通过第一安装座13能够将感温杯33限制在保温罩12上。
37.如图2、图4至图7所示,具体地,感温件31的感温部连接于感温杯33内,感温件31的引线穿过安装套32。为了使得感温杯组件30可浮动地设置于煲体10上,烹饪器具还包括弹性件60,弹性件60位于第一安装座13和感温杯33之间。弹性件60向感温杯33施加弹力,以使感温杯33能够上下浮动。感温件31的感温部为感温探头。
38.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安装座13包括盖体131、扣圈132和盖板133。盖体131通过扣圈132盖在盖板133上,弹性件60位于盖板133和感温杯33之间。
39.如图2和图4所示,安装套32包括内套体321、套设在内套体321外的外套体322以及连接于内套体321的底端和外套体322的底端的环形板323。感温件31穿设在内套体321内,内套体321、外套体322以及环形板323之间围成安装腔。磁性件40位于安装腔内。这样,内套体321、外套体322以及环形板323能够限制磁性件40,以使磁性件40能够稳定地安装在安装套32内。
40.如图2和图4所示,煲体10包括壳体11、设置于壳体11内的保温罩12以及设置于保温罩12上的第二安装座14。为了便于安装,干簧管50设置于第二安装座14上。
41.如图2和图4、图8所示,第二安装座14包括盒体141以及连接于盒体141上的连接部142。干簧管50设置于盒体141内。这样,盒体141的形状与干簧管50的形状相适配,能够合理地利用煲体10内的内部空间。连接部142的设置便于将盒体141固定在保温罩12。
42.如图2和图4、图8所示,为了便于安装,提高连接的可靠性,连接部142包括沿盒体141的边沿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片1421和第二连接片1422。具体地,第一连接片1421和第二连接片142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烹饪器具还包括多个螺钉,每个螺钉穿过一个安装孔,以将第一连接片1421和第二连接片1422固定在保温罩12上。
43.如图4至图8所示,为了使干簧管50的引线能够从第二安装座14中穿出,第二安装座14上设置有供干簧管50的引线穿出的过线孔143。
44.如图4至图9所示,煲体10包括壳体11、设置于壳体11内的保温罩12以及设置于保温罩12上的第二安装座14。烹饪器具还包括位于保温罩12内的加热装置70。加热装置70能够加热锅体20。为了使干簧管50可靠地连接,第二安装座14还包括连接于保温罩12上的连接板144,干簧管50设置于连接板144远离保温罩12的一侧。这样,干簧管50安装在盒体141内后,通过连接部142将盒体141连接在连接板144上,进而能够对干簧管50进行可靠地固定。
45.如图2和图4所示,加热装置70上设置有避让感温杯组件30的第一避让孔71。这样,感温杯组件30穿过第一避让孔71能够凸出加热装置70的上表面,便于与锅体20的底部抵接配合。保温罩12上设置有避让感温杯组件30的第二避让孔121。感温杯组件30的引线以及安装套32能够从第二避让孔121穿过,避免与保温罩12发生干涉。连接板144上设置有避让磁性件40的第三避让孔1441。磁性件40随感温杯组件30的引线上下浮动过程中,磁性件40能够穿过第三避让孔1441,避免与连接板144发生干涉。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可以是加热盘或者加热管。
46.如图5所示,煲体10还包括面板组件15,面板组件15连接在壳体11的开口处。
47.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为多功能料理机。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可以是电饭煲、低压饭煲、豆浆机、电压力锅、电炖锅、多功能锅等产品。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9.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0.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