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休息玩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1401发布日期:2022-03-12 13:4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休息玩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儿童休息玩耍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休息玩耍装置。


背景技术:

2.儿童游戏围栏是供幼儿休息玩耍的产品,儿童可以在围栏内睡觉休息,也可以在围栏内玩耍。但是目前这种类型的产品大多都不能折叠,携带不方便,不利于用户携带外出去公园等场所。而市场上能够折叠的儿童游戏围栏,结构比较复杂,折叠起来操作不方便。
3.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操作方便的儿童休息玩耍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立柱1,所述的立柱1上端连接有上围框,所述的上围框包括四条边架21,每条所述的边架21包括与相邻两根立柱1上端转动连接的两条边管211,并且两条所述的边管211之间设有与二者可转动连接的上关节座212,所述的立柱1下端连接有下部支撑组件,所述的下部支撑组件包括四个下撑架31,四个所述的下撑架31的外端与立柱1下端连接,四个所述的下撑架31的内端共同连接有下关节座32,并且,所述的立柱1内还设有与相应的边管211和下撑架31活动连接并在下撑架31相对立柱1向上转动时能使边管211相对立柱1向下转动而实现儿童休息玩耍装置折叠的传动机构4,所述的下关节座32上还设有在锁定时能阻止下撑架31相对立柱1向上转动的下部锁定机构7,所述的上关节座212与边管211之间设有在锁定时能阻止边管211相对上关节座212转动的上部锁定机构8。
7.如上所述的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撑架31包括第一下撑杆311和位于第一下撑杆311上方的第二下撑杆312,所述的第一下撑杆311一侧与立柱1下端转动连接、另一侧与下关节座32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下撑杆312一侧与下关节座32转动连接、另一侧与立柱1下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的传动机构4与第二下撑杆312的外端312a转动连接。
8.如上所述的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1包括柱体11,所述的柱体11上端连接有上连接座12,所述的柱体11下端连接有下连接座13,所述的第一下撑杆311和第二下撑杆312连接在下连接座13上,所述的边管211连接在上连接座12上。
9.如上所述的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4包括能在柱体11内上下滑行的滑行杆41,所述的滑行杆41上端设有上滑座42,所述的滑行杆41下端设有下滑座43,所述的下滑座43与第二下撑杆312的外端312a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的下传动杆44,所述的上滑座4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上传动杆45,所述的第一上传动杆45与边管211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的第二上传动杆46,并且所述的第一上传动杆45的中部与上连接座12活动连
接。
10.如上所述的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接座12上设有条形孔5,所述的第一上传动杆45中部连接有能在条形孔5内活动的活动柱6。
11.如上所述的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上传动杆46与上部锁定机构8之间设有在下部锁定机构7解锁且下撑架31相对立柱1向上转动时能驱动上部锁定机构8解锁的联动件9。
12.如上所述的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锁定机构8包括设在上关节座212上的卡槽81,所述的边管211内设有能在其内伸缩并能与卡槽81卡合或脱离的卡销82,所述的上关节座212上还设有与卡槽81相通并在卡销82与卡槽81脱离后能供边管211在内活动的让位槽83,所述的上关节座212内还设有能够推动卡销82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84,所述的联动件9为拉绳,所述的拉绳一端与第二上传动杆46连接,另一端与卡销82连接。
13.如上所述的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锁定机构7包括可相对下关节座32转动的转动座71,所述的转动座71上设有能够压住第一下撑杆311的内端311b而阻止第一下撑杆311相对下关节座32转动的限位部72,所述的转动座71上还设有在其转动后能供第一下撑杆311的内端311b在内上下活动的缺口73,所述的下关节座32与转动座71之间设有能推动转动座71转动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
14.如上所述的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4与上部锁定机构8之间设有在下部锁定机构7解锁且下撑架31相对立柱1向上转动时能驱动上部锁定机构8解锁的联动件9。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四个所述的上连接座12围在下关节座32的外侧,每个所述的上关节座212位于相应的两个下连接座13之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折叠时,先将下部锁定机构和上部锁定机构解锁,然后向上提起下关节座,四个下撑架则相对立柱向上转动,在此过程中,下撑架带动传动机构动作,传动机构则拉动边管相对立柱向下转动,进而实现四根立柱相互靠拢并完成整个休息玩耍装置的折叠。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收合时只需向上提起下关节座即可,折叠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携带。而且在下撑架与下关节座之间设置下部锁定机构,并在边管与上关节座之间设置上部锁定机构,使得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具有双重锁定,确保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牢固稳定。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图;
18.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展开状态侧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分解图之一;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分解图之二;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之一;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立体图之一;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之二;
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立体图之二;
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9.实施例1:
30.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包括四根立柱1,所述的立柱1上端连接有上围框,所述的上围框包括四条边架21,每条所述的边架21包括与相邻两根立柱1上端转动连接的两条边管211,并且两条所述的边管211之间设有与二者可转动连接的上关节座212,所述的立柱1下端连接有下部支撑组件,所述的下部支撑组件包括四个下撑架31,四个所述的下撑架31的外端与立柱1下端连接,四个所述的下撑架31的内端共同连接有下关节座32,并且,所述的立柱1内还设有与相应的边管211和第二下撑杆312活动连接并在下撑架31相对立柱1向上转动时能使边管211相对立柱1向下转动而实现儿童休息玩耍装置折叠的传动机构4,所述的下关节座32上还设有在锁定时能阻止下撑架31相对立柱1向上转动的下部锁定机构7,所述的上关节座212与边管211之间设有在锁定时能阻止边管211相对上关节座212转动的上部锁定机构8。折叠时,先将下部锁定机构7和上部锁定机构8解锁,然后向上提起下关节座32,四个下撑架31则相对立柱1向上转动,在此过程中,下撑架31带动传动机构4动作,传动机构4则拉动边管211相对立柱1向下转动,进而实现四根立柱1相互靠拢并完成整个休息玩耍装置的折叠。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收合时只需向上提起下关节座32即可,折叠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携带。而且在下撑架31与下关节座32之间设置下部锁定机构7,并在边管211与上关节座212之间设置上部锁定机构8,使得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具有双重锁定,确保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牢固稳定。
31.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的下撑架31包括第一下撑杆311和位于第一下撑杆311上方的第二下撑杆312,所述的第一下撑杆311一侧与立柱1下端转动连接、另一侧与下关节座32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下撑杆312一侧与下关节座32转动连接、另一侧与立柱1下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的传动机构4与第二下撑杆312的外端312a转动连接。通过第一下撑杆311和第二下撑杆312构成所述的下撑架31,使得儿童休息玩耍装置支撑强度高,牢固性好。而且折叠时,向上提起下关节座32,第一下撑杆311和第二下撑杆312的内端均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下撑杆312的外端312a则向下拉动传动机构4,进而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各边管211向下转动而折叠,实现联动,操作简便快捷。
32.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的立柱1包括柱体11,所述的柱体11上端连接有上连接座12,所述的柱体11下端连接有下连接座13,所述的第一下撑杆311和第二下撑杆312连接在下连接座13上,所述的边管211连接在上连接座12上。
33.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的传动机构4包括能在柱体11内上下滑行的滑行杆41,所述的滑行杆41上端设有上滑座42,所述的滑行杆41下端设有下滑座43,所述的下滑座43与第二下撑杆312的外端312a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的下传动杆44,所述的上滑座4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上传动杆45,所述的第一上传动杆45与边管211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的第二上传动杆46,并且所述的第一上传动杆45的中部与上连接座12活动连接。在折叠时,下关节座32向
上提起第一下撑杆311和第二下撑杆312的内端,第二下撑杆312就以其与下连接座13相铰接位置为支点而相对下连接座13转动,因此,第二下撑杆312的外端312a向下运动而向下拉动下传动杆44,下传动杆44就拉动下滑座43、滑行杆41和上滑座42向下运动,上滑座42向下运动过程中就拉动第一上传动杆45,使得第一上传动杆45相对上连接座12摆动,第一上传动杆45在摆动的过程中就通过第二上传动杆46拉动边管211,使得边管211相对立柱1向下转动,从而实现边管211向下转动靠拢到立柱1上,而且下撑架31向上转动靠拢到立柱1上,实现整个装置的折叠。整个传动机构结构简单,收合灵活,设计巧妙。
34.如图2所示,所述的上连接座12上设有条形孔5,所述的第一上传动杆45中部连接有能在条形孔5内活动的活动柱6。在上滑座42拉动第一上传动杆45时,活动柱6在条形孔5内滑动,并且第一上传动杆45以活动柱6为轴而相对上连接座12摆动,进而通过第二上传动杆46拉动边管211相对上连接座12向下转动,设计巧妙,使得整个装置收合灵活。
35.如图5所示,所述的传动机构4与上部锁定机构8之间设有在下部锁定机构7解锁且下撑架31相对立柱1向上转动时能驱动上部锁定机构8解锁的联动件9。因此,只要下部锁定机构8解锁并且向上提起下关节座32就可以通过联动件9带动上部锁定机构8解锁,实现联动解锁,使得整个状态的解锁操作更简单。具体地,所述的联动件9设置的第二上传动杆46与上部锁定机构8之间,当第一上传动45相对上连接座12摆动时,第一上传动杆45就牵拉第二上传动杆46运动,第二上传动杆46在运动的过程中就通过联动件9带动上部锁定机构8解锁并牵拉边管211,使边管211向立柱1靠拢。
36.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的上部锁定机构8包括设在上关节座212上的卡槽81,所述的边管211内设有能在其内伸缩并能与卡槽81卡合或脱离的卡销82,所述的上关节座212上还设有与卡槽81相通并在卡销82与卡槽81脱离后能供边管211在内活动的让位槽83,所述的上关节座212内还设有能够推动卡销82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84,所述的联动件9为拉绳,所述的拉绳一端与第二上传动杆46连接,另一端与卡销82连接。第二上传动杆46在被第一上传动杆45牵拉运动时,第二上传动杆46拉动拉绳,拉绳则将卡销82从卡槽81内拉出,使得上部锁定机构8解锁,一旦卡销82从卡槽81脱出,边管211就可以相对上关节座212转动了。
37.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的下部锁定机构7包括可相对下关节座32转动的转动座71,所述的转动座71上设有能够压住第一下撑杆311的内端311b而阻止第一下撑杆311相对下关节座32转动的限位部72,所述的转动座71上还设有在其转动后能供第一下撑杆311的内端311b在内上下活动的缺口73,所述的下关节座32与转动座71之间设有能推动转动座71转动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图中未标出。当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转动座71上的限位部72压住第一下撑杆311的内端311b,此时第一下撑杆311不能相对下关节座32转动,也不能相对下连接座13转动。当旋转转动座71一定角度后,转动座71上的缺口73与第一下撑杆311的内端311b对准,此时第一下撑杆311的内端311b可以在缺口内上下活动,使得第一下撑杆311能够相对下关节座32转动,此时向上提起下关节座32就能使下撑架31向上转动而向立柱1转动靠拢,并使边管211向下转动而向立柱1靠拢。因此,整个装置的折叠只需一转一体即可,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
38.如图8所述,所述的转动座71上还设有拉环74,便于操作下部锁定机构7解锁以及将下关节座32向上提起。
39.当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四个所述的上连接座12围在下关节座32的
外侧,每个所述的上关节座212位于相应的两个下连接座13之间。因此,当整个装置折叠以后,大大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携带。用户将整个装置带动公园等其它场合需要使用时,只需向外侧拉开立柱1即可方便展开。
40.立柱1的下端还可以设置轮子,在收合或移动的时候,向上提起下关节座32,立柱1下端则通过轮子在地面滚动而靠拢,使得收合或移动方便。
41.实施例2:
42.如图11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43.所述的下关节座32上还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而支撑到地面上的l形支撑脚33。当儿童休息玩耍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脚33支撑在地面上,提高整个状态的承载能力,当需要整个装置折叠时,只需向下转动支撑脚33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