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翻盖功能的智能马桶盖及智能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3791发布日期:2022-02-09 13:49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动翻盖功能的智能马桶盖及智能马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卫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翻盖功能的智能马桶盖及智能马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智能马桶,在智能马桶盖上设有投影模块,该投影模块于地面上投影出图案,只要用户将脚放在投影图案上,便可触发座盖翻转打开。但是,相关的智能马桶,多是插电后,投影模块便自动开启,地面上始终出现投影图案,造成电能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容易引发误操作,当物体或无意愿如厕的人放置于投影图案上时,便会使得座盖打开,而座盖长期打开,则易引起异味散发,还会陡增细菌扩散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能资源浪费,误操作所带来的隐患,而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翻盖功能的智能马桶盖及智能马桶。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翻盖功能的智能马桶盖,包括马桶盖本体、设置于马桶盖本体内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翻转机构、通过所述翻转机构驱动可翻转连接于所述马桶盖本体上的座盖及座圈;所述智能马桶盖还包括:
6.投影装置,设置于所述马桶盖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连接,以用于向一平面投影;
7.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马桶盖本体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用户的状态,以向所述控制器发出开闭所述投影装置的信号;
8.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马桶盖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所述监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投影装置投射出的投影变化,以向所述控制器发出翻转所述座圈和/或所述座盖的信号。
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装置包括:
10.第一投影器,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并用于投射出第一投影图案;
11.第二投影器,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并用于投射出第二投影图案;
12.其中,所述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投影图案的变化以向所述控制器发出翻转所述座盖的信号;所述监测装置还实时监测所述第二投影图案的变化以向所述控制器发出翻转所述座圈的信号。
1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投影器和所述第二投影器均为胶片投影仪或液晶投影仪。
1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投影器和所述第二投影器均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液晶投影仪。
15.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投影器和所述第二投影器均为具有图像校正模块的胶片投影仪。
16.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装置为测距传感器,用于通过感测用户与所述马桶盖本体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向所述控制器发出开闭所述投影装置的信号。
17.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装置为激光轮廓测量仪,用于通过实时监测所述投影装置投射出的投影轮廓变化,以向所述控制器发出翻转所述座圈和/或所述座盖的信号。
1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装置为摄像头,用于通过实时监测所述投影装置投射出的投影图像变化,以向所述控制器发出翻转所述座圈和/或所述座盖的信号。
1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具有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所述投影装置开启后进行计时,当达到预设时间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投影装置关闭。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马桶,其包括陶瓷体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马桶盖,所述智能马桶盖安装于所述陶瓷体的顶部。
2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2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自动翻盖功能的智能马桶盖及智能马桶,通过感应装置感测用户的状态来开闭投影装置,只有用户接近马桶时才开启投影,然后,再由,监测装置通过监测投影的变化来控制座圈和/或座盖的翻转,从而节约了电能,而且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还可以避免异味散发,降低细菌扩散的可能。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马桶座盖打开时的立体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马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6.100、智能马桶;
27.101、陶瓷体;
28.102、智能马桶盖;
29.1、马桶盖本体;
30.2、座盖;
31.3、座圈;
32.4、投影装置;
33.40、第一投影器;401、第一投影图案;
34.41、第二投影器;411、第二投影图案;
35.5、感应装置;
36.6、监测装置;
37.a、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38.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39.参阅图1并结合图2所示,一种智能马桶100,其包括陶瓷体101及智能马桶盖102,智能马桶盖102安装于陶瓷体101的顶部。
40.上述智能马桶盖102具有自动翻盖功能,该智能马桶盖102包括马桶盖本体1、设置于马桶盖本体1内的控制器、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机构驱动可翻转连接于马桶盖本体1上的座盖2及座圈3。
41.智能马桶盖102还包括投影装置4、感应装置5以及监测装置6。其中,投影装置4设置于马桶盖本体1的一侧并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投影装置4用于向一平面投影。
42.感应装置5设置于马桶盖本体1内并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感应装置5用于感应用户a的状态,以向控制器发出开闭投影装置4的信号。
43.监测装置6设置于马桶盖本体1的一侧并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监测装置6用于实时监测投影装置4投射出的投影变化,以向控制器发出翻转座圈3和/或座盖2的信号。
44.上述具有自动翻盖功能的智能马桶盖102及智能马桶100,通过感应装置5感测用户的状态来开闭投影装置4,只有用户接近智能马桶100时才开启投影,然后,再由,监测装置6通过监测投影的变化来控制座圈3和/或座盖2的翻转,从而节约了电能,而且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还可以避免异味散发,降低细菌扩散的可能。
45.投影装置4可设置于马桶盖本体1的左侧或右侧,如图1和图2所示,投影装置4设置在马桶盖本体1的左侧。
46.投影装置4包括第一投影器40和第二投影器41,其中,第一投影器40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并用于投射出第一投影图案401。第二投影器41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并用于投射出第二投影图案411。
47.监测装置6实时监测第一投影图案401的变化以向控制器发出翻转座盖2的信号。监测装置6还实时监测第二投影图案411的变化以向控制器发出翻转座圈3的信号。
48.第一投影器40和第二投影器41均可采用胶片投影仪或液晶投影仪。其中,胶片投影仪用光源投射到包括不透光部和透光部的投影片上,投影片的透光部能让光线通过,于是可在平面,例如地面,生成投影图案。
49.第一投影器40中投影片的透光部可以是座盖翻开的图案,如此,第一投影器40在地面投射出的第一投影图案401便是“座盖翻开”的图案,以提示用户可将脚放置在第一投影图案401上,而控制座盖2的翻转。
50.第二投影器41中投影片的透光部可以是座圈翻开的图案,如此,第二投影器41在地面投射出的第二投影图案411便是“座圈翻开”的图案,以提示用户可将脚放置在第二投影图案411上,而控制座圈3的翻转。
51.为了确保投影至平面上的图案清晰,于是,第一投影器40和第二投影器41均可采用具有图像校正模块的胶片投影仪。通过图像校正模块对投影出的图案进行矫正,如此,也为监测装置6对投影处图案的变化提供了保证,确保投影图案的变化能够被监测装置6快速捕捉,以控制座盖2、座圈3的翻转。
52.可以理解的,第一投影器40和第二投影器41还可采用液晶投影仪,特别是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液晶投影仪。如此一来,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例如wifi模块,与终端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对投影图案进行个性化设计和编辑。例如,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
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67.当投影装置4开启后,在一定时间内,并未有用户进行相关翻转座盖2、座圈3的操作,那么出于节能的考虑,可以理解的,控制器具有计时模块,计时模块用于在投影装置4开启后进行计时,当达到预设时间后,控制器控制投影装置4关闭。
68.如果座盖2处于打开状态,那么出于和健康的考虑,当达到预设时间后控制器还控制翻转机构将座盖2和座圈3关闭,以避免异味散发,降低细菌扩散的可能。
69.上述实施例中的智能马桶100,其智能马桶盖102包括马桶盖本体1、设置于马桶盖本体1内的控制器、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机构驱动可翻转连接于马桶盖本体1上的座盖2及座圈3。
70.智能马桶盖102还包括投影装置4、感应装置5以及监测装置6。其中,投影装置4设置于马桶盖本体1的一侧并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投影装置4用于向一平面投影。
71.感应装置5设置于马桶盖本体1内并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感应装置5用于感应用户a的状态,以向控制器发出开闭投影装置4的信号。
72.监测装置6设置于马桶盖本体1的一侧并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监测装置6用于实时监测投影装置4投射出的投影变化,以向控制器发出翻转座圈3和/或座盖2的信号。
73.智能马桶盖102通过感应装置5感测用户的状态来开闭投影装置4,只有用户接近智能马桶100时才开启投影,然后,再由,监测装置6通过监测投影的变化来控制座圈3和/或座盖2的翻转,从而节约了电能,而且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还可以避免异味散发,降低细菌扩散的可能。
74.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