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屉柜门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8564发布日期:2022-06-21 22:1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屉柜门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抽屉柜门体结构。


背景技术:

2.抽屉柜门体结构一般包括有面板和安装在面板背面的后盖。
3.而抽屉柜的拉手一般为内嵌式或外置式,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0336111.0(公告号为cn212699709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医用消毒柜》公开了一种外置式的拉手。
4.但是,外置式拉手一般用紧固件直接安装在面板上,第一,拉门时应力集中在面板上,容易破坏面板;第二,后盖需要额外的连接结构安装在面板的背面;第三,后盖正面的边缘与面板背面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间隙,产品精致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拉门时应力集中在面板上的抽屉柜门体结构。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一套连接结构实现面板、后盖和拉手组件的相对固定的抽屉柜门体结构。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后盖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抽屉柜门体结构。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抽屉柜门体结构,包括有
9.面板;
10.后盖,位于所述面板的背面,且后盖的正面与面板的背面之间形成有夹层;以及
11.拉手本体,设于面板的正面;
1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穿孔,所述的面板上开设有与第一穿孔相对应对应的第二穿孔,所述的后盖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穿孔相对应的第三穿孔,所述的拉手本体、面板和后盖之间通过将紧固件依次穿设在第三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进行连接。
13.为了实现第一穿孔的设置,所述的拉手本体包括有握持部以及两个分别支撑在握持部两端的支撑部,支撑部的后端面抵接在所述面板的正面,该握持部和支撑部均为中空结构,将握持部和支撑部连接处共用的壁面记为连接壁,该连接壁上开设有连通握持部和支撑部内腔的所述第一穿孔。
14.为了实现拉手组件、面板和后盖之间的连接,所述的紧固件包括有
15.螺栓,包括有螺杆以及连接在螺杆头部的螺头,所述的螺杆穿设在第三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中,所述的螺头抵接在所述后盖的背面;以及
16.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的尾部,抵接在所述连接壁的正面。
17.为了避免后盖在螺头的夹紧力下发生形变,所述的紧固件还包括有垫圈,该垫圈
套设在所述的螺杆上,且夹设于所述面板的背面以及后盖的正面之间。
18.为了避免螺杆直接接触面板,所述垫圈的前端面上凸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穿孔的周壁以及所述螺杆之间。
19.为了方便螺头隐藏,提高美观性,所述后盖位于第三穿孔外周的背面向前凹陷形成有凹陷部,所述的螺头容置在该凹陷部中。
20.为了对螺母进行预定位,所述连接壁的正面设有用于对螺母进行限位的限位座。
21.为了方便第一穿孔的加工,所述握持部的前侧具有开口,且该开口处盖设有盖板。
22.为了实现盖板在握持部上的安装,所述握持部的内部至少设有至少两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安装片,该安装片上开设有卡槽,对应地,所述盖板的背面凸设有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的卡扣,各卡扣卡设在对应的卡槽中。
23.为了增加面板和后盖的接触面积,避免后盖正面边缘刮蹭面板,所述后盖正面的边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翻边,该翻边抵接在所述面板的背面。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拉手本体的左右两端开始第一穿孔,在面板上开设有与第一穿孔相对应对应的第二穿孔,在后盖上开设有与第二穿孔相对应的第三穿孔,拉手本体、面板和后盖之间通过将紧固件依次穿设在第三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进行连接;
25.第一,拉门时拉手本体的力最终作用到后盖上,能够避免拉门时应力集中在面板上而使其发生破裂;
26.第二,通过一套连接结构即紧固件实现面板、后盖和拉手本体的相对固定,结构简单;
27.第三,紧固件的压紧力能够减小后盖的翻边与面板背面之间的间隙,提高产品精致度。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抽屉柜门体结构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中抽屉柜门体结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1中抽屉柜门体结构局部位置的纵向剖视图;
31.图4为图1中抽屉柜门体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3.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抽屉柜门体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抽屉柜可以是橱柜、消毒柜等,以下以消毒柜为例进行说明。该抽屉柜门体结构包括有面板1、后盖2、拉手组件3和紧固件4。
34.其中,面板1为玻璃面板,面板1上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二穿孔11。
35.后盖2位于面板1的背面,且后盖2的正面与面板1的背面之间形成有夹层21,后盖2上开设有与第二穿孔11一一对应的第三穿孔22,后盖2位于第三穿孔22外周的背面向前凹陷形成有凹陷部23,后盖2正面的边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翻边24,该翻边24抵接在面板1的背面。
36.拉手组件3包括有拉手本体31和盖板32。
37.具体地,拉手本体31包括有握持部311以及两个分别支撑在握持部311两端的支撑部312,支撑部312的后端面抵接在面板1的正面;握持部311和支撑部312均为中空结构,将握持部311和支撑部312连接处共用的壁面记为连接壁313,该连接壁313上开设有连通握持部311和支撑部312内腔的第一穿孔3131,该第一穿孔3131与第二穿孔11一一对应;握持部311的前侧具有开口。
38.盖板32盖设在握持部311前侧的开口处,且盖板32和握持部311的相对面上具有相互抵接的外台阶和内台阶。
39.为了实现盖板32在握持部311上的安装,握持部311的内部至少设有至少两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安装片3111,该安装片3111上开设有卡槽3112,对应地,盖板32的背面凸设有与卡槽3112一一对应的卡扣321,各卡扣321卡设在对应的卡槽3112中。安装片3111的设置一方面作为连接件与卡扣321相配合,另一方面作为加强筋提高握持部311的机械强度。
40.本实施例中,盖板32和握持部311还通过超声波焊接机焊接,盖板32上设置了若干定位点和4条焊线,定位点通过点定位,使得盖板32和握持部311定位更准确。
41.紧固件4包括有螺栓41、螺母42和垫圈43。
42.具体地,螺栓41包括有螺杆411以及连接在螺杆411头部的螺头412,上述螺杆411依次穿设在第三穿孔22、第二穿孔11和第一穿孔3131中,螺头412容置在凹陷部23中,并抵接在凹陷部23的内壁上。
43.螺母42螺纹连接在螺杆411的尾部,并抵接在连接壁313的正面。另外,连接壁313的正面设有用于对螺母42进行限位的限位座3132,从而方便螺母42的预定位;盖板32的背面凸设有限位柱322,该限位柱322抵接在螺母42的前端面上,从而避免螺母42脱出。
44.垫圈43套设在螺杆411上,且夹设于面板1的背面以及后盖2的正面之间,避免后盖2在螺头412的夹紧力下发生形变。另外,垫圈43的前端面上凸设有环形凸起431,该环形凸起431位于第二穿孔11的周壁以及螺杆411之间,从而避免螺杆411直接接触面板1。
4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安装时,先将螺母42限位于限位座3132上,接着将盖板32安装在握持部311上,然后将垫圈43的环形凸起431对准第二穿孔11插入,再将拉手组件3的第一穿孔3131对准面板1的第二穿孔11抵接在其正面,将后盖2的第三穿孔22对准面板1的第二穿孔11抵接在其背面,最后将螺栓41的螺杆411依次穿过第三穿孔22、第二穿孔11和第一穿孔3131,旋转螺栓41与螺母42螺纹连接,直到螺头412容置在凹陷部23中,并抵接在凹陷部23的内壁上。
46.这种安装方式的优点在于:
47.第一,拉门时拉手组件3的力最终作用到后盖2上,能够避免拉门时应力集中在面板1上而使其发生破裂;
48.第二,通过一套连接结构即紧固件4实现面板1、后盖2和拉手组件3的相对固定,结构简单;
49.第三,螺头412对后盖21的压紧力能够减小后盖2的翻边24与面板1背面之间的间隙,提高产品精致度;
50.第四,螺母42远离拉手本体31与面板1的接触面,减小了拉门时对握持部311的力
臂,避免拉手本体31损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