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板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0500发布日期:2022-01-19 19:1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板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板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暴雨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排水系统无法有效进行足量排水,使得大量的雨水堆积并逐渐灌入无法密封的建筑物内部,这会导致放置在建筑物地面的物品受到雨水的浸湿而造成损坏。现有的门店中门板通常安装在设定的展示柜上进行展示,既不方便移动也不方便高度调节。当遇到雨水倒灌的情况时,水平高度较低的门板及展示柜会被雨水浸湿造成损坏。另外,展示柜用于存储盒展示各种商品,现有的展示柜一般为360
°
旋转的展示柜,但是此类展示柜存在展示效果差,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3.中国专利cn209932196u公开了一种门板展示架,涉及家具展示技术领域。该门板展示架包括固定件、转轴以及展示组件。其中,固定件用于与支撑面固定连接;转轴转动地设置于固定件上方;展示组件设置于转轴,展示组件具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多个门板,以使多个门板以转轴为中心呈散射状的圆周阵列设置,每个门板的高度方向均沿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该门展示架的柜制造成本低,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并且,通过展示组件的设置,使得门板展示架不但转轴处可360
°
旋转观察,还可以使得门板处0~90
°
可旋转观察,从而可有效地改善门板的展示效果。该专利无法调节门板展示结构的高度,无法在发生水灾时能够尽可能提升门板所处的位置,以避免门板被雨水浸湿。另外该装置不方便在不使用时进行折叠,减小其空间的占用率,也不方便进行展示装置及夹持的门板的转移。
4.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门板展示装置,其至少包括用于安装展示框架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能够构成展示框架结构的上导轨组件和环形导轨组件,其中,所述上导轨组件的导轨能够与所述环形导轨组件的环形导轨进行对接并形成闭合轨道;所述上导轨组件和环形导轨组件按照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进行转动并调整所处位置的方式折叠放置在所述底座上。
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环形导轨组件至少包括环形导轨盘、轴杆和限位支杆,其中,所述轴杆穿过环形导轨盘的一端能够可拆卸地卡接至所述上导轨组件上,所述轴杆远离所述环形导轨盘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环形导轨盘开设有能够与所述上导轨组件的导轨进行对接的环形导轨;所述限位支杆设置在所述轴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限位支杆能够选择性地对所述轴杆进行限位支撑。
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轨组件至少包括横梁、上导轨和拉索模块,所述横梁通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将其支撑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横梁上开设有能够与支撑杆的第二支撑杆进行卡位连接的第一卡槽。
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梁靠近所述底座的表面还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环形导轨盘的环形导轨进行对接的上导轨,所述上导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导轨盘的环形导轨进行对接,从而构成一个闭合的轨道。
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拉索模块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驱动单元、选择性地与所述环形导轨组件进行连接的连接绳和跟随驱动单元进行转动并调节连接绳长度的收束轮。
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绳能够与所述环形导轨组件进行连接,并在环形导轨组件未与所述横梁卡接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带动收束轮进行转动的方式改变所述连接绳的长度,从而调节所述环形导轨组件的转动角度和位置。
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横梁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支撑杆和横梁以转动的方式折叠在所述底座上。
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梁上还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环形导轨组件的轴杆端部进行卡接的第二卡槽。
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槽体外侧均设置有能够进行槽腔限定的插销单元。
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至少包括底座主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下方的高度调节件和移动单元。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6.本装置通过设置可拆卸且可折叠的展示结构,使得上导轨组件、环形导轨组件、支撑杆和夹持组件均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在底座的上方搭建一个门板展示框架,或者折叠在底座上,方便进行装置的转移和收纳。尤其是在遇到暴雨等洪涝情况下,通过折叠上导轨组件、环形导轨组件、支撑杆和夹持组件,使得装置占用空间大大减小的同时,还能够在高度有限的室内环境下调整底座的高度,使得其上方折叠方式的各部件能够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避免各部件及其夹持的门板等被水浸泡造成损坏。本装置通过设置高度调节件,使得装置的高度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节避免了装置部件被洪水浸泡。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门板展示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列表
19.1:底座;2:上导轨组件;3:环形导轨组件;4:支撑杆;5:夹持组件;11:底座主体;12:高度调节件;13:移动单元;14:连杆;21:横梁;22:上导轨;23:拉索模块;31:环形导轨盘;32:轴杆;33:限位支杆;34:拉力弹簧;41:第一支撑杆;42:第二支撑杆;51:滑块;52:转动轴;53:夹持槽;211:第一卡槽;212:插销单元;213:第二卡槽;231:驱动单元;232:连接绳;233:收束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21.实施例1
22.本技术涉及一种门板展示装置,其包括底座1、上导轨组件2、环形导轨组件3、支撑杆4和夹持组件5。
23.根据图1示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1上安装有环形导轨组件3和支撑柱4。环形导轨组件3和支撑柱4远离底座1的一端可拆卸的与上导轨组件2连接。在两个相互平行的环形导轨组件3的两端定位安装在底座1和上导轨组件2上的情况下,环形导轨组件3的轨道口与上导轨组件2的轨道端口相互对接从而构成一个封闭回路的轨道。两个环形导轨组件3分别与上导轨组件2的轨道的两个端口进行对接。上导轨组件2和环形导轨组件3共同形成顶部轨道内安装有若干个能够夹持门板进行展示的夹持组件5。夹持组件5能够使得门板悬置与轨道下方,并且夹持组件5能够带动门板沿轨道方向进行平移。上导轨组件2的一端与支撑杆4的第一支撑杆41转动连接,上导轨2的另一端与支撑杆4的第二支撑杆42可拆卸卡接,使得上导轨组件2与第二支撑杆42分离时,上导轨组件2能够绕第一支撑杆41进行转动的方式进行装置折叠。环形导轨组件3的轴向下端与底座1转动连接,从而环形导轨组件3能够以旋转的方式折叠放置在底座1上。本装置通过设置可拆卸且可折叠的展示结构,使得上导轨组件2、环形导轨组件3、支撑杆4和夹持组件5均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在底座1的上方搭建一个门板展示框架,或者折叠在底座1上,方便进行装置的转移和收纳。尤其是在遇到暴雨等洪涝情况下,通过折叠上导轨组件2、环形导轨组件3、支撑杆4和夹持组件5,使得装置占用空间大大减小的同时,还能够在高度有限的室内环境下调整底座1的高度,使得其上方折叠方式的各部件能够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避免各部件及其夹持的门板等被水浸泡造成损坏。
24.优选地,底座1包括底座主体11和设置在底座主体11下方的高度调节件12和移动单元13。现有室内环境中,由于室内楼层高度有限,底座1是无法直接抬高竖直设置的环形导轨组件3、支撑杆4和夹持组件5等部件,当洪水淹没底座1后会进一步侵蚀环形导轨组件3、支撑杆4和夹持组件5轴向下端以及夹持组件5所夹持的门板,这会导致装置部件的遭受侵蚀损坏的同时降低了使用寿命,同时展示的门板也会存在一定的破损。因此,为了方便进行门板展示的同时还方便展示结构进行快速拆卸和有效转移,本技术将底座与上导轨组件2、环形导轨组件3、支撑杆4和夹持组件5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或活动连接,使得各部件在完成使用或极端情况下快速地进行折叠收纳,并通过抬高底座1的高度的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各部件及门板能够始终处于一个安全且无外界侵蚀的高度。优选地,多个高度调节件12均匀地分布在底座主体11的底部,且其还能够对底座主体11进行支撑。优选地,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高度调节件12之间还设置有连杆14。连杆14能够使得高度调节杆12之间相互连接,提高其支撑的稳定性,为上部的各部件提供一个稳定支撑平台。优选地,高度调节件12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带动装置进行移动的移动单元13。优选地,移动单元13可以为带有刹车的万向轮,从而移动单元13根据需求选择性地带动装置进行定向移动或固定放置在某一设定位置处。
25.优选地,上导轨组件2包括横梁21、上导轨22和拉索模块23。横梁2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41转动连接,使得横梁21能够绕其与第一支撑杆41的连接端进行转动,从而横梁21
能够以其与第一支撑杆41的杆体相互贴靠的方式进行折叠。优选地,横梁21远离第一支撑杆41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第二支撑杆41的端部进行卡接的第一卡槽211。优选地,第一卡槽211的槽体外侧(横梁2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能够将第二支撑杆41的端部限制在第一卡槽211中的插销单元212。优选地,横梁21的杆体上还开设有两个用于可拆卸连接环形导轨组件3的第二卡槽213。第二卡槽213的槽体外侧也设置有能够限制环形导轨组件3与横梁21之间相对位置的插销单元212。优选地,横梁21位于两个环形导轨组件3之间的梁体上设置有与环形导轨组件3的环形导轨开口进行对接的上导轨22。上导轨22的两端均与不同的两个环形导轨组件3的环形导轨的开口进行对接,从而构成一个限定夹持组件5移动区域的闭合轨道。设置得上导轨22能够将位于环形导轨组件3上收纳的多个夹持组件5及其夹持的门板移动至上导轨22的下方,方便门板能够在一个间隙空间充裕的位置绕夹持组件5进行转动的方式进行多角度的展示。
26.优选地,横梁21上还设置有能够为环形导轨组件3的转动提供拉扯作用力的拉索模块23。优选地,拉索模块23包括设置在横梁21上的驱动单元231、选择性地与环形导轨组件3进行连接的连接绳232和跟随驱动单元231进行转动并调节连接绳232长度的收束轮233。使用时,将连接绳232远离收束轮233的一端系绑在环形导轨组件3上,通过驱动单元231带动收束轮233转动的方式改变连接绳232的长度,从而将环形导轨组件3以转动的方式拉其或缓慢的平放在底座1上。优选地,驱动单元232为现有技术中能够正反转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能够与外接电源或蓄电池电连接。拉索模块23的设置能够减缓环形导轨组件3进行安装或拆卸时的操作难度,尤其是安装人员能够可控地调节环形导轨组件3的位置,避免在没有拉索模块23拉扯情况下的环形导轨组件3自身重力过大而不方便安装人员进行拆装。拉索模块23能够通过调节其与环形导轨组件3之间的连接绳232的长度的方式调节环形导轨组件3的位置。同时拉索模块23的设置使得使用者更方便、快捷地完成带有若干个夹持组件5及门板的大重量部件的悬吊拆装操作。
27.优选地,环形导轨组件3包括环形导轨盘31、轴杆32、限位支杆33和拉力弹簧34。轴杆32贯穿环形导轨盘31的一端能够选择性镶嵌安装在第二卡槽213中。轴杆32远离环形导轨盘31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从而轴杆32能够绕其与底座1的连接位置进行多角度转动,使得轴杆32能够垂直支撑在底座1的上方或折叠平放在底座1的上表面。优选地,轴杆32靠近底座1的一端还设置有能够限定其支撑位置的限位支杆33。多个限位支杆33能够限定垂直支撑在底座1上的轴杆32位置,避免轴杆32发生降低稳定性的晃动。优选地,环形导轨盘31内开设有供夹持组件5进行定向移动的环形导轨槽。环形导轨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一个移出夹持组件5的缺口。在轴杆32垂直支撑在底座1上时,环形导轨槽的缺口能够与上导轨22的端部对接构成相互连通的导轨通道。优选地,限位支杆33上还设置有能够限定支撑位置的拉力弹簧34。
28.优选地,支撑杆4包括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的轴向下端均与底座1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的杆体垂直于底座1时,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共用对上导轨组件2进行固定支撑。优选地,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均能够绕其与底座1的连接位置进行转动,使其能够折叠放置在底座1上。
29.优选地,夹持组件5包括滑块51、转动轴52和夹持槽53。滑块51设置在导轨通道中
并能够在环形导轨盘31和上导轨22中进行定向平移。优选地,滑块51的下表面上连接有垂直向下的转动轴52。转动轴52与夹持槽53转动连接,使得夹持槽53能够绕转动轴52的轴线进行转动。优选地,夹持槽53能够对门板边缘进行夹持,使得夹持单元5能够将门板悬置在上导轨组件的下方。
30.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