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清理水垢的蒸汽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9936发布日期:2022-04-02 08:1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清理水垢的蒸汽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清理水垢的蒸汽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蒸汽烹饪装置通常包括蒸汽发生器和用于为蒸汽发生器提供液体的水箱,当使用蒸汽烹饪装置时,利用蒸汽发生器加热水产生蒸汽,以为食物烹饪提供蒸汽热源。但在使用非纯水加热时蒸汽发生器会产生水垢,尤其在水质偏硬的地区使用,水垢问题会更加严重。并且随着结垢时间延长,水垢清洗难度会越大,最终导致管路堵塞。为了减缓甚至消除这些水垢,通常会向水箱中注入清洗剂如柠檬酸等,结合蒸汽烹饪器具的清洗程序对蒸汽发生器等进行清洗工作,清洗工作完成后再次往水箱加水,再次运行清洗程序用以清洗残留清洗剂。
3.上述方法需要在第一次运行清洗程序时往水箱内注入清洗剂,清洗完成后需要再往水箱倒入清水并再一次运行清洗程序以冲洗残渣,操作较为复杂且清洗时间较长,而且需要用户时刻看守才能完成整个清洗过程,无法实现一键自动除垢,严重影响消费者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清理水垢的蒸汽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可清理水垢的蒸汽烹饪器具,包括蒸汽发生器和用于向所述蒸汽发生器供液的供液单元,所述供液单元包括水泵和能够与所述水泵连通的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储液腔的排液口,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之间设有连通口,所述第二储液腔的液位变化以使得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由所述连通口排入所述第二储液腔。
7.本技术中的所述可清理水垢的蒸汽烹饪器具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8.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位于所述水箱内的浮动件,所述浮动件能够随所述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位高低变化而浮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连通口。
9.所述水箱包括主水箱和安装于所述主水箱内的副水箱,所述第一储液腔形成于所述副水箱内,所述第二储液腔形成于所述主水箱内;或,
10.所述水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
11.所述水箱设有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的过水腔,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一储液腔,所述过水腔内设有随所述第二储液腔液位变化的浮动件,且在所述浮动件打开所述连通口的状态下,所述过水腔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
12.所述水箱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且靠近所述连通口处设置的浮动件,所述第
一储液腔内的液体通过所述连通口间歇性向所述第二储液腔内排液,以带动所述浮动件打开或封闭所述连通口。
13.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具有封闭所述连通口的封闭状态和打开所述连通口的打开状态。
14.在所述封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之间压力平衡;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储液腔内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储液腔内的压力,且所述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在压差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储液腔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
15.所述单向阀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之间的压差作用下动作,以由所述封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
16.所述水箱内设有隔板和引流通道,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所述引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储液腔内,所述引流通道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的入水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在压差作用下经由所述引流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
17.所述蒸汽烹饪器具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置有水箱置放位,所述水箱可取放地置于所述水箱置放位,所述排液口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排液口的封堵件,所述水箱置放位设有触发件,所述水箱放置到所述水箱置放位时,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封堵件打开所述排液口。
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技术通过将水箱设置为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储液腔的排液口,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之间设有连通口,且所述第二储液腔的液位变化以使得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由所述连通口排入所述第二储液腔,使得用户在需要对蒸汽发生器和管路等进行除垢时,在第二储液腔内注入除垢剂,启动清洗模式后,位于第二储液腔的除垢剂通过排液口流入蒸汽发生器和管道等部件中,对蒸汽发生器以及管路等进行自动除垢,随着第二储液腔内除垢剂的不断减少,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位也不断降低,位于第一储液腔的液体通过连通口进入到第二储液腔内并通过排液口进入到蒸汽发生器和管道等部件内,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内水垢残渣的作用,从而保证蒸汽发生器及管道的清洁度,延长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无需用户向水箱内二次注水以对管路及蒸汽发生器进行冲洗,实现了省步骤的清洗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20.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将烹饪器具设置为包括位于所述水箱内的浮动件,且所述浮动件能够随所述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位高低变化而浮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连通口,使得连通口能够在浮动件的浮动作用下实现连通口的打开或封闭,当启动清洗模式后,除垢剂逐渐流入蒸汽发生器内,使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位逐渐降低,同时浮动件也跟随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位向下移动,当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位低于连通口时,使得连通口得以打开,从而使第一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连通,位于第一储液腔内的原水进入到第二储液腔并通过排液口进入到蒸汽发生器内,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内水垢残渣的作用,结构简单且无需设置额外的驱动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2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将水箱设置为包括主水箱和安装于所述主水箱内的副水箱,且所述第一储液腔形成于所述副水箱内,所述第二储液腔形成于所述主水箱内,使得水箱的占用空间得以降低,有助于水箱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为烹饪器具小型
化提供了条件。同时,通过主水箱、副水箱实现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的分区,为所述烹饪器具的使用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作为优选,所述副水箱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主水箱内,在清洗模式下所述副水箱安装于所述主水箱内以实现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的分区,在烹饪模式下,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拆下或安装所述副水箱,在拆下副水箱进行烹饪的状态下,可以增加水箱单次的储水量,以减少加水次数。
22.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箱内设置隔板,且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通过设置隔板便可实现水箱的内部分区,以实现第二储液腔与第一储液腔的分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还能对水箱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水箱整体的结构强度得以提高。
23.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在水箱内设置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的过水腔,所述过水腔内设有随所述第二储液腔液位变化的浮动件,且在所述浮动件打开所述连通口的状态下,所述过水腔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浮动件设置在过水腔内,使得连通口能够在浮动件的浮动作用下实现连通口的打开或封闭,使得过水腔对浮动件实现一定的移动限位,使浮动件只能在过水腔中上下浮动,确保浮动件的浮动位置,保证连通口打开和封闭的稳定性。
24.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将水箱设置为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且靠近所述连通口处设置的浮动件,所述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通过所述连通口间歇性向所述第二储液腔内排液,以带动所述浮动件打开或封闭所述连通口,当启动清洗模式后,除垢剂逐渐流入蒸汽发生器内,使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位逐渐降低,同时浮动件也跟随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位向下移动,当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位低于连通口时,使得连通口得以打开,从而使第一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连通,原水间歇排入第二储液腔,以实现间歇式供水,并通过排液口进入到蒸汽发生器内,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内水垢残渣的作用,结构更加简单且无需设置额外的驱动部件,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25.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在烹饪器具内设置单向阀,且所述单向阀具有封闭所述连通口的封闭状态和打开所述连通口的打开状态,使得用户需要对烹饪器具进行清洗除垢时,在第二储液腔内注入除垢剂,在第一储液腔内注入液体,由于连通第一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的连通口处设有单向阀,因此在单向阀处于封闭状态时,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不能进入到第二储液腔内,确保了第二储液腔内除垢剂的浓度适宜,避免蒸汽发生器和管道等除垢之前,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便进入到除垢剂中导致除垢剂稀释严重造成除垢剂无法除垢的情况,保证除垢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单向阀打开状态时,使得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只能进入到第二储液腔内,而除垢剂是不能进入第一储液腔中的,从而确保了第一储液腔中的液体的清洁度,保证除垢后冲洗的顺利进行。用户启动清洗模式后,除垢剂通过排液口进入到蒸汽发生器内,对蒸汽发生器以及管路等进行除垢,而且当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连通,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通过连通口进入到第二储液腔内,并经过排液口排入蒸汽发生器中,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内水垢残渣的作用。
26.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封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之间压力平衡,使得第一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体不会相互混合,保证第一储液腔内液体的清洁度,从而保证后续除垢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储液腔内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储液腔内的压力,且所述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在压差的作
用下由所述第一储液腔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通过第一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之间的压差便可实现将第一储液腔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并通过排液口排入蒸汽发生器及管道等部件中,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内水垢残渣的作用,避免了通过设置其他驱动部件以实现第一储液腔内液体向第二储液腔内的引流,简化了整机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27.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将单向阀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储液腔和所述第一储液腔之间的压差作用下动作,以由所述封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使得烹饪器具在进行清洗程序时,所述单向阀能够在压差的作用下动作以使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经单向阀流入第二储液腔内,实现对除垢剂的充分稀释,并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内水垢残渣的作用,避免了通过设置其他驱动部件以实现连通口的通断,简化了整机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28.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使用隔板将所述水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结构简单且便于装配,降低了水箱的生产成本,同时隔板还能对水箱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水箱整体的结构强度得以提高。而且所述引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储液腔内,所述引流通道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的入水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在压差作用下经由所述引流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使得用户在需要对烹饪器具进行除垢时,在第一储液腔内注入液体,在第二储液腔内注入除垢剂,启动清洗模式后,位于第二储液腔的除垢剂通过排液口流入蒸汽发生器,对蒸汽发生器以及管路等进行自动除垢,而后位于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在压差作用下通过引流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并自所述排液口入蒸汽发生器,实现对蒸汽发生器和管路等除垢后的冲洗操作,无需用户向水箱内二次注水以对管路及蒸汽发生器进行冲洗,实现了省步骤的清洗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29.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还包括机体,通过在所述机体设置有水箱置放位,且所述水箱可取放地置于所述水箱置放位,使得水箱相对于机体可取放,使用户在需要对水箱进行清洗或加水时可将水箱取下来进行相应的操作,方便水箱的清洗以及加水。同时所述排液口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排液口的封堵件,所述水箱置放位设有触发件,所述水箱放置到所述水箱置放位时,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封堵件打开所述排液口,使得水箱在未放置在水箱置放位时,排液口是被封堵件封闭的,避免水箱内的液体流到外界。同时在水箱放置到水箱置放位时,触发件触发所述封堵件打开所述排液口,从而实现排液口的打开,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1.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蒸汽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水箱与蒸汽发生器的连接视图;
33.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水箱的剖视图;
34.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水箱的剖视图;
35.图5为本技术再一种实施方式下水箱的剖视图;
36.图6为本技术再一种实施方式下水箱的爆炸图;
37.图7为本技术还一种实施方式下水箱的剖视图;
38.图8为本技术还一种实施方式下水箱的爆炸图;
39.图9为本技术再一种实施方式下水箱的剖视图;
40.图10为本技术又一种实施方式下水箱的剖视图;
41.图11为本技术又一种实施方式下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42.其中,
43.1-水箱、11-主水箱、111-第二储液腔、112-凸筋、12-副水箱、121-第一储液腔、13-排液口、14-隔板、15-连通口、16-安装口、17-箱盖、18-除垢剂投放口、19-原水注入口;2-机体、21-水箱置放位;3-蒸汽发生器;4-浮动件;5-限位件、51-过水腔;6-安装盖;7-封堵件;8-单向阀、81-密封部、811-过水间隙;9-引流通道、91-入水口、92-出水口;10-清洗盒、101-流体出口、102-堵塞件。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4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6.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可清理水垢的蒸汽烹饪器具,包括蒸汽发生器3和用于向所述蒸汽发生器3供液的供液单元,所述供液单元包括水泵和能够与所述水泵连通的水箱1,水泵用于将水箱1中的液体泵送至蒸汽发生器3中,所述水箱1内设有第一储液腔121和第二储液腔111,所述水箱1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储液腔111的排液口13,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和所述第二储液腔111之间设有连通口15,所述第二储液腔111的液位变化以使得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由所述连通口15排入所述第二储液腔111。
47.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储液腔内所注入的液体可以是原水、纯净水或蒸馏水,所述原水指代的是非纯净水,即市政自来水,当然,第一储液腔121内也可以注入纯水、蒸馏水等,在此不再赘述。同时第二储液腔111内在烹饪器具的清洗模式下注入的是除垢剂,在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下,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可以注入原水、纯净水或蒸馏水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除垢剂为柠檬酸颗粒,柠檬酸通常为食品级柠檬酸,由此配置的除垢剂既安全卫生,也不会对蒸汽发生器3和管路造成损伤,当然,本技术中所述的除垢剂并不局限于固态柠檬酸颗粒,还可以是水和柠檬酸配置的高浓度柠檬酸试剂,当然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它的除垢剂(如小苏打、醋酸等)。
48.本技术通过将水箱1设置为第一储液腔121和第二储液腔111,所述水箱1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储液腔111的排液口13,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和所述第二储液腔111之间设有连通口15,且所述第二储液腔111的液位变化以使得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由所述连通口15排入所述第二储液腔111,使得用户在需要对蒸汽发生器3和管路等进行除垢时,在第二储液腔111内注入除垢剂,启动清洗模式后,位于第二储液腔111的除垢剂通过排液口13流入蒸汽发生器3和管道等部件中,对蒸汽发生器3以及管路等进行自动除垢,随着所述第二储液腔内除垢剂的不断减少,第二储液腔111内的液位也不断降低,位于第一储液腔121
的原水通过连通口15进入到第二储液腔111内并通过排液口13进入到蒸汽发生器3和管道等部件内,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3内水垢残渣的作用,从而保证蒸汽发生器3及管道的清洁度,延长蒸汽发生器3的使用寿命,同时无需用户向水箱1内二次注水以对管路及蒸汽发生器3进行冲洗,实现了省步骤的清洗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4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位于所述水箱1内的浮动件4,所述浮动件4能够随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的液位高低变化而浮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连通口15。
50.通过将烹饪器具设置为包括位于所述水箱1内的浮动件4,且所述浮动件4能够随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的液位高低变化而浮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连通口15,使得连通口15能够在浮动件4上下浮动作用下实现连通口15的打开或封闭,当启动清洗模式后,除垢剂逐渐流入蒸汽发生器3内,使第二储液腔111内的液位逐渐降低,同时浮动件4也跟随第二储液腔111内液位的降低向下移动,当第二储液腔111内的液位低于连通口15时,使得连通口15得以打开,从而使第一储液腔121与第二储液腔111连通,位于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进入到第二储液腔111并通过排液口13进入到蒸汽发生器3内,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3内水垢残渣的作用,结构简单且无需设置额外的驱动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5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该实施方式下浮动件4的设置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以下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52.实施例1: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水箱1包括主水箱11和安装于所述主水箱11内的副水箱12,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形成于所述副水箱12内,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形成于所述主水箱11内。
53.通过将水箱1设置为包括主水箱11和安装于所述主水箱11内的副水箱12,且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形成于所述副水箱12内,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形成于所述主水箱11内,使得水箱1的占用空间得以降低,有助于水箱1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为烹饪器具小型化提供了条件。
54.进一步地,所述副水箱1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水箱11,通过将副水箱12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水箱11内的形式:一方面可将副水箱12拆卸下来对主水箱11进行清洗,避免了副水箱12与主水箱11连接后产生的清洗死角,清洗更加彻底方便,减少了除垢剂的残留;另一方面烹饪器具在正常使用状态时,副水箱12可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放入或不放入主水箱11,当然,在副水箱12不放入主水箱11的情形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有效的液体注入量,为蒸汽发生器3提供更多的液体供给,而且在第一储液腔121内液位低于预设液位时,能够更快的提供液体供给,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55.作为该实施例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水箱1设有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连通的过水腔51,所述连通口15连通所述第一储液腔121,所述过水腔51内设有随所述第二储液腔111液位变化的浮动件4,且在所述浮动件4打开所述连通口15的状态下,所述过水腔51通过所述连通口15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连通。
56.通过在水箱1内设置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连通的过水腔51,所述过水腔51内设有随所述第二储液腔111液位变化的浮动件4,且在所述浮动件4打开所述连通口15的状态下,所述过水腔51通过所述连通口15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连通,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浮动件4设置在过水腔51内,使得连通口15能够在浮动件4的浮动作用下实现连通口15
的打开或封闭,使得过水腔51对浮动件4实现一定的移动限位,使浮动件4只能在过水腔51中上下浮动,确保浮动件4的浮动位置,保证连通口15打开和封闭的稳定性。
5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该实施例下过水腔51的形成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以下实施例中任意一种:
58.实施方式1:在该实施方式中,水箱1还包括固定在主水箱11内的浮子座,所述浮子座限定出过水腔51,实现对浮动件4的移动限位,更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口15处设有单向阀,当用户将副水箱12拆卸后向内注入液体(原水、纯净水或蒸馏水)时,由于单向阀的存在,注入到所述副水箱12内的液体不会通过连通口15溢流到外界,保证了移动所述副水箱12的过程中副水箱内的液体不会通过连通口15溢出。所述浮子座设置触发所述单向阀动作以打开或封闭所述连通口15的触发件,当将所述副水箱12装入所述主水箱11内时,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单向阀移动以解除所述单向阀对所述连通口15的封闭,此时所述连通口15与所述过水腔51之间的通断受制于所述浮动件4,且在所述浮动件4打开所述连通口15的状态下,所述过水腔51通过所述连通口15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连通。
59.实施方式2: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1还包括限位件5,所述限位件5与所述副水箱12配合形成与所述浮动件4适配且能够与所述连通口15连通的所述过水腔51,且所述限位件5设有连通所述过水腔51和所述第一储液腔121的过水孔,所述浮动件4在所述过水腔51内上下浮动以实现连通口15的打开或封闭。
60.通过在水箱1内设置限位件5,且所述限位件5与所述副水箱12配合形成与所述浮动件4适配且能够与所述连通口15连通的过水腔51,实现对浮动件4的移动限位,使得浮动件4只能在过水腔51中上下浮动,确保浮动件4的浮动位置,避免其在液力作用下随意切换位置导致连通口15开闭不稳定的情况,保证连通口15打开或者封闭的顺畅和稳定,从而保证清洗时的稳定性。
61.实施例2:如图4、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水箱1内设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所述水箱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和所述第二储液腔111。
62.通过设置隔板14便可实现水箱1的内部分区,以实现第二储液腔111与第一储液腔121的分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还能对水箱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水箱1整体的结构强度得以提高。
6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该实施例下浮动件4的移动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以下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64.实施方式1:如图4所示,所述水箱1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且靠近所述连通口15处设置的浮动件4,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通过所述连通口15间歇性向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排液,以带动所述浮动件4打开或封闭所述连通口15。
65.通过将水箱1设置为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且靠近所述连通口15处设置的浮动件4,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通过所述连通口15间歇性向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排液,以带动所述浮动件4打开或封闭所述连通口15,当启动清洗模式后,除垢剂逐渐流入蒸汽发生器3内,使第二储液腔111内的液位逐渐降低,同时浮动件4也跟随除垢剂向下移动,当第二储液腔111内的液位低于连通口15时,使得连通口15得以打开,从而使第一储液腔121与第二储液腔111连通,原水间歇排入第二储液腔111,以实现间歇式供水,并通过排液口13进入到蒸汽发生器3内,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3内水垢残渣的作用,结构更加
简单且无需设置额外的驱动部件,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66.实施方式2: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1与所述隔板14配合形成与所述浮动件4适配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连通。
67.通过将所述水箱设置为与所述隔板14配合形成与所述浮动件4适配的限位腔,且所述限位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连通,实现对浮动件4的移动限位,使得浮动件4只能在限位腔中上下浮动,确保浮动件4的浮动位置,避免其在液力作用下随意切换位置导致连通口15开闭不稳定的情况,保证连通口15打开或者封闭的顺畅和稳定,从而保证清洗时的稳定性。同时限位腔由水箱与隔板14配合而成,避免了需要单独另设限位件5以对浮动件4进行限位,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成本。
68.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所述水箱1设有与所述限位腔连通的安装口16,所述浮动件4能够自所述安装口16取放,所述水箱1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水箱1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安装口16的安装盖6,所述安装盖6与所述安装口16密封配合。
69.通过在所述水箱1设有与所述限位腔连通的安装口16,且所述浮动件4能够自所述安装口16取放,同时所述水箱1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水箱1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安装口16的安装盖6,使得烹饪器具在使用过后可将安装盖6拆卸下来,从而可将浮动件4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便于浮动件4的清洗和更换,避免浮动件4长时间使用过后积存较多的杂质导致浮动件4浮动不顺畅和水质污染的情况,同时拆下安装盖6后,水箱1便无法继续使用,降低了用户对配件易忘易丢的风险。而且所述安装盖6与所述安装口16密封配合,避免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自安装口16与安装盖6之间的间隙溢流到外界的情况。
70.当然,本技术中浮动件4的移动方式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中借助液体浮力上下移动,其还可以在水箱1内还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控制浮动件4上下移动,当第二储液腔111内液位降低时,驱动装置将浮动件4驱动至打开连通口15,当第二储液腔111液位变高时,驱动装置将浮动件4驱动至封闭连通口15。浮动件4移动更加稳定,提高连通口15打开和封闭的顺畅性。例如:在机体2内设置电磁铁,浮动件4设能够与电磁铁实现磁吸配合的金属件或磁性件,通过电磁铁的通断实现带动浮动件4的移动。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动力驱动方式。
71.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图8、图9所示,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单向阀8,所述单向阀8具有封闭所述连通口15的封闭状态和打开所述连通口15的打开状态。
72.通过在烹饪器具内设置单向阀8,且所述单向阀8具有封闭所述连通口15的封闭状态和打开所述连通口15的打开状态,使得用户需要对烹饪器具进行清洗除垢时,在第二储液腔111内注入除垢剂,在第一储液腔121内注入液体,由于连通第一储液腔121与第二储液腔111的连通口15处设有单向阀8,因此在单向阀8处于封闭状态时,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不能进入到第二储液腔111内,确保了第二储液腔111内除垢剂的浓度适宜,避免蒸汽发生器3和管道等除垢之前,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便进入到除垢剂中导致除垢剂稀释严重造成除垢剂无法除垢的情况,保证除垢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单向阀8打开状态时,使得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只能进入到第二储液腔111内,而除垢剂是不能进入第一储液腔121中的,从而确保了第一储液腔121中的液体的清洁度,保证除垢后冲洗的顺利进行。用户启动清洗模式后,除垢剂通过排液口13进入到蒸汽发生器3内,对蒸汽发生器3以及管路等进行除垢,而且当单向阀8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储液腔121与第二储液腔111连通,第一储液腔
121内的液体通过连通口15进入到第二储液腔111内,并经过排液口13排入蒸汽发生器3中,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3内水垢残渣的作用。
73.本技术对单向阀8与连通口15的相对关系不做具体限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所述单向阀8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连通口15处,所述水箱1被构造为在所述单向阀8拆下时能够通过所述连通口15向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注入除垢剂。
74.通过将单向阀8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连通口15处的形式,使得用户在需要对单向阀8进行清洗或更换时,可将单向阀8拆卸下来进行全方位的清洗,清洗更加方便快捷,保证单向阀8的清洁度,避免单向阀8长时间使用过后积存较多的杂质导致经过单向阀8的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流动不顺畅和水质污染的情况。同时所述单向阀8拆下时能够通过所述连通口15向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注入除垢剂,使得连通口15兼具连通第二储液腔111和第一储液腔121的作用,以及注入除垢剂的作用,一口多用,省去了在第二储液腔111上另开口的步骤,简化了生产步骤,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75.作为该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在所述封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和所述第二储液腔111之间压力平衡;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内的压力,且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在压差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储液腔121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111。
76.在所述封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和所述第二储液腔111之间压力平衡,使得第一储液腔121与第二储液腔111内的液体不会相互混合,保证第一储液腔121内液体的清洁度,从而保证后续除垢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内的压力,且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在压差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储液腔121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111,通过第一储液腔121与第二储液腔111之间的压差便可实现将第一储液腔121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并通过排液口13排入蒸汽发生器3及管道等部件中,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3内水垢残渣的作用,避免了通过设置其他驱动部件以实现第一储液腔121内液体向第二储液腔111内的引流,简化了整机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77.作为该实施例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单向阀8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和所述第二储液腔111之间的压差作用下动作,以由所述封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
78.通过将单向阀8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和所述第一储液腔121之间的压差作用下动作,以由所述封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使得烹饪器具在进行清洗程序时,所述单向阀8能够在压差的作用下动作以使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经单向阀8流入第二储液腔111内,实现对除垢剂的充分稀释,并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3内水垢残渣的作用,避免了通过设置其他驱动部件以实现连通口15的通断,简化了整机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7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该实施例下单向阀8如何在压差作用下动作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以下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80.实施方式1:在该实施方式中,单向阀8包括与连通口15密封配合的密封部81,且密封部81铰接于所述连通口15处,且所述密封部81具有与所述连通口15的内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唇边,在封闭状态时,密封部81通过所述密封唇边与连通口15实现密封配合,在第二储液腔111与第一储液腔121之间产生压差后,原水会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压向密封部81,密封部
81翻转以打开连通口15。
81.实施方式2:如图7、图8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8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部81,所述密封部81设有过水间隙811,所述过水间隙811在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和所述第一储液腔121的压差作用下由所述封闭状态切换为所述打开状态,并在所述密封部81自身的弹性作用下由所述打开状态切换为封闭状态。具体地,所述密封部81呈类似v型的结构造型,所述过水间隙811开设于v型的密封部81的底端(面向所述第二储液腔111的一侧),其上部(面向所述第一储液腔121的一侧)开口,如此的结构设计使得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以及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内的气压下所述密封部81的底端各部分之间向着相互靠拢的趋势封闭所述过水间隙811,而当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和所述第二储液腔111之间出现压差时,在所述第一储液腔121的压力作用下所述过水间隙811能够被打开。
82.通过将所述单向阀8设置为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部81,且所述密封部81设有过水间隙811,所述过水间隙811在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和所述第一储液腔121的压差作用下由所述封闭状态切换为所述打开状态,并在所述密封部81自身的弹性作用下由所述打开状态切换为封闭状态,即在不存在压差时,过水间隙811处于封闭状态,由于是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密封效果较好,避免原水通过单向阀8进入到第二储液腔111内,同时密封部81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便可由所述打开状态切换为封闭状态,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83.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机体2,本技术中所述单向阀8除上述设置外,其还可以是在所述机体2设有电磁铁,所述单向阀8包括阀体和设置于所述阀体的阀芯,所述阀芯能够与所述电磁铁磁力配合。
84.通过在机体2内设置电磁铁,且所述单向阀8包括阀体和设置于所述阀体的阀芯,所述阀芯能够与所述电磁铁磁力配合,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电磁铁的通电或断电以改变对阀芯的吸力,从而实现单向阀8的通断,提升单向阀8工作的稳定性,保证清洗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磁力配合驱动阀芯移动的方式作为非接触式传动的方式,简化了所述水箱和相应的动力传动的结构设计,通过非接触的传动即可实现阀芯的驱动,为水箱的可拆卸奠定了基础。
8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该实施例下第二储液腔111的形成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以下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86.实施方式1:如图7、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水箱1内设有与所述水箱1一体固连且与所述水箱1的底壁和/或侧壁配合以围成所述第二储液腔111的凸筋112,如图7所示,凸筋112优选为与水箱1的底壁相配合。
87.通过在水箱1内设置与所述水箱1一体固连且与所述水箱1的底壁配合以围成所述第二储液腔111的凸筋112,省去了另设第二储液腔111的部件,结构更加简单且便于装配,同时凸筋112与水箱1一体固连,提高了水箱1与凸筋112的密封性,避免原水通过水箱1与凸筋112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第二储液腔111内的情况。
88.实施方式2:如图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具有所述第二储液腔111的清洗盒10,所述清洗盒10可取放地置于所述水箱1内,所述清洗盒10具有能够与所述排液口连通的流体出口101。
89.通过将所述烹饪器设置为还包括具有所述第二储液腔111的清洗盒10,且所述清洗盒10可取放地置于所述水箱1内,使得用户在需要向第二储液腔111内加入清洗液时,可
将清洗盒10拿取出来注入清洗液,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同时还可将清洗盒10拿取出来进行全方位的清洗,保证第二储液腔111的清洁度。而且烹饪装置在进行正常的烹饪程序时,可以将清洗盒10拿取出来并向水箱1内注入液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有效的原水注水量,为蒸汽发生器3提供更多的原水供给。
90.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清洗盒10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流体出口101的堵塞件102,所述水箱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清洗盒10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处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堵塞件102动作以打开所述流体出口101的顶开件,所述清洗盒10置于所述安装位时,所述清洗盒10与所述水箱密封配合以形成过水腔,所述排液口13与所述过水腔连通。
91.通过在清洗盒10设置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流体出口101的堵塞件102,使得用户在向第二储液腔111内注入液体时,液体不会自流体出口101流出,保证了第二储液腔111内液体的稳定性。同时所述水箱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清洗盒10的安装位,且所述安装位处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堵塞件102动作以打开所述流体出口101的顶开件,所述清洗盒10置于所述安装位时,所述清洗盒10与所述水箱密封配合以形成过水腔,所述排液口13与所述过水腔连通,使得清洗盒10在放置到位后,顶开件将堵塞件102顶开以打开流体出口101,使液体通过过水腔与排液口13排出,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92.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所述水箱1内设有隔板14和引流通道9,所述隔板14将所述水箱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和所述第二储液腔111,所述引流通道9位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内,所述引流通道9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连通的入水口91、以及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连通的出水口92,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在压差作用下经由所述引流通道9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111。
93.通过使用隔板14将所述水箱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和所述第二储液腔111,结构简单且便于装配,降低了水箱1的生产成本,同时隔板14还能对水箱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水箱1整体的结构强度得以提高。而且所述引流通道9位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内,所述引流通道9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连通的入水口91、以及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连通的出水口92,所述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在压差作用下经由所述引流通道9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111,使得用户在需要对烹饪器具进行除垢时,在第一储液腔121内注入液体,在第二储液腔111内注入除垢剂,启动清洗模式后,位于第二储液腔111的除垢剂通过排液口13流入蒸汽发生器3,对蒸汽发生器3以及管路等进行自动除垢,而后位于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在压差作用下通过引流通道9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并自所述排液口13入蒸汽发生器3,实现对蒸汽发生器3和管路等除垢后的冲洗操作,无需用户向水箱1内二次注水以对管路及蒸汽发生器3进行冲洗,实现了省步骤的清洗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9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该实施方式下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经所述引流通道9流入所述第二储液腔111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在引流通道9端口或内部设置抽水器,并通过抽水器将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抽送到第二储液腔111内。具体地,当烹饪器具启动清洗模式后,第二储液腔111的除垢剂通过排液口13排出实现对蒸汽发生器3以及管道等部件水垢的清洗,当除垢剂排完后,抽水器自动开始工作并将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抽送到第二储液腔111内,而后通过排液口13排出实现对蒸汽发生器3以及管道等部件的冲洗,或者当除垢剂在排放过程中抽水器便开始工作并将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抽送到第二储液腔111内,直到第一储液腔121内液面低于引流通道9下端,再也无法引流为止。
95.作为该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水箱1具有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包括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位置相对的原水注入口19、以及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位置相对的除垢剂投放口18,所述水箱1还包括箱盖17,所述箱盖17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密封配合、并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间隙配合。
96.通过将顶部开口设置为包括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位置相对的原水注入口19、以及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位置相对的除垢剂投放口18,使得用户在向水箱1内注入液体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开口向相应的容腔内注入相应的液体,避免用户装错的情况,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水箱1还包括箱盖17,避免外部的杂质通过原水注入口19和除垢剂投放口18进入到水箱1内,保证水箱1内的清洁。而且箱盖17与所述第二储液腔111密封配合、并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21间隙配合,使得烹饪器具在进行清洗模式时,随着第二储液腔111内的液体被逐渐抽入水箱1外的蒸汽发生器3和管路等,由于箱盖17与第二储液腔111密封配合,外界的空气不能进入到第二储液腔111内,因此第二储液腔111内的压强会逐渐减小,而此时的第一储液腔121是和外界相连通的,因此第一储液腔121内为大气压,在压差的作用下,第一储液腔121内的液体经引流通道9流入第二储液腔111内,实现对除垢剂的稀释,并起到冲刷管道和蒸汽发生器3内水垢残渣的作用,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便于装配。
9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5、图6所示,所述蒸汽烹饪器具包括机体2,所述机体2设置有水箱置放位21,所述水箱1可取放地置于所述水箱置放位21,所述排液口13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排液口13的封堵件7,所述水箱置放位21设有触发件,所述水箱1放置到所述水箱置放位21时,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封堵件7打开所述排液口13。
98.通过在所述机体2设置有水箱置放位21,且所述水箱1可取放地置于所述水箱置放位21,使得水箱1相对于机体2可取放,使用户在需要对水箱1进行清洗或加水时可将水箱1取下来进行相应的操作,方便水箱1的清洗以及加水。同时所述排液口13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排液口13的封堵件7,所述水箱置放位21设有触发件,所述水箱1放置到所述水箱置放位21时,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封堵件7打开所述排液口13,使得水箱1在未放置在水箱置放位21时,排液口13是被封堵件7封闭的,避免水箱1内的液体流到外界。同时在水箱1放置到水箱置放位21时,触发件触发所述封堵件7打开所述排液口13,从而实现排液口13的打开,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99.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图1给出了本技术中一种实施例下的蒸汽烹饪器具的结构造型,但其并不能构成对本技术中所述蒸汽烹饪器具的限定,本技术中所述蒸汽烹饪器具的结构造型还可以是具有类u型框架的机体,所述机体设有锅具取放空间,所述水箱1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蒸汽发生器3设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机体设置有机头,所述机头设有蒸汽排放口,所述机体可移动以与位于所述锅具取放空间的锅具对接,以实现蒸汽输送,该类构型的蒸汽烹饪器具亦可以使用本技术中的所述水箱1,以及应用该水箱1实现免二次注水的除垢操作。
100.此外,本技术中蒸汽烹饪器具所使用的水箱1结构,同时为其它的带有水箱1且使用原水工作的设备的除垢方案提供了借鉴意义。
101.本技术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102.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10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