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机水龙头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32216发布日期:2022-01-29 16:3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水机水龙头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杀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饮水机水龙头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饮水机出水完成后,饮水机出水管道内无法迅速干燥,甚至储存有一定的水流,导致出水管道内一直处于潮湿的状态,潮湿的环境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环境条件,在饮水机后续出水时,细菌将连同水流从饮水机的水龙头排出,长期饮用被细菌污染的水体将威胁用户的身体健康。
3.饮水机通常设有两个水龙头,一个为热水龙头,用于排放热水,另一个为冷水龙头,用于排放冷水,饮水机排出的热水水温可以接近100摄氏度,虽然将水体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能够起到对水体杀菌消毒的效果,但由于饮水机出水管道内储存了一定的水流,因此,即便是热水龙头,在排水开启的前段也会有携带细菌病毒的冷水排出,故在热水龙头开启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对排出的水流进行杀菌消毒;而对于冷水龙头则需要在排水的过程中全程杀菌消毒。
4.故当前缺少一种水龙头杀菌装置,在饮水机热水排放开启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水流进行杀菌消毒,在饮水机冷水排放开启后的全过程中对水流进行杀菌消毒。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水龙头杀菌装置,克服上述缺陷,能够在饮水机热水排放开启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水流进行杀菌消毒,在饮水机冷水排放开启后的全过程中对水流进行杀菌消毒。
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饮水机水龙头杀菌装置,包括热水龙头、冷水龙头、水源装置、加热装置、控制器,所述热水龙头和冷水龙头均导通所述水源装置,所述热水龙头与水源装置之间设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热水龙头上设置有第一杀菌装置,以对热水龙头排出的水流进行杀菌消毒,所述冷水龙头上设置有第二杀菌装置,以对冷水龙头排出的水流进行杀菌消毒,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热水龙头、冷水龙头、第一杀菌装置、第二杀菌装置;
7.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冷水开关、热水开关、延时模块,所述冷水开关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冷水龙头和第二杀菌装置,所述热水开关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热水龙头和第一杀菌装置,所述延时模块在第一杀菌装置开启后计时关闭所述第一杀菌装置。
8.进一步,所述热水龙头和冷水龙头均包括一个水龙头主体、一个电磁阀,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使所述水龙头主体开启或关闭排水。
9.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储水罐、加热器,所述储水罐导通在所述热水龙头与所述水源装置之间,所述加热器对储水罐内的水体进行加热。
10.进一步,所述第一杀菌装置和第二杀菌装置各包括一个紫外线灯。
11.进一步,所述热水龙头、冷水龙头均包括一个水龙头主体,所述水龙头主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消毒腔,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消毒腔导通,所述紫外线灯安装在所述水龙头主体上、向所述消毒腔放射紫外线。
12.进一步,所述水龙头主体上设有杀菌端,所述杀菌端设有通光口,所述通光口导通所述消毒腔,所述通光口外端封盖有玻璃片,所述杀菌端外周套接有隔热转接管,所述隔热转接管一端套在所述杀菌端外周,所述隔热转接管内设有挡肩,所述挡肩抵接所述玻璃片,将所述玻璃片压紧、密封在所述通光口外端,所述隔热转接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杀菌装置或第二杀菌装置,所述第一杀菌装置或第二杀菌装置与所述水龙头主体间隔。
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热水龙头和冷水龙头均导通所述水源装置,所述热水龙头与水源装置之间设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热水龙头上设置有第一杀菌装置,以对热水龙头排出的水流进行杀菌消毒,所述冷水龙头上设置有第二杀菌装置,以对冷水龙头排出的水流进行杀菌消毒,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热水龙头、冷水龙头、第一杀菌装置、第二杀菌装置;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冷水开关、热水开关、延时模块,所述冷水开关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冷水龙头和第二杀菌装置,所述热水开关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热水龙头和第一杀菌装置,所述延时模块在第一杀菌装置开启后计时关闭所述第一杀菌装置,进而能够在饮水机热水排放开启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水流进行杀菌消毒,在饮水机冷水排放开启后的全过程中对水流进行杀菌消毒,在节省电能的同时,避免了热水龙头排放热水的过程中持续开启第一杀菌装置,导致第一杀菌装置温度过高、元器件损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水龙头、冷水龙头结构示意图。
16.标号说明:1-热水龙头,2-冷水龙头,3-水源装置,4-加热装置,5-控制器,6-第一杀菌装置,7-第二杀菌装置,8-延时模块,9-冷水开关,10-热水开关,11-水龙头主体,12-电磁阀,13-储水罐,14-加热器,15-紫外线灯,16-进水口,17-出水口,18-消毒腔,19-杀菌端,20-通光口,21-玻璃片,22-隔热转接管,23-挡肩,24-密封垫,25-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水机水龙头杀菌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热水龙头1、冷水龙头2、水源装置3、加热装置4、控制器5,所述热水龙头1和冷水龙头2均导通所述水源装置3,所述水源装置3可以是储水罐、储水箱等具有储水功能的设备,也可以是家庭用水管网,不具体限定,所述热水龙头1与水源装置3之间设置所述加热装置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储水罐13、加热器14,所述储水罐13导通在所述热水龙头1与所述水源装置3之间,所述加热器14对储水罐13内的水体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14为电加热丝,同样所述加热装置4也可以是现有的任意一种水加热装置,不具体限定,所述热水龙头1上设置有第一杀菌装置6,以对热水龙头1排出的水流进行杀菌消毒,所述冷水龙头2上设置有第二杀菌装置7,以对冷水龙头2排出的水流进行杀菌消毒,所述第一杀菌装置6和第二杀菌装置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杀菌装置6和第二杀菌装置7各包括一个紫外线灯15,热水龙头1和冷水龙头
2结构相同,所述热水龙头1和冷水龙头2均包括一个水龙头主体11,所述水龙头主体11包括进水口16、出水口17、消毒腔18,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通过消毒腔18导通,所述紫外线灯15安装在所述水龙头主体11上、向所述消毒腔18放射紫外线,具体地,所述水龙头主体11上设有杀菌端19,所述杀菌端19设有通光口20,所述通光口20导通所述消毒腔18,所述通光口20外端封盖有玻璃片21,所述杀菌端19外周套接有一隔热转接管22,所述隔热转接管22一端套在所述杀菌端19外周,所述隔热转接管22内设有挡肩23,所述挡肩23抵接所述玻璃片21,所述玻璃片21与所述杀菌端19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4,所述挡肩23将所述玻璃片21压紧、密封在所述通光口20外端,所述隔热转接管2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杀菌装置6或第二杀菌装置7,第一杀菌装置6与所述第二杀菌装置7与所述水龙头主体11间隔,以阻隔水龙头主体11的热量传递到第一杀菌装置6与所述第二杀菌装置7,所述第一杀菌装置6与所述第二杀菌装置7均包括灯罩25、紫外线灯15,紫外线灯15安装在所述灯罩25内,所述控制器5控制连接所述热水龙头1、冷水龙头2、第一杀菌装置6、第二杀菌装置7;
19.所述控制器5上设置有冷水开关9、热水开关10、延时模块8,所述冷水开关9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冷水龙头2和第二杀菌装置7,所述热水开关10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热水龙头1和第一杀菌装置6,所述延时模块8在第一杀菌装置6开启后计时关闭所述第一杀菌装置6,具体地,所述热水龙头1、冷水龙头2均包括有一个电磁阀12,所述控制器5控制连接所述电磁阀12,所述电磁阀12使所述水龙头主体11开启或关闭排水,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12设置在水龙头主体11上游,所述电磁阀1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之间,不具体限定。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当需要取用冷水时,点击冷水开关9,此时控制器5控制开启冷水龙头2上的电磁阀12,同时控制开启所述第二杀菌装置7上的紫外线灯15,而后第二杀菌装置7上的紫外线灯15持续向冷水龙头2的消毒腔18内放射紫外线,来自水源装置3的水流经过冷水龙头2内的消毒腔18从冷水龙头2的出水口17排出;
21.当需要取用热水时,点击热水开关10,此时控制器5控制开启热水龙头1上的电磁阀12,同时控制开启所述第一杀菌装置6上的紫外线灯15,而后第一杀菌装置6上的紫外线灯15向热水龙头1的消毒腔18内放射紫外线,热水龙头1刚开启时,在加热装置4至热水龙头1之间的前次排水残留下的水体先被排出,此部分水体在流经消毒腔18时受紫外线照射杀菌消毒,当此部分水体排出完成后,后续排出的水体为被加热装置4升温至一定温度的水体,由于高温本身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此时不再需要第一杀菌装置6继续工作,延时模块8在第一杀菌装置6开启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后,关闭第一杀菌装置6,若开启时长未到达预设时间,在点击热水快关10关闭热水龙头1排水时,第一杀菌装置6一同关闭。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