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23487发布日期:2022-04-16 19:5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2.烤箱内部的加热系统包括安装在内胆内顶面上的顶部加热管、设置在内胆背板上的背部加热管以及安装在内胆底面上的底部加热管,这样烤箱工作状态下底部加热管产生的余热会导致烤箱底部温升,而烤箱底部的温升是重要的安全指标,不仅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会对烤箱的性能造成影响。
3.目前,解决烤箱底部温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通过使用温控器对烤箱底部温度进行监控,避免烤箱底部温度过高;(2)通过金属铁丝和在底板增设加筋来抬高保温棉的结构,并在底板和保温棉之间设计空气夹层,利用空气夹层的通风来降低烤箱底部温度。其中,第一种方式中,烤箱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使烤箱底部温度频繁达到温控器的临界温度,导致温控器频繁的断开和闭合,这样对温控器的性能要求较高,从而影响整机成本。第二种方式中,利用机器内加筋等结构来形成空气夹层的方案,在产线量产时无法保证每台机器的空气夹层的一致性,温度控制的一致性不佳。此外,上述两种方式的散热过程中,热空气均处于自然流动状态,散热效果不佳。
4.由上可见,现有的避免烤箱底部温升过高的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降低底部温升的烤箱。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底部散热效果好的烤箱。
7.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烤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该箱体中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背部于上述内胆的后侧设置有进风腔,而箱体的底部于上述内胆的下方设置有散热腔,上述进风腔的腔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散热孔,其中,上述进风口和散热孔分别与外界相通,而进风腔中安装有与上述进风口相对的进风风扇,且该进风腔的出风口与上述散热腔通过通风口相流体连通。
8.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内胆背板上的热风机,该热风机包括热风风扇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风扇轴,该热风风扇和上述进风风扇均安装在该风扇轴上。这样无需另设驱动装置,利用烤箱原有的驱动部件即能实现进风风扇的转动,并且进风风扇与热风风扇同步转动,烤箱启动时,进风风扇即开始工作,方便烤箱的控制。
9.进一步,所述箱体的背面上罩设有后罩板,该后罩板的前表面与箱体的背面之间形成前后延伸的安装间隙,该后罩板的中部水平朝后隆起而形成圆台状的且朝前开口的凹槽,该凹槽构成上述进风腔,且该凹槽的槽口构成进风腔的出风口,而上述进风口开设在该凹槽的后侧壁上。从而能较好地形成进风腔结构,并且实现进风腔的高效进风和出风。
10.进一步,所述箱体底板的上表面与上述内胆的底面之间形成上述散热腔,从而能更好地对烤箱底部进行散热,且上述通风口开设在箱体背板的下端,上述散热孔开设在上述后罩板上并位于上述凹槽的下方,且该散热孔与上述通风口前后相对,从而能使散热腔中降温后的多余气体能更加高效地通过散热孔外排。
11.进一步,所述进风风扇包括沿左右方向竖向设置的圆形的支撑板和固定在该支撑板的后表面上的扇叶,该支撑板同心设置在上述凹槽的槽口中,且该支撑板的周缘与凹槽槽口的口缘之间沿周向形成有环状的出风间隙,而该凹槽的槽口上设置有用来遮蔽上述出风间隙的上部的导风遮板。通过设置导风遮板能阻挡进风腔的出风朝上流动,从而能使进风腔的出风最大程度地流入散热腔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12.进一步,所述导风遮板的外形为圆缺状并与上凹槽的槽口大小相匹配,该导风遮板的外缘沿周向固定在上述凹槽的槽口的上部口沿上,而该导风遮板的内缘沿周向与上述支撑板的前表面前后相对,从而能进一步提升导风遮板对气流的阻挡作用。
13.进一步,所述凹槽的下端朝下延伸而形成方形的导风槽,该导风槽的内底面由后至前朝下倾斜而形成与上述通风口相对的导风斜面。这样通过导风槽和导风斜面能更好地将进风腔的出风通过通风口导入散热腔中。
14.进一步,所述导风遮板的缺口大小与上述导风槽相匹配并与该导风槽的槽口上下并列设置。这样导风遮板能更好地将气流导向导风槽,并通过该导风槽将气流导向通风口,进而流入散热腔中。
15.进一步,所述导风遮板的圆心角为250
°
~300
°
。这样导风遮板一方面能阻挡进风腔的出风朝上流动,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将出风导向导风槽。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烤箱工作状态下,进风风扇工作而在进风腔中形成负压,外界冷空气能通过进风口进入进风腔中,并在进风风扇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进风腔的出风口由通风口进入散热腔中,冷空气进入散热腔中,从而降低散热腔中的空气温度,起到对烤箱底部散热的作用,同时散热腔中降温后的多余气体则能通过通风口由散热孔外排。其中,通过进风风扇的转动而形成流速较快的气流,与现有的自然流动的散热方式相比能大大提高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烤箱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烤箱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20.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2.如图1~4所示,一种烤箱,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该箱体1中的内胆10,该内胆10的内顶面上安装有顶部加热管21而内胆10的底面上安装有底部加热管23,并且,该内胆10的后侧设置有热风挡板3,而内胆10的背板上安装有热风机4,上述热风挡板3与内胆10的背板围成热风室30,上述热风机4的热风风扇41位于上述热风室30中,且该热风扇叶711的外周围
设有圆环状的背部加热管22。
23.进一步,上述箱体1的背部于上述内胆10的后侧设置有进风腔50,而箱体1的底部于上述内胆10的下方设置有散热腔6,上述进风腔50的腔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511、出风口512以及散热孔52,其中,上述进风口511和散热孔52分别与外界相通,而进风腔50中安装有与上述进风口511相对的进风风扇7,且该进风腔50的出风口512与上述散热腔6通过通风口61相流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烤箱工作状态下,进风风扇7工作而在进风腔50中形成负压,外界冷空气能通过进风口511进入进风腔50中,并在进风风扇7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进风腔50的出风口512由通风口61进入散热腔6中,冷空气进入散热腔6中,从而降低散热腔6中的空气温度,起到对烤箱底部散热的作用,同时散热腔6中降温后的多余气体则能通过通风口61由散热孔52外排。其中,通过进风风扇7的转动而形成流速较快的气流,与现有的自然流动的散热方式相比能大大提高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上述进风风扇7为离心风扇。
24.上述热风机4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风扇轴43,优选地,上述热风风扇41和上述进风风扇7均安装在该风扇轴43上。这样无需另设驱动装置,利用烤箱原有的驱动部件即能实现进风风扇7的转动,并且进风风扇7与热风风扇41同步转动,烤箱启动时,进风风扇7即开始工作,方便烤箱的控制。
25.具体地,箱体1的背面上罩设有后罩板5,该后罩板5的前表面与箱体1的背面之间形成前后延伸的安装间隙11,上述热风机4的电机42位于该安装间隙11中,而上述热风风扇41安装在风扇轴43的前端而进风风扇7安装在风扇轴43的后端。该后罩板5的中部水平朝后隆起而在后罩板5的前表面形成圆台状的且朝前开口的凹槽51(即为形成在后罩板5的后表面上的凸台结构,如图1或图2或图3所示),该凹槽51构成上述进风腔50,且该凹槽51的槽口构成进风腔50的出风口512,而上述进风口511开设在该凹槽的后槽壁上,从而能较好地形成进风腔50结构,并且实现进风腔50的高效进风和出风。具体地,上述进风口511由布设在上述凹槽51的后槽壁上的进风孔5111构成。同时,箱体1底板的上表面与上述内胆10的底面之间形成上述散热腔6,从而能更好地对烤箱底部进行散热,且上述通风口61开设在箱体1背板的下端,上述散热孔52开设在上述后罩板5上并位于上述凹槽51的下方,且该散热孔52与上述通风口61前后相对,从而能使散热腔6中降温后的多余气体能更加高效地通过散热孔52外排。上述通风口61和散热孔52均位于上述安装间隙11中。
26.本实施例中,上述进风风扇7包括沿左右方向竖向设置的圆形的支撑板71和固定在该支撑板71的后表面上的扇叶711,该支撑板71同心设置在上述凹槽51的槽口中,且该支撑板71的周缘与凹槽51槽口的口缘之间沿周向形成有环状的出风间隙72,而该凹槽51的槽口上设置有用来遮蔽上述出风间隙72的上部的导风遮板8。通过设置导风遮板8能阻挡进风腔50的出风朝上流动,从而能使进风腔50的出风最大程度地流入散热腔6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具体地,上述导风遮板8的外形为圆缺状并与上凹槽51的槽口大小相匹配,该导风遮板8的外缘沿周向固定在上述凹槽51的槽口的上部口沿上,而该导风遮板8的内缘沿周向与上述支撑板71的前表面前后相对,从而能进一步提升导风遮板8对气流的阻挡作用。
27.优选地,上述凹槽51的下端朝下延伸而形成方形的导风槽513,该导风槽513的内底面由后至前朝下倾斜而形成与上述通风口61相对的导风斜面5131。这样通过导风槽513和导风斜面5131能更好地将进风腔50的出风通过通风口61导入散热腔6中。进一步,上述导
风遮板8的缺口81大小与上述导风槽513相匹配并与该导风槽513的槽口上下并列设置。这样导风遮板8能更好地将气流导向导风槽513,并通过该导风槽513将气流导向通风口61,进而流入散热腔6中。优选地,导风遮板8的圆心角为250
°
~300
°
(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70
°
,即导风遮板8的缺口81为直角),这样导风遮板8一方面能阻挡进风腔50的出风朝上流动,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将出风导向导风槽513。
28.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上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