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带与上下囊面贴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5637发布日期:2022-03-23 16:0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带与上下囊面贴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床气囊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腰带与上下囊面贴装设备。


背景技术:

2.充气床利用空气无孔不入的特点,睡觉时使人体与睡床百分百吻合,人身体各部分均匀受力,从而克服了传统睡床因受力不均带来的血液循环障碍,在国外空气床又名健康床。充气床摆脱了传统家具笨重的缺陷,室内室外可以随意放置。充气床适用很多地方:如经常搬家的打工一族、家里来客临时铺床、办公室午休小睡、旅游露营等。充气床依据"人体工学"原理设计,利用空气浮力能将人的身体均匀托持,实现睡床与人体紧密贴合,颈椎、腰椎、腿腕不再悬空,有利于尽快消除疲劳,为您创造自然、舒适、健康的优质睡眠。
3.目前,现有市场上使用中的充气床的气囊,其结构大体由上囊面、下囊面、腰带及拉带等几个组件共同组成,其中,上囊面与下囊面的外边沿通过一环形状或口字型状的腰带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上囊面、下囊面、腰带共同配合形成一个储气空腔,拉带有数个,并列置于储气空腔内,拉带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囊面、下囊面相固定。
4.在现有的气囊生产过程中,在对腰带与上囊面、下囊面进行固定时,通常采用的是热接的方式,而在进行热接的过程中,由于腰带、上囊面、下囊面等结构都是软质材料,在进行热接的过程中,需要先将腰带与上囊面进行热接,再将热接后的腰带与上囊面整体与下囊面进行热接,整个过程需要分两步进行加工,非常的麻烦,而且由于腰带通常都是包围式结构,但是又由于腰带是软质材料,因此这种包围式结构的形状并不是很稳定的,在热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贴装方便、方便后续热接的腰带与上下囊面贴装设备。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腰带与上下囊面贴装设备,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7.一贴装铝底板;
8.一设置于贴装铝底板上的贴装铜框,所述贴装铜框呈口字型状,在贴装铜框的上下两侧的端面上均具有一向贴装铜框内部方向凹陷的凹槽,从而使得贴装铜框的横截面呈h字形状,所述凹槽沿着贴装铜框的周长方向延伸;
9.一设置于贴装铝底板上的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一对分布在贴装铝底板两侧的导电排,且导电排位于贴装铜框的长轴方向的两侧,在导电排上安装有导电铜片,在贴装铜框的长轴方向的两侧还均连接有一插入导电铜片内的贴装铝条。
10.进一步的,所述贴装铜框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两层双面胶层,且双面胶层沿着贴装铜框的口字型外侧壁延伸。
11.进一步的,所述贴装铜框的四个棱角处均设置有弧形倒角。
12.进一步的,所述贴装铜框的长轴方向的两侧还均连接有至少一水平设置的校准螺栓,且校准螺栓与贴装铜框安装校准螺栓用的一侧的端面相垂直。
13.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排与导电铜片之间的连接为:在导电排上开有容导电铜片嵌入的凹槽,所述导电铜片包括一嵌入凹槽内的u形段,在u形段的两侧还具有一水平向外翻折的接线段,所述导电铜片的u形段嵌入导电排的凹槽内后,接线段水平支撑在导电排的上端面上。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贴装设备,通过贴装铝底板、贴装铜框、导电组件等部件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对腰带的初步定型,避免腰带在热接的过程中出现形变的现象,为后续热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而且还能对腰带、上囊面、下囊面的接触处进行预加热,方便了后续热接的顺利进行。
15.贴装铜框的外壁上的双面胶层的设计则是为了在腰带与贴装铜框相贴合形成c字形结构时,能够确保腰带的形状的稳定,为后续腰带与上囊面、下囊面的热接提供了基础。
16.贴装铜框上的校准螺栓的设计,则是为了对贴装铜框的位置进行校准,确保贴装铜框的位置的准确。
17.对于导电排与导电铜片之间的配合,采用导电排上的凹槽以及导电铜片的u形段、接线段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导电铜片的嵌入式安装,又不影响接线,并使得后续贴装铝条在与导电铜片配合时也实现嵌入式安装,避免贴装铝条的端部暴露在外,方便后续与热接机配合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腰带与上下囊面贴装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21.如图1所示的一种腰带与上下囊面贴装设备,包括
22.一贴装铝底板8,该贴装铝底板8为一长方形板。
23.一设置于贴装铝底板8上的贴装铜框81,贴装铜框81呈口字型状,在贴装铜框81的上下两侧的端面上均具有一向贴装铜框内部方向凹陷的凹槽82,从而使得贴装铜框81的横截面呈h字形状,即在后续贴装铜框81在与腰带进行配合时,通过两个线接触来实现与腰带的配合,而不是通过面接触来与腰带进行配合,凹槽82沿着贴装铜框81的周长方向延伸。
24.在贴装铜框8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两层双面胶层,且双面胶层沿着贴装铜框81的口字型外侧壁延伸,两侧双面胶层分别与腰带的翻折后的上下两个侧面相对应。贴装铜框81的外壁上的双面胶层的设计则是为了在腰带与贴装铜框81相贴合形成c字形结构时,能够确保腰带的形状的稳定,为后续腰带与上囊面、下囊面的热接提供了基础。
25.贴装铜框81的四个棱角处均设置有弧形倒角83,弧形倒角83的设计,则是为了避免腰带在与贴装铜框81相贴合后,被贴装铜框81割出划痕或直接割伤。
26.在贴装铜框81的长轴方向的两侧还均连接有至少一水平设置的校准螺栓84,校准
螺栓84与贴装铜框81之间螺纹固定,校准螺栓84与贴装铜框81安装校准螺栓84用的一侧的端面相垂直。贴装铜框81上的校准螺栓84的设计,则是为了对贴装铜框81的位置进行校准,确保贴装铜框81的位置的准确,在后续使用时,可通过另外增设红外线校准仪来配合,对红外线校准仪所打出的直线红外线来与校准螺栓84的位置进行检测,以判断贴装铜框81的位置是否准确。
27.一设置于贴装铝底板8上的导电组件,导电组件包括一对分布在贴装铝底板8两侧的导电排9,且导电排9位于贴装铜框81的长轴方向的两侧,在导电排9上安装有导电铜片91,在贴装铜框81的长轴方向的两侧还均连接有一插入导电铜片91内的贴装铝条92。
28.导电排9与导电铜片91之间的连接为:在导电排9上开有容导电铜片91嵌入的凹槽,导电铜片91包括一嵌入凹槽内的u形段,在u形段的两侧还具有一水平向外翻折的接线段,导电铜片91的u形段嵌入导电排9的凹槽内后,接线段水平支撑在导电排9的上端面上。对于导电排9与导电铜片91之间的配合,采用导电排9上的凹槽以及导电铜片91的u形段、接线段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导电铜片的嵌入式安装,又不影响接线,并使得后续贴装铝条在与导电铜片配合时也实现嵌入式安装,避免贴装铝条92的端部暴露在外,方便后续与热接机配合进行加工。
29.工作原理:在进行贴装时,首先,将初步成型的上囊面、下囊面与拉带的整体平放在贴装铝底板8上,然后将口字型的腰带的外壁贴合贴装铜框81的内壁,再将腰带的上下两侧沿着贴装铜框81进行翻折,并将翻折后的腰带的上下两侧通过贴装铜框81外壁的双面胶层进行固定,然后再将贴装铜框81从上囊面上向下套入,利用上囊面材质软的特性,使得上囊面顺利通过贴装铜框81,此时贴装铜框81穿过上囊面后压在下囊面上,并将贴装铝条92嵌入导电铜片91,此时腰带的下侧压在下囊面上,而上囊面则贴合在腰带的上侧,完成了腰带与上囊面、下囊面的贴装,最后将整个贴装设备再送至热接机处,即可实现对腰带与上囊面、下囊面之间的热接,在进行热接时,可通过导电铜片91接线进行导电加热,对腰带与上囊面、下囊面之间的接触处进行预加热,方便热接。
30.本实用新型中的贴装设备,通过贴装铝底板8、贴装铜框81、导电组件等部件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对腰带的定型,避免腰带在热接的过程中出现形变的现象,为后续热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而且还能对腰带、上囊面、下囊面的接触处进行预加热,方便了后续热接的顺利进行。
31.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