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具及包括其的自动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7047发布日期:2022-04-14 21:0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锅具及包括其的自动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烹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具及包括其的自动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2.为了简化烹饪过程、提高菜肴质量的稳定性,技术人员设计了一款自动烹饪设备,该设备能够自动进行食材的烹饪,省略人工烹饪的步骤。自动烹饪设备包括用于烹饪食材的锅具,传统的锅具为一体式结构,整体重量偏重,用户托举较累。特别是对于一些深度较深的锅具,如果菜肴粘在锅具底部,用户不容易轻易将位于锅具底部的菜肴弄出,进一步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锅具及包括其的自动烹饪设备。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一种锅具,用于自动烹饪设备,所述锅具包括开口朝上的锅具本体,所述锅具本体包括能够相对运动的上锅体和下锅体,所述上锅体位于所述下锅体的上方;所述锅具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上锅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锅体升降,使上锅体在烹饪位置和取菜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6.在烹饪位置,所述上锅体与所述下锅体抵接;
7.在取菜位置,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上锅体上升,所述上锅体和所述下锅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下锅体能够相对于所述上锅体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8.在本方案中,将锅具本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受重力影响,烹饪好的菜肴会留在下锅体内,从而单独取出下锅体就能够取出菜肴,解决因为锅具内部太深而导致的菜肴不方便取出的问题。当上锅体处于烹饪位置时,上锅体与下锅体抵接,能够保证食材不会漏出锅具本体的内部,当上锅体处于取菜位置时,上锅体和下锅体之间存在间隙,下锅体能够轻松取出,从而取出下锅体内的菜肴。
9.较佳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部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杆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上锅体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沿其轴线移动。
10.在本方案中,通过升降杆的升降进而带动与升降杆连接的上锅体的升降。
11.较佳地,所述驱动部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绕所述升降杆的轴线旋转,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与所述旋转件的上端中的其中一设有螺纹孔,另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所述螺纹孔沿所述升降杆的轴线方向延伸。
12.在本方案中,通过螺纹孔与螺纹的螺合来控制旋转件和升降杆的相对位置,结构操作简单。
13.较佳地,所述旋转件的数量为多个,任意两个所述旋转件通过同步带连接成联合
旋转件;所述驱动部还包括主动驱动件,所述主动驱动件通过同步带与所述联合旋转件连接。
14.在本方案中,旋转件同步连接能够保证旋转件之间的转速相同,提高上锅体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主动驱动件与联合旋转件连接,从而能够通过一个主动驱动件连接多个旋转件,减少主动驱动件的数量,简化驱动部的结构,降低成本。
15.较佳地,所述锅具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联合旋转件,所述主动驱动件设于位于所述锅具两侧的所述联合旋转件之间,并位于所述锅具的中心线位置。
16.在本方案中,上述设置用于保证所有旋转件的转速相同,提高上锅体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17.较佳地,所述驱动部还包括定位件和套筒,所述定位件具有平行于水平方向的定位面,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升降杆上,所述套筒的下端面与所述定位面抵接。
18.在本方案中,上述设置用于保证升降杆的垂直度,进而保证升降杆移动方向的精准性,从而保证上锅体运动的精准性。
19.较佳地,所述锅具还包括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固定在所述下锅体上,所述搅拌件能够上下翻转,当所述搅拌件向上翻转至最高处时,所述搅拌件的顶端不高于所述下锅体的顶端。
20.在本方案中,上述设置用于保证下锅体能够正常从上锅体的下方抽出,即使搅拌件处于最高位置,也不会在下锅体移动过程中与上锅体产生干涉。
21.较佳地,所述锅具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所述上锅体和所述下锅体之间,所述密封件的上端与所述上锅体抵接,所述密封件的下端与所述下锅体抵接。
22.在本方案中,密封件用于提高上锅体与下锅体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在烹饪过程中汁液和固体从两者连接处漏出。
23.较佳地,所述锅具还包括对位机构,所述对位机构作用于所述下锅体,所述对位机构用于监测所述下锅体相对于所述上锅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24.在本方案中,对位机构用于监测下锅体是否移动到位,以保证上锅体在下降过程中能够与下锅体对准,进而保证上锅体与下锅体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在烹饪过程中汁液和固体从两者连接处漏出。
25.一种自动烹饪设备,所述自动烹饪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锅具。
26.在本方案中,食材在锅具内部进行翻炒加工。
27.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将锅具本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受重力影响,烹饪好的菜肴会留在下锅体内,从而单独取出下锅体就能够取出菜肴,解决因为锅具内部太深而导致的菜肴不方便取出的问题。当上锅体处于烹饪位置时,上锅体与下锅体抵接,能够保证食材不会漏出锅具本体的内部,当上锅体处于取菜位置时,上锅体和下锅体之间存在间隙,下锅体能够轻松取出,从而取出下锅体内的菜肴。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自动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自动烹饪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锅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锅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锅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自动烹饪设备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锅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锅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锅具11
38.壳体12
39.锅具本体2
40.上锅体21
41.凸出部211
42.下锅体22
43.升降杆31
44.旋转件32
45.主动轮33
46.同步带34
47.动力源35
48.从动轮36
49.套筒41
50.旋转件保护壳42
51.定位面421
52.搅拌件51
53.加热件52
54.手柄53
55.密封件6
56.第一到位单元71
57.第二到位单元72
58.防晃动导轨8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60.实施例1
61.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烹饪设备,能够自动烹饪菜肴,简化烹饪过程,保证菜肴的烹饪质量。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烹饪设备包括锅具11,锅具11用于容纳食材,并提供食材烹饪的空间,食材在锅具11内部进行翻炒加工形成菜肴。
62.如图3-图6所示,锅具11包括开口朝上的锅具本体2和升降机构,食材放置在锅具本体2的内部进行烹饪,升降机构与锅具本体2连接,用于驱动锅具本体2运动。
63.如图3和图4所示,锅具本体2包括上锅体21和下锅体22,上锅体21位于下锅体22的上方,上锅体21的下端与下锅体22的上端抵接,本实施例中的上锅体21为上下两端具有开
口的环状结构,下锅体22为上端具有开口的桶状结构,上锅体21的下端开口与下锅体22的上端开口连通。上锅体21和下锅体22之间能够产生相对运动,具体为上锅体21能够相对于下锅体22上下运动,下锅体22能够相对于上锅体21水平运动。
64.升降机构与上锅体21连接,用于驱动上锅体21升降,以实现上锅体21上下运动,从而使上锅体21能够在烹饪位置和取菜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当上锅体21位于烹饪位置时,上锅体21与下锅体22抵接,能够进行食材烹饪的操作。当上锅体21位于取菜位置时,升降机构能够驱动上锅体21上升,上锅体21和下锅体22之间存在间隙,下锅体22能够相对于上锅体21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65.将锅具本体2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受重力影响,烹饪好的菜肴会留在下锅体22内,从而单独取出下锅体22就能够取出菜肴,解决因为锅具11内部太深而导致的菜肴不方便取出的问题。
66.具体地,当上锅体21的下端与下锅体22的上端抵接时,上锅体21处于烹饪位置,上锅体21和下锅体22的连接处没有间隙,在食材烹饪的过程中,能够保证食材不会漏出锅具本体2的内部。当烹饪完成需要取出菜肴时,烹饪好的菜肴留在下锅体22内,但由于上锅体21与下锅体22抵接,导致下锅体22直接抽出不便,因此通过升降机构先将上锅体21上升,使上锅体21和下锅体22之间出现间隙,下锅体22就能够轻松取出,从而取出下锅体22内的菜肴。当取出下锅体22内的菜肴之后,将下锅体22放回原位,升降机构再控制上锅体21下降至烹饪位置。
67.如图3所示,升降机构包括驱动部和升降杆31,升降杆31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上锅体21连接,驱动部与升降杆31连接,驱动部用于驱动升降杆31沿其轴线移动,从而通过升降杆31的升降来带动与升降杆31连接的上锅体21的升降。
68.具体地,升降杆31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杆状结构,上锅体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升降杆31连接的凸出部211,升降杆31通过凸出部211与上锅体21连接,能够保证升降杆31的垂直度,也使升降杆31再带动上锅体21升降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
69.如图3所示,驱动部包括旋转件32,旋转件32绕升降杆31的轴线旋转,升降杆31的下端具有外螺纹,旋转件32的上端形成有螺纹孔,螺纹孔沿升降杆31的轴线方向延伸,升降杆31的下端插入旋转件32上端的螺纹孔内与旋转件32螺合,通过升降杆31插入螺纹孔的深度来控制旋转件32和升降杆31的相对位置,进而控制升降杆31的升降,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70.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当升降杆31的直径足够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升降杆31的下端设置螺纹孔,在旋转件32的上端设置外螺纹,通过将旋转件32的上端插入升降杆31的螺纹孔内来实现两者的连接。
71.为了保证上锅体21上升过程中的稳定性,升降杆31的数量需要为多个,因此用于驱动升降杆31升降的旋转件32的数量也需要为多个,任意两个旋转件32通过同步带34连接成联合旋转件,以保证旋转件32之间的转速相同,提高上锅体21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72.如图3所示,驱动部还包括主动驱动件和动力源35,主动驱动件通过同步带34与联合旋转件连接,动力源35与主动驱动件连接并控制主动驱动件旋转,主动驱动件旋转带动同步带34旋转,进而带动联合旋转件旋转,从而能够通过一个主动驱动件连接多个旋转件,减少主动驱动件的数量,简化驱动部的结构,降低成本。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
旋转件32为齿轮,主动驱动件包括主动轮33和从动轮36,主动轮33和从动轮36均为齿轮结构,齿轮的转速稳定,能够进一步保证上锅体21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主动轮33与动力源35连接,从动轮36与主动轮33啮合,从动轮36通过同步带34与临近的旋转件32连接。
73.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4个旋转件32和4个升降杆31,4个旋转件32两两对称设置在锅具本体2相对的两侧,位于锅具本体2同一侧的两个旋转件32通过同步带34连接成联合旋转件,每个旋转件32的上方都设有一个升降杆31。从动轮36设于位于锅具11两侧的联合旋转件之间,并位于锅具11的中心线位置,从动轮36通过两个同步带34分别连接锅具本体2两侧的联合旋转件,从而保证所有旋转件32的转速相同,提高上锅体21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74.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旋转件3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但为了保证上锅体21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旋转件32的数量应该不少于两个,优选为2-10个。
75.由于主动轮33通常是大于从动轮36,因此如果将主动轮33设计成全齿轮,会导致主动轮33的齿数多于从动轮36的齿数,主动轮33旋转一圈会导致从动轮36旋转很多圈,从而导致旋转件32旋转很多圈,容易使上锅体21下降的距离过大,导致上锅体21和下锅体22之间过度挤压。优选地,将主动轮33设计成不完全齿轮,在减少主动轮33齿数的同时也能够保证主动轮33齿数仍然大于从动轮36的齿数,从而既能够保证上锅体21上下运动的距离较大,保证下锅体22正常取出,也能防止上锅体21下降的距离过大而导致的上锅体21和下锅体22之间过度挤压,从而降低对动力源35的控制要求。
76.如图3和图6所示,驱动部还包括定位件和套筒41,定位件具有平行于水平方向的定位面421,套筒41套设在升降杆31上,套筒41的下端面与定位面421抵接,保证升降杆31的垂直度,进而保证升降杆31移动方向的精准性,从而保证上锅体21运动的精准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定位件为旋转件保护壳42,旋转件保护壳42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旋转件32的腔室,对旋转件32起到保护的作用。旋转件保护壳42的上端面为平面,并作为定位面421,套筒41套设在升降杆31的下端,套筒41的下端面能够与旋转件保护壳42的上端面贴合。
77.为了保证升降杆31移动过程中的顺畅性,升降杆31和套筒41优先选择自润滑材料,减少后期的维护。
78.如图4所示,锅具11还包括搅拌件51和加热件52,搅拌件51和加热件52均固定在下锅体22上并能够跟随下锅体22一起从上锅体21的下方取出,搅拌件51用于在烹饪过程中搅拌食材,保证食材均匀受热,味道更加均匀,加热件52用于加热食材。本实施例中的搅拌件51为搅拌棒,搅拌棒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搅拌棒水平方向的两端铰接在下锅体22的内壁面上。搅拌棒能够上下翻转,以实现对食材的翻炒。虽然在菜肴烹饪完毕之后,搅拌棒一般会反转到最低位置,但为了进一步保证下锅体22能够正常从上锅体21的下方抽出,当搅拌棒向上翻转至最高处时,搅拌棒的顶端也不高于下锅体22的顶端,从而即使搅拌棒处于最高位置,搅拌棒也不会在下锅体22移动过程中与上锅体21产生干涉,保证下锅体22的正常移动。
79.如图3所示,锅具11还包括密封件6,密封件6设置上锅体21和下锅体22之间,密封件6的上端与上锅体21抵接,密封件6的下端与下锅体22抵接。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6为硅胶圈,硅胶圈套设在上锅体21的下端或下锅体22的上端,用于密封上锅体21与下锅体22的连接处,提高上锅体21与下锅体22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在烹饪过程中汁液和固体从两者连
接处漏出。
80.如图6所示,锅具11还包括对位机构,对位机构作用于下锅体22,对位机构用于监测下锅体22相对于上锅体2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具体地,自动烹饪设备包括壳体12,锅具11容纳在壳体12内。对位机构包括第一到位单元71和第二到位单元72,第一到位单元71设置在锅具11的手柄53上,具体为自手柄53的上端面向上延伸的凸起,壳体12上设置有与第一到位单元71匹配的凹陷部。第二到位单元72设置在锅具本体2上,并位于与第一到位单元71相对的一侧,壳体12上也设置有与第二到位单元72配合的限位部。当第一到位单元71卡入凹陷部内,且第二到位单元72与限位部抵接时,则能够判断下锅体22移动到位。
81.进一步地,对位机构还包括感应单元(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感应单元为霍尔传感器,感应单元设置在第二到位单元72内,当下锅体22移动到位后,锅具11在收到感应单元的提醒后,才能控制上锅体21下降。
82.对位机构用于监测下锅体22是否移动到位,以保证上锅体21在下降过程中能够与下锅体22对准,进而保证上锅体21与下锅体22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在烹饪过程中汁液和固体从两者连接处漏出。
83.以下结合上述中的锅具11,简述锅具11的运动过程。
84.在菜肴烹饪完成之后,动力源35控制主动轮33旋转,主动轮33控制从动轮36旋转,从动轮36通过同步带34驱动两个联合旋转件转动,升降杆31从旋转件32的螺纹孔内旋出,向上运动,进而驱动上锅体21运动,从而使上锅体21和下锅体22之间出现间隙,下锅体22能够轻松从上锅体21地下方取出。
85.在从下锅体22内取出菜肴之后,将下锅体22放回原位,当第一到位单元71卡入凹陷部内,且第二到位单元72与限位部抵接时,感应单元会感应到下锅体22移动到位,锅具11在收到感应单元的提醒后,动力源35控制主动轮33反向旋转,控制上锅体21下降。
86.实施例2
87.本实施例中地锅具1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升降杆31的数量不同。
88.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锅具11包括4个旋转件32和2个升降杆31,两个升降杆31分别设置在其中两个旋转件32上,并对称设置在锅具本体2相对的两侧。为了保证上锅体21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两个升降杆31处于锅具本体2的中心线上。优选地,锅具11还包括防晃动导轨8,防晃动导轨8设置在升降杆31的两侧,用于保证升降杆31升降过程的稳定性。
89.实施例3
90.本实施例中地锅具1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升降杆31的数量不同。
91.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锅具11包括4个旋转件32和3个升降杆31,3个旋转件32分别设置在其中三个旋转件32上,其中一个旋转件32上没有安装升降杆31。4个旋转件32两两非对称安装在锅具本体2的相对两侧,为了保证上锅体21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安装有升降杆31的三个旋转件32呈等腰三角形的形状进行布局。
9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装置或组件正常使用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93.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