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架折叠支撑装置、床架和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6816发布日期:2022-10-04 22:0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床架折叠支撑装置、床架和床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床架折叠支撑装置,一种和床架和一种床具。


背景技术:

2.床等家具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绝大多数现有的大型家具并不易于拆卸。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尤其是床等家具需要越来越频繁的拆卸和组装以适应人口迁移和野外休闲的需要。在搬移的过程中,拆卸和组装床非常困难,所以有时会丢弃仍然可用的床以减轻搬迁负担。
3.为此,出现了折叠床架,这种折叠架能够折叠和展开,便于搬运和存放。
4.然而,现有的折叠床架结构复杂,折叠步骤多,并且不便于布置床围,从而降低床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架折叠支撑装置,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装配形成床架时,能够使得床架结构简单,折叠步骤减少,使得床架能够一次性折叠和展开,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并能够提升床架展开的稳固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架折叠支撑装置,所述床架折叠支撑装置适用于能够折叠的床架,所述床架折叠支撑装置包括:上部支撑件,所述上部支撑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床架的上部床架折叠部位的铰链结构;移动支撑件,所述移动支撑件在床架高度方向上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撑件上,并且在其处于伸出位置时能够接触地面,以配合床架的地面支撑架支撑所述床架,其中,所述移动支撑件上铰接有能够随所述移动支撑件运动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与上部床架的第一侧上床架铰接的第一斜拉杆和用于与上部床架的第二侧上床架铰接的第二斜拉杆。
7.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包括上部支撑件和移动支撑件,上部支撑件设置有铰链结构例如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移动支撑件能够在床架高度方向上移动地设置在上部支撑件上,并且移动支撑件上铰接有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这样,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与第一侧上床架和第二侧上床架装配形成床架时,床架的第一侧上床架和第二侧上床架安装在铰链结构,例如床架的第一侧上床架安装在第一铰接部,床架的第二侧上床架安装在第二铰接部,同时,第一斜拉杆和第一侧上床架铰接,第二斜拉杆和第二侧上床架铰接,这样,当需要将展开的床架折叠时,只需要将床架的中部向上提起,第一侧上床架和第二侧上床架即可转动以相互靠近进行折叠,同时,通过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驱动移动支撑件向下移动,这进一步促使第一侧上床架和第二侧上床架相互靠近以折叠,直到相互贴合后完成折叠。当需要将折叠的床架展开时,只需要将第一侧上床架和第二侧上床架向两侧反方向拉动即可实现床架的一次性展开,而在床架展开后,由于第一斜拉
杆斜向连接在第一侧上床架和移动支撑件之间,第二斜拉杆斜向连接在第二侧上床架和移动支撑件之间,因此,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能够在移动支撑件的两侧分别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这能够进一步提升床架展开的稳固性。因此,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装配形成床架时,能够使得床架结构简单,折叠步骤减少,使得床架能够一次性折叠和展开,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并能够提升床架展开的稳固性。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部支撑件包括用于分别铰接床架的第一下侧围杆和第二下侧围杆的侧围杆铰接部,其中,所述第一下侧围杆用于与所述第一侧上床架上铰接的第一地面支撑架铰接,所述第二下侧围杆用于与所述第二侧上床架上铰接的第二地面支撑架铰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铰链结构包括用于安装第一侧上床架的第一铰接部和用于安装第二侧上床架的第二铰接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上部支撑件的上端在同一个铰接点铰接,其中,所述第一铰接部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侧上床架的第一边缘侧杆插装配合的第一插装柱或第一插装槽,所述第二铰接部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侧上床架的第二边缘侧杆插装配合的第二插装柱或第二插装槽。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分别通过各自的同一个板片弯折来形成铰接板部、插装板柱或插装板槽。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部支撑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两端部分别作为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部支撑件内具有轴向通道,所述移动支撑件能够伸缩地设置在所述轴向通道内。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斜拉杆和所述第二斜拉杆的长度能够调整。
15.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架,该床架包括具有第一侧上床架和第二侧上床架的上部床架,以及两个间隔布置的以上任意所述的床架折叠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侧上床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侧上床架的一端安装于两个所述床架折叠支撑装置的所述铰链结构,所述第一斜拉杆和所述第一侧上床架铰接,所述第二斜拉杆和所述第二侧上床架铰接;所述第一侧上床架和所述第二侧上床架能够展开和折叠。
16.在该技术方案中,如上所述的,通过床架折叠支撑装置,该床架结构简单,折叠步骤减少,能够一次性折叠和展开,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并提升了展开的稳固性。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床架包括第一下侧围杆和第二下侧围杆,其中,所述第一下侧围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上部支撑件,并且所述第一下侧围杆的两端之间的杆段与所述第一侧上床架上铰接的第一地面支撑架铰接,以使得所述第一侧上床架、所述第一地面支撑架、所述第一下侧围杆和所述上部支撑件能够围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二下侧围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上部支撑件,并且所述第二下侧围杆的两端之间的杆段与所述第二侧上床架上铰接的第二地面支撑架铰接,以使得所述第二侧上床架、所述第二地面支撑架、所述第二下侧围杆和所述上部支撑件能够围成四连杆机构;其中,所述第一侧上床架和所述第二侧上床架折叠时,所述第一下侧围杆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地面支撑架向床架的端部翻转折叠,所述第二下侧围杆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地面支撑架向床架的端部翻转
折叠。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上床架和所述第二侧上床架的侧边缘设置有允许多个床架依次拼接连接的连接结构。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结构具有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其中,在所述伸出位置,所述连接结构从所述侧边缘凸出,在所述收回位置,所述连接结构低于所述侧边缘。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不同并能够配合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上床架和所述第二侧上床架各自相对的两侧的侧边缘上,其中,所述第一侧上床架的一侧的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侧上床架的一侧的所述第二结构位于同一侧面,所述第一侧上床架的另一侧的所述第二结构和所述第二侧上床架的另一侧的所述第一结构位于同一侧面。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结构包括具有止挡头部的挂接柱,所述第二结构包括挂接片,所述挂接片包括形成容纳空间的凸起片部,所述凸起片部具有入口,其中,所述挂接柱能够进入到所述入口中以使得所述止挡头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止挡在所述凸起片部的内表面上。
22.最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具,所述床具包括以上任意所述的床架。
23.显而易见,在以上单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件或特征可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单独或组合使用。
附图说明
24.在附图中,尺寸和比例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和比例。附图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某些非必要的元件或特征。
25.图1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床架的立体图,其中,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床架折叠支撑装置。
26.图2是图1的床架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7.图3是图1的床架的折叠过程的示意图。
28.图4是图3的床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图3的床架进一步折叠的立体图。
30.图6是图5的床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图6的床架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32.图8是图5的床架完成折叠的立体图。
33.图9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床架的折叠示意图。
34.图10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床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5.图11是要拼接的两个图10的床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6.图12是图11中的两个图10的床架拼接在一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7.图13是图12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38.图14是两个图10的床架拼接在一起的立体图。
39.图15是图14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40.附图标记说明
41.1-上部支撑件,2-移动支撑件,3-第一侧上床架,4-第一铰接部,5-第二侧上床架,6-第二铰接部,7-第一斜拉杆,8-第二斜拉杆,9-第一下侧围杆,10-第二下侧围杆,11-侧围杆铰接部,12-第一地面支撑架,13-第二地面支撑架,14-第一边缘侧杆,15-第二边缘侧杆,16-铰接板部,17-插装板柱,18-安装板,19-床架折叠支撑装置,20-第一结构,21-第二结构,23-挂接柱,24-挂接片,25-容纳空间,26-凸起片部,27-入口,28-床架。
具体实施方式
42.接下来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3.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架折叠支撑装置19适用于能够折叠的床架,床架折叠支撑装置19包括上部支撑件1和移动支撑件2,其中,上部支撑件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床架的上部床架折叠部位的铰链结构;移动支撑件2在床架高度方向上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撑件1上,并且在其处于伸出位置时能够接触地面,以配合床架的地面支撑架支撑所述床架,其中,移动支撑件2上铰接有能够随所述移动支撑件2运动的支架,支架包括用于与上部床架的第一侧上床架3铰接的第一斜拉杆7和用于与上部床架的第二侧上床架5铰接的第二斜拉杆8。
44.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19包括上部支撑件1和移动支撑件2,上部支撑件1设置有铰链结构,例如铰链结构包括第一铰接部4和第二铰接部6,移动支撑件2能够在床架高度方向上移动地设置在上部支撑件1上,并且移动支撑件2上铰接有第一斜拉杆7和第二斜拉杆8,这样,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19与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装配形成床架时,床架的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安装在铰链结构,例如,床架的第一侧上床架3安装在第一铰接部4,床架的第二侧上床架5安装在第二铰接部6,同时,第一斜拉杆7和第一侧上床架3铰接,第二斜拉杆8和第二侧上床架5铰接,这样,当需要将展开的床架折叠时,只需要将床架的中部向上提起,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即可转动以相互靠近进行折叠,同时,通过第一斜拉杆7和第二斜拉杆8驱动移动支撑件2向下移动,这进一步促使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相互靠近以折叠,直到相互贴合后完成折叠,如图1-图8所示的一次性折叠。当需要将折叠的床架展开时,只需要将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向两侧反方向拉动即可实现床架的一次性展开,而在床架展开后,由于第一斜拉杆7斜向连接在第一侧上床架3和移动支撑件2之间,第二斜拉杆8斜向连接在第二侧上床架5和移动支撑件2之间,因此,第一斜拉杆7和第二斜拉杆8能够在移动支撑件2的两侧分别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这并不需要额外的自锁结构来锁定展开状态,因此这能够进一步提升床架展开的稳固性。因此,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装配形成床架时,能够使得床架结构简单,折叠步骤减少,使得床架能够一次性折叠和展开,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并能够提升床架展开的稳固性。
45.另外,参考图1和图2,上部支撑件1包括用于分别铰接床架的第一下侧围杆9和第二下侧围杆10的侧围杆铰接部11,其中,第一下侧围杆9用于与第一侧上床架3上铰接的第一地面支撑架12铰接,第二下侧围杆10用于与第二侧上床架5上铰接的第二地面支撑架13
铰接。这样,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在装配形成床架时,可以将第一下侧围杆9和第二下侧围杆10铰接在侧围杆铰接部11上,第一下侧围杆9与第一侧上床架3上铰接的第一地面支撑架12铰接,第二下侧围杆10与第二侧上床架5上铰接的第二地面支撑架13铰接,这样,在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折叠过程中,第一下侧围杆9和第二下侧围杆10将分别带动第一地面支撑架12和第二地面支撑架13分别向床架的两端(也就是向外)翻转以实现第一地面支撑架12和第二地面支撑架13的折叠。当然,在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展开过程中,第一下侧围杆9和第二下侧围杆10将分别带动第一地面支撑架12和第二地面支撑架13分别向内翻转,以使得第一地面支撑架12和第二地面支撑架13分别对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进行支撑。
46.另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并不包括以下特征“第一下侧围杆9和第二下侧围杆10、第一侧上床架3上铰接的第一地面支撑架12、以及第二侧上床架5上铰接的第二地面支撑架13”。此处仅是为了说明侧围杆铰接部11的用途而引入了该特征。
47.另外,在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中,铰链结构可以包括一个铰接部,比如,上部床架的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本身通过铰接点铰接在一起,上部支撑件1的上端的铰接部则和该铰接点连接在一起。或者,在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包括用于安装第一侧上床架3的第一铰接部4和用于安装第二侧上床架5的第二铰接部6,例如,铰链结构包括两个铰接在一起的铰接部,这样,上部床架的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自身就不用通过铰接点再铰接,只需要分别和第一铰接部4与第二铰接部6铰接即可。
48.另外,在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中,第一铰接部4和第二铰接部6可以具有多种布置形式,例如,第一铰接部4和第二铰接部6的一种布置形式中,参考图2,第一铰接部4和第二铰接部6与上部支撑件1的上端在同一个铰接点铰接,其中,第一铰接部4包括用于与第一侧上床架3的第一边缘侧杆14插装配合的第一插装柱或第一插装槽,第二铰接部6包括用于与第二侧上床架5的第二边缘侧杆15插装配合的第二插装柱或第二插装槽。这样,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只需要将第一插装柱或第一插装槽与第一侧上床架3的第一边缘侧杆14插装配合,并将第二插装柱或第二插装槽与第二侧上床架5的第二边缘侧杆15插装配合,即可实现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铰接连接。
49.另外,第一铰接部4和第二铰接部6可以具有多种结构,例如,一种结构中,第一铰接部4和第二铰接部6可以为块状件,该块状件具有插装柱或插装槽。或者,参考图7,另一种结构中,第一铰接部4和第二铰接部6分别通过各自的同一个板片弯折来形成铰接板部16、插装板柱17或插装板槽。例如,可以采用单一的板片进行弯折切割来形成第一铰接部4或第二铰接部6,比如,单一的板片弯折形成u形夹,u形夹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可以作为插装板槽,而第一侧上床架3或第二侧上床架5上的插装端部则可以插装在该插装板槽中。
50.另外,在第一铰接部4和第二铰接部6的另一种布置形式中,参考图9,上部支撑件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8,安装板18的相对两端部分别作为第一铰接部4和第二铰接部6,例如,安装板18的相对两端部分别形成有铰接孔,这样,通过配合的铰接孔和铰接销轴,即可将第一侧上床架3或第二侧上床架5铰接。可选择地,安装板18的相对两端部分别形成有铰接柱,该铰接柱可以与第一侧上床架3或第二侧上床架5上的铰接孔配合以实现第一侧上床架3或第二侧上床架5铰接。
51.另外,特征“移动支撑件2能够在床架高度方向上移动地设置在上部支撑件1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一种方式中,上部支撑件1上形成有凹槽,移动支撑件2上形成有凸块,凸块滑动配合在凹槽中,这样可以使得移动支撑件2在上部支撑件1上移动。或者,另一种方式中,参考图6和图9,上部支撑件1内具有轴向通道,例如上部支撑件1可以为空心筒,该空心筒可以为圆筒或方筒,移动支撑件2能够伸缩地设置在轴向通道内,这样,通过设置轴向通道,可以降低床架折叠支撑装置的重量,另外,通过轴向通道的四周壁的限制,可以更稳定地引导移动支撑件2移动。
52.另外,在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第一斜拉杆7和第二斜拉杆8的长度能够调整,例如,第一斜拉杆7和第二斜拉杆8分别包括依次嵌套的多个筒节,多个筒节能够伸缩并在伸缩到所需长度时能够锁定。或者,该床架折叠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具有不同长度并能够更换的斜拉杆,这样,可以根据所需更换所需长度的斜拉杆。这样,由于第一斜拉杆7和第二斜拉杆8的长度能够调整,因此可以根据所需,将第一斜拉杆7和第二斜拉杆8分别铰接到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例如,可以铰接到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中部位置,或者邻近中部的其他位置处,这样可以在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中部位置,或者邻近中部的其他位置对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进行斜向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展开后的稳固性。
53.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架,参考图1-图9,该床架28包括具有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上部床架,以及两个间隔布置的以上任意所述的床架折叠支撑装置19,其中,第一侧上床架3的一端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一端安装于两个床架折叠支撑装置19的铰链结构,例如第一侧上床架3的一端安装于两个床架折叠支撑装置19的第一铰接部4,第二侧上床架5的一端安装于两个床架折叠支撑装置19的第二铰接部6,第一斜拉杆7和第一侧上床架3铰接,第二斜拉杆8和第二侧上床架5铰接;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能够展开和折叠。
54.在该技术方案中,如上所述的,通过床架折叠支撑装置19,该床架结构简单,折叠步骤减少,能够一次性折叠和一次性展开,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并提升了展开的稳固性。
55.另外,参考图1、图3和图4,床架28包括第一下侧围杆9和第二下侧围杆10,其中,第一下侧围杆9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支撑件1,并且第一下侧围杆9的两端之间的杆段与第一侧上床架3上铰接的第一地面支撑架12铰接,以使得第一侧上床架3、第一地面支撑架12、第一下侧围杆9和上部支撑件1能够围成四连杆机构;第二下侧围杆10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上部支撑件1,并且第二下侧围杆10的两端之间的杆段与第二侧上床架5上铰接的第二地面支撑架13铰接,以使得第二侧上床架5、第二地面支撑架13、第二下侧围杆10和上部支撑件1能够围成四连杆机构;其中,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折叠时,第一下侧围杆9能够带动第一地面支撑架12向床架的端部(也就是向外)翻转折叠,第二下侧围杆10能够带动第二地面支撑架13向床架的端部(也就是向外)翻转折叠。当然,在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展开过程中,第一下侧围杆9和第二下侧围杆10将分别带动第一地面支撑架12和第二地面支撑架13分别向内翻转,以使得第一地面支撑架12和第二地面支撑架13分别对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进行支撑。
56.由于第一下侧围杆9将第一地面支撑架12和上部支撑件1连接,第二下侧围杆10将第二地面支撑架13和上部支撑件1连接,这能够提升床架展开的稳固性,另外,第一下侧围
杆9和第二下侧围杆10还便于连接侧围罩(未图示),也就是,侧围罩可以连接在第一下侧围杆9、第二下侧围杆10、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上,从而将床架的周围罩住,以提升床具的美观性。
57.另外,在床架的一种可选择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0-图12以及图14,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侧边缘设置有允许多个床架依次拼接连接的连接结构。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侧边缘分别可以为第一边缘侧杆14和第二边缘侧杆15。如图14所示的,多个比如两个床架可以拼接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更大的床架,从而能够灵活多变的满足用户特定的使用需求。当然,三个这样的床架同样可以拼接连接成一排。
58.另外,床架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具有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其中,在伸出位置,连接结构从侧边缘凸出,在收回位置,连接结构低于侧边缘。例如,连接结构可以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伸缩或翻转。这样,当需要拼接时,连接结构处于伸出位置以和另一个这样的床架连接。当需要使用这样的单个床架时,连接结构可以处于收回位置,以避免连接结构对用户或床上铺设用品造成损伤。
59.另外,参考图11,连接结构包括不同并能够配合的第一结构20和第二结构21,其中,第一结构20和第二结构21分别位于第一侧上床架3和第二侧上床架5各自相对的两侧的侧边缘上,也就是,第一侧上床架3相对的两侧的侧边缘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结构20和第二结构21,同样,第二侧上床架5相对的两侧的侧边缘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结构20和第二结构21,但是,第一侧上床架3的一侧的第一结构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一侧的第二结构位于同一侧面,第一侧上床架3的另一侧的第二结构和第二侧上床架5的另一侧的第一结构位于同一侧面。这样,参考图11中的箭头所示,在连接时,一个床架的第一侧上床架3的第一结构20与另一个床架的第一侧上床架3的第二结构21连接,一个床架的第二侧上床架5的第二结构21与另一个床架的第二侧上床架5的第一结构2连接,这样,通过第一结构20和第二结构21的这种交错布置,可以有效地提升多个床架拼接连接的稳固性。
60.另外,在该床架28中,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可以具有多种形式,例如,一种形式中,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中的一者可以为连接孔另一者可以为连接柱,连接柱可以插装配合在连接孔中。或者,参考图13和图15所示的,第一结构包括具有止挡头部22的挂接柱23,第二结构包括挂接片24,挂接片24包括形成容纳空间25的凸起片部26,凸起片部26具有入口27,其中,挂接柱23能够进入到入口27中以使得止挡头部22位于容纳空间25内并止挡在凸起片部26的内表面上。这样,如图13所示的,由于止挡头部22位于容纳空间25内并止挡在凸起片部26的内表面上,可以使得床架能够稳定可靠地连接在一起。
61.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具,该床具包括以上任意所述的床架28。这样,如上所述的,该床具的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62.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得益于本实用新型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认识到可将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结构的替代结构作为可行的替代实施方式,并且可将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实施方式,它们同样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