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圆桌拼接式的台面木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2631发布日期:2022-04-22 10:39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圆桌拼接式的台面木基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餐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圆桌拼接式的台面木基座。


背景技术:

2.常见的圆桌通常只能够满足10人左右的就餐需要,而对于大型聚会来讲,普通的餐桌无法满足20及以上人群同时在一张餐桌就餐的需求,就需要分隔成两桌甚至更多桌。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餐桌来满足特定场合、多人聚餐的需要,大型餐桌为了便于生产及搬运,多由若干个部件拼接而成,但是拆分的部件装配不可靠时又会影响其整体结构强度,如何拼接能够将原料浪费降到最低、同时还需要保证其结构的可靠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圆桌拼接式的台面木基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大型圆桌拼接式的台面木基座,包括n片木基座部件,木基座部件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第一面板为等腰梯形结构,第二面板为弓形且其直线端与第一面板下底的尺寸相同,第二面板的直线端与第一面板的下底端连接,第三面板为1/n的圆环,第三面板位于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上方并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用木条连接固定,木基座部件依次连接后围成圆形且在其中心形成一个n边形空腔。
6.木基座部件的数量为六片,第一面板的底角为60
°

7.还包括至少一块中心面板,中心面板拼接后的尺寸与空腔相同,中心面板放置于空腔内。
8.空腔为六边形,中心面板的数量为两块,中心面板为等腰梯形的面板,中心面板下底靠拢后的尺寸与六边形空腔的尺寸相同。
9.第二面板的直线端与第一面板的下底端通过胶水粘合。
10.第三面板的内圈延伸至第一面板的上方,第二面板的圆弧端弧度与第三面板的外圆弧度相同且相互对齐。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将台面木基座分割成若干个木基座部件和中心面板,方便搬运,通过拼装后固定成一个整体,使其满足尺寸要求;
12.2、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根据木材的尺寸进行合理切割,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分别加工后进行拼装,该切割方式所需板材尺寸较小,浪费少,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后切割,会导致所需的板材尺寸增大,切割后剩余的废料较多,浪费巨大,并且切割数量合理,拼装后结构强度高;
13.3、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拼装后在其上方安装第三面板,将三者构成一个部件,强度更好,整体性更强,结构更加牢靠。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在大圆桌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底座的俯视图;
16.图3为底座的部分立体图;
17.图4为平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平衡支架的爆炸图;
19.图6为平衡支架的立体图;
20.图7为两个连接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平衡支架放置部分台面木基座的俯视图;
22.图9为本实用新型台面木基座去除第三面板的俯视图;
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台面木基座的俯视图;
24.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台面木基座各部件在木材上切割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木基座和台面木基座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4为转盘木基座的俯视图;
28.图15为转盘木基座各部件在木材上分割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6为电动转盘驱动件和转盘木基座装配的俯视图;
30.图17为电动转盘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8为主动轮和内齿轮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9为内齿轮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0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1为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2为外支撑件安装位置的尺寸示意图。
36.图中:底座1、底座部件101、开口102、限位槽103、加强条104、检修门105、平衡支架2、底梁201、第二卡爪202、平衡架203、连接杆231、加强杆232、第一卡爪204、拉杆205、台面大理石3、电动转盘驱动件4、内齿轮401、连接件402、中心盘403、连杆404、弧形部405、通槽406、凹槽407、凸块408、安装孔409、缺口410、转盘木基座5、第四面板501、第五面板502、转盘大理石6、台面木基座8、第一面板801、第二面板802、第三面板803、中心面板804、板材9、电机盒10、支撑件11、外支撑件111、内支撑件112、支架113、滚轮114、定心轮12、主动轮13、电机14。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8.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圆桌,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部设有台面木基座8,台面木基座8与底座1之间设有平衡支架2,台面木基座8通过平衡支架2保持水平平衡,台面木基座8的中心位置设有电动转盘驱动件4,电动转盘驱动件4上设有转盘木基座5,转盘木基座5上设有转盘大理石6,台面木基座8超过转盘木基座5的部分铺设有台面大理石3,转盘大理石6和台面大理石3优选为肆洛德灰大理石;
39.如图2~3所示底座1内为镂空结构,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减小整个圆
桌的重量,底座1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通过若干个加强条104连接,外层上铰接有检修门105,检修门105与外层连接处的铰座角度《90
°
,使得检修门105在闭合后能够与外层齐平,内层与检修门105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为断缺状态,方便检修人员进入,并且由于外层为倾斜结构,检修门105的外端打开后会往上顶,所以在安装检修门105时,需要使检修门105打开至最大后,检修门的105的上部不会碰到台面木基座8,底座1包括六片底座部件101,底座部件101依次连接围成圆台结构,在底座部件10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开口102,方便螺栓通过开口102伸入底座部件101内将两个底座部件101连接固定;
40.如图4~7所示的平衡支架2包括六片平衡架203,平衡架203包括设于两侧的连接杆231以及设于中部的加强杆232,两根连接杆231之间的角度为60
°
,将平衡架203围成盘状,平衡架203的下方设有三根相互交叉的底梁201,每根底梁201上对称设有两组第一卡爪204和第二卡爪202,第二卡爪202靠近底梁201的中部设置,底梁201上设有拉杆205,拉杆205的上部穿过第二卡爪202后拧入有螺栓,第一卡爪204设于底梁201的两端,两个平衡架203上的连接杆231靠拢后卡入第一卡爪204和第二卡爪202内,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调节平衡架203平衡时,先将平衡支架2放置于底座1的上部,底座1的上部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杆231的限位槽103,底梁201位于底座1内部的空腔内,第一卡爪204内的螺栓拧松,使得平衡架203能够相对于第一卡爪204进行转动,将台面木基座8放置于平衡支架2上后,由于台面木基座8位于底座1外周的面积超过位于底座1内的面积的一倍,则会导致在平衡架203外侧的受力较大,使得台面木基座8放置后呈现伞状,此时需要将拉杆205上的螺栓向下拧,平衡架203的内侧向下移动,将平衡架203的外侧进行提拉,使得平衡架203再次保持平衡,保证了木基座8能够平稳放置于底座1上;
41.如图8~12所示为木基座8,木基座8包括六片木基座部件,木基座部件依次连接围成d2=4600mm的圆形,为尽可能大的利用木材,将每片木基座部件分成第一面板801、第二面板802和第三面板803,所用板材9的尺寸a
×
b为1220mm
×
2440mm,第一面板801为底角为60
°
的等腰梯形结构,b=2300mm,c=1200mm,a=914mm,第二面板802为弓形且其直线端与b的尺寸相同并与第一面板的b端粘合,圆弧端为d2=4600mm的弧度,第三面板803为1/6的圆环,第三面板803的外圆d2=4600mm,内圆d1=3740mm,将第一面板801和第二面板802粘和后,第三面板803放置于第一面板801和第二面板802的上方并与第一面板801和第二面板802之间用木条连接固定,同时调整第三面板803的外圆与第二面板802的圆弧段齐平,将第一面板801、第二面板802和第三面板803连接后构成一个木基座部件,六片木基座部件依次连接,在第一面板801上开槽,螺栓穿过两个相邻第一面板801的槽体后进行固定,在中心形成一个边长为a=914mm的六边形空腔,用两片中心面板804进行填补,第一面板801、第二面板802、第三面板803和中心面板804的切割方式如图12所示,将板材9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减少材料的浪费,在放置台面木基座8时,将第一面板801的两侧边分别与加强杆232的位置相对应,此时台面木基座8的重心压在两个平衡架203的连接处,使得台面木基座8放置后更加可靠稳固;
42.如图13~15所示,转盘木基座5包括六片第四面板501和一片第五面板502,第四面板501的圆弧部d3=1810mm,第四面板501的直线端与圆弧部之间的距离d=1200mm,第五面板502为正六边形,其两条相对边之间的距离e=1220mm,使得第五面板502在裁剪时只需一块板材9即可,节省材料,在放置转盘木基座5时,第四面板501与第一面板801的位置错开设
置,第四面板501的重心压在两个第一面板801之间,不会使得一块第一面板801上受力过大导致倾斜,第四面板501上开槽,螺栓穿过两个相邻第四面板501的槽体后进行固定;
43.如图16~21所示电动转盘驱动件4,在台面木基座8上放置有支撑件11,支撑件11包括外支撑件111和内支撑件112,外支撑件111和内支撑件112均包括圆形支架113以及设于支架113内的滚轮114,该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外支撑件111和内支撑件112均与台面木基座8共心,电动转盘驱动件4包括设于外支撑件111上的内齿轮401,内齿轮401由六片内齿轮部件组成,内齿轮部件的一端设有凸块408,内齿轮部件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孔409,一个内齿轮部件的凸块408插入另一个内齿轮部件的安装孔409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将内齿轮部件依次连接围成一个圆形的内齿轮401,台面木基座8的下部设有电机盒10,电机盒10内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转轴穿过台面木基座8的部分连接主动轮13,主动轮13与内齿轮401相互啮合;内支撑件112上设有中心盘403,中心盘403与内齿轮401之间通过连接件402连接,连接件402包括弧形部405和位于弧形部405两端的连杆404,连杆404远离弧形部405的一端固定在中心盘403上,连杆404的另一端与内齿轮401固定,中心盘403的中部设有凹槽407,中心盘403的上部设有若干个缺口410和用于容纳连杆404的通槽406,缺口410设于通槽406的两侧,通槽406连通凹槽407,两个连接件402的连杆404并列靠拢后放入通槽406内,螺栓的一端伸入缺口410,穿过连杆404后从另一个缺口410穿出并固定,将中心盘403与连接件402进行固定,在台面木基座8上还设有若干个定心轮12,定心轮12均布于内齿轮401的外周且与内齿轮401的外周贴合,使得内齿轮41在转动时圆心位置不会发生偏离;转盘木基座5放置于电动转盘驱动件4上,第四面板501压在内齿轮401上,第五面板502压在中心盘403上,内齿轮401转动时带动转盘木基座5进行转动,从而来实现转盘木基座5的共心。
44.如图22所示,底座1截面为直角梯形,其下底q=200mm,下底外端距离台面大理石3边缘f=500mm,当客人入座后,脚不易踢到底座,底座1的上底k=80mm,上底的外边距离第三面板803内壁l=120mm,平衡架203的悬臂端距离第三面板803内壁m=300mm,外支撑件111的宽度j=200mm,外支撑件111的外圈距离第三面板803内壁i=150mm,方便对电机14预留安装空间,转盘大理石台面6超出第三面板803内壁h=50mm,转盘大理石台面6的外缘距离台面大理石3外端g=450mm,在该尺寸下,支撑架11对转盘木基座5的支撑旋转更加可靠,外支撑件111的高度n=55mm,转盘木基座5的厚度o=18mm,转盘大理石6的厚度p=20mm。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