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电动一体式转经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33884发布日期:2022-08-06 02:3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手拉电动一体式转经筒的制作方法
手拉电动一体式转经筒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经筒,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拉电动一体式转经筒。


背景技术:

2.转经筒是一种在藏传佛教文化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佛教用品。使用转经筒时,可通过人工手摇或拨动的方式,使其转动起来,从而达到祈福的目的。但是,这种人工手摇或拨动的方式容易导致手部疲劳,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3.现有技术中也提供了一种手拉式转经筒,以手拉拉绳带动飞轮转动,从而带动转经筒本体转动。这种转经筒经拉绳拉一次便可带动转经筒较长时间转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用户手部疲劳的问题,但当停止拉动时,转经筒也会随之停止转动,其不能满足人们在某些场合解放双手的需求。因此一种既可手拉又可电动驱动的转经筒便成为了业界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拉电动一体式转经筒,以满足多种场合的使用需求。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拉电动一体式转经筒,包括底座和转经筒本体,所述转经筒本体内固定安装有中心轴,还包括转盘、轴承组件、安装在底座内的手动转动组件和电动转动组件,所述转盘上放置转经筒本体并互相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中央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中心轴的孔,所述中心轴插入该转盘中央的孔,所述转盘下端伸入底座中央位置,所述手动转动组件和所述电动转动组件分别与所述转盘之间、所述转盘与底座之间均通过轴承组件互相转动连接,所述转盘在电动转动组件和/或手动转动组件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经筒本体转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转盘的截面为t状,所述转盘上端的横向部位与转经筒本体固定连接,其下端的竖状部位伸入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转盘上端与转经筒本体上部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放置有经卷。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内固定安装有一支撑件,所述转盘下端伸入支撑件的中央位置,并与所述支撑件通过轴承组件转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具有底盘和在底盘中部的凸起部,所述底盘的外边缘与底座的内壁相接,并将底座分割为上部腔室与下部腔室,所述凸起部用于支撑所述手动转动组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转盘之间还设置有罩壳,罩壳的底部固定在支撑件的底盘上,所述转盘的竖状部位伸入所述罩壳的顶端且穿过所述支撑件的凸起部并抵接于所述支撑件的底盘。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转盘与罩壳顶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手动转动组件的连接处,所述第三轴承设置在所述转盘与所述
底盘的连接处,所述第四轴承与第五轴承套设在所述转盘的竖状部位,且所述第四轴承与所述手动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轴承与电动组件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手动转动组件包括飞轮、拉绳和第一弹性件,所述飞轮与第四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拉绳的一端和飞轮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伸出底座之外;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飞轮连接,其另一端与罩壳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电动转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下部腔室,并穿过所述支撑件的底盘与电机齿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五轴承连接,所述电机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电机与电机齿轮连接,所述电机转动,牵动所述电机齿轮并带动传动齿轮和第五轴承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盘转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转盘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为深沟球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为单向轴承或棘轮轴承。
15.本实用新型不仅通过手部拉动拉绳以使转经筒转动,不会导致用户手部疲劳,而且还可以电机转动以使转经筒转动,满足人们在某些场合解放双手的需求,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有更好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18.图3是图2中转经筒与底座连接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拉电动一体式转经筒,包括底座10和转经筒本体20,转经筒本体20内固定安装有中心轴 30,中心轴30的上端伸出转经筒本体20外,跟装饰件螺纹连接。具体的,中心轴30的上端具有外螺纹,装饰件内具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连接从而中心轴30的上端与装饰件螺纹连接。
21.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手动转动组件40、转盘50、电动转动组件60和轴承组件61;手动转动组件40和电动转动组件60设置安装在底座10内;转盘50上放置转经筒本体20并互相固定连接,转盘50中央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中心轴30的孔,中心轴30插入转盘50中央的孔并与转盘50固定连接,转盘50下端伸入底座10中央位置,转盘50与底座10之间通过轴承组件61 互相转动连接,手动转动组件40和电动转动组件60分别与转盘50也通过轴承组件61转动连接,转盘50在电动转动组件60的或手动转动组件40的或两者同时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从而带动转经筒本体20转动。
22.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盘50的截面为t状,转盘50上端的横向部位与转经筒本体20固定连接,其下端的竖状部位伸入底座10内的中心,竖状部位中央形成有一用于插入中心轴30的盲孔或通孔,中心轴 30下端插入盲孔或通孔内。中心轴30、转盘50的轴心以及底座10的中心共线。
23.当转盘50竖状部位中央形成的一用于插入中心轴30的孔是通孔时,中心轴30下端插入通孔内,中心轴30插入部份与转盘50仍固定连接,且中心轴30底端与转盘50竖状部位的底端齐平。
24.转盘50上端的横向部位与转经筒本体20固定连接,使转盘50与转经筒本体20上部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收容空间内放置有经卷26,从而在转经筒本体20转动时以实现诵经、祈福。
25.底座10内还固定安装有一支撑件11,支撑件11通过卡接、连接件、粘合或三者结合的方式与底座10固定连接;转盘50下端伸入支撑件11的中央位置,并与支撑件11通过轴承组件61转动连接。
26.支撑件11具有凸起部111和底盘112,凸起部111位于底盘中部(中央位置),用于支撑手动转动组件40;底盘112的外边缘与底座10的内壁相接,并将底座10分割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
27.如图1所示,底座10的腔壁在腰部向内收缩从而形成一窄颈,支撑件 11的底盘112卡设于窄颈处,并将底座分隔为上部腔室、下部腔室。支撑件 11的凸起部111顶端形成有一支撑面,支撑面与手动转动组件40接触,以支撑手动转动组件40。
28.为了实现平衡,支撑件11以及底座10的中心共线,且转盘50下端的竖状部位伸入底座10内的中央。
29.如图2、图3所示,支撑件11与转盘50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支撑转盘50的罩壳70,罩壳70为中空状,其底部固定在支撑件11的底盘112上,转盘50的竖状部位伸入罩壳70的顶端且穿过支撑件11的凸起部111并抵接于支撑件11的底盘112。同时,罩壳70从外观上覆盖了底座10内手动转动组件40、电动转动结构60、支撑件11和轴承组件61互相之间的连接,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
30.如图1-3所示,轴承组件61包括第一轴承611、第二轴承612、第三轴承613、第四轴承614和第五轴承615;
31.其中:第一轴承611设置在转盘50的竖状部位与罩壳70顶端的连接处;在第一轴承6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轴承压套6111,其压住第一轴承611并一端与罩壳70顶端连接,使第一轴承611与轮盘50的连接更加稳固。
32.第二轴承612设置在支撑件11的凸起部111顶端的支撑面与手动转动组件40的连接处,第三轴承613设置在转盘50的竖状部位底端与支撑件11 的底盘112的上表面的连接处,从而使转盘50与支撑件11转动连接。
33.第一轴承611与第三轴承613分别设置在转盘50的竖状部位的上部(靠近竖状部位的顶部)与其底端,对转盘50进行稳定支撑和限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转盘50通过第一轴承611与第三轴承613,可以转动,从而带动转经筒本体20转动。
34.如图3所示,第四轴承614与第五轴承615与转盘5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四轴承614与第五轴承615分别套设于转盘50的竖状部位,即第四轴承614与第五轴承615的内壁与转盘50的竖状部位接触;第四轴承 614对应地安装到手动转动组件内;第五轴承615对应与电动转动组件60转动连接。
35.如图2、图3所示,手动转动组件40包括拉绳41、飞轮42和第一弹性件43,具体地,拉绳41的一端和飞轮42固定连接,拉绳41的另一端伸出底座40之外,第一弹性件43的一端也
和飞轮4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和罩壳 70连接;支撑件11设置于飞轮42的下面,起支撑作用的同时,支撑件11 与飞轮42之间通过设置有第二轴承612转动连接;且第四轴承614对应地安装到飞轮42内。
36.当手拉拉绳41带动飞轮42转动,飞轮42带动第二轴承612和第四轴承614转动,第四转承614转动,带动轴承组件61的其它转承及带动转盘 50转动,从而带动转经筒本体20转动;当停止手拉或松开拉绳41,飞轮42 在第一弹性件43回弹恢复原状的拉力下反向回转,直到转经筒本体20平稳地停下。
37.电动转动结构60包括电机62、电机齿轮63和传动齿轮64,电机62安装在底座10的下部腔室,并穿过支撑件11的底盘112与电机齿轮63连接,电机齿轮63与传动齿轮64啮合,传动齿轮64与套设在转盘50的第五轴承 615连接,具体地,第五轴承615对应靠近电机62和电机齿轮63的位置设置,第五轴承615的外壁与传动齿轮64连接。
38.电机62开启时,电机62转动,带动电机齿轮63,电机齿轮63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带动第五轴承615转动并轴承组件61的其它轴承转动,带动转盘50转动,从而实现带动转经筒本体20转动。
39.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安装到位时,电机62设置于底座10的下部腔室(即底盘112的下面),电机62中与电机齿轮63接触的部位穿过底盘112;上述电机62的安装位置使第五轴承615需要设置在转盘50 的竖状部位的下端,且第五轴承615设置在手动转动组件40的下方,即第五轴承615也设置在第四轴承614的下方。
40.第一轴承611、第二轴承612、第三轴承613、第四轴承614和第五轴承 615设置的位置中,第一轴承611、第三轴承613、第四轴承614和第五轴承 615均与转盘50接触,从而使转盘50可以转动;当电机62转动,电动齿轮 63跟着转动,带动与电机齿轮63啮合转动的传动齿轮64连接的第五轴承615 转动时,带动轴承组件61的其它转承也跟着转动,带动转盘50转动,带动转经筒本体20转动,从而实现了电动转动的功能;第二轴承612与手动转动结构40的飞轮42接触,使飞轮42可以转动,从而实现手拉拉绳41时带动飞轮42转动,飞轮42转动,第四轴承614、第二转承612和轴承组件61的其它转承也跟着转动,带动转盘50转动,带动转经筒本体20转动,从而实现手动转动的功能。
41.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611、第二轴承612和第三轴承613选用深沟球轴承,第四轴承614和第五轴承615选用单向轴承或棘轮轴承。
42.单向轴承可以单向地顺时针方向转动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棘轮轴承可以单向地顺时针方向转动;使转经筒本体2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实现祈福。可以理解地,轴承也可以是棘轮轴承,同样可实现使转经筒本体2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实现祈福。第四轴承614通过电机62的转动而传动转动,需要限制为单向转动,从而保护电动齿轮63和传动齿轮64的齿轮在转动时,不会因突然产生反向转动,而造成损坏;第五轴承615与手动转动结构40连接,也需要限制为单向转动,最重要的是,第四轴承614和第五轴承615都限制为单向转动,使转盘50和转经筒本体20转动时,不会因突然改变转动方向而失去惯性平衡,也使转经筒本体20内的经文不会因失去平衡而被弄散乱或被损坏。而第一轴承611、第二轴承612和第三轴承613在第四轴承614和第五轴承615限制了转动方向时,会自然地跟着第四轴承614和第五轴承615 的转动方向而转动,不需要考虑转向,可以选用普遍使用的深沟球轴承,以节约制作成本。
4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四轴承614和第五轴承615可以具体根据转盘50 的形状结构选用合适尺寸大小的单向轴承或棘轮轴承。
44.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对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