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煮茶壶。
背景技术:2.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世界三大软饮料之一,而且茶文化遍布世界各地。而不同的茶叶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饮用,所以使用的差距也会相应改变。煮茶,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饮茶方式。人们对于喝茶也有颇多研究。源于潮汕地区的功夫茶艺日渐普遍,使功夫茶具的需求量增加,促使功夫茶具的更新以适应不同的人群。除了在制作工艺、外观设计花费心思,人们对功夫茶具的功能也进行了改良。
3.煮茶壶工作时,会优先加热集水罩内的水,使其快速升温至沸腾状态,然后通过气压使其沿着上水管组件进入到茶篮组件中,冲淋茶篮内的茶叶后经茶篮底部的细孔掉落壶内,同时壶内集水罩外的水又通过进水孔补充到集水罩内,这样反复的烧水对茶篮内的茶叶进行冲茶。
4.目前市场上的煮茶壶,将温控突跳器设置在发热盘集水罩罩住的底部空间内,虽然节省空间,但是由于集水罩将煮茶壶内的水分为两个部分,从而导致集水罩内与集水罩外的水温相差很大,控温状况很不准确,有的煮茶壶底盘直径过大,不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5.现有的煮茶壶将温控突跳器设置在发热盘集水罩罩住的底部空间内,导致集水罩内与集水罩外的水温相差很大,控温状况很不准确,有的煮茶壶底盘直径过大,不便使用。
6.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煮茶壶,通过改进集水罩的结构,使得突跳温控器设置在集水罩的外侧,集水罩与突跳温控器的整体投影面积与加热盘的面积相等或者投影面积略小于加热盘面积,不仅提高了温控精度,还降低了加热盘的空间占用,提高煮茶壶的使用便利性。
7.一种高精度煮茶壶,用于对壶内水进行喷淋式加热,包括:
8.壶身;
9.茶篮;
10.上水管;
11.集水罩;
12.加热组件;
13.温控组件;
14.所述茶篮、上水管、集水罩设置在所述壶身内:
15.所述上水管两端分别连通茶篮、集水罩,用于将沸水从所述集水罩内抽吸至所述茶篮喷淋,所述集水罩上设置有进水孔,用于补充集水罩内的水量;
16.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盘,所述发热盘设置在所述集水罩下方,用于对集水罩内水进行加热;
17.所述温控组件包括突跳温控器,所述突跳温控器设置在所述发热盘上,用于检测壶内水温度,并将水温度信息传输给温控装置;
18.其中,所述集水罩部分边沿设置在所述加热盘边沿齐平位置或者内侧位置,所述突跳温控器设置在集水罩外的发热盘区域。
19.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度煮茶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罩为异形结构,且所述异形结构与所述突跳温控器投影面积覆盖所述发热盘。
20.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形结构为组合圆锥结构,包括:
21.第一锥形部、第二锥形部;
22.所述第一锥形部底部开口与所述第二锥形部上部开口耦接,所述第二锥形部底部固定在加热盘上,所述第二锥形部锥度大于所述第一锥形部锥度的2倍;
23.其中,所述进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锥形部上。
24.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或者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水管包括:
25.进水口及出水口;
26.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集水罩上端开口耦接;
27.所述出水口穿过茶篮底部开口,延伸至茶篮上部区域。
28.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29.喷淋组件;
30.所述喷淋组件与所述上水管出水口弹性连接,用于将水抽吸上来的水喷淋在茶篮内。
31.结合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组件包括:
32.金属弹簧;
33.喷淋盖;
34.所述金属弹簧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自第一端至第二端直径逐渐增大;
35.所述喷淋盖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直径;
36.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口外侧,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喷淋盖内侧。
37.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度煮茶壶,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底座;
38.所述温控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容纳空间内。
39.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度煮茶壶,通过改进集水罩的结构,使得突跳温控器设置在集水罩的外侧,集水罩与突跳温控器的整体投影面积与加热盘的面积相等或者投影面积略小于加热盘面积,不仅提高了温控精度,还降低了加热盘的空间占用,提高煮茶壶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4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高精度煮茶壶整体实施例示意图;
4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高精度煮茶壶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4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煮茶壶加热盘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4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煮茶壶集水罩实施例示意图;
45.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部位名称为:10——茶篮、20——上水管、30——集水罩、31——进水孔、32——第一锥形部、33——第二锥形部、41——加热盘、51——突跳温控器、52——温控装置、60——壶身、70——喷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7.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48.现有的煮茶壶将温控突跳器设置在发热盘集水罩30罩住的底部空间内,导致集水罩30内与集水罩30外的水温相差很大,控温状况很不准确,有的煮茶壶底盘直径过大,不便使用。
49.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煮茶壶,如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高精度煮茶壶整体实施例示意图。
50.一种高精度煮茶壶,如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高精度煮茶壶实施例剖面示意图,用于对壶内水进行喷淋式加热,包括壶身60、茶篮10、上水管20、集水罩30、加热组件及温控组件;茶篮10、上水管20、集水罩30设置在壶身60 内:上水管20两端分别连通茶篮10、集水罩30,用于将沸水从集水罩30内抽吸至茶篮10喷淋,集水罩30上设置有进水孔31,用于补充集水罩30内的水量;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盘,发热盘设置在集水罩30下方,用于对集水罩30内水进行加热;温控组件包括突跳温控器51,突跳温控器51设置在发热盘上,用于检测壶内水温度,并将水温度信息传输给温控装置52;集水罩30部分边沿设置在加热盘41边沿齐平位置或者内侧位置,突跳温控器51设置在集水罩30外的发热盘区域。通过改进集水罩30的结构,使得突跳温控器51设置在集水罩30的外侧,集水罩30与突跳温控器51的整体投影面积与加热盘41的面积相等或者投影面积略小于加热盘41面积,不仅提高了温控精度,还降低了加热盘41的空间占用,提高煮茶壶的使用便利性。
51.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煮茶壶加热盘41实施例俯视示意图,图3为无壶盖的俯视图。集水罩30为异形结构,且异形结构与突跳温控器51投影面积覆盖发热盘。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盘41裸露在集水罩30外侧的部分面积仅可以安装突跳
温控器51。安装突跳温控器51与集水罩 30一起覆盖在加热盘41上方,使得加热盘41小型化,有利于降低加热盘41空间占用。
5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煮茶壶集水罩30实施例示意图,异形结构为组合圆锥结构,包括第一锥形部32、第二锥形部33;第一锥形部32底部开口与第二锥形部33上部开口耦接,第二锥形部33底部固定在加热盘41上,第二锥形部33锥度大于第一锥形部32锥度的2倍;其中,进水孔31设置在第二锥形部33上。上下两个锥形部,进水孔31设置在第二锥形部33上,第二锥形部33锥度夹角θ2大于第一锥形部32锥度夹角θ1的2 倍,有利于将壶身60容积的底部低温度水进入集水罩30内,提高加热效率。
53.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水管20包括进水口及出水口;进水口与集水罩 30上端开口耦接;出水口穿过茶篮10底部开口,延伸至茶篮10上部区域。茶篮10内放置有茶叶,出水高出茶篮10茶叶高度,有利于将抽水喷淋在茶叶上。
54.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喷淋组件70;喷淋组件70与上水管20出水口弹性连接,用于将水抽吸上来的水喷淋在茶篮10内。
55.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喷淋组件70包括金属弹簧、喷淋盖;金属弹簧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自第一端至第二端直径逐渐增大;喷淋盖直径大于第二端直径;第一端连接出水口外侧,第二端连接喷淋盖内侧。在抽水在压力作用下,遇到喷淋盖,喷淋盖将水喷洒在周围的茶叶上,喷淋盖面积越大,其喷洒的面积也越大,有利于提高喷淋效果。
56.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底座;温控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容纳空间内。
57.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高精度煮茶壶,通过改进集水罩30的结构,使得突跳温控器51设置在集水罩30的外侧,集水罩30与突跳温控器51的整体投影面积与加热盘41的面积相等或者投影面积略小于加热盘41面积,不仅提高了温控精度,还降低了加热盘41的空间占用,提高煮茶壶的使用便利性。
5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