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清洁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2.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智能家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清洁机器人,是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完成对地面的清洁、清洗等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尘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洗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清洁机器人。
3.现有技术中,一般的清洁机器人的顶部均安装有面盖,用户可以通过打开面盖从机体中取出尘盒,以清理尘盒内部的垃圾。现有的大部分清洁机器人,面盖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机体上,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抵于机体和面盖。当需要取出尘盒时,用户板动面盖,以使面盖相对转轴向远离机体的一端转动,从而方便用户将尘盒从机体中取出;清理完尘盒内的垃圾并将其放入机体内部后,用户松开面盖,面盖在扭簧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可以自动复位。但是当面盖扣合时,由于扭簧的弹性恢复力较大,面盖与机体接触的瞬间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对于塑料面盖来说,机体长时间受到这种撞击会使塑料过早老化而破裂,影响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4.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清洁机器人,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避免面盖与机体相扣合时,面盖对机体造成较大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
6.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体、面盖和尘盒,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尘盒容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面盖能盖设于所述机体上以封堵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
8.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和阻尼结构,所述第一连动杆的一端和所述面盖连接,所述第二连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一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阻尼结构转动连接。
9.可选地,所述阻尼结构包括呈夹角设置且通过阻尼转轴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一连动杆连接,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二连动杆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连动杆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和/或
11.所述第二杆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动杆上开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内。
12.可选地,所述第一连动杆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杆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
槽内;和/或
13.所述第二连动杆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杆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度~90度。
15.可选地,所述第一连动杆和所述面盖为一体成型结构。
16.可选地,所述机体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面盖的截面形状相同,且所述机体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端与所述面盖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
17.可选地,所述转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
18.可选地,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容纳所述转动机构。
19.可选地,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连接转轴,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槽壁上均开设有转轴孔,所述连接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转轴孔内,所述第二连动杆与所述连接转轴转动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在机体和面盖之间设置转动机构,通过转动机构可以实现清洁机器人的翻盖功能,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和阻尼结构,第一连动杆和面盖连接,防止在开盖过程中面盖与机体之间的干涉;第二连动杆转动设置于机体上,可以带动面盖绕机体转动,从而打开面盖,方便用户将尘盒从机体中取出,以清理尘盒内部的垃圾;第一连动杆背离面盖的一端与第二连动杆背离机体的一端通过阻尼结构连接,当面盖打开时,阻尼结构能够使面盖停留在任意角度,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当面盖扣合时,阻尼结构能够避免面盖快速扣合于机体上,消除了面盖与机体接触瞬间产生的冲击力,防止机体长时间受到这种撞击而导致过早老化破裂,延长了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明显易懂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28.图中:
29.1-机体;11-凹槽;111-转轴孔;12-容置腔;
30.2-面盖;
31.3-转动机构;31-第一连动杆;311-第二安装孔;312-第一容置槽;32-第二连动杆;321-第四安装孔;322-第二容置槽;33-阻尼结构;331-第一杆;3311-第一安装孔;332-第二杆;3321-第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6.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该清洁机器人用于清洁地板,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可以是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器人等。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包括机体1、面盖2和尘盒(图中未示出),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12,尘盒容纳于容置腔12内;面盖2能够扣合于机体1上,以封堵容置腔12的开口,避免该清洁机器人在工作时,尘盒从容置腔12的开口处外露。可选地,机体1、面盖2以及尘盒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37.当清洁机器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尘盒会积满灰尘垃圾,用户需要将尘盒取出进行清理。为了方便尘盒取出,现有的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转动机构3,面盖2通过转动机构3转动设置于机体1上。当用户需要取出尘盒以清理尘盒内部的灰尘垃圾时,只需扳动面盖2以使其相对机体1转动,将容置腔12的开口露出后,即可取出尘盒进行清理。
38.但是,现有的大部分清洁机器人都是半翻盖结构,这种结构导致用户在取尘盒时的操作空间有限,因此,为了避免取尘盒时由于空间狭小造成的尘盒与面盖2之间经常磕碰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为全翻盖结构。具体地,如图1所示,机体1的截面形状与面盖2的截面形状相同,面盖2能够完全扣合于机体1上,且机体1远离容置腔的一端与面盖2通过转动机构3转动连接。相较于传统的半翻盖结构来说,当面盖2打开时,机体1靠近容置腔的一端与面盖2之间的距离较大,可以使用户取放尘盒时的操作空间更大,避免了由于空间狭小造成的尘盒与面盖2之间经常磕碰的情况,保证尘盒与面盖2的外观质量,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
39.如图1所示,机体1上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能够容纳转动机构3。当面盖2打开时,转动机构3朝着远离凹槽11的方向转动,在这个过程中,面盖2能够避开机体1前端上边缘设
置的防撞条,防止与防撞条发生干涉,从而影响防撞条及面盖2的使用寿命;当面盖2扣合时,转动机构3朝着靠近凹槽11的方向转动,面盖2扣合后,转动机构3处于凹槽11内部。
40.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机体1与面盖2之间的相对转动,转动机构3包括第一连动杆31、第二连动杆32和阻尼结构33,第一连动杆31的一端和面盖2连接,第二连动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机体1上,第一连动杆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32的另一端通过阻尼结构33转动连接。在面盖2打开过程中,第一连动杆31可以将面盖2撑起,防止面盖2和机体1之间干涉,第二连动杆32带动面盖2相对于机体1转动,通过面盖2相对于机体1的转动最终实现全翻盖过程。打开面盖2之后,用户的操作空间更大,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取出尘盒进行清洁。阻尼结构33可以起到支撑面盖2的作用,使面盖2能够相对于机体1在任意角度停止转动,实现面盖2在打开过程中的随动随停,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当面盖2扣合时,阻尼结构33能够避免面盖2在重力作用下快速扣合于机体1上,消除面盖2与机体1接触瞬间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塑料机体1长时间受到这种撞击而导致过早老化破裂,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说明的是,面盖2相对机体1的转动需要用户手动操作,面盖2不具备自动复位的能力,用户可以自己调节面盖2相对机体1打开的角度,也可以手动轻轻地将面盖2盖设于机体1上。
41.进一步地,转动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动机构3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机体1于面盖2之间,两个转动机构3同时实现对面盖2的支撑,且同时实现面盖2相对于机体1的转动,连接稳定性较好,同时面盖2开合过程中的稳定性也较好。优选地,凹槽11的数量也为两个,每个转动机构3均对应一个凹槽11,当面盖2扣合时,转动机构3容纳于对应的凹槽11内。
42.优选地,第一连动杆31和面盖2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工时可以节省多个零件之间组装的环节,结构上更加牢固耐用,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且减少了连接件的使用,从而减轻了面盖2的整体重量。
43.进一步地,第一连动杆31和面盖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度~60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动杆31和面盖2之间的夹角还可以根据机体1的高度和尘盒的体积进行调整。采用这种设置,在实现面盖2准确扣合的同时,还能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当该清洁机器人应用于面积较大的待清洁场所时,尘盒的高度较高,容积较大,则需要设置第一连动杆31和面盖2之间的夹角相对较大,以使面盖2能够打开较大的角度,方便用户将高度较高的尘盒取出;当该清洁机器人应用于家庭清扫时,尘盒的高度较低,则可以设置第一连动杆31和面盖2之间的夹角相对较小,只要保证面盖2打开的角度能够方便用户将尘盒取出即可。
44.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阻尼结构33包括呈夹角设置且通过阻尼转轴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杆331和第二杆332,第一杆331和第一连动杆31连接,第二杆332和第二连动杆32连接。通过阻尼结构33可以实现第一连动杆31和第二连动杆32之间的连接,第一连动杆31与第二连动杆32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一杆331和第二杆332之间的夹角。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增加阻尼结构33与第一连动杆31之间以及阻尼结构33与第二连动杆3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阻尼结构33对第一连动杆31以及面盖2的支撑效果,还能提高阻尼结构33对第二连动杆32相对机体1转动的阻碍效果,以实现面盖2在打开过程中随动随停的效果。
45.优选地,第一杆331和第二杆33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度~90度。第一杆331和第二杆332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机体1的高度和尘盒的体积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还能保证面盖2扣合后转动机构3能够完全容纳于凹槽11内。
46.进一步地,第一杆331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动杆31,这种连接方式更加方便第一杆331和第一连动杆31的拆装,可以减少在拆装上所用的时间,提高拆装效率。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杆33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311,第一连动杆3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11,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设于第一安装孔3311和第二安装孔31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优选为螺栓,第一安装孔3311和第二安装孔311中的一个优选为螺纹孔,另一个优选为通孔,利用螺栓进行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且拆装方便,可以实现第一杆332和第一连动杆31之间的稳定安装,保证了转动机构3连接的稳定性以及面盖2开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47.同样地,第二杆332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动杆32,这种连接方式更加方便第二杆332和第二连动杆32的拆装,可以减少在拆装上所用的时间,提高拆装效率。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杆332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3321,第二连动杆32上开设有第四安装孔321,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设于第三安装孔3321和第四安装孔32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优选为螺栓,第三安装孔3321和第四安装孔321中的一个优选为螺纹孔,另一个优选为通孔,利用螺栓进行连接,其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且拆装方便,可以实现第二杆332和第二连动杆32之间的稳定连接,进一步保证了转动机构3连接的稳定性以及面盖2开合过程中的稳定性。当需要更换阻尼结构33时,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旋拧动作即可将阻尼结构33从第一连动杆31和第二连动杆32上拆下,方便且快捷。
48.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杆331和第一连动杆31之间以及第二杆332和第二连动杆32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49.进一步地,第一连动杆31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312,第一杆331容置于第一容置槽312内,第一杆331的厚度等于第一容置槽312的深度。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在安装阻尼结构33时第一杆331的下表面与第一连动杆31的下表面平齐,避免第一杆331直接设置于第一连动杆31的表面上形成台阶结构,台阶结构会使面盖2无法完全扣合,进而导致尘盒外露,影响整个清洁机器人外表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50.同样地,第二连动杆32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322,第二杆332容置于第二容置槽322内,第二杆332的厚度等于第二容置槽322的深度。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安装阻尼结构33时第二杆332的右表面与第二连动杆32的右表面齐平,避免第二杆332直接设置于第二连动杆32的表面上形成台阶结构,台阶结构会使面盖2无法完全扣合。
51.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图4中a处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和图5所示,为了实现第二连动杆32绕着机体1的转动,转动机构3还包括连接转轴,凹槽11相对的两个槽壁上均开设有转轴孔111,连接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转轴孔111内,第二连动杆32与连接转轴转动连接。通过这种设置,保证了转动机构3绕着机体1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面盖2在开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52.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通过在机体1和面盖2之间设置转动机构3,实现了清洁机器人的全翻盖过程,增大了用户的操作空间,更加方便用户将尘盒从机体1中取出,以清理尘盒内部的灰尘垃圾;阻尼结构33可以起到支撑面盖2的作用,使面盖2能够相对机体1在任意角度下停止转动,实现面盖2在打开过程中的随动随停,以方便用户进行后续操作,
同时,还可以消除面盖2与机体1接触瞬间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塑料机体1长时间受到这种撞击而导致过早老化破裂,延长了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