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水杯组件。
背景技术:2.水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的生活用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水杯的用途越发寄予厚望,希望一个水杯能够同时适用于多种场所或更加智能化,因此,逐渐出现了多种加载了智能设备的水杯。
3.在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智能水杯组件,其包括具有内置电池的杯体组件以及连接外接电源可为该内置电池充电的杯座组件。杯体组件的底部设有充电触板,杯座组件设有突出于其表面的充电顶针,当用户将杯体组件放置在杯座组件上时,充电触板与充电顶针接触,从而杯座组件对杯体组件进行充电。
4.然而,实际操作中,用户将杯体组件放置在杯座组件上时,容易错位,导致充电触板与充电顶针不能精确接触,导致充电失败。
5.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智能水杯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呆设计且令杯体组件与杯座组件精确配合、消除充电异常的智能水杯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水杯组件,其包括杯体组件以及向所述杯体组件充电的杯座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包括具有收容腔的杯体、与所述杯体共同形成第一收容空间的底壳、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杯体智能模组,所述杯体智能模组包括第一主板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板的加热模块、电池模块、充电触板,所述底壳包括可与所述杯座组件相抵接的基板,所述充电触板固定于所述基板的远离所述杯体的表面,所述杯座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共同围合形成第二收容空间的第二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杯座智能模组,所述杯座智能模组包括第二主板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主板的充电座、充电顶针,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相导通的通孔,所述充电顶针穿过所述通孔且部分暴露于外,所述基板包括自其中心沿靠近所述杯体的方向延伸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可支撑所述基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自其中心沿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延伸的凸出部,当所述杯体组件放置于所述杯座组件上充电时,所述充电触板与所述充电顶针相抵接,所述凸出部收容于所述凹陷部。
8.优选的,所述充电触板包括呈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充电触板以及环绕于所述第一环形充电触板的外围的第二环形充电触板,所述凹陷部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充电触板、所述第二环形充电触板的圆心。
9.优选的,所述充电顶针包括靠近所述凸出部的第一顶针以及远离所述凸出部的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至所述凸出部的中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一环形充电触板的半径相同,所述第二顶针至所述凸出部的中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环形充电触板的半径相同。
10.优选的,所述充电触板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充电触板的第一接脚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环形充电触板的第二接脚,所述第一接脚、所述第二接脚连接所述第一主板。
11.优选的,所述杯体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第一外壳、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的五金内胆。
12.优选的,所述杯体组件还包括支撑所述杯体智能模组且固定于所述底壳的支架,所述杯体智能模组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板的显示模组、温度探测件、接地片。
13.优选的,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位于所述五金内胆底部的加热片以及位于所述加热片远离所述五金内胆一侧的隔热棉。
14.优选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主板的灯板、导光件、位于所述灯板及所述导光件之间的支撑块以及镜片,所述镜片嵌设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表面。
15.优选的,所述温度探测件贴合于所述五金内胆的外表面。
16.优选的,所述杯座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配重块。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水杯,其通过在杯体组件的基板设置凹陷部、在杯座组件的支撑板设置凸出部,二者相互配合,从而保证充电时,杯体组件底部的充电触板与杯座组件的充电顶针精确的接触,保证充电的正常。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水杯组件的组合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组件的部分组合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杯座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组件的底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杯座组件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水杯组件100,其包括杯体组件10以及可向杯体组件10充电的杯座组件20。
26.如图2-3所示,杯体组件10包括具有收容腔的杯体11、组装于杯体11 下端且与杯体11共同形成第一收容空间的底壳12、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的杯体智能模组13、支撑杯体智能模组13且固定于底壳12的支架14、螺丝15、固定于底壳12底面的杯体硅胶垫16、固定于底壳12以及支架14的防水硅胶垫17。
27.杯体11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第一外壳111、位于第一外壳111内壁的五金内胆112以及固定于第一外壳111外壁的把手114。第一外壳111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塑胶等材料。
28.杯体11还包括杯口密封硅胶套113将五金内胆112封装固定在第一外壳111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111与五金内胆112可通过一体成型工艺、胶水固定或者焊接固
定在一起,把手114可通过焊接或者螺丝固定于第一外壳111,但不限于此。
29.五金内胆112用于盛放液体或其他容物。
30.杯体智能模组13包括第一主板131以及分别连接第一主板131的加热模块132、电池模块133、显示模组134、温度探测件135、接地片136、充电触板137以及固定于五金内胆112底部的金属环138。
31.如图5所示,充电触板137包括呈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充电触板1371 以及环绕第一环形充电触板1371的外围的第二环形充电触板1372。第一环形充电触板1371的半径为r1,第二环形充电触板1372的半径为r2。
32.如图3所示,充电触板137还包括连接第一环形充电触板1371的第一接脚1373以及连接第二环形充电触板1372的第二接脚1374。第一固定脚 1373、第二固定脚1374均电连接第一主板131。
33.第一主板131用于控制加热模块132对五金内胆112内盛放的液体进行加热。
34.加热模块132包括位于在五金内胆112底部的加热片1321以及位于加热片1321远离五金内胆112一侧的隔热棉1322,加热片1321与电池模块133、第一主板131分别连接。
35.显示模组134用于显示第一主板131上相应的功能信息。显示模组134 包括连接第一主板131的灯板1341、导光件1342、位于灯板1341及导光件 1342之间的支撑块1343以及镜片1344。镜片1344嵌设于杯体组件10的第一外壳111的外表面并将导光件1342、灯板1341封装于杯体组件10。
36.第一主板131根据预设的程序对灯板1341进行控制,其控制模式可以设置为根据不同水温设置不同灯光颜色,并通过灯板1341和导光件1342、镜片1344配合实现。
37.温度探测件135与第一主板131连接,第一主板131接收到温度探测件 135所探测到的温度信息后通过显示模组134进行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探测件135采用温感柔性电路板。温度探测件135贴合于五金内胆112外壁。
38.底壳12包括可与杯座组件20相抵接的基板121以及环绕基板121设置的第二套壳122。基板121包括自其中心且沿靠近杯体11的方向延伸的凹陷部1211。充电触板137固定于基板121的远离杯体11的表面。第一环形充电触板1371、第二环形充电触板1372固定于基板121的远离杯体11的表面。凹陷部1211的中心位于第一环形充电触板1371、第二环形充电触板1372 的圆心。
39.如图4所示,杯座组件20包括可与本体组件10相抵接的第一壳体21、组装于第一壳体21且与其共同围合形成第二收容空间的第二壳体22、设置于第二收容空间的杯座智能模组23、固定于第二壳体22的底面的硅胶垫24 以及螺丝25。
40.第一壳体21呈盘状,其包括可支撑杯体组件10的支撑板211、自支撑板211的边缘沿远离第二壳体22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212、自连接部212 的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边缘部213、自边缘部213的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一卡扣边214。
41.支撑板211包括自其中心沿远离第二壳体22的方向延伸的凸出部2111、与第二收容空间相导通的一对通孔2112以及收容杯体硅胶垫16的放置槽 2113。
42.杯座智能模组23包括第二主板231以及分别连接第二主板231的充电顶针232、dc充电座233。第二主板231通过dc充电座233与外部电源设备连接从而可为杯体组件10充电。
43.如图4-5所示,充电顶针232贯穿支撑板211的通孔2112且部分暴露于外。充电顶针
232包括靠近凸出部2111的第一顶针2321以及远离凸出部 2111的第二顶针2322,第一顶针2321与凸出部211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d1,d1与第一环形充电触板1371的半径r1相同,第二顶针2322与凸出部 211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d2,d2与第二环形充电触板1372的半径r2相同。
44.通过这样的设计,当用户将杯体组件10放置于杯座组件20上充电时,支撑板211的凸出部2111收容于杯体组件10的凹陷部1211,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环形充电触板137与充电顶针232可以精确的接触,从而保证了正常充电。凸出部2111、凹陷部1211不限定于什么形状,只要相互能够配合即可。
45.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22包括底盘部221、自底盘部221的上边缘向靠近第一壳体21的方向延伸的若干个卡扣块222、自底盘部221的上表面向远离第一壳体21凹陷且收容杯座智能模组23的若干凹槽。
46.组装时,第一壳体21第一卡扣边214与第二壳体22的卡扣块222相卡扣,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通过螺丝25固定。杯座组件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收容空间内的配重块26,以使杯座组件20保持稳定状态,避免翻转或因为重量过轻而在放置了杯体组件10后发生侧翻。
47.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水杯组件,其通过设置在杯体组件底部的凹陷部与设置在杯座组件的凸出部相互配合,从而保证充电时,杯体组件底部的充电触板与杯座组件的充电顶针精确的接触,保证充电的正常。此外本实用新型组件可通过智能模组实现智能操控,并对杯体内盛放的液体进行加热,使人们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控制水杯中液体的温度,以满足人们对杯中液体的保温或加热需求。
4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