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1146发布日期:2022-08-09 21:0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等各种场所的清洁工作逐步进入智能化、机器化的时代,清洁机器人可以有效减轻人们在清洁方面的工作负担,缓解人们在进行清洁过程中的劳累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能够便于实现对喷洒件的更换与拆卸。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包括固型件、喷洒件以及清洁件。喷洒件设置于固型件,喷洒件具有至少一条喷液流道,每一喷液流道在喷洒件表面具有一进液口以及多个喷液口,同一喷液流道中,越远离进液口,相邻两个喷液口间的间距越小;清洁件与固型件可转动连接,且清洁件与喷洒件间隔设置。
5.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通过将固定结构设置于安装面上,并设置喷洒件与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以使得喷洒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型件,由此可以便于实现对喷洒件的拆卸与更换,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喷洒件的拆卸方向与喷洒件的长度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以使得喷洒件可以具有多样化的拆卸方向,可以根据固型件的具体结构对喷洒件的拆卸方向进行适应性设置,进而便于实现喷洒件的更换与拆卸,且喷洒件的拆卸方向与喷洒件的长度延伸方向错位设置,可以减小喷洒件的抽出距离,简化喷洒件的拆卸过程,更易于实现对喷洒件的更换与拆卸。
6.进一步地,喷洒件与固定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接以及卡接中的至少一种。
7.基于上述实施例,螺接可以增加喷洒件与固定结构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加强喷洒件与固定结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对喷洒件与固定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喷洒件与固定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应当依据清洁组件的具体结构,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以便于实现对喷洒件的拆卸与更换,或者,使得喷洒件可以具有不同的拆卸方式,以实现喷洒件拆卸方式的多样化;喷洒件与固定结构之间连接方式的选择还应当依据清洁组件的实际工作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以更好地实现清洁组件的清洁工作。
8.进一步地,固定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管卡,弹性管卡设置于安装面,弹性管卡与喷洒件卡接。
9.基于上述实施例,弹性管卡与喷洒件之间卡接,以使得喷洒件可以被稳定设置于固型件,避免喷洒件在喷洒过程中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偏移,由此使得喷洒件可以稳定地实现喷洒工作。且弹性管卡具有重量较轻、成本低廉、易于安装等优点,有利于减小清洁组件的成本。
10.进一步地,喷洒件为长管状或者花洒状,喷洒件具有至少一条喷液流道,每一喷液流道在喷洒件表面具有一进液口以及多个喷液口。
11.基于上述实施例,喷洒件可以为长管状结构,喷洒件可以具有一条喷液流道,进液口设置于喷洒件长度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多个喷液口在喷洒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或者,喷洒件具有两条喷液流道,两个进液口分别设置于喷洒件的两端,两条喷液流道相向设置;或者,喷洒件具有两条喷液流道,两个进液口设置于喷洒件的中段,两条喷液流道在喷洒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相背设置;或者,两条喷液流道可以共用同一进液口,两条喷液流道在喷洒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相背设置。长管状结构的喷洒件可以具有较小的占用体积,使得清洁组件可以实现小型化。花洒结构的喷洒件可以使得喷洒件喷洒更多的清洁液体,由此使得清洁组件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12.进一步地,同一喷液流道中,越远离进液口,相邻两个喷液口间的间距越小;及/或,同一喷液流道中,越远离进液口,喷液口的开口面积越大;及/或,同一喷液流道中,越远离进液口,喷液流道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13.基于上述实施例,使得喷洒件可以更均匀地向地面喷洒清洁液体。
14.进一步地,固型件具有容纳槽,喷洒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纳槽内,容纳槽的槽壁或槽底开设有出水口,喷洒件喷洒的清洁液体经出水口喷洒至容纳槽外。
15.基于上述实施例,将喷洒件设置于容纳槽内,可以对喷洒件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因外界的碰撞冲击导致喷洒件出现破损的现象,进而避免喷洒件内的清洁液体发生泄漏的现象。当出水口开设于容纳槽的槽底时,出水口的开口方向可以朝向待清洁面,以直接对待清洁面进行润湿,且可以减小重力势能对喷液口处液压的影响。
16.进一步地,固型件还具有与容纳槽连通的保护槽,清洁组件还包括输液件,输液件具有相互连通的外置段和内置段,内置段可拆卸地设置于保护槽内,外置段设置于保护槽外且与外置水泵连通,且内置段远离外置段的一端与进液口连通。
17.基于上述实施例,输液件的一端与外置水泵连通,输液件的另一端与进液口连通,以使得外置水泵中的清洁液体可以由输液件输送至喷洒件。保护槽既可以对内置段的流路部分进行保护,避免内置段因外界碰撞而产生破损,保护槽还可以为输液件提供容置空间,进而减小输液件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清洁组件实现小型化。
18.进一步地,内置段远离外置段的一端连接有快速接头,快速接头与进液口连通,且快速接头与喷洒件可拆卸连接。
19.基于上述实施例,快速接头可以更方便地实现输液件与喷洒件之间的连通,且可以使得输液件与喷洒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流通的清洁液体在输液件与喷洒件的连接处发生泄漏。
20.进一步地,清洁组件还包括清洁件,清洁件与固型件可转动连接,且清洁件与喷洒件间隔设置,喷液口的开口方向避开清洁件,且沿清洁机器人的行进方向,喷洒件位于清洁件的前方。
21.基于上述实施例,清洁件作为清洁组件的清洁构件,作用于喷洒件的喷洒区域,以对喷洒区域进行清洁。清洁件通过自身的旋转不断吸附待清洁面的垃圾,垃圾在清洁件所施加的离心力以及清洁机器人吸力的作用下,被收集于集尘盒内,由于将垃圾甩向集尘盒的方向与清洁机器人的行进方向相反,因此,在清洁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上,将喷洒件设置于清洁件的前方可以更好地避免喷液口被垃圾堵塞。
2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清洁组件。机器
人本体包括壳体以及一个或多个吸水扒,吸水扒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固型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沿清洁机器人的行进方向,固型件设置于吸水扒的前方。
23.基于上述实施例,吸水扒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由此便于清洁机器人对吸水扒的更换。沿清洁机器人的行进方向,喷洒件与清洁件间隔设置,固型件设置于吸水扒的前方。可以理解的是,以喷洒件将清洁液体喷洒至地面为例,清洁组件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在地面残留部分清洁液体,且残留清洁液体内聚集有灰尘等垃圾,在残留的清洁液体蒸发后,垃圾将会沉积于地面上,进一步地,在清洁机器人的前进过程中,后方的吸水扒可以将地面上残留的清洁液体及脏污一同吸入污水箱,进而避免在地面残留清洁液体的现象发生,由此使得清洁机器人对地面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本技术的清洁机器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清洁组件,使得清洁机器人可以对地面具有更为均匀的清洁效果,且由于清洁机器人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吸水扒,吸水扒的设置还可以使得清洁机器人对地面具有更洁净的清洁效果。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清洁组件包括固型件、喷洒件以及清洁件,固型件具有安装面,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喷洒件与所述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喷洒件具有长度延伸方向,且喷洒件从固定结构拆卸时的拆卸方向与喷洒件的长度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本实施例通过将固定结构设置于安装面上,并设置喷洒件与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以使得喷洒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型件,由此可以便于实现对喷洒件的拆卸与更换,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喷洒件的拆卸方向与喷洒件的长度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以使得喷洒件可以具有多样化的拆卸方向,可以根据固型件的具体结构对喷洒件的拆卸方向进行适应性设置,进而便于实现喷洒件的更换与拆卸,且喷洒件的拆卸方向与喷洒件的长度延伸方向错位设置,可以减小喷洒件的抽出距离,简化喷洒件的拆卸过程,更易于实现对喷洒件的更换与拆卸。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清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中a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b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喷洒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的喷洒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清洁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清洁机器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4.附图说明:1、清洁机器人;2、清洁组件;21、固型件;211、安装面;212、容纳槽;2121、出水口;213、保护槽;22、固定结构;221、弹性管卡;2211、弧形片;2212、穿设空间;23、喷洒件;231、喷液流道;232、进液口;233、喷液口;24、输液件;241、外置段;242、内置段;
243、快速接头;25、清洁件;3、机器人本体;31、壳体;32、吸水扒;l、长度延伸方向;m、行进方向;s、喷洒子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6.相关技术中,清洁机器人具有可以喷水的出水管道,以使得清洁机器人可以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然而,清洁出水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合理,当出水管道出现堵塞或损坏时,难以对出水管道进行更换或维修。
37.第一方面,请结合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组件2,应用于清洁机器人1(如图8),清洁组件2包括固型件21、固定结构22以及喷洒件 23,本技术实施例的清洁组件2可以方便地对喷洒件23进行更换。
38.固型件21作为清洁组件2中其他部件的依附构件,具有安装面211,安装面211可以为固定结构22提供设置基础。
39.固定结构22作为清洁组件2中的固定构件,设置于安装面211上,为喷洒件23的设置起到承载、固定的作用。固定结构22与安装面211可以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胶接、焊接、螺接、卡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40.喷洒件23作为清洁组件2中的喷洒构件,主要作用为喷洒清洁液体,通过将清洁液体喷洒至待清洁面(如地面、墙面等),以实现对待清洁面的清洁工作。本实施例对喷洒件23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喷洒件23可以为长管状,或者,喷洒件23可以为方形花洒。且本实施例对喷洒件23的具体材质不作限定,例如,喷洒件23可以为金属管,以使得喷洒件23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或者,喷洒件23可以为pvc管(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pb管 (polybutene,聚丁烯)等,以使得喷洒件23具有较轻的质量。
41.本实施例将喷洒件23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定结构22,以使得喷洒件23可以被稳定固定于固定结构22的同时,还可以方便喷洒件23的更换与拆卸。
42.喷洒件23与固定结构2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为卡接或螺接中的至少一种。螺接可以增加喷洒件23与固定结构22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加强喷洒件 23与固定结构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例如,固定结构22可以为带有螺纹的连通管或快接头,喷洒件23上设置有螺纹,通过固定结构22与喷洒件23的螺纹连接以实现固定结构22与喷洒件23的连通,进而使得喷洒件23与固定结构 22紧密连接的同时,还可以在喷洒件23与固定结构22的连接处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又如,固定结构22可以为紧定螺钉,在安装面211上开设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设置紧定螺钉,紧定螺钉的端面与喷洒件23之间抵接,通过调整紧定螺钉与喷洒件23之间抵接的紧密程度以实现喷洒件23的固定与拆卸。
43.卡接可以方便喷洒件23与固定结构22之间的拆卸,例如,固定结构22 可以管卡,管卡可以与喷洒件23之间相互卡接,以便于实现对喷洒件23的更换;又如,固定结构22可以为开设在安装面211上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壁与喷洒件23抵接,以使得喷洒件23可拆卸地放置于容置槽内。
44.进一步地,喷洒件23与固定结构22之间可以同时使用螺接以及卡接的连接方式,
以进一步增强喷洒件23与固定结构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对喷洒件23与固定结构22之间的螺接与卡接的选择不作限定,喷洒件23与固定结构22之间的连接方式应当依据清洁组件2的具体结构,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以便于实现对喷洒件23的拆卸与更换,或者,喷洒件23与固定结构22之间的连接方式应当使得喷洒件23可以具有不同的拆卸方式,以实现喷洒件23拆卸方式的多样化,进而使得喷洒件23可以依据固型件21的具体结构以选择适合的拆卸方式,以便于喷洒件23的更换与拆卸;喷洒件23与固定结构22之间连接方式的选择还应当依据清洁组件2的实际工作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以更好地实现清洁组件2的清洁工作。
45.进一步地,喷洒件23具有长度延伸方向l,喷洒件23从固定结构22拆卸时的拆卸方向与喷洒件23的长度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喷洒件23的拆卸方向与长度延伸方向错位设置可以使得喷洒件23的具有多样化的拆卸方向,且喷洒件23的拆卸方向还可以依据固型件21的具体结构进行适应性设置,由此,使得喷洒件23可以与更多种类的固定结构22相互连接,增加清洁组件2结构的多样性,便于实现对喷洒件23的更换与拆卸。
46.另一方面,相关技术中,出水管道通常具有长度延伸方向,当出水管道沿长度延伸方向拆卸时,由于出水管道具有较长的长度,出水管道在拆卸过程中具有较长的抽出距离(即出水管道拆卸时,出水管道沿长度延伸方向移动的距离),使得出水管道在抽出的过程中可能与清洁机器人内的其他部件发生碰撞,进而使得出水管道或清洁机器人内的其他部件受到损坏,且较长的抽出距离使得出水管道的拆卸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出水管道的拆卸。
47.本实施例通过将喷洒件23的拆卸方向与喷洒件23的长度延伸方向l呈夹角设置,也即,喷洒件23的拆卸方向与喷洒件23的长度延伸方向l错位设置,从而可以减小喷洒件23的抽出距离,简化喷洒件23的拆卸过程,降低喷洒件 23在拆卸过程中与固型件21碰撞从而导致喷洒件23或固型件21损坏的概率,更易于实现喷洒件23的更换与拆卸。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洒件23的拆卸方向可以垂直于喷洒件23的长度延伸方向l,以进一步缩短喷洒件23在拆卸过程中的抽出距离。
48.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将固定结构22设置于安装面211上,并设置喷洒件 23与固定结构22可拆卸连接,以使得喷洒件23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型件21,由此可以便于实现对喷洒件23的拆卸与更换,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喷洒件23的拆卸方向与喷洒件23的长度延伸方向l呈夹角设置,以使得喷洒件23可以具有多样化的拆卸方向,可以根据固型件21的具体结构对喷洒件23的拆卸方向进行适应性设置,进而便于实现喷洒件23的更换与拆卸,且喷洒件23的拆卸方向与喷洒件23的长度延伸方向l错位设置,可以减小喷洒件23的抽出距离,简化喷洒件23的拆卸过程,更易于实现对喷洒件23的更换与拆卸。
49.请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管卡221,弹性管卡221设置于安装面211,弹性管卡221与喷洒件23之间卡接,以使得喷洒件23可以被稳定设置于固型件21,避免喷洒件23在喷洒过程中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偏移,使得喷洒件23可以稳定地实现喷洒工作。外界环境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清洁组件2的碰撞、进液口232处的液压变化、清洁机器人1的移动颠簸等情况,且弹性管卡221与安装面21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螺接、胶接、焊接等,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定。
50.如图3所示,弹性管卡221具有两个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弧形片2211,两弧形片2211共同限定出供喷洒件23穿设的穿设空间2212,当喷洒件23设置于穿设空间2212内时,两弧形片2211发生弹性形变并夹紧喷洒件23,由此使得弹性管卡221与喷洒件23卡接。弹性管卡221的设置不仅可以将喷洒件23稳定地固定于穿设空间2212内,还可以更方便地实现对喷洒件23的更换。且弹性管卡221具有重量较轻、成本低廉、易于安装等优点,有利于减小清洁组件 2的成本。
51.如图4和图5所示,喷洒件23具有至少一条喷液流道231,每一喷液流道 231在喷洒件的表面具有一进液口232以及多个喷液口233,清洁液体在喷液流道231内具有流通方向,清洁液体在喷液流道231内从进液口232流向出液口 223的流动方向即为清洁液体的流通方向。清洁液体在流经喷液口233时,部分清洁液体通过喷液口233向外喷洒,由此实现喷洒件23的喷洒功能。
52.进一步地,喷洒件23所喷洒的清洁液体可以随清洁组件2的功能随之改变,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当清洁组件2起到吸尘或降尘的作用时,喷洒件23 喷洒的清洁液体可以为水等液体;当清洁组件2起到清洗或擦除的作用时,喷洒件23喷洒的清洁液体可以为混合有洗洁精的清洁液。
53.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洒件23可以为长管状结构。喷洒件23 可以具有一条喷液流道231,进液口232设置于喷洒件23长度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多个喷液口233在喷洒件23的长度延伸方向l上间隔设置;或者,喷洒件23具有两条喷液流道231,两个进液口232分别设置于喷洒件23的两端,两条喷液流道231相向设置;又或者,喷洒件23具有两条喷液流道231,两个进液口232设置于喷洒件23的中段,两条喷液流道231在喷洒件23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相背设置;再者,如图5所示,两条喷液流道231可以共用同一进液口232,两条喷液流道231在喷洒件23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相背设置。长管状结构的喷洒件23可以具有较小的占用体积,使得清洁组件2可以实现小型化。
5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喷洒件23为方形花洒结构,喷洒件23可以具有一条或多条喷液流道231。本实施例对花洒状的喷洒件23所拥有的喷液流道231的数量不作限定,本实施例对喷液流道231的具体形状也不作限定,例如,喷洒件23仅具有一条喷液流道231,喷液流道231可以螺旋设置于喷洒件23;或者,多个喷液流道231自花洒中心向外延伸;再者,多条喷液流道23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喷洒件23为方形花洒结构,以使得喷洒件23喷洒可以更多的清洁液体,由此使得清洁组件2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55.相关技术中,清洁机器人设置有滚刷,通过旋转的滚刷将待清洁面(如地面、墙面等)上的灰尘、脏污等垃圾带入集尘盒内,以实现对地面的清洁效果。为提高清洁效果,清洁机器人通常向滚刷喷水以润湿滚刷,在滚刷转动时,滚刷上的刷毛或者拖布与地面接触,以吸附如灰尘、纸屑、脏污等垃圾,并通过滚刷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或清洁机器人的吸力将垃圾甩入集尘盒内,由此可以使待清洁面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然而,清洁机器人在喷液时,不同位置的喷液口的喷液压力不同,导致不同位置喷液口的喷水量也不同,导致对滚刷的不同位置的润湿效果不同,滚刷对待清洁面的不同位置的清洁效果也就不同,清洁机器人难以对待清洁面产生较为均匀的清洁效果。
56.可以理解的是,当清洁液体在喷液流道231内流通时,以单个喷液流道231 为例,根据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沿清洁液体的流通方向,以进液口为起始位置,清洁液体流经第一
个喷液口233前的单位流量q1(也即从进液口232流入喷液流道231的单位流量)=第一个喷液口233流出的单位流量q1′
+流经第二个喷液口233前的单位流量q2;流经第二个喷液口233前的单位流量q2=第二个喷液口233流出的单位流量q2′
+流经第三个喷液口233前的单位流量q3……
单位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特定表面的清洁液体的量(体积或质量)。以此类推,每经过一个喷液口233,喷洒件23内经过同样的流通面积的单位流量减少,喷液口233处的液压逐渐减小,喷液口233流出的单位流量也逐渐减少。可以理解的是,在每个喷液口233具有相同的开口面积时,越远离进液口232,喷液口 233流出的单位流量越少,由此,喷洒件23在同一喷液流道231内的多个喷液口233处具有喷液不均匀的问题。
57.为解决喷洒件23喷液不均匀的问题,本实施例以进液口232的开设位置为起始位置,在同一喷液流道231中,越远离进液口232,相邻两个喷液口233 间的间距越小,也即,越远离进液口232,相邻两个喷液口233间的距离越近,通过减小相邻两个喷液口233之间的距离,使得喷洒件23远离进液口232的位置可以喷洒更多的液体,由此使得喷洒件23可以更均匀地喷洒清洁液体。
58.以喷洒件23直接向待清洁面(如地面)喷洒清洁液体为例进行说明,当喷洒件23直接向地面喷洒清洁液体时,每个喷液口233喷出的清洁液体在地面上铺展的区域即为单个喷液口233的喷洒子区域s,多个喷洒子区域s共同形成喷洒区域,也即,喷洒件23喷洒的清洁液体在地面上铺展的区域即为喷洒区域,当喷洒件23存在喷液不均匀的问题时,越远离进液口232的喷液口233所对应的喷洒子区域s的单位面积的积液量越少,使得喷洒区域内的不同位置的单位面积的积液量不同,当清洁件25对地面进行清洁工作时,导致喷洒区域内不同位置的清洁效果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越远离出液口222,相邻两个喷液口233间的间距越小,使得相邻两个喷液口233所对应的喷洒子区域部分重合,或者,增加已经部分重合的喷洒子区域s的重合面积,进而使得部分重合的喷洒子区域s或增加重合面积的喷洒子区域s内的单位面积的积液量增加,使得不同喷洒子区域s的单位面积的积液量较为相近,由此使得喷洒区域内的单位面积的积液量相近,也即,喷洒件23可以更均匀地向地面喷洒清洁液体。
59.结合上文,可以理解的是,在同一喷液流道231中,越远离进液口232,喷液口233处的液压越小,喷液口233单位时间内喷出清洁液体的单位流量越少。为增加喷液口233在单位时间内喷出清洁液体的单位流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喷液流道231中,越远离进液口232,喷液口233的开口面积越大,使得远离进液口232的喷液口233所喷出清洁液体的单位流量,接近于靠近进液口232的喷液口233所喷出的清洁液体的单位流量,进而使得喷洒件23可以更均匀地向地面喷洒清洁液体。
60.根据流量公式:
61.q=s
·v62.s表示喷液口233处的截面面积,v表示水流速度,可以理解的是,在水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喷液口233的开口面积,则可以增加喷液口233 单位时间内喷出清洁液体的单位流量。以喷洒件23向地面喷洒清洁液体为例,当喷液口233喷出清洁液体的单位流量增加时,也即,喷液口233具有的喷洒子区域s的单位面积的积液量增加,相较于喷液口233具有相同的开口面积,在本实施例中,越远离进液口232的两喷液口233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对更远,使得喷洒件23可以更均匀地向地面喷洒清洁液体,且还可以减小喷液口233 在
喷洒件23长度延伸方向l上的分布密度,便于喷洒件23的制造。
63.同理可得,根据上文的流量公式,在喷液流道231内的流量一定时,通过减小喷液流道231的流通面积,可以使得喷液口233具有更快的喷液速度,由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在同一喷液流道231中,越远离进液口232,喷液流道 231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使得远离进液口232的喷液口233所喷出清洁液体的单位流量接近于靠近进液口232的喷液口233所喷出的清洁液体的单位流量,进而使得喷洒件23可以更均匀地向地面喷洒清洁液体。
64.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固型件21具有容纳槽212,喷洒件23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纳槽212内。可以理解的是,将喷洒件23设置于容纳槽212内,可以对喷洒件23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清洁机器人1因受到外界的碰撞冲击使得喷洒件 23出现破损,进而避免喷洒件23内的清洁液体发生泄漏。且喷洒件23在容纳槽212内可拆卸连接,也使得喷洒件23可以方便地从清洁组件2上拆卸,由此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种类的喷洒件23,以使得清洁组件2具有不同的清洁效果。例如,通过改变喷洒件23不同喷液口233间的间距,以改变喷液口233处的液压,由此使得清洁液体可以更易于吸附地面的脏污;再如,通过改变喷液口233 的截面直径,可以使得清洁组件2具有更大的清洁面积。
65.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还可以在容纳槽212的槽壁或槽底开设有出水口 2121,以使得喷洒件23喷洒的清洁液体可以经出水口2121喷洒至容纳槽212 外。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出水口2121开设于容纳槽212的槽底时,出水口2121的开口方向可以朝向待清洁面,以使得喷洒件23喷洒的清洁液体可以直接对待清洁面进行润湿,进一步地,喷液口233的开口方向可以与出水口2121的开口方向相同,以减小重力势能对喷液口233处液压的影响。
66.进一步地,还可以将弹性管卡221设置于容纳槽212内,使得容纳槽212 可以对弹性管卡221起到保护作用,以避免弹性管卡221受到外界的碰撞冲击而产生损坏,且弹性管卡221设置于容纳槽212内也可以减小弹性管卡221的额外占用空间,有利于清洁组件2实现小型化。
67.请参考图1和图2,为更好地向喷洒件23输送清洁液体,清洁组件2还可以包括输液件24。输液件24的一端与外置水泵连通,输液件24的另一端与进液口232连通,以使得外置水泵中的清洁液体可以由输液件24输送至喷洒件 23。本技术实施例对输液件24的结构、材质以及形状特征不作限定,例如,输液件24可以为pvc管(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pb管(polybutene,聚丁烯)等,以尽可能地减轻清洁组件2的整体重量,进而减轻清洁机器人1的整体重量。本技术实施例的输液件24可以为塑料软管,在减轻清洁组件2整体质量的同时,还具有易弯折的优点,以使得输液件24可以被弯折地设置于清洁组件2内部的闲置区域,进而减小输液件24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清洁组件2 实现小型化。
68.进一步地,为保护输液件24不受到外界的碰撞冲击而产生损坏,固型件 21还具有与容纳槽212连通的保护槽213,输液件24可拆卸地设置于保护槽 213内。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输液件24的一端与外置水泵连通,因此仅有部分输液件24可以设置于保护槽213内,进一步地,可以将输液件24划分成相互连通的外置段241和内置段242。外置段241设置于保护槽213外,且外置段 241与外置水泵连通;内置段242可拆卸地设置于保护槽213内,且内置段242 远离外置段241的一端与进液口232连通,连通的外置段241与内置段242可以将外置水泵中的清洁液体输送至喷洒件23。可以理解的是,输液件24可拆卸地设置于保护槽213内,
具体为内置段242可拆卸地设置于保护槽213内,内置段242在保护槽213内的可拆卸设置有利于对输液件24进行维修、更换。保护槽213既可以对内置段242的流路部分进行保护,避免内置段242受到外界的碰撞冲击而产生破损,保护槽213还可以为输液件24提供容置空间,以减小输液件24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清洁组件2实现小型化。
69.请参考图2和图3,更进一步地,为方便连通内置段242与喷洒件23,还可以在内置段242远离外置段241的一端连接快速接头243,快速接头243可以更方便地实现输液件24与喷洒件23之间的连通,且使得输液件24与喷洒件 23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清洁液体在输液件24与喷洒件23的连接处发生泄漏。快速接头243的结构可以为两端开闭式、两端开放式或单路开闭式,本技术实施例对快速接头243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70.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喷洒件23的表面设置外螺纹,在快速接头243 的表面设置内螺纹,以使快速接头243与喷洒件23之间螺纹连接;或者,在喷洒件23的表面设置内螺纹,在快速接头243的表面设置外螺纹,以使快速接头 243与喷洒件23之间螺纹连接;再者,可以在喷洒件23上设置卡扣件,在快速接头243上设置卡接件,通过卡扣件与卡接件间的卡接以实现快速接头243 与喷洒件23的卡接。可以理解的是,喷洒件23与快速接头243之间的连接还可以同时使用螺接以及卡接,以使得喷洒件23与快速接头243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71.如图1和图6所示,清洁组件2还包括清洁件25。清洁件25作为清洁组件2中的清洁构件,可以作用于喷洒件23的喷洒区域(如地面、墙面等),以对喷洒区域进行清洁。清洁件25与固型件21可转动连接,以清洁件25作用于地面为例,清洁件25在地面上转动可以吸附喷洒区域内的如灰尘、脏污等垃圾,进而实现对地面的清洁工作。
72.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清洁件25与喷洒件23间隔设置,清洁件25与喷洒件23的间隔设置使得清洁组件2可以实现不同的工作效果。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洒件23可以向清洁件25喷洒清洁液体,以使清洁件25附着有清洁液体,清洁件25在转动时,清洁件25上附着的清洁液体更易于吸附垃圾,进而可以对待清洁面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进一步地,由于喷洒件23可以更均匀地喷洒清洁液体,因此使得清洁件25的不同位置可以附着相近的清洁液体量,从而可以更均匀地吸附积压在待清洁面的垃圾,使得清洁组件2对待清洁面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或者,喷洒件23可以将清洁液体喷洒至地面上,由于喷洒件23可以更均匀地向地面喷洒清洁液体,使得地面上不同区域的清洁液体对垃圾的吸附程度相近,当清洁件25对待清洁面上的清洁液体进行吸附时,可以对地面具有更均匀的清洁效果。
73.相关技术中,当喷水口朝向滚刷时,滚刷在旋转时易带动灰尘等垃圾飞向喷水口,有较大概率导致喷水口出现堵塞、脏堵等情况。
74.为减少喷液口233出现脏堵的情况,请一并结合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液口233的开口方向避开清洁件25,由此可以减小喷液口233出现脏堵的几率;进一步地,沿清洁机器人1的行进方向m,喷洒件23设置于清洁件25的前方,可以理解的是,清洁件25通过自身的旋转不断吸附待清洁面的垃圾,垃圾在清洁件25所施加的离心力以及清洁机器人1吸力的作用下,被收集于集尘盒内,由于将垃圾甩向集尘盒的方向与清洁机器人1的行进方向m相反,因此,在清洁机器人1的行进方向m上,将喷洒件23设置于清洁件25的前方可以更好地避免喷液口233被垃圾堵塞。
75.进一步地,喷液口233的开口方向可以朝向待清洁面。具体的,当清洁机器人1对待清洁面进行清洁工作时,如地面、楼层面等,由于喷液口233的开口方向朝向待清洁面,也
即,喷洒件23的长度延伸方向l与地面平行,多个喷液口233与地面间的距离相近,由此使得每个喷液口233处的清洁液体具有相近的重力势能,从而可以减小重力势能对喷液口233处液压的影响,进而使得喷洒区域内的单位面积的积液量更为相近。
76.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件25可以为滚刷,滚刷与固型件21转动连接,滚刷对应的转轴与喷洒件23的长度延伸方向l平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清洁件25还可以为毛刷,毛刷与固型件21转动连接,且毛刷对应的转轴与喷洒件 23的长度延伸方向l垂直。可以理解的是,清洁件25具体选用滚刷或毛刷应当基于清洁组件2进行清洁工作时的应用场景,也即,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功能可以决定清洁件25的选用种类。当清洁机器人1被应用于清洁较为平整光滑的地面时,此时清洁件25可以选用滚刷,滚刷可以快速大面积涂刷清洁液体,提高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效率;当清洁机器人1被用于清洁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此时清洁件25可以选用毛刷,毛刷可以更好地清洁地面在凹凸处的脏污,提高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质量。
77.第二方面,如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1,包括机器人本体3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清洁组件2。清洁机器人1可以被用于清洁待清洁面(如墙壁、地面),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78.机器人本体3包括壳体31以及一个或多个吸水扒32,吸水扒32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31,以便于清洁机器人1对吸水扒32的更换。沿清洁机器人1的行进方向m,喷洒件23与清洁件25间隔设置,固型件21设置于吸水扒32的前方。可以理解的是,以喷洒件23将清洁液体喷洒至地面为例,清洁组件2 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在地面残留部分清洁液体,且残留清洁液体内聚集有灰尘等垃圾,在残留的清洁液体蒸发后,垃圾将会沉积于地面上,进一步地,在清洁机器人1的前进过程中,后方的吸水扒32可以将地面上残留的清洁液体及脏污一同吸入污水箱,避免发生在地面残留清洁液体的现象,由此使得清洁机器人1对地面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本技术的清洁机器人1,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清洁组件2,使得清洁机器人1可以对地面具有更为均匀的清洁效果,且由于清洁机器人1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吸水扒32,吸水扒32的设置还可以使得清洁机器人1对地面具有更洁净的清洁效果。
79.进一步地,壳体31为清洁组件2的提供固定基础,为使得清洁机器人1 可以具有不同的清洁效果,可以将固型件21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31,且由于喷洒件23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型件21,因此,通过更换不同的喷洒件23,可以使得清洁机器人1可以具有不同的喷洒效果,如一种喷洒件23的喷液口233 呈扩口状设置,以使得喷液口233具有更大的喷洒面积,另一种喷洒件23的喷液口233呈缩口状设置,以使得喷液口233具有更长的喷洒距离,由此使得清洁机器人1的应用场景多样化。
80.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8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