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1496发布日期:2022-05-11 13:4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和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2.为了满足人们的更多需求,现有的养生壶等液体加热容器除了能够用于烧水,还具有煮茶、煮粥、煮牛奶等功能,现有的养生壶的发热盘,为了避免干烧发生危险,通常在发热盘上设置感温片,依靠感温片的跳开实现限温保护,但是,当感温片冷却复位时,养生壶会再次加热,不能根据客户需求自主选择加热重启,使用体验不好。例如,在感温片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阈值而断开电路,但是,感温片冷却复位后养生壶再次加热可能造成食材焦糊,甚至造成养生壶干烧,引起火灾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
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用于液体加热容器,包括:上连接器,用于为液体加热容器供电;温控器,设置在上连接器上,且与上连接器电连接;其中,温控器包括两个感温组件,两个感温组件中的任一个感温组件能够在液体加热容器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断开电路;止锁弹簧,止锁弹簧连接两个感温组件;止挡柱,止挡柱上具有限位部,在感温组件断开电路的情况下,止锁弹簧与限位部配合能够限定止锁弹簧和感温组件的运动。
7.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连接器、温控器、止锁弹簧和止挡柱,其中,温控器包括两个感温组件,任一个感温组件都能够在液体加热容器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断开电路,从而具有双保险功能,即使其中一个感温组件出现延迟、异常、故障,也可以及时断电保护,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止锁弹簧和止挡柱形成感温组件的止挡结构,防止感温组件复位,从而可以避免电路在被感温组件断开后,由于感温组件的复位而自动重启,造成壶内食材焦糊,甚至干烧等危险。具体地,止锁弹簧连接两个感温组件,止挡柱上具有限位部,在感温组件断开电路的情况下,止锁弹簧与限位部配合能够限定止锁弹簧和感温组件的运动,防止感温组件回复到可以接通电路的位置,使得产品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自主选择加热重启,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8.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9.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为设置在止挡柱的侧壁上的一圈卡槽,止锁弹簧能够卡入到卡槽内。
10.在这些实施例中,限位部为设置在止挡柱的侧壁上的一圈卡槽,卡槽便于加工,并且,设置一圈卡槽可以无需在圆周方向上对止挡柱的安装进行定位,止挡柱转动到任意角度都可以直接安装,简化了安装步骤。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感温组件包括:感温片,感温片能够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变形以断开电路;顶杆,位于感温片的下方,顶杆的上表面与感温片相接触,止锁弹簧与顶杆相连接,顶杆能够上下运动;复位弹簧,套设在顶杆上,复位弹簧能够驱动顶杆复位。
12.在这些实施例中,在感温片的下方设置有顶杆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顶杆上,感温片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会变形,推动顶杆向下运动,使得电路断开,并通过顶杆的运动带动与顶杆相连的止锁弹簧向下运动,直到止锁弹簧卡入到卡槽内,止锁弹簧被卡槽锁住不能自动复位,因而,与止锁弹簧相连的顶杆也不会复位,电路将一直断开,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杆包括杆体和卡勾部,卡勾部位于杆体的侧壁上并朝外延伸,止锁弹簧与卡勾部相连接,以使顶杆能够带动止锁弹簧上下运动;复位弹簧套设在杆体上,复位弹簧的下端抵接于卡勾部。
14.在这些实施例中,顶杆包括杆体和卡勾部,通过卡勾部连接止锁弹簧,止锁弹簧伸入到卡勾部中,使顶杆能够带动止锁弹簧上下运动,卡勾部与止锁弹簧之间的连接简单,便于安装。进一步地,复位弹簧套设在杆体上,复位弹簧的下端抵接于卡勾部,卡勾部能够为复位弹簧提供支撑力,实现弹簧的压缩和回弹。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温控器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位于上连接器的上方并与上连接器相连接,感温片固定在电路板上,电路板上集成有热敏电阻。
16.在这些实施例中,上连接器的上方设置有电路板,感温片固定在电路板上;进一步地,在感温片上集成有热敏电阻,简化了热敏电阻的连接结构,无需为热敏电阻的连接单独设置引线,减少了引线插拔和引线凌乱的问题。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下连接器,下连接器上设有多个插片;上连接器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套环,多个插片与多个套环一一对应,在上连接器插设于下连接器中的情况下,多个插片分别与多个套环过盈紧贴;其中,多个套环包括用于连接液体加热容器的热敏电阻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上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塑胶圈,第一套环贴合于第一塑胶圈的内侧,第二套环贴合于第一塑胶圈的外侧。
18.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用于连接弱电(5v-12v)的电子零件,例如热敏电阻、信号线等,通过设置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分别位于第一塑胶圈的内外两侧,也即,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采用背靠背结构,即一个塑胶圈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金属套环,分别用于进行弱电的信号传输,塑胶圈起隔开作用,一方面,保证弱电与强电安全距离充足,不会引发强电与弱电间短路造成的烧板、炸板问题;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塑胶圈的数量,简化了上连接器的结构,有利于产品的加工生产。进一步地,在上连接器插设于下连接器中的情况下,多个插片分别与多个套环过盈紧贴,有利于确保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之间的电路连接稳定。
1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连接器还包括上主体,温控器设置在上主体的上表面上,多个套环设置在上主体的下表面上,多个套环还包括接地套环、与电源火线相连的l极套环和与电源零线相连的n极套环;多个套环由外至内为:接地套环、第一套环、第二套环、l极套环、n极套环。如此设置,使得本实施例中的五芯上连接器采用最优的排布,外形尺寸适合,上连接器设有五个360
°
可触碰并导电的套环,有利于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之间配合通电,可以实现在任意角度连接通电。进一步地,将接地套环、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布置在相对靠近外
侧的位置也尽可能地减少了l极套环、n极套环遇水的可能性,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2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连接器上还设置有与l极套环相贴合的第二塑胶圈和与n极套环相贴合的第三塑胶圈,第二塑胶圈和第三塑胶圈相邻设置,第二塑胶圈的高度为4mm至15mm,第三塑胶圈的高度为4mm至15mm。
21.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塑胶圈和第三塑胶圈,一方面,对对l极套环和n极套环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能够防止l极套环和n极套环受力变形;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两者之间引发短路问题的可能,即使有少许水滴落在l极套环和n极套环之间,由于塑胶圈的止挡和分散,水滴不会直接连通l极套环和n极套环,也不会引发短路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进一步地,第二塑胶圈的高度为4mm至15mm,第三塑胶圈的高度为4mm至15mm。在该范围内,既不会浪费材料,又能起到支撑套环、防止短路的作用。优选地,第二塑胶圈的高度为8mm,第三塑胶圈的高度为8mm。
22.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器包括下主体,下主体上设有多个塑胶环,多个塑胶环与多个套环一一对应,多个插片分别设置在多个塑胶环中,并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一定角度分布;在下底座上设置有多个镂空部,多个镂空部与多个插片一一对应。
23.在这些实施例中,多个插片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一定角度分布,加大了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进一步地,在下底座上设置有多个镂空部,每个插片下方均设置有镂空部,并位于插片的下方,防止水滴悬挂在插片和塑胶环之间,引发短路等安全问题。
24.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底座;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的上连接器设置在壶体的壶底,连接器组件的下连接器设置在底座上。
25.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连接器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进一步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壶体和底座,底座上的下连接器与壶体上的上连接器配合通电,实现供电。底座与壶体可拆卸连接,便于单独取放壶体减轻用户握持的重量。
附图说明
26.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27.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正放状态下的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正放状态下隐藏电路板后的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正放状态下的另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30.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正放状态下的又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温控器在通电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2.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温控器在断电状态下的部分结构
示意图;
33.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上连接器倒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下连接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5.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下连接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36.图10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正放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37.图1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温控器和上连接器倒置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38.图1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下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39.图1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发热盘和连接器组件倒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4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剖视示意图;
41.图15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和底座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6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43.附图标号说明:
44.10液体加热容器,
45.100连接器组件,110上连接器,111上主体,112第一套环,113第二套环,114l极套环,1141l极弹片,1142l极触点,115n极套环,1151n极弹片,1152n极触点,116接地套环,117第一塑胶圈,118第二塑胶圈,119第三塑胶圈,
46.120下连接器,121下主体,1211镂空部,122第一插片,123第二插片,124l极插片,125n极插片,126接地插片,127塑胶环,
47.131止锁弹簧,132止挡柱,1321卡槽,133感温片,134顶杆,1341杆体,1342卡勾部,135复位弹簧,136电路板,137热敏电阻,
48.160壶体,170搅拌桨组件,171搅拌轴,172上联轴器,173发热盘,180底座,182驱动件,183下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16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100和液体加热容器10。
50.然而,本技术可按照许多不同的形式例示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具体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技术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要把本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被理解为本公开的实施形态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51.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100,用于液体加热容器10,包括:上连接器110,用于为液体加热容器10供电;温控器,设置在上连接器110上,且与上连接器110电连接;其中,温控器包括两个感温组件,两个感温组件中的任一个感温组件能够在液体加热容器10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断开电路;止锁弹簧131,止锁弹簧131连接两个感温组件;止挡柱132,止挡柱132上具有限位部,在感温组件断开电路的情况
下,止锁弹簧131与限位部配合能够限定止锁弹簧131和感温组件的运动。
52.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上连接器110、温控器、止锁弹簧131和止挡柱132,其中,温控器包括两个感温组件,任一个感温组件都能够在液体加热容器10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断开电路,从而具有双保险功能,即使其中一个感温组件出现延迟、异常、故障,也可以及时断电保护,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止锁弹簧131和止挡柱132形成感温组件的止挡结构,防止感温组件复位,从而可以避免电路在被感温组件断开后,由于感温组件的复位而自动重启,造成壶内食材焦糊,甚至干烧等危险。具体地,止锁弹簧131连接两个感温组件,止挡柱132上具有限位部,在感温组件断开电路的情况下,止锁弹簧131与限位部配合能够限定止锁弹簧131和感温组件的运动,防止感温组件回复到可以接通电路的位置,使得产品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自主选择加热重启,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53.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100,如图2、图3、图4所示,温控器的左右两个感温片133的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135、顶杆134、限位块、陶瓷柱和止锁弹簧131等结构,以上主要零件构成温控器的非自复位结构,实现感温组件的非自复位功能。具体地,两个感温片133包括第一感温片、第一感温片,温控器还包括l极弹片1141、l极触点1142、n极弹片1151、n极触点1152,其中,由l极弹片1141、l极触点1142、n极弹片1151、n极触点1152、第一感温片和第一感温片形成一个串连的电路,如图5所示,在通电状态下,止锁弹簧131位于陶瓷柱卡槽1321的上方,在第一感温片或第一感温片温度超过设定阈值而发生变形时,l极弹片1141与l极触点1142和/或n极弹片1151与n极触点1152之间的连接会断开,导致电路断开,因为是双顶杆134非自复位结构,即使其中有一个感温片133有延迟,也会及时断电保护,防止空烧或干烧的问题。进一步地,感温片133向下变形推动位于感温片133下方的顶杆134和复位弹簧135,使得顶杆134带动止锁弹簧131向下移动,如图6所示,在断电状态下,止锁弹簧131卡设到卡槽1321中,防止顶杆134复位,电路将一直断开,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在电路被感温组件断开后,用户选择继续加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拿起壶体160,重新放置在底座180上来实现重新加热,用户拿起壶体160后,感温组件的顶杆134会会向下凸出,再次将壶体160放置到底座180上后,下连接器120止抵顶杆134,顶杆134复位,止锁弹簧131会脱离陶瓷柱的卡槽1321,顶杆134向上抵住感温片133,l极弹片1141与l极触点1142和/或n极弹片1151与n极触点1152之间的连接导通,电路将闭合,实现再次通电。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限位部为设置在止挡柱132的侧壁上的一圈卡槽1321,止锁弹簧131能够卡入到卡槽1321内。
55.在这些实施例中,限位部为设置在止挡柱132的侧壁上的一圈卡槽1321,卡槽1321便于加工,并且,设置一圈卡槽1321可以无需在圆周方向上对止挡柱132的安装进行定位,止挡柱132转动到任意角度都可以直接安装,简化了安装步骤。
56.在具体应用中,如图5和图6所示,止挡柱132为陶瓷柱,陶瓷柱具有耐热性好、刚度好、硬度高等优点,不易变形,在长期受到止锁弹簧131的弹力的情况下,可以保持结构不发生形变。
57.在具体应用中,如图5和图6所示,止挡柱132的数量为两个,通过设置两个止挡柱132,进一步地避免了感温组件的自动复位,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所示,感温组件包括:感温片133,感温片133能够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变形以断开电路;顶杆134,位于感温片133的下方,顶杆134的上表
面与感温片133相接触,止锁弹簧131与顶杆134相连接,顶杆134能够上下运动;复位弹簧135,套设在顶杆134上,复位弹簧135能够驱动顶杆134复位。
59.在这些实施例中,在感温片133的下方设置有顶杆134和复位弹簧135,复位弹簧135套设在顶杆134上,感温片133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会变形,推动顶杆134向下运动,使得电路断开,并通过顶杆134的运动带动与顶杆134相连的止锁弹簧131向下运动,直到止锁弹簧131卡入到卡槽1321内,止锁弹簧131被卡槽1321锁住不能自动复位,因而,与止锁弹簧131相连的顶杆134也不会复位,电路将一直断开,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顶杆134包括杆体1341和卡勾部1342,卡勾部1342位于杆体1341的侧壁上并朝外延伸,止锁弹簧131与卡勾部1342相连接,以使顶杆134能够带动止锁弹簧131上下运动;复位弹簧135套设在杆体1341上,复位弹簧135的下端抵接于卡勾部1342。
61.在这些实施例中,顶杆134包括杆体1341和卡勾部1342,通过卡勾部1342连接止锁弹簧131,止锁弹簧131伸入到卡勾部1342中,使顶杆134能够带动止锁弹簧131上下运动,卡勾部1342与止锁弹簧131之间的连接简单,便于安装。进一步地,复位弹簧135套设在杆体1341上,复位弹簧135的下端抵接于卡勾部1342,卡勾部1342能够为复位弹簧135提供支撑力,实现弹簧的压缩和回弹。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温控器还包括:电路板136,电路板136位于上连接器110的上方并与上连接器110相连接,感温片133固定在电路板136上,电路板136上集成有热敏电阻137。
63.在这些实施例中,上连接器110的上方设置有电路板136,感温片133固定在电路板136上;进一步地,在感温片133上集成有热敏电阻137,简化了热敏电阻137的连接结构,无需为热敏电阻137的连接单独设置引线,减少了引线插拔和引线凌乱的问题。
64.在具体应用中,电路板136为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线路板)。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2所示,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下连接器120,下连接器120上设有多个插片;上连接器110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套环,多个插片与多个套环一一对应,在上连接器110插设于下连接器120中的情况下,多个插片分别与多个套环过盈紧贴;其中,多个套环包括用于连接液体加热容器10的热敏电阻137的第一套环112和第二套环113,上连接器110还包括第一塑胶圈117,第一套环112贴合于第一塑胶圈117的内侧,第二套环113贴合于第一塑胶圈117的外侧。
66.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套环112和第二套环113用于连接弱电5v-12v的电子零件,例如热敏电阻137、信号线等,通过设置第一套环112和第二套环113分别位于第一塑胶圈117的内外两侧,也即,如图7、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套环112和第二套环113采用背靠背结构(即一个塑胶圈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金属套环,分别用于进行弱电的信号传输,塑胶圈起隔开作用,一方面,保证弱电与强电安全距离充足,不会引发强电与弱电间短路造成的烧板、炸板问题;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塑胶圈的数量,简化了上连接器110的结构,有利于产品的加工生产。进一步地,在上连接器110插设于下连接器120中的情况下,多个插片分别与多个套环过盈紧贴,有利于确保上连接器110和下连接器120之间的电路连接稳定。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0和图11所示,其中,图7和图11为连接器组件在倒置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倒置状态为与实际产品在使用中的正立放置状态相反的状态,因
此,图中上下方位与文字描述相反。上连接器110还包括上主体111,温控器设置在上主体111的上表面上,多个套环设置在上主体111的下表面上,多个套环还包括接地套环116、与电源火线相连的l极套环114和与电源零线相连的n极套环115;多个套环由外至内为:接地套环116、第一套环112、第二套环113、l极套环114、n极套环115。如此设置,使得本实施例中的五芯上连接器110采用最优的排布,外形尺寸适合,上连接器110设有五个360
°
可触碰并导电的套环,有利于上连接器110和下连接器120之间配合通电,可以实现在任意角度连接通电。进一步地,将接地套环116、第一套环112、第二套环113布置在相对靠近外侧的位置也尽可能地减少了l极套环114、n极套环115遇水的可能性,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68.在具体应用中,如图8、图9所示,图8为连接器组件100的下连接器120的正面结构示意图,正面为基于实际产品在使用中的正立放置状态的上表面;图9为下连接器120的背面结构示意图,背面为基于实际产品在使用中的正立放置状态的下表面。下连接器120的多个插片包括与第一套环112相对应的第一插片122,与第二套环113相对应的第二插片123,与l极套环114相对应的l极插片124,与n极套环115相对应的n极插片125,与接地套环116相对应的接地插片126。
6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0和图11所示,上连接器110上还设置有与l极套环114相贴合的第二塑胶圈118和与n极套环115相贴合的第三塑胶圈119,第二塑胶圈118和第三塑胶圈119相邻设置,第二塑胶圈118的高度h1为4mm至15mm,第三塑胶圈119的高度h2为4mm至15mm。
70.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塑胶圈118和第三塑胶圈119,一方面,对对l极套环114和n极套环115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能够防止l极套环114和n极套环115受力变形;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两者之间引发短路问题的可能,即使有少许水滴落在l极套环114和n极套环115之间,由于塑胶圈的止挡和分散,水滴不会直接连通l极套环114和n极套环115,也不会引发短路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进一步地,第二塑胶圈118的高度h1为4mm至15mm,第三塑胶圈119的高度h2为4mm至15mm。在该范围内,既不会浪费材料,又能起到支撑套环、防止短路的作用。优选地,第二塑胶圈118的高度h1为8mm,第三塑胶圈119的高度h2为8mm。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9和图12所示,下连接器120包括下主体121,下主体121上设有多个塑胶环127,多个塑胶环127与多个套环一一对应,多个插片分别设置在多个塑胶环127中,并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一定角度分布;在下主体121上设置有多个镂空部1211,多个镂空部1211与多个插片一一对应。
72.在这些实施例中,多个插片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一定角度分布,加大了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进一步地,在下主体121上设置有多个镂空部1211,每个插片下方均设置有镂空部1211,并位于插片的下方,防止水滴悬挂在插片和塑胶环127之间,引发短路等安全问题。
73.如图14至图16所示,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10,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连接器组件100。
74.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10,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连接器组件100,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至图16所示,液体加热容器10还包括壶体160和底座180,连接器组件100的上连接器110设置在壶体160的壶底上,下连接器120设置在底座180上,底
座180上的下连接器120与壶体160上的上连接器110配合通电,实现供电。底座180与壶体160可拆卸连接,便于单独取放壶体160,减轻用户握持的重量。
7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至图16所示,其中,图13为发热盘和连接器组件在倒置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倒置状态为与实际产品在使用中的正立放置状态相反的状态,因此,图中上下方位与文字描述相反。壶底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发热盘173,连接器组件100的温控器与发热盘173相贴合,进一步地,感温片133与发热盘173相贴合,从而使得感温片133能够迅速、及时、准确地检测到发热盘173上的热量,更快速的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切断电路,提升产品的安全性。
77.在实际应用中,发热盘173包括发热管和导热盘,导热盘为铝盘,铝盘具有质轻、导热性好、成本低等优点。
7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壶体160中设置搅拌桨组件170,搅拌桨组件170能够对壶体160中的食材进行搅动,防止糊底。
79.进一步地,如图14至图16所示,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桨组件170,由上联轴器172传递动力,带动搅拌轴171转动,进而实现搅拌功能。
80.如图14至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80中还设置有电源线、驱动件182、套设于驱动件182的转轴的下联轴器183,下联轴器183与上联轴器172配合连接,传递动力,进而能通过驱动件182的转动带动上联轴器172,进而带动搅拌桨组件170转动。
81.作为示例,液体加热容器10为水壶、养生壶、茶壶、水杯等等。
82.上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可以对不同实施例中描述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这些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83.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际产品在使用中的正立放置状态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84.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85.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86.本公开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
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