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管内嵌型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4572发布日期:2022-05-16 19:4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管内嵌型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管内嵌型杯具。


背景技术:

2.杯具,又称杯子,是一种专门用于盛放水或者饮料的器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杯具随处可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日常喝水会用到,杯具在奶茶、咖啡等餐饮业的饮品也常常用到。
3.人们在喝饮料时,通常会用到吸管(尤其是热饮),而目前大多数的吸管都是杯具的附加产品,无论是家庭自用还是携带外出,均存在遗忘、丢失等问题,给人们的日常使用带来烦恼。即使现有技术中生产有杯子内设置吸管的杯具产品,但是该类产品存在吸管长期暴露在杯子外侧容易导致被污染以及吸管和杯盖的接触处容易出现液体漏出等问题,难以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4.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发明一种方便吸起饮料、不易污染以及不易发生漏液的杯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管内嵌型杯具,该吸管内嵌型杯具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用户吸起饮料、不易污染以及不易发生漏液的特点。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吸管内嵌型杯具,其包括:
8.杯体和吸管,所述吸管内嵌固定设置在所述杯体的内侧壁,且所述吸管的顶部设有吸出口;
9.杯盖和对接管,所述杯盖设有杯盖出口,所述对接管设置在所述杯盖出口的底部;
10.其中,所述杯盖设置在所述杯体的顶部,所述对接管和所述吸出口对接卡紧,以使所述杯盖出口、所述对接管和所述吸管相连通。
11.进一步地,所述吸出口套设在所述对接管的外部,以使所述吸管和所述对接管形成间隙配合。
12.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管套设在所述吸出口的外部,以使所述吸管和所述对接管形成间隙配合。
13.进一步地,所述吸管的管径大小不变。
14.进一步地,所述吸管和所述杯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管和所述杯盖为一体成型结构。
16.进一步地,所述吸管的底部设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相对于所述杯体底部倾斜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吸入口和所述杯体底部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取值范
围为:0<a<90
°

18.进一步地,所述杯盖的顶部向上延伸凸出形成凸起部,所述杯盖出口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中。
19.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光滑的圆弧面。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管内嵌型杯具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管内嵌型杯具,通过在杯体中内嵌设置吸管,且在杯盖上设置杯盖出口,以此将杯中饮料吸出,无需在杯体上设置孔洞来穿设外部吸管,避免出现遗忘、丢失吸管等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空间,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2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管内嵌型杯具,其中杯盖出口通过其底部的对接管和吸管相连通,以此将杯体内的水或饮料吸出,从而较好地提高了杯具的密封效果,避免吸管外露导致被污染,且通过对接管和吸管对接卡紧的结构设计方式,可避免液体在被吸出过程中出现液体漏出的情况,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管内嵌型杯具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管内嵌型杯具的结俯视图;
25.图3为图2所示的a-a剖面示意图;
26.图4为图3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b;
27.图5为图3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c;
28.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29.1、杯体;2、杯盖;3、吸管;31、吸出口;32、吸入口;4、杯盖出口;5、对接管;6、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33.参见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吸管内嵌型杯具包括:
34.杯体1和吸管3,所述吸管3内嵌固定设置在所述杯体1的内侧壁,且所述吸管3的顶部设有吸出口31,其中,吸管3内嵌固定的结构设计方式可避免出现遗忘、丢失吸管等问题;
35.杯盖2和对接管5,所述杯盖2设有杯盖出口4,所述对接管5设置在所述杯盖出口4的底部,其中,对接管5设置在杯盖出口4和吸管3之间,起到输送液体的作用。
36.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杯盖2设置在所述杯体1的顶部,所述对接管5和所述吸出口31对接卡紧,以使所述杯盖出口4、所述对接管5和所述吸管3相连通。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杯体1中内嵌设置吸管3,且在杯盖2上设置杯盖出口4及其底部的对接管5,以此将杯中饮料吸出,无需在杯体1上设置孔洞来穿设外部吸管,避免出现遗忘、丢失吸管等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空间,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更为具体地,由于杯盖出口4通过其底部的对接管5和吸管3相连通,从而提高了杯具的密封效果,避免吸管3外露导致被污染的情况,且通过对接管5和吸管3对接卡紧的结构设计方式,可避免液体在被吸出过程中出现液体漏出的情况,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37.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吸出口31套设在所述对接管5的外部,以使所述吸管3和所述对接管5形成间隙配合。具体而言,对接管5设置在吸管3的顶部,将对接管5从上至下插入吸管3的吸出口31中,以使吸出口31套设在对接管5的外部,从而使二者形成间隙配合,确保对接管5和吸出口31对接卡紧,避免液体在被吸出过程中出现漏出的情况。
38.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方案中,所述吸出口31套设在所述吸管3的外部,以使所述吸管3和所述对接管5形成间隙配合。和上述可选方案同理,吸管3设置在对接管5的底部,将吸管3的吸出口31从下至上插入对接管5中,以使对接管5套设在吸出口31的外部,从而使二者形成间隙配合,确保对接管5和吸出口31对接卡紧,避免液体在被吸出过程中出现漏出的情况。
39.参见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吸管3的管径大小不变,确保杯体1中的液体被均匀、平缓吸出;且吸管3管径大小不变的结构设计方式,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通用模具和工艺生产,故便于加工。
40.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吸管3和所述杯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地,吸管3通过一体成型的工艺方式直接在杯体1的内侧壁上加工形成,通过该一体式结构设计方式,无需在杯体1上设置孔洞来穿设外部吸管,避免出现遗忘、丢失吸管等问题。
41.更为具体来说,吸管3可通过冲压或者锻造等工艺方式在杯体1的内侧壁上加工形成。
42.在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对接管5和所述杯盖2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对接管5通过一体成型的工艺方式直接在杯盖2的底部加工形成,通过该一体式结构设计方式,无需在加工该杯具的过程中增加杯盖2和对接管5之间的装配工序。
43.更为具体来说,对接管5可通过冲压或者锻造等工艺方式在杯盖2的底部加工形成。
44.参见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管3的底部设有吸入口32,所述吸入口32相对于所述杯体1的底部倾斜设置。在该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将吸入口32设置成斜开口的结构设计方式,可方便用户需要喝水或饮料时,通过稍微倾斜杯体1,即可直接将杯体1中水或饮料吸出。
45.参见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吸入口32和所述杯体1的底部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取值范围为:0<a<90
°
。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吸入口32和杯体1的底部之间形成的夹角a的大小不能过小,避免液体无法从吸入口32进入吸管3中,也即无法从杯盖出口4中吸出;夹角a的大小也不能过大,避免用户需要将杯体1做大角度倾斜,
才能将水或饮料吸出。
46.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盖2的顶部向上延伸凸出形成凸起部6,所述杯盖出口4设置在所述凸起部6中。具体来说,通过在杯盖2上设置向上延伸凸出的凸起部6,一方面通过凸起部6对应于杯盖出口4,方便用户在盖上杯盖2时将杯盖出口4底部的对接管5对准杯体1中的吸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嘴提供受力部位,从而方便用户吸入杯体1中的水或饮料。
47.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凸起部6的外表面形成有光滑的圆弧面。在该优选方案中,通过光滑圆弧面的结构设计方式,使用户在用嘴接触凸起部6并吸入饮料的过程中,提供良好的触感,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4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管内嵌型杯具,通过在杯体1中内嵌设置吸管3,且在杯盖2上设置杯盖出口4,以此将杯中饮料吸出,从而无需在杯体1上设置孔洞来穿设外部吸管,避免出现遗忘、丢失吸管等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空间,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杯盖出口4通过其底部的对接管5和吸管3相连通,以此将杯体1内的水或饮料吸出,从而较好地提高了杯具的密封效果,避免吸管3外露导致被污染,且通过对接管5和吸管3对接卡紧的结构设计方式,可避免液体在被吸出过程中出现液体漏出的情况,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
49.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