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风噪型材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3036发布日期:2022-09-06 20:0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风噪型材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风噪型材框。


背景技术:

2.型材框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其能够为安装的窗户提供限位支撑,而便于外界的光线投射到室内,为室内的人员提供光明,也可便于室内人员处在室内通过窗户观察外界的事物,更能够在雨雪天气时,将外界的雨雪阻挡在室外,避免雨水或雪水进入到室内,而影响室内人员的正常作息活动。
3.在风雨较大的天气中由于排水孔的边缘处与型材框的外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外界高速流动的空气也会高速的通过排水孔向装置内部灌入,其内部的空气在高度气流的冲击下出现高频剧烈的震动,从而产生极大的风噪声音,对室内人们的正常生活或工作影响极大,严重的会造成人员出现耳鸣头晕的症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且排水孔内部受到的风阻与型材框后侧表面受到的风阻大小相同,从而导致风阻对排水孔的排水性能影响较大,致使雨水难以及时排出而向室内渗透。
4.针对相关技术中现有低风噪型材框风噪声音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风噪型材框,以解决低风噪型材框风噪声音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低风噪型材框: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风噪型材框,所述低风噪型材框包括:
8.t形型材框以及开设在t形型材框后侧中间处的导风槽。
9.其中,所述导风槽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封板和后封板,所述前封板和后封板前后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楔形导槽。
10.所述t形型材框内部后侧的顶部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壁顶部的中间处均匀开设有下渗孔,所述t形型材框顶部的中间处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部的底部与下渗孔内部的顶部连通,所述集水槽内部的后侧与楔形导槽内部的一端连通。
11.进一步地,所述型材框本体顶部和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隔板和后隔条,所述前隔板和后隔条分别处于条形凹槽的前后两方。
12.进一步的,所述前隔板和后隔条呈上下对称排列在t形型材框的顶部和底部,且前隔板的高度为后隔条高度的倍。
13.进一步的,所述型材框本体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一导轨卡槽,且第一导轨卡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c形。
14.进一步的,所述型材框本体前侧的中间处对称开设有第二导轨卡槽,且第二导轨卡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
15.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内壁底部的倾斜角度为
°
,且集水槽内壁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倒圆角。
16.进一步的,所述前封板和后封板呈前后交错排列在导风槽的内部,且前封板的端面与后封板的端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17.进一步的,所述前封板端面的边缘处和后封板端面的边缘处与导风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共同围成排水风槽,所述排水风槽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与集水槽的内部和排水风槽的外部连通。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9.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风噪降低效果,通过将排水风槽设置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高度气流进入到集水槽内部的量和速度,从而极大的降低了高度气流对集水槽内部空气的冲击力度,使得其内部的空气震动频率和幅度都出现较低状态,且也能够通过较长的后封板的前侧与集水槽内部的雨水和空气对流进的高度气流进行缓冲降速,从而使得排水风槽与集水槽内部的连通处出现较大气压差值,从而加速雨水的排放,提高雨水排放效率。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低风噪型材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低风噪型材框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低风噪型材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二种适用案列剖面图;
26.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三种适用案列剖面图。
27.图中:
28.1、t形型材框;2、集水槽;3、后隔条;4、前隔板;5、导风槽;6、前封板;7、后封板;8、楔形导槽;9、第一导轨卡槽; 10、第二导轨卡槽;11、条形凹槽;12、下渗孔;13、排水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
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1.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2.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5.如图1-4所示,一种低风噪型材框,用于型材框,
36.低风噪型材框包括:t形型材框1以及开设在t形型材框1后侧中间处的导风槽5,它们是实现降噪功能的主要构件。
37.在实现降噪功能时,为了减小排水风槽13与t形型材框1的后侧表面之间的平面落差,并保持相邻两个排水风槽13的内部的空气流动的路径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从而将排水风槽13设置成垂直于t形型材框1的后侧表面,能够在保障雨水的正常排出的状态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其与t形型材框1的后侧表面之间的平面落差的同时,也能够使得相邻两个排水风槽13内部流通的气流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从而极大的降低气流进入集水槽2内部的量和速度,从而极大的降低了集水槽2 内部空气的震动频率和震动幅度,从而实现降低风噪的功能。
38.在使用时,考虑在保障本技术的风噪降低功能的同时,也要使得本技术内部的雨水能够正常的向外部排出,从而将前封板6和后封板7 呈前后交错设置在导风槽5的内部,并使得两者的端面之间形成排水风槽13,从而使得相邻两个排水风槽13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高速流动的气流从前面一个排水风槽13的内部流入到集水槽2的内部,然后通过前封板6与后封板7之间的水平导流,从而将大部分流进集水槽2 内部的高度气流从下一个排水风槽13的内部疏导出来,由于后封板7 前侧处的气体流动速度与集水槽2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差值较大,导致后封板7前侧处的气压与集水槽2内部的气压差较大,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能够加速集水槽2内部的雨水排放速度,从而使得集水槽2内部的雨水能够高效的排放出来,从而解决了雨水出现积累而向室内渗透的问题。
39.因此,导风槽5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封板6和后封板7,前封板6和后封板7前后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楔形导槽 8。
40.为了实现其排水功能,t形型材框1内部后侧的顶部开设有集水槽2,集水槽2内壁顶部的中间处均匀开设有下渗孔12,t形型材框 1顶部的中间处开设有条形凹槽11,条形凹
槽11内部的底部与下渗孔12内部的顶部连通,集水槽2内部的后侧与楔形导槽8内部的一端连通。
41.如图5、6所示,在保证其他型材框的自身的使用优点的前提下,能够将本技术中的集水槽2、导风槽5、前封板6、后封板7、楔形导槽8、条形凹槽11和下渗孔10应用到其他型材框上,既能够降低其他型材框的风噪,又能够再次提高其他型材框整体的支撑强度。
42.本实施例中,型材框本体1顶部和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隔板4和后隔条3,前隔板4和后隔条3分别处于条形凹槽11 的前后两方,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将流进装置内部的雨水隔离在两者之间,避免雨水积累向室内渗透,保障室内墙壁的干燥度,避免雨水渗透而造成的墙体氧化腐蚀和老化的速度,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
43.本实施例中,前隔板4和后隔条3呈上下对称排列在t形型材框 1的顶部和底部,且前隔板4的高度为后隔条3高度的5倍,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将流进装置内部的雨水隔离在两者之间,避免雨水积累向室内渗透,保障室内墙壁的干燥度,避免雨水渗透而造成的墙体氧化腐蚀和老化的速度,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
44.本实施例中,型材框本体1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一导轨卡槽9,且第一导轨卡槽9的横截面的形状为c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极大的降低相邻两个部件之间组装操作的难度,也能够提高部件之间的组装效率,使得型材框的组装更为高效化,降低型材框组装操作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
45.本实施例中,型材框本体1前侧的中间处对称开设有第二导轨卡槽10,且第二导轨卡槽10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极大的降低相邻两个部件之间组装操作的难度,也能够提高部件之间的组装效率,也能够提高相邻两个部件之间组装牢固性,降低外界因素组装牢固性的影响,避免连接处易出现松动的问题。
46.本实施例中,集水槽2内壁底部的倾斜角度为15
°
,且集水槽2 内壁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倒圆角,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得集水槽2内部的雨水排放的更为彻底,避免有雨水在其内部长时间滞留而腐败成腐蚀性液体,造成型材框内部的腐蚀老化情况加速,而缩短型材框的使用寿命,也避免腐败液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47.本实施例中,前封板6和后封板7呈前后交错排列在导风槽5的内部,且前封板6的端面与后封板7的端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较长的后封板7的前侧对高度流动的气体进行缓冲降速,从而使得排水风槽13与集水槽2内部的连通处出现较大气压差值,从而对雨水的排放进行加速,提高雨水排放的效率。
48.本实施例中,前封板6端面的边缘处和后封板7端面的边缘处与导风槽5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共同围成排水风槽13,排水风槽13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与集水槽2的内部和排水风槽13的外部连通,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既能够使得所有的排水风槽13出现同一水平直线上,从而降低风噪,又能够利用排水风槽13内部的气压与集水槽2内部的气压出现较大气压差,从而能够加速雨水的排放速度,一举两得。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