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1220发布日期:2022-07-16 00: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应用于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雷达罩体、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背面的碰撞感应组件,所述雷达罩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壳体移动,以与所述碰撞感应组件接触,所述碰撞感应组件能够在接收到所述雷达罩体所传导的具有预设强度的压力时、向所述清洁机器人中的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且所述碰撞感应组件与所述壳体的背面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感应组件包括分设于所述雷达罩体在第一方向的两侧的第一碰撞感应件、以及位于所述雷达罩体下方的第二碰撞感应件,所述第二碰撞感应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雷达罩体所传导的具有预设强度的下压力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所述第一碰撞感应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雷达罩体所传导的具有预设强度的侧方压力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凹槽的壳本体、以及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壳本体上表面上的前面板,所述雷达罩体活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碰撞感应件安装于所述壳本体的背面上,且所述第一碰撞感应件具有穿过所述凹槽侧壁的第一受力部,所述第二碰撞感应件安装于所述壳本体的背面上,且所述第二碰撞感应件具有穿过所述凹槽的底壁延伸至所述凹槽内的第二受力部,所述第一受力部和所述第二受力部分别用于与所述雷达罩体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罩体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雷达固定板、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雷达固定板上方的雷达盖,所述雷达盖和所述雷达固定板围成用于容置雷达的安装腔,所述雷达固定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凸出于自身侧壁的凸部,所述凸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碰撞感应件接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还包括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背面上的多个固定座,各个所述第一碰撞感应件分别通过相应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背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背面凸出所述壳体的背面,形成凸起部,所述固定座设有两个,且分设于所述凸起部的两侧,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侧具有多个用于与所述第一碰撞感应件的背面抵接的抵接部,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凸设有朝向所述凸起部延伸的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一面、所述壳体的背面和所述抵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碰撞感应件抵接的一面围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碰撞感应件的容置槽。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弹性件,以及限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雷达罩体之间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雷达罩体靠近所述第一碰撞感应件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在所述雷达罩体受到侧方压力时、对所述雷达罩体施加远离所述第一碰撞感应件所在侧的弹力,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在所述雷达罩体受到下压力时、对所述雷达罩体施加远离所述第二碰撞感应件所在侧的弹力。8.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面上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卡扣,所述卡扣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背面围成供所述第二碰撞感应件中的其中一端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二碰撞感应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背面或者套设于所述第一碰撞感应件和所述第二碰撞感应件上的防水层。10.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机器人主体、安装于所述清洁机器人主体上的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清洁机器人主体上的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以及安装于所述雷达罩体内的雷达,所述碰撞感应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智能家居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及清洁机器人。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活动安装于壳体上的雷达罩体、以及固定安装于壳体的背面的碰撞感应组件,雷达罩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移动,以与碰撞感应组件接触,碰撞感应组件能够在接收到雷达罩体所传导的压力时、向清洁机器人中的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且碰撞感应组件与壳体的背面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及清洁机器人,避免了碰撞感应组件发生短路的风险,保证了碰撞感应组件和具有防水结构的碰撞检测装置工作性能的稳定性。的碰撞检测装置工作性能的稳定性。的碰撞检测装置工作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晓 叶力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银星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7/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