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部引导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6710发布日期:2022-11-26 06:0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遮阳部引导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对遮阳片材进行引导的遮阳部引导构造。


背景技术:

2.作为车顶用的遮光帘(遮阳部),有卷绕遮光帘(卷帘),这种卷帘具有由卷绕至卷轴的挠性材料构成的遮光帘片材,在遮光帘片材从卷轴拉出的展开状态下将遮光帘片材保持为张紧设置状态。在这种遮光帘中,在遮光帘片材的拉出方向上的端缘安装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杆(拉手),杆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被引导轨引导。在遮光帘片材的两侧缘设为为了防止遮光帘片材下垂而由引导轨引导的引导部件。引导部件与遮光帘片材一并由卷轴卷绕。提出了借助这种引导部件而引导遮光帘片材的各种各样的引导构造。
3.在专利文献1的图12等中公开了在天窗卷帘的侧缘设有上下延伸的引导部件并在形成于引导轨的纵向长的槽内引导该引导部件的构成。
4.在专利文献2的图3中公开了如下的形态,即,在遮光帘的侧缘部固定有作为平坦的带料的引导部件,引导部件具有朝上凸出弯曲的剖面形状,在引导部件的大致顶点连接有遮光帘。另外,在该文献的图5中公开了如下的形态,即,引导部件具有平坦的长方形的剖面,以倾斜的姿势配置在引导槽内,在引导部件的上侧部分连接有遮光帘,引导部件的下侧部分由脚部支承。
5.在专利文献3的图14中公开了在具有在上方开放的出口间隙(狭缝)的横向长剖面形状的引导通路配置有导带的构成。从缝合有导带的遮光帘片材的位置到内侧的边缘为止的尺寸被设为比从狭缝的内侧的侧面到引导通路的内侧面为止的尺寸大。由此,防止遮光帘片材的磨损。
6.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安装于遮光片材的侧缘的挠性皮带(导带)具有朝上或者朝下凸出弯曲的圆弧形状的剖面并沿着遮光片材的面收容在横向长的弯曲形状的皮带引导部的构成。并且记载了皮带引导部具有将挠性皮带的两侧部卡合的一对卡合部,由此,即使从遮光片材施加拉伸应力,也不易对两卡合部施加明显不均衡的应力。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jp特开2001-80362号公报
10.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7114767号说明书
11.专利文献3:jp专利第4936139号公报
12.专利文献4:jp专利第545869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3.然而,引导部件具有应与引导轨卡合的规定的刚性。因此,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构成那样,若引导部件相对于遮阳片材的面垂直延伸,则引导部件相对于引导轨形状的追随性变低。因此,无法应用至引导轨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汽车的车顶等的用途。
14.如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构成那样,若引导部件相对于遮阳片材的面平行或者倾斜配置,则引导部件的形状追随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引导部件接受用于对遮阳片材施加张力的反作用力,左右的引导部件的内侧(遮阳片材侧)的端面以高压力抵接引导轨。因此,在拉出、卷绕遮阳片材时的滑动阻力很大。另外,引导部件与引导轨的滑动部容易磨耗。当滑动部磨耗时,不仅担忧无法使遮阳片材圆滑地滑动,还担心张力下降而导致遮阳片材变松弛。
15.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构成中引导部件的内侧的端面以高压力抵接引导轨的内侧的侧面(引导通路的内侧面)这一点与专利文献2相同。另外,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构成中,当滑动部磨耗时,担心遮阳片材相对于狭缝的内侧面的边缘的按压力变高,致使遮阳片材被磨损。
16.在专利文献4公开的构成中,引导部件接受的反作用力的一部分被分散至一对卡合部。然而,反作用力基本集中在引导部件的内侧的端面与引导轨的内侧的侧面之间,该部分的压力很高,在此处易于产生磨耗,这一点与专利文献2相同。
17.本发明是鉴于这种背景而提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还能够应用于引导轨弯曲的用途、且滑动阻力变小从而能够抑制磨耗的遮阳部引导构造。
18.为了解决这种课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为遮阳部引导构造,其具备:遮阳片材(4),其能够卷绕以及拉出地卷在(5)上;导带(11),其沿着所述遮阳片材的两侧缘设置、且经由设于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固定部(12)而与所述遮阳片材结合;以及左右的引导轨(3),其在所述卷绕或所述拉出所述遮阳片材时在长边方向上引导所述导带,所述引导轨具备:引导壁(25),其具有在横截面中相对于所述遮阳片材倾斜且将所述导带卡合的卡合面(24);形成于所述引导壁且供所述遮阳片材通过的狭缝(26);以及引导部(27),其以使所述遮阳片材从所述固定部相对于所述导带呈大致直角延伸的方式与所述遮阳片材抵接。
19.根据该构成,导带利用引导壁的卡合面被保持为倾斜的姿势,因此,与相对于遮阳片材垂直保持的情况相比,导带相对于引导轨的形状的追随性更好。因此,能够应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车顶等的用途。另外,导带在固定部从遮阳片材垂直地接受拉伸力而使固定部侧的表面与引导壁的卡合面抵接,因此,抵接部的面压低。因此,在卷绕或者拉出遮阳片材时的滑动阻力小,抑制滑动部的磨耗。
20.优选地,所述引导壁的所述卡合面具有在所述横截面中比所述导带的宽度(w11)大的宽度(w24),所述导带的两侧面(14)不与所述引导轨抵接。
21.根据该构成,导带在与狭缝相对置的部分以外的面整体与卡合面抵接。因此,能够降低抵接部的面压,能够抑制滑动部的磨耗。另外,导带的两侧面不与引导轨抵接,因此,防止导带与引导轨的滑动摩擦增大。
22.优选地,左右的所述引导轨以经由所述导带向所述遮阳片材施加左右方向上的张力的间隔来配置,所述引导壁的所述卡合面按照利用所述张力挠曲的所述导带的形状而弯曲。
23.根据该构成,导带与卡合面的抵接部中的面压分布被均化。因此,抑制导带以及引导壁的局部磨耗。
24.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具有抵接面(28),该抵接面(28)形成与在所述横截面中所述遮阳片材的从所述狭缝通过的侧部(4s)和张紧设置在左右的所述引导部间的主部(4m)相
接的圆弧。
25.根据该构成,抑制遮阳片材因与引导部的滑动而被磨损的情况。
26.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可以与所述引导壁一体形成,所述抵接面直接或者经由直线状的延长部(29)与划分出所述狭缝的所述引导壁的端面连续。
27.根据该构成,引导轨仅利用1个构件即可,易于制造、组装。
28.发明效果
29.根据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引导轨弯曲的用途、且滑动阻力变小,能够抑制磨耗的遮阳部引导构造。
附图说明
30.图1是实施方式的遮阳部装置的立体图
31.图2是图1中的ii-ii剖视图
32.图3是示意性示出遮阳部引导构造的与图2对应的剖视图
33.图4是比较例的遮阳部引导构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5.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遮阳部引导构造的遮阳部装置1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遮阳部装置1具有卷帘2、配置于卷帘2的宽度方向上的左右的两条引导轨3。
36.卷帘2具有遮阳片材4、以及卷绕遮阳片材4的卷轴5。遮阳片材4为具有挠性且可伸缩的布制片材,可呈现卷绕至卷轴5的卷绕状态、以及从卷轴5拉伸出的展开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遮阳片材4被大致水平地拉伸,对来自配置于上方的未图示的天窗的采光以及遮光进行调节。只要对遮阳片材4的上表面实施由遮光材料构成的涂层即可。卷轴5通过牵引器6而始终向卷绕遮阳片材4的朝向施力。牵引器6可以为具有螺旋弹簧的公知的构成,其利用支承构件7而固定于未图示的车顶。
37.引导轨3在卷绕或者拉出遮阳片材4时引导遮阳片材4,在遮阳片材4的卷绕/拉出方向(以下成为长边方向)上延伸。左右的引导轨3分别为铝合金的挤出成型品,具有左右对称的形状。左右的引导轨3在长边方向上向朝上凸出的朝向弯曲,以可对遮阳片材4附加左右方向上的张力的间隔彼此平行配置,与牵引器6同样地固定于车顶。由此,遮阳片材4变得在左右方向上不易松弛。引导轨3的牵引器6侧的近位端配置在与卷绕至卷轴5的遮阳片材4分离的位置。
38.在遮阳片材4的长边方向上的前端安装有左右延伸的横杆8。横杆8的左右的端部可在长边方向上滑动地支承于引导轨3。在横杆8的左右的端部结合有未图示的推拉缆线,左右的推拉缆线被同步在长边方向上推拉,由此,遮阳片材4从卷轴5拉出并卷绕至卷轴5。在卷绕或者拉出遮阳片材4时,由引导轨3引导的遮阳片材4的左右的侧部4s(参照图2)相对于引导轨3滑动。
39.接下来,参照图2,说明遮阳片材4的引导构造。图2是沿着图1中的ii-ii示出的左方的引导轨3的横向剖视图。左右的引导轨3中的遮阳片材4的引导构造除了左右对称这一点以外是相同的。以下,将左方的引导轨3的右方称为内侧,将左方称为外方。
40.在遮阳片材4的侧缘设有沿着侧缘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导带11。导带11由具有挠性、且弯曲刚性比遮阳片材4大的材料构成,其为在不施加外力时具有矩形的剖面形状的平板状。导带11只要由相对于引导轨3的摩擦系数很低的材料构成即可,可以为树脂制或金属制。本实施方式的导带11为氟树脂制。
41.导带11经由设于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固定部12与遮阳片材4结合。在此,固定部12是指固定遮阳片材4的点,遮阳片材4从固定部12具有挠性地延伸出去。在本实施方式中,遮阳片材4在侧缘附近被用线13(参照图3)缝合至导带11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由此结合至导带11。导带11的外侧的侧面14与遮阳片材4的侧缘整合,导带11的外侧的一半与遮阳片材4的下表面相抵接。
42.在图2示出的展开状态下,导带11保持为相对于遮阳片材4的侧部4s大致正交的角度。在卷绕至卷轴5的卷绕状态下,导带11在遮阳片材4的下方与遮阳片材4平行,与遮阳片材4一并卷绕。引导轨3的近位端与卷绕的遮阳片材4之间的分离部分(参照图1)为导带11的角度变更区间,在该部分中导带11向长边方向扭曲。
43.遮阳片材4的从缝合位置(固定部12)到侧缘为止的部分为维持缝合的结合力的部分,遮阳片材4的实质的端缘为固定于固定部12的部分。遮阳片材4的从固定于固定部12的部分到侧缘为止的部分可以粘接至导带11,也可以不粘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部分利用粘接剂而粘接至导带11,由此,导带11也可以结合至遮阳片材4。只要得到规定的结合力即可,遮阳片材4的侧缘也可以固定至导带11的固定部12。
44.引导轨3具备上下有2段的构造的轨道基部21,在下段具有容纳导带11的带引导槽22,在上段具有容纳推拉缆线的缆线引导槽23。缆线引导槽23在内侧开放,与推拉缆线结合的未图示的滑块从缆线引导槽23的开放部向内侧延伸而连结至横杆8。
45.在轨道基部21的下段部一体形成有将导带11卡合的引导壁25(25a、25b),该引导壁25具有随着趋向上方而向外方倾斜且将导带11卡合的卡合面24,。带引导槽22在引导壁2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具有开放部。遮阳片材4从该带引导槽22的开放部通过而向引导轨3的内侧延伸。即,形成于引导壁25的该开放部为使遮阳片材4通过的狭缝26。
46.引导壁25利用狭缝26而断开为位于外侧的上引导壁25a和位于内侧的下引导壁25b。引导壁25在形成有狭缝26的部分中无法卡合导带11。因此,狭缝26的宽度优选在比遮阳片材4的厚度大的范围内尽可能小。狭缝26的宽度由用于引导轨3的制造的模具的形状规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为遮阳片材4的厚度的数倍左右、且为导带11的宽度w11(参照图3)的三分之一左右。
47.在下引导壁25b的上端一体形成有对从固定部12通过狭缝26而向内侧延伸的遮阳片材4进行引导的引导部27。引导部27从下引导壁25b的上端向上内侧延伸出去,具有与遮阳片材4的下表面抵接的抵接面28。抵接面28形成与在遮阳片材4的从狭缝26通过的侧部4s和张紧设置在左右的引导部27间的主部4m相接的圆弧,经由直线状的延长部29而连续至划分狭缝26的下引导壁25b的端面。
48.从左右的引导轨3经由导带11对遮阳片材4施加左右方向上的张力。因此,从遮阳片材4向导带11的固定部12作用拉伸力(参照图3示出的箭头)。通过具有引导部27,使遮阳片材4从固定部12相对于导带11呈大致直角地延伸。
49.上引导壁25a的卡合面24经由遮阳片材4将导带11卡合。如上述那样在导带11的左
侧部分也可以没有遮阳片材4,在该情况下,卡合面24与导带11的表面相抵接而直接将卡合导带11。下引导壁25b的卡合面24与导带11的固定部12侧的表面抵接而将导带11直接卡合。
50.引导壁25划分出具有比导带11的宽度w11大的中空的带引导槽22,引导壁25的卡合面24具有比导带11的宽度w11大的宽度w24(参照图3)。然后,卡合面24朝向遮阳片材4的延伸方向(内侧)凸出地弯曲,从导带11的两侧缘进一步延伸。因此,在导带11的两侧方形成有空间,导带11的两侧面14不与引导轨3抵接。
51.由于向导带11的固定部12作用来自遮阳片材4的拉伸力,所以导带11挠曲,沿着引导壁25的卡合面24弯曲。具体来说,导带11在图2的横截面中沿着固定部12向内侧上方凸出的朝向弯曲,并在与狭缝26对应的部分以外的面整体与卡合面24抵接。引导壁25的卡合面24的曲率按照利用张力挠曲的导带11的形状而被设定为抵接部的面压为均等。
52.图3是示意性示出像这样构成的遮阳部引导构造的与图2对应的剖视图。以下,参照图2以及图3说明实施方式的遮阳部引导构造的作用效果。
53.引导壁25具有在横截面中相对于遮阳片材4倾斜而将导带11卡合的卡合面24,由此,导带11利用引导壁25的卡合面24而保持为倾斜的姿势。因此,与导带11相对于遮阳片材4垂直保持的情况相比,导带11相对于引导轨3的形状的追随性更好。因此,能够将遮阳部引导构造应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车顶等的用途。
54.在引导壁25形成有供遮阳片材4通过的狭缝26,引导部27与遮阳片材4抵接,由此,遮阳片材4从固定部12相对于导带11大致直角地延伸出去。由此,导带11在固定部12中从遮阳片材4垂直地接受拉伸力,使固定部12侧的表面与引导壁25的卡合面24抵接,因此,抵接部的面压很低。因此,在卷绕或者拉出遮阳片材4时的滑动阻力变小,抑制滑动部的磨耗。
55.此外,引导部27发挥在截面中改变遮阳片材4的延伸方向的功能,遮阳片材4的侧部4s相对于主部4m倾斜。然而,导带11相对于遮阳片材4的主部4m倾斜,因此,遮阳片材4的延伸方向的变更角度很小,引导部27施加至遮阳片材4的按压力很小。因此,遮阳片材4与引导部27的滑动阻力很小,遮阳片材4的磨耗的可能性很低。
56.引导壁25的卡合面24在横截面具有比导带11的宽度w11大的宽度w24,导带11的两侧面14不抵接引导轨3。因此,在导带11与狭缝26相对置的部分以外的面整体与卡合面24抵接。即,如图4所示,当导带11的侧面14与引导轨3相抵接时,导带11不与卡合面24面接触。另外,抵接部的压力变高,滑动阻力增大。与之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带11与狭缝26相对置的部分以外的面整体与卡合面24抵接,由此,抵接部的面压变低,抑制滑动部的磨耗。另外,导带11的两侧面14不与引导轨3抵接,因此防止导带11与引导轨3的滑动摩擦变大。
57.如图1以及图2所示,左右的引导轨3以经由导带11向遮阳片材4施加左右方向上的张力的间隔来配置,由此,遮阳片材4不易在左右方向上松弛。另外,引导壁25的卡合面24按照利用张力而挠曲的导带11的形状而弯曲。由此,导带11与卡合面24的抵接部中的面压分布被均化。因此,抑制导带11以及引导壁25的局部磨耗。
58.如图2以及图3所示,引导部27具有抵接面28,该抵接面28形成与在横截面中遮阳片材4的从狭缝26通过的侧部4s和张紧设置在左右的引导部27之间的主部4m相接的圆弧。因此,抑制遮阳片材4因与引导部27的滑动而被磨损。
59.如图2所示,引导部27与引导壁25一体形成,抵接面28经由延长部29与划分出狭缝26的引导壁25的端面连续。因此,引导轨3利用1个构件即可,易于进行遮阳部引导构造的制
造以及组装。此外,延长部29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遮阳片材4的侧部4s抵接,但在图3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与遮阳片材4抵接。
60.以上完成了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更宽泛地实施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构件、部位的具体构成或配置、数量、素材、步骤等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就能够适当变更。另一方面,上述实施方式示出的各构成部件并非必要,能够适当选择。
61.附图标记说明
62.1遮阳部装置
63.2卷帘
64.3引导轨
65.4遮阳片材
66.4m主部
67.4s侧部
68.5卷轴
69.11导带
70.12固定部
71.14侧面
72.22带引导槽
73.24卡合面
74.25引导壁
75.25a上引导壁
76.25b下引导壁
77.26狭缝
78.27引导部
79.28抵接面
80.29延长部
81.w11导带11的宽度
82.w24卡合面的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