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具有支撑组件的面板结构及家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86151发布日期:2024-04-01 13:5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面板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具有支撑组件的面板结构及家具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面板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板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具有支撑组件的面板结构及家具。


背景技术:

1、面板结构的内部是中空的,为了增加面板结构的机械强度,通常在面板结构上形成大小均匀且排布规律的凹陷。然而,这种大小均匀且排布规律的凹陷并不利于面板结构长时间处于不均匀受力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面板结构、面板结构的设计方法、具有支撑组件的面板结构及家具。

2、本发明提供一种面板结构,包括:

3、第一表层;

4、第二表层,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表层与所述第一表层之间形成中空腔;以及

5、至少一个加强单元,与所述第二表层一体成型,且所述加强单元中至少部分朝向所述第一表层凹陷;

6、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加强单元在所述第二表层上不规律地分布。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单元包括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朝向所述第一表层凹陷,每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均具有侧壁及底壁,将所述第一表层朝向所述第二表层的侧面记为第一内表面,一些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接合。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单元包括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朝向所述第一表层凹陷,每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均具有侧壁及底壁,将所述第一表层朝向所述第二表层的侧面记为第一内表面,一些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之间具有间隔。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些所述加强单元包括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壁,所述第二凹陷部朝向所述第一表层凹陷,每个所述第二凹陷部也均具有侧壁及底壁;

10、一些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之间具有间隔,或者,一些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之间相接合。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的所述加强单元的机械强度,高于仅设置有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加强单元的机械强度。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部为多边形状,所述第二凹陷部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陷部分别分布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顶角处或棱边处。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陷部为圆点形、多边形或扇形。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些所述加强单元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壁,所述凸起部向背离所述第一表层的方向外凸。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陷部分布在所述凸起部的外周;及/或,

16、所述凸起部的凸起形状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凹陷形状为相似图形。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二表层相对背离所述第一表层的侧面记为第二外表面,所述加强单元上的所述凸起部向外凸起的高度不高于该加强单元周边的所述第二外表面。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空腔最大高度不小于8mm,所述第一凹陷部的面积占比不小于所述第二表层的50%;所述第二凹陷部的高度不高于5mm。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比于位于所述第二表层边缘的所述加强单元,位于所述第二表层中部的所述加强单元更加密集及/或凹凸变化更多。

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面板结构,包括:

21、第一表层;

22、第二表层;

23、其中,所述第一表层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表层的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二表层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表层的第二内表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形成中空腔,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为曲面。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中的至少部分区域为不规律变化的曲面。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比于位于所述第二表层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表层中部的所述第二内表面更加靠近所述第一表层。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结构还包括强化件,所述强化件固设于所述第二表层。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比于靠近所述强化件的区域,远离所述强化件的区域所述第二内表面更加靠近所述第一表层,以增加所述面板结构相对远离所述强化件的区域的机械强度。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在所述面板结构厚度上的变化不超过3mm。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结构还包括加强单元,至少部分所述加强单元在所述第二表层上不规律地分布;

30、所述加强单元包括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朝向所述第一表层凹陷,每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均具有侧壁及底壁,将所述第一表层朝向所述第二表层的侧面记为第一内表面,一些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接合。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结构还包括加强单元,至少部分所述加强单元在所述第二表层上不规律地分布;

32、所述加强单元包括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朝向所述第一表层凹陷,每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均具有侧壁及底壁,将所述第一表层朝向所述第二表层的侧面记为第一内表面,一些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之间具有间隔。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些所述加强单元包括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壁,所述第二凹陷部朝向所述第一表层凹陷,每个所述第二凹陷部也均具有侧壁及底壁;

34、一些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之间具有间隔,或者,一些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之间相接合。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些所述加强单元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壁,所述凸起部向背离所述第一表层的方向外凸。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陷部分布在所述凸起部的外周;及/或,

37、所述凸起部的凸起形状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凹陷形状为相似图形。

3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面板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9、分析所述面板结构的惯用场景受力特点;

40、根据所述惯用场景受力特点,在受力较大的区域布局机械强度较高的加强单元,在受力较小的区域布局机械强度较低的加强单元;至少部分所述加强单元不规律地分布。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结构包括第一表层及第二表层,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表层与所述第一表层之间形成中空腔;

42、根据所述惯用场景受力特点,在受力较大的区域布局机械强度较高的加强单元,在受力较小的区域布局机械强度较低的加强单元;至少部分所述加强单元不规律地分布;该步骤包括:

43、根据所述惯用场景受力特点,在受力较大的区域布局机械强度较高的加强单元,在受力较小的区域布局机械强度较低的加强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表层的凹凸变化以及所述加强单元的疏密程度调整所述机械强度;至少部分所述加强单元不规律地分布。

4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面板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结构包括第一表层及第二表层,所述第一表层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表层的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二表层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表层的第二内表面;

45、所述面板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6、分析所述面板结构的惯用场景受力特点;

47、根据所述惯用场景受力特点改变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的间距,其中,受力越大的区域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的间距越小;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为曲面。

4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惯用场景受力特点改变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的间距,其中,受力越大的区域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的间距越小;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为曲面步骤包括:

49、根据所述惯用场景受力特点改变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的间距,其中,受力越大的区域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的间距越小;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中的至少部分区域为不规律变化的曲面。

5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支撑组件的面板结构,包括如上述的面板结构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面板结构,并用于支撑所述面板结构。

5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结构还包括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与所述第二表层及所述加强单元一体成型,且所述加强肋向背离所述第一表层的方向外凸。

5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肋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地卡接于所述卡接槽中。

5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铰接的支撑件,每个所述支撑件包括一个卡接杆、两个支撑杆以及一个落地杆,两个所述支撑杆长度相同,且两个所述支撑杆相互铰接并形成x形,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连于所述卡接杆和所述落地杆;

54、所述卡接杆可拆卸地卡接于所述卡接槽中,所述卡接槽为多个,以供所述支撑组件以不同姿态支撑所述面板结构。

5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及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框架连接于所述面板结构的外周壁及/或所述第二表层,多个所述支撑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支撑腿能够转动收拢至贴合第二表层以形成收纳状态。

5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多个铰接杆,所述支撑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杆和至少一个转动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结构环形的外周壁及/或第二表层,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不同的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连接杆围设形成环形的所述支撑框架;多个所述支撑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且分别通过所述铰接杆铰接于所述转动杆。

5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两个加长片,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加长片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杆,以避免所述收纳状态下的多个所述支撑腿之间的位置干扰。

5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结构能够折叠并形成容纳腔,所述支撑组件能够转动折叠并收纳至所述容纳腔。

5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支撑组件的面板结构为桌子或凳子。

6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家具,包括桌子以及至少一个凳子,所述桌子包括桌面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桌面的桌腿,所述桌面包括如上述的面板结构;所述凳子包括凳面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凳面的凳腿,所述凳面包括如上述的面板结构。

6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桌子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桌面与所述桌腿之间形成容置腔,处于收纳状态下的所述凳子能够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以使所述桌子及所述凳子形成组合收纳状态。

6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能够容纳至少两个凳子。

63、本发明提供的面板结构能够根据使用场景设计其加强单元,轻便且机械强度高,能够广泛应用于桌椅板凳、墙壁、柜体、托盘、货架等设施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