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9191发布日期:2023-01-12 22:4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工具,尤其是指一种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


背景技术:

2.拖把是一种擦洗地面的长柄清洁工具。现有的平板拖把结构大致相似,包括拖把杆和与拖把杆活动连接的平板拖把头,在拖把头上设有擦拭物。拖把杆通常是由带钢弯曲成型,成型的拖把杆杆壁较薄且厚度均匀,为进一步减小生产、包装、运输成本,将拖把杆分为2至3节,通过将这2至3节较短的拖把杆单元顺次连接,形成一根较长的拖把杆。常见的拖把杆单元是通过在其端部压制2至4圈弧状螺纹实现连接固定,这种连接方式虽然较为便捷,但使用过程中螺纹容易松动,拖把杆容易松脱,影响使用体验。此外,为使平板拖把使用时更为便捷,市场上出现了具有喷水功能的拖把,喷水拖把通常还包括可脱卸设于拖把杆上的水箱、设于拖把杆上可与水箱连通的水泵,水泵还连接一用于向外喷水的喷嘴,水泵与用于操作其从水箱中吸水并最终将水从喷嘴中喷出的操作机构连接;操作机构可以是扳手机构,即在拖把杆的头部设有扳手,扳手抵接一辅助压杆,辅助压杆抵接以穿入拖把杆的连杆,连杆的尾部设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与泵塞可产生相互作用。通过操作扳手,从而操作挤压机构,带动泵塞运动,泵塞具有自动回位装置,通常为弹簧。初始状态下,出水泵内无水,泵塞被下压后回升,水箱内的水即可通过进水泵被吸入出水泵内,泵塞再次下压,出水泵内的水即可通过喷嘴喷出。这种具有喷水功能的拖把由于需将水箱外置在拖把杆下部或上部,影响拖把的整体外观及尺寸,美观性差,并且水箱会使拖把不易受力或容易失衡,导致使用体验差;与此同时,扳手通过操作机构操作挤压机构实现喷水的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成本高、易出故障。也有利用拖把杆储存水,以提高拖把的整体美观性,但由于拖把杆单元杆壁较薄,螺纹连接的拖把杆单元端部极易将密封圈或密封垫割裂,造成拖把杆漏水。因拖把杆生产工艺特性使其无法做到拖把杆单元端部局部加厚,如将拖把杆单元整体加厚避免拖把杆单元端部割裂密封圈或密封垫其成本和重量又会大幅增加。利用连接件分别与相邻两拖把杆单元相连,又显得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该喷水拖把安装便捷、成本低、零部件少、可靠性高、不易出故障,拖把杆不易晃动、松脱,密封效果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包括拖把杆和与拖把杆活动连接的拖把头,在所述拖把头上设有擦拭物,在所述拖把杆上设有喷嘴,在拖把杆内部设有水泵,所述喷嘴与水泵相连,在水泵上设有驱动杆,驱动杆可在拖把杆内上下滑移从而驱动水泵将水由喷嘴喷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为中空结构以容纳水,在所述拖把杆端部设有手柄,在所述拖把杆内部设有传动杆,传动杆一端抵住驱动杆或与驱动杆相连,另一端设有按压杆,按压杆可沿手柄上下滑移从而驱动传动杆升降;所述拖把杆包括若干段拖把杆单元并且相邻两段拖把杆
单元通过连接件首尾依次密封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头和连接母,所述连接头和连接母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段拖把杆单元的首尾连接处,连接头包括第一密封装置、外螺纹连接部和纵向贯穿的第一通道,当连接头固定在拖把杆单元时,连接头的近第一密封装置侧安装在拖把杆单元内部实现连接头与拖把杆单元的密封连接;连接母包括第三密封装置、内螺纹连接部和纵向贯穿的第二通道,内螺纹连接部设置在第二通道上,当连接母固定在拖把杆单元时,连接母的近第三密封装置侧安装在拖把杆单元内部,连接头和连接母通过外螺纹连接部与内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和/或连接母上还设有第二密封装置,当第二密封装置仅设置在连接头上时,连接母端部可抵在第二密封装置上实现连接头与连接母的密封连接,当第二密封装置仅设置在连接母上时,连接头端部可抵在第二密封装置上实现连接头与连接母的密封连接。
5.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和连接母均为具有中空结构的圆柱状,所述连接母安装在拖把杆单元内部,外螺纹连接部凸出拖把杆单元。
6.优选的,所述连接母内凹设置在拖把杆单元内部,所述连接头的拖把杆单元连接处外径小于连接母的拖把杆单元连接处内径,当连接头固定在连接母上时,连接头侧拖把杆单元恰好插入连接母侧的拖把杆单元。
7.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和第三密封装置均包括至少一个密封圈。
8.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和第三密封装置均包括密封槽,密封圈设置在密封槽上。
9.优选的,所述拖把杆单元通过发生非弹性变形实现分别与连接头、连接母相连。
10.优选的,所述拖把杆单元通过冲压使其发生非弹性变形实现连接头和/或连接母固定安装在拖把杆单元内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三密封装置的密封圈外径大于拖把杆单元内径。
12.优选的,在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定位面。
13.优选的,在所述手柄上设有加水口,加水口上设有可启闭的密封盖,在所述密封盖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水泵还包括泵壳、活塞杆和复位弹簧,所述泵壳固定在拖把杆内,所述喷嘴与泵壳上的出水嘴相连,所述活塞杆穿设在泵壳的泵腔内并由所述驱动杆驱动而能上下滑移,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内部中空并在活塞杆的出口端设有只允许水从活塞杆内腔流向泵腔的第二单向阀,所述复位弹簧使活塞保持上移复位趋势,所述活塞杆内腔与拖把杆内腔连通。
14.优选的,在所述传动杆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可恰好沿拖把杆内壁滑移。
15.优选的,所述传动杆设有若干根,若干根所述传动杆首尾依次相抵,所述凸起周向阵列设置在传动杆上,相邻两凸起间留有间隙。
16.优选的,沿所述拖把头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设置在近拖把头边缘侧。
17.优选的,所述拖把头还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的盖设在底板上,所述加强杆设置在底板和盖板之间。
18.优选的,所述加强杆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拖把头两侧,所述加强杆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
19.优选的,在所述盖板上设有定位槽,加强杆可放置在定位槽内,当所述盖板固定在底板时,加强杆固定在定位槽内;所述底板与盖板卡接固定和/或螺纹连接固定,当所述底板与盖板螺纹连接固定时,在底板与盖板上设有螺纹孔。
20.优选的,在所述定位槽上设有长孔,所述定位槽凸出盖板,所述加强杆为杆状或管状,所述螺纹孔设置在加强杆两侧和/或顶端。
21.优选的,所述底板和盖板形成容纳腔,在盖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加液口,在底板上设有渗液口,当将清洗液由加液口加至容纳腔后,清洗液通过渗液口渗透至底板底侧。
22.优选的,所述加液口至少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盖板两侧,在所述加液口上设有固定卡件,在所述固定卡件上设有镂空部,所述渗液口设有若干组均匀设置在底板上,渗液口为若干个通孔,所述固定卡件由软质弹性材料加工而成,在所述固定卡件上设有若干个条形孔,条形孔与镂空部相连。
23.优选的,所述盖板四周设有向下延伸的侧边棱,在底板边缘设有若干个卡槽,在盖板侧边棱内侧设有与卡槽一一对应的卡凸,或者在底板边缘设有若干个卡凸,在盖板侧边棱内侧设有与卡凸一一对应的卡槽,卡槽和/或卡凸发生弹性变形,卡凸卡接在卡槽上。
24.优选的,在所述固定卡件侧边缘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固定槽包裹固定在加液口边缘,所述条形孔呈辐射状设置在镂空部。
25.优选的,沿所述拖把头长度方向设有刮条,所述刮条设置在拖把头边缘并且凸出拖把头背侧边缘或者凸出拖把头侧边,所述刮条通过在拖把头上注塑成型实现刮条与拖把头固定连接。
26.优选的,还包括与拖把杆连接的连接头,在所述拖把头背侧设有铰接轴,所述连接头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拖把头上,在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卡件,在拖把头或铰接轴上设有与卡件配合的定位卡,连接头转动带动卡件转动,当卡件转动至定位卡时,定位卡阻挡卡件进一步转动,进而阻挡连接头转动,连接头和/或卡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定位卡的阻挡。
27.优选的,在所述连接头上设有截面基本呈圆环状的第一铰接位,在第一铰接位上留有尺寸小于铰接轴的开口,沿开口两侧延伸有挡板,两挡板距离由近第一铰接位至远第一铰接位逐渐增大,第一铰接位与铰接轴转动连接。
28.优选的,所述刮条设置在拖把头背侧,在所述连接头上还设有第二铰接位,第二铰接位与第一铰接位基本垂直,第二铰接位与拖把杆相连。
29.优选的,所述定位卡包括设置在拖把头上的挡条。
30.优选的,所述卡件为所述挡板,挡板随所述连接头旋转,当挡板一侧转动至挡条时,挡条阻挡挡板进一步转动,进而阻挡连接头转动,连接头和/或挡板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挡条的阻挡,当挡板克服挡条的阻挡后,挡板另一侧可抵在挡条上。
31.优选的,在所述挡板外侧设有卡条,所述卡件包括所述卡条,卡条随所述连接头旋转,当卡条转动至挡条时,挡条阻挡卡条进一步转动,进而阻挡连接头转动,连接头和/或卡条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挡条的阻挡,当卡条克服挡条的阻挡后,卡条可抵在挡条上;所述卡条设置在挡板外侧。
32.优选的,在所述拖把头边缘设有长条状的刮条支撑凸起,在刮条支撑凸起两侧均留有刮条支撑面,所述刮条固定在刮条支撑凸起和刮条支撑面上,刮条底部形状与刮条支
撑凸起、刮条支撑面相匹配。
33.优选的,在所述第一铰接位上开有直径大于铰接轴的过渡槽,过渡槽弧度为第一铰接位弧度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在铰接轴周向设有直径缓慢增大的弧状凸起,弧状凸起另一侧与铰接轴过渡连接,过渡槽半径大于弧状凸起半径,所述第一铰接位与铰接轴尺寸配合,所述卡件为第一铰接位远过渡槽侧与挡板的连接处,定位卡为弧状凸起,当第一铰接位远过渡槽侧与挡板的连接处转动至弧状凸起时,弧状凸起阻挡连接头进一步转动,连接头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弧状凸起的阻挡后固定在弧状凸起上。
34.优选的,所述拖把杆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捋套,所述捋套的下端设有捋头,所述捋头上设有穿口,所述穿口的底面设有用于对所述擦拭物形成挤压的挤压机构,所述拖把头转至与所述拖把杆平行后可穿入所述穿口中,所述捋头位于高位时所述拖把头脱离所述穿口,所述捋头位于低位时所述拖把头下端穿入所述穿口;所述捋套与拖把头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挤压机构对所述擦拭物进行挤压脱水。
35.优选的,还包括清洗桶,所述清洗桶包括第一桶体,所述第一桶体具有独立的挤水区和独立的清洗区,在第一桶体上设有第一桶盖,在第一桶盖上开设有清洗区插口和挤水区插口,在清洗区插口上设有清洗器,在挤水区插口上设有挤水器,拖把头在所述清洗区插口内上下移动,所述清洗器对拖把头的擦拭物进行挤压清洗,拖把头在所述挤水区插口内上下移动,所述挤水器对拖把头的擦拭物进行挤压脱水。
36.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冲洗桶,所述冲洗桶包括第二桶体,在第二桶体上口设有第二桶盖,第二桶体底部设有排水口,在第二桶盖上设有清洗口、冲水仓和漏水孔,清洗口上设有挤压器,冲水仓上设有冲水口,当拖把头在清洗口处上下运动时,所述冲水口向拖把头的擦拭物冲水,挤压器对擦拭物进行挤压清洗,冲水口停止冲水后,挤压器对擦拭物进行挤压脱水,从擦拭物挤出的水经所述漏水孔排入第二桶体内并经所述排水口排走。
37.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头的定位面抵在拖把杆单元端部,实现连接头的定位,拖把杆单元通过冲压使其发生非弹性变形实现连接头和/或连接母固定安装在拖把杆单元内部,连接头的第一密封装置保证水不会从连接头与拖把杆单元的连接处渗漏;第三密封装置保证水不会从连接母与拖把杆单元的连接处渗漏,通过在连接头上开设纵向贯通的第一通道,在连接母上开设纵向贯通的第二通道,连接头和连接母通过外螺纹连接部与内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使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贯通的同时相邻两拖把杆单元连接固定,此时连接母抵在第二密封装置上实现连接头与连接母的密封连接,保证水不会从连接头与连接母的连接处渗漏。连接头和连接母厚度大于拖把杆单元厚度,因此其强度、刚度更大的同时保证连接母不会撕裂第二密封装置。连接母内凹设置在拖把杆单元内部,连接头的拖把杆单元连接处外径小于连接母的拖把杆单元连接处内径,使得当连接头固定在连接母上时,连接头侧拖把杆单元恰好插入连接母侧的拖把杆单元形成搭茬进一步提高连接头和连接母连接强度,同时拖把杆单元又覆盖住连接头整体造型美观。使用时,仅将外螺纹连接部与内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配合即可实现相邻两拖把杆单元的连接固定,安装极为便捷并且成本低,可靠性高。利用中空结构的拖把杆储水,不会影响拖把的外观,整体美观性好,并且使用体验好。传动杆一端抵住驱动杆或与驱动杆固连另一端抵住按压杆或直接与按压杆固连,通过按压按压杆,按压杆随即带动传动杆进而驱动驱动杆沿拖把杆向下滑移,从而驱动水泵将水由喷嘴喷出,驱动杆驱动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可靠性高,不易损坏。通过沿拖把头
长度方向设置金属材质的加强杆,有效的增加了拖把头的抗弯强度,避免了拖把头内凹变形,延长了拖把头的使用寿命。仅将加强杆放置在定位槽内,再将底板卡接在盖板上,即可实现加强杆固定在底板和盖板之间,以及底板和盖板的连接固定,拖把头组装简单、便捷。底板和盖板形成容纳腔,以容纳清洗液,当清洗液由加液口加至容纳腔后,清洗液通过渗液口的多个通孔均匀缓慢的渗透至底板底侧,从而润湿擦拭物,再用擦拭物侧擦拭打泡便形成多孔泡沫,实现地面的深层清理。刮条通过在拖把头上二次注塑成型,固位简单、可靠。通过在连接头上设置卡件,在拖把头或铰接轴上设有与卡件配合的定位卡,连接头转动带动卡件转动,当卡件转动至定位卡时,定位卡阻挡卡件进一步转动,进而阻挡连接头转动,连接头和/或卡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定位卡的阻挡。利用凸出拖把头背侧边缘或者凸出拖把头侧边的刮条便捷的实现地面或玻璃表面水渍的快速刮擦去除,拖把头功能以及用户体验感大大提升。
38.附图说明
39.图1为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分解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中的水泵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拖把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连接件第一种实施方式安装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连接头第一种实施方式安装在拖把杆单元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连接母第一种实施方式安装在拖把杆单元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连接件第一种实施方式分解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连接件第二种实施方式连接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连接件第二种实施方式分解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分解状态示意图;图14为拖把头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拖把头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拖把头分解示意图;图17为拖把头另一视角分解示意图;图18为拖把头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9为拖把头第一种实施方式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0为拖把头第二种实施方式(卡条未抵在挡条时)立体视角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1为拖把头第二种实施方式(卡条抵在挡条时)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2为拖把头第三种实施方式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16的拖把头第四种实施方式a-a视角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4为拖把头第五种实施方式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拖把头第五种实施方式(连接处未固定在弧状凸起时)立体视角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6为拖把头第五种实施方式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7为拖把头第五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头示意图;图28为盖板示意图;图29为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0为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1为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2为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第四种实施方式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2所示,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包括拖把杆100和与拖把杆100活动连接的拖把头1,在拖把头1上设有擦拭物(附图未示出),拖把杆100具有中空结构以容纳水,在拖把杆100上设有喷嘴101,在拖把杆内部设有水泵110,在水泵110上设有驱动杆111,驱动杆111可在拖把杆100内上下滑移从而驱动水泵110将水泵110内的水由喷嘴101喷出。在拖把杆100端部套设有手柄120,卸下手柄120可以往拖把杆100内加水,加水口130可以设在拖把杆100上,也可以设在手柄120上。在本实施例中,加水口130设置在手柄120上,加水口130上设有可启闭的密封盖140,并在密封盖140上设有只允许空气从手柄外部流向手柄内的第一单向阀141,密封盖140与手柄120通过橡胶柔性连接,避免密封盖140丢失;在拖把杆100内部还设有传动杆150,传动杆150一端抵住驱动杆111或直接与驱动杆111固连另一端抵住按压杆160或直接与按压杆160固连,按压杆160与手柄120可以通过密封圈161密封连接并且按压杆160可沿手柄120上下滑移从而驱动传动杆升降。在手柄120端部设有限位面(附图未示出),使按压杆160在沿手柄120滑移的过程中,既保持与手柄120的密封关系又不会从手柄120上滑脱。水通过加水口130注入拖把杆100内,由拖把杆100的中空腔充当储水作用,避免水箱外置在拖把杆下部或上部,影响拖把的整体外观及尺寸,导致美观性差和拖把不易受力或容易失衡,使用体验差的问题,也便于拖把头利用现有的清洗桶实现便捷的清洗和脱水。按压按压杆160,按压杆160便推动传动杆150沿拖把杆100向下滑移从而使驱动杆111向下滑移驱动水泵110将水泵110内的水由喷嘴101喷出,实现喷水功能。水泵110为现有技术,具体可以包括泵壳112、活塞杆113和复位弹簧114,泵壳112固定在拖把杆100内,喷嘴101设于泵壳112的下部并与泵壳112上的出水嘴115相连,活塞杆113穿设在泵壳112的泵腔内并由驱动杆111驱动而能上下滑移,活塞杆113的下端连接有活塞116,活塞杆113的内部中空并在活塞杆113的出口端设有只允许水从活塞杆113内腔流向泵腔的第二单向阀117,复位弹簧114使活塞116保持上移复位趋势。因此,按压按压杆160时,按压杆160便驱动驱动杆111向下滑移,驱动杆111再带动活塞杆113和活塞116向下滑移,由于第二单向阀117只允许水从活塞杆113内腔流向泵腔,因此此时活塞杆113内腔与泵腔并不连通,泵腔内的水便由于挤压经出水嘴115由喷嘴101喷出(类似于注射器原理),实现喷水功能。随后活塞116在复位弹簧114作用下保持上移复位,活塞杆113连同驱动杆111、传动杆150、按压杆160上移复位。由于活塞116在复位弹簧114上移复位过程中,泵腔与活塞杆113内腔之间又会形
成压差,并且活塞杆113内腔又与拖把杆100内腔连通,活塞杆113内腔的水便通过第二单向阀117从活塞杆113内腔流向泵腔,对泵腔内的水进行补充,拖把杆100内腔的水又流向活塞杆113内腔,以实现多次重复喷水。在驱动杆111、传动杆150、按压杆160上移复位过程中,由于拖把杆100内的水部分经活塞杆113内腔排出至泵腔,拖把杆100内腔形成负压,外部空气随即通过第一单向阀141吸入拖把杆100内腔,保证拖把杆100内外压差一致以及驱动杆111、传动杆150、按压杆160的快速上移复位。驱动杆111驱动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因此可靠性高,不易损坏。在本实施例中,拖把杆100包括若干段拖把杆单元102,例如2至4段,优选3段,并且相邻两段拖把杆单元102通过连接件200首尾依次密封连接,连接件200包括连接头300和连接母400,所述连接头和连接母均为具有中空结构的圆柱状,连接头300和连接母400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段拖把杆单元的首尾连接处,连接头300包括第一密封装置310、外螺纹连接部330和纵向贯穿的第一通道340,当连接头300固定在拖把杆单元102时,连接头的近第一密封装置310侧安装在拖把杆单元102内部实现连接头300与拖把杆单元102的密封连接,避免水由连接头300与拖把杆单元102之间渗漏;连接母400包括第三密封装置410、内螺纹连接部420和纵向贯穿的第二通道430,内螺纹连接部420设置在第二通道上430,当连接母400固定在拖把杆单元时,连接母的近第三密封装置410侧安装在拖把杆单元内部,实现连接母400与拖把杆单元102的密封连接,避免水由连接母400与拖把杆单元102之间渗漏,拖把杆单元通过发生非弹性变形实现分别与连接头300、连接母400相连。具体可以是,拖把杆单元通过冲压使其发生非弹性变形实现连接头和/或连接母固定安装在拖把杆单元内部,相当于将拖把杆单元局部加厚。连接头300和连接母400通过外螺纹连接部330与内螺纹连接部420螺纹配合连接,将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贯通同时实现相邻两拖把杆单元收尾顺次连接。在连接头和/或连接母上还设有第二密封装置320,当第二密封装置320仅设置在连接头300上时,连接头300和连接母400通过外螺纹连接部330与内螺纹连接部420螺纹配合连接后,连接母端部可抵在第二密封装置320上实现连接头与连接母的密封连接,当第二密封装置320仅设置在连接母上时,第二密封装置320安装在内螺纹连接部420与第二通道的连接处,连接头300和连接母400通过外螺纹连接部330与内螺纹连接部420螺纹配合连接后,连接头端部可抵在第二密封装置上实现连接头与连接母的密封连接,也可以在连接头和连接母上同时设置第二密封装置320,避免水由连接头300与连接母的连接处渗漏。第一密封装置310、第二密封装置320和第三密封装置410均包括至少一个密封圈311和密封槽312,密封圈套设在密封槽上,由于连接头与连接母厚度大于拖把杆单元厚度,因此当连接头300固定在连接母400上时,连接母端部不会撕裂第二密封装置320,加工成本得到大大降低。
41.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母400安装在拖把杆单元102内部,外螺纹连接部420凸出拖把杆单元。进一步的,连接母400内凹设置在拖把杆单元102内部,连接头的拖把杆单元连接处103外径小于连接母的拖把杆单元连接处104内径,这样,当连接头300固定在连接母400上时,连接头侧拖把杆单元恰好插入连接母侧的拖把杆单元形成搭茬进一步提高连接头和连接母连接强度,同时拖把杆单元又覆盖住连接头整体造型美观。使用时,仅将外螺纹连接部与内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配合即可实现相邻两拖把杆单元的连接固定,安装极为便捷并且成本低,可靠性高。进一步的,第一密封装置的密封圈和第三密封装置的密封圈外径外径大于拖把杆单元内径,进一步保证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三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还可以进一
步的在连接头300上设置定位面350,连接头300通过定位面350抵在拖把杆单元端部,实现连接头的快速定位。
4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传动杆150上设有多个凸起151,凸起151可恰好沿拖把杆100内壁滑移,避免传动杆150在拖把杆100内部振动、偏移,进一步保证传动杆150传动的精准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凸起151周向阵列设置在传动杆150上,并且相邻两凸起151间留有间隙,使得拖把杆100内腔容积进一步加大、水流动更为畅通。传动杆150也设有2至4根,并且各传动杆首尾依次相抵,进一步减小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的包装尺寸。
4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还包括与拖把杆100连接的连接头2,在拖把头1背侧设有铰接轴11,连接头2通过铰接轴11转动设置在拖把头1上,沿拖把头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杆3,加强杆3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可以选用不锈钢、铝、合金钢等金属材料加工制作,既可以加工成杆状,也可以加工成管状,截面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矩形,将加强杆3设置在近拖把头1边缘侧充当拖把头边缘的加强筋作用,有效的增加了拖把头的抗弯强度,避免了拖把头1内凹变形,延长了拖把头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杆3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铰接轴两侧,避免拖把头1两长边侧发生内凹变形。
4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拖把头1包括底板4和盖板5,盖板5可拆卸的盖设在底板4上,加强杆3设置在底板4和盖板5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盖板5内侧设有定位槽51,加强杆可恰好放置在定位槽51内,底板与盖板可以采用卡接固定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固定,也可以是卡接固定与螺纹连接固定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底板与盖板的结合效果并且当底板固定在盖板时,加强杆3固定在定位槽51内,利用底板和定位槽51对加强杆3形成自然限位,将加强杆3固定在底板4和盖板5之间。当底板与盖板螺纹连接固定时,在底板与盖板上设有相应的螺纹孔510,该螺纹孔510优选设置在加强杆两侧和/或顶端,使得加强杆3、底板4、盖板5形成一体,提高加强杆3、底板4、盖板5整体抗弯强度同时提高加强杆3固定效果。
4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定位槽51上设有长孔52,并且定位槽51凸出盖板5,使得加强杆3放置在定位槽51内后,通过长孔52暴露在消费者视线范围内,便于消费者更快速的挑选出具有加强杆的拖把头。
4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底板4和盖板5围成容纳腔,以容纳清洗液,在盖板5上设有至少一个加液口53,在底板4上设有渗液口41,这样当清洗液由加液口53加至容纳腔后,清洗液就会通过渗液口41渗透至底板4底侧。在底板4底侧设置可拆卸的擦拭物,清洗液就会润湿擦拭物,再用擦拭物侧擦拭打泡便形成多孔泡沫,实现地面的深层清理。在本实施例中,加液口53至少设有两个或者四个并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盖板5两侧。渗液口41设有若干组均匀设置在底板4上,渗液口41为多个阵列设置的细小通孔42,通孔42可以使清洗液更加均匀缓慢的渗透至底板4底侧,从而均匀缓慢的润湿擦拭物,防止清洗液快速流失造成浪费。
4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盖板5四周设有向下延伸的侧边棱50,在底板4边缘设有若干个卡槽43,在盖板5侧边棱50内侧设有与卡槽43一一对应的卡凸54,或者在底板边缘设有若干个卡凸,在盖板侧边棱50内侧设有与卡凸一一对应的卡槽,这样将卡槽43与卡凸54对应,再同时按压底板和盖板,卡槽和/或卡凸发生弹性变形,卡凸便卡接在卡槽上,实现底板和盖板的连接,装配简单、便捷。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加液口41上还设有固定卡件6,固定卡件6由软质弹性材料加工而成,例如硅胶,在固定卡件6上设有镂空部61,便于清洗液的添加,在固定卡件61上还设有若干个条形孔62,条形孔62与镂空部61相连。这样当需要固定
静电除尘纸、旧衣物、旧毛巾时,相邻的条形孔62在静电除尘纸、旧衣物、旧毛巾的塞挤作用下极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将静电除尘纸、旧衣物、旧毛巾卡在相应的条形孔中实现固位,因此静电除尘纸不易从拖把头上滑落,利用旧衣物、旧毛巾也能便捷的实现地面或玻璃的清洁,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用户体验感得到提升。条形孔62优选呈辐射状设置在镂空部61,提升拖把头整体美感。
4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固定卡件6侧边缘周向设有固定槽63,由于固定槽63侧棱硬度远小于盖板5,固定槽63侧棱更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固定槽63包裹固定在加液口53边缘,实现固定卡件6可拆卸的固定在加液口53上。
4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拖把头1背侧沿拖把头1长度方向设有刮条7,刮条7设置在拖把头1边缘并且凸出拖把头1背侧边缘平面或者凸出拖把头1侧边平面,以便利用刮条7对地面或玻璃上的水渍进行刮擦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刮条7通过在拖把头1上二次注塑成型,实现刮条与拖把头的一体固定连接,省去了刮条与拖把头的装配工序,因此刮条固位可靠,拖把头组装便捷,对拖把头单层或双层结构无限制。在连接头2上设有卡件,在拖把头或铰接轴上设有与卡件配合的定位卡,这样,连接头2转动带动卡件转动,当卡件转动至定位卡时,定位卡便阻挡卡件进一步转动,进而阻挡连接头转动,用力转动连接头2,连接头和/或卡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定位卡的阻挡,当连接头和/或卡件克服定位卡的阻挡后,卡件可抵在定位卡上,因为刮条在对地面刮擦过程中对拖把杆产生的是沿拖把杆轴线方向的力,该力只会迫使卡件抵在定位卡上,并不会迫使卡件随连接头旋转,因此卡件可以在定位卡的抵挡作用下使连接头与拖把头保持稳定,保证拖把头不会翻转、晃动,这样就可以利用刮条便捷的实现地面或玻璃表面水渍的快速刮擦去除,用户体验感大大提升。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头2上设有截面基本呈圆环状的第一铰接位21,在第一铰接位21上留有尺寸小于铰接轴11的开口22,沿开口22两侧均延伸有挡板23,两挡板23距离由近第一铰接位21至远第一铰接位21逐渐增大,便于开口22发生弹性变形使第一铰接位21铰接在铰接轴11上,从而实现第一铰接位21转动设置在铰接轴11上。在连接头2上还设有第二铰接位24,第二铰接位24与第一铰接位21基本垂直,将第二铰接位24与外界拖把杆10相连,实现外界拖把杆10与拖把头的活动连接以及拖把头的灵活转动。
5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的定位卡包括设置在拖把头1背侧的挡条81。卡件可以是上述的其中一个挡板23,挡板23随连接头2旋转,当挡板23一侧转动至挡条81时,挡条81阻挡挡板23进一步转动,进而阻挡连接头2向左转动,用力转动拖把杆,使挡板23压迫挡条81,连接头2和/或挡板23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挡条81的阻挡,当挡板23克服挡条81的阻挡后,挡板23另一侧可以抵在挡条81的另一侧上,使连接头2以及与之相连的拖把杆可以在挡条81的抵挡作用下使连接头2与拖把头保持稳定,保证拖把头不会晃动、翻转。再次反向用力转动拖把杆,挡板23反向克服挡条81的阻挡后拖把杆又恢复灵活转动。
51.或者在其中一个挡板23外侧设至卡条231,上述卡件包括卡条231,卡条231随连接头2旋转,当卡条231转动至挡条81时,挡条81阻挡卡条231进一步转动,进而阻挡连接头2转动,用力转动拖把杆,使卡条231压迫挡条81,连接头和/或卡条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挡条81的阻挡,当卡条231克服挡条的阻挡后,卡条可抵在挡条上,使连接头2以及与之相连的拖把杆可以在挡条81的抵挡作用下使连接头2与拖把头保持稳定,保证拖把头不会晃动、翻转,挡条81与卡条231的端部既可以是弧面使其更容易实现弹性变形,也可以是平面或斜
面,使得卡条231克服挡条的阻挡后,卡条的平面或斜面可以抵在挡条的平面或斜面上,进一步保证拖把头不会晃动、翻转。卡条231既可以设置在挡板23的下边缘,也可以设置在挡板23中部或中下部。再次反向用力转动拖把杆,卡条231反向克服挡条81的阻挡后拖把杆又恢复灵活转动。调整挡板23尺寸、卡条231位置和宽度尺寸或者调整挡条81位置或高度达到控制连接头与拖把头1的固定角度,使拖把杆与拖把头1的固定角度控制在15
°
至45
°
范围内,因为挡条81只影响连接头向左方向的旋转,并不影响拖把杆在第二铰接位以及连接头向右方向的旋转,因此,挡条81的设置并不影响拖把头使用的灵活性,或者对拖把头使用的灵活性影响极小。
5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铰接位21上开有直径大于铰接轴11的过渡槽25,过渡槽25弧度为第一铰接位21弧度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在铰接轴11周向设有直径缓慢增大的弧状凸起251,弧状凸起251另一侧与铰接轴11过渡连接,过渡槽25半径大于弧状凸起251半径,因此过渡槽25可沿弧状凸起做绕轴旋转运动,第一铰接位21与铰接轴11尺寸配合,此时卡件为第一铰接位21远过渡槽25侧与挡板23的连接处232,定位卡为弧状凸起251,因为第一铰接位21的半径小于弧状凸起251半径,因此当第一铰接位远过渡槽侧与挡板的连接处232转动至弧状凸起251时,弧状凸起251阻挡第一铰接位21即连接头进一步转动,用力转动拖把杆,使连接处232压迫弧状凸起251,连接头的连接处232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弧状凸起的阻挡后再恢复部分弹性变形固定在弧状凸起251上,因为此时连接处232与弧状凸起251是紧密接触并且还存在部分弹性变形,因此连接头2可以与拖把头保持稳定,拖把头不会晃动、翻转。再次反向用力转动拖把杆,连接处232反向克服弧状凸起251的阻挡后又恢复灵活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弧状凸起251沿铰接轴11轴线方向延伸长度不超过铰接轴总长的三分之一,过渡槽25延伸长度与弧状凸起251延伸长度配合,利于连接处232更易发生弹性变形。调整弧状凸起251位置或弧度达到控制连接头与拖把头1的固定角度,使拖把杆与拖把头1的固定角度控制在15
°
至45
°
范围内,因为弧状凸起251只影响连接头向左方向的旋转,并不影响拖把杆在第二铰接位以及连接头向右方向的旋转,因此,弧状凸起251的设置并不影响拖把头使用的灵活性,或者对拖把头使用的灵活性影响极小。
5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拖把头1边缘设有长条状的刮条支撑凸起71,在刮条支撑凸起71两侧均留有刮条支撑面72,刮条7在刮条支撑凸起71、两刮条支撑面72作用下固定在刮条支撑凸起和刮条支撑面上,刮条底部形状与刮条支撑凸起、刮条支撑面相匹配,这种设置可以增加刮条7与拖把头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刮条固位可靠性。
5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拖把杆100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捋套500。捋套500包括位于下端的捋头501和与捋头501相连的导向套502,捋套500上端成筒形套在拖把杆100上。捋头501为长方形并在中间留有穿口503,穿口503的底面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延伸,底面上设有挤压机构505,挤压机构505包括刮片和刮齿,用于对擦拭物进行挤压,达到挤掉脏物和脏水。这样,拖把头转至与拖把杆平行后就可以穿入穿口中,捋头位于高位时拖把头脱离穿口,捋头位于低位时拖把头下端穿入穿口;捋套与拖把头发生相对运动时挤压机构对所述擦拭物进行挤压脱水。当擦拭物需要清洗时,在水龙头下冲洗擦拭物,然后将导向套向下推,挤压机构对擦拭物进行挤压,挤掉脏物和脏水,捋头由高位至低位再拉回高位,这样往复操作即可将擦拭物洗净并挤干,操作简便好用。
5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还包括清洗桶600,清洗桶600包括
第一桶体610,在第一桶体610内分隔有独立的清洗区和挤水区,清洗区内装水用于清洗平板拖把,挤水区用于挤干平板拖把。第一桶体610上可拆卸安有第一桶盖640,第一桶盖640具有清洗区插口650和挤水区插口660,清洗区插口650位于清洗区上方,清洗区插口650内安有清洗器670,挤水区插口上安有挤水器680,清洗器670可以是挤压条、刷齿等,当拖把头在清洗区插口650内上下移动时,清洗器670对拖把头的擦拭物进行挤压清洗。当拖把头在挤水区插口内上下移动时,挤水区插口内的挤水器对拖把头的擦拭物进行脱水挤干,从而实现与现有清洗桶结合实现擦拭物的快速清洗和脱水。
5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安装便捷的喷水拖把还包括冲洗桶700,冲洗桶700具有第二桶体710,在第二桶体710的上口处设有第二桶盖720,第二桶体710底部具有排水口730。在第二桶盖720上设有清洗口740、冲水仓800和漏水孔901,在清洗口740上设有挤压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挤压器包括刮水板900,冲水仓800和刮水板900相连,冲水仓侧壁上设有冲水口801,冲水口801位于刮水板900的上方,这样从冲水口801冲出的水可以直接流到刮水板末端正在清洗的拖把擦拭物上。漏水孔901设置在刮水板上,用于将清洗后的污水排走。刮水板900的下部可以加设梳齿910,用于对擦拭物梳洗,去掉头发等丝状物。当拖把头在清洗口740处上下运动时,冲水口801向拖把头背面的擦拭物冲水,刮水板900对擦拭物进行挤压清洗,清洗拖把头的水从漏水孔排走,冲水口停止冲水后,刮水板900对擦拭物进行挤压脱水,从擦拭物挤出的水经漏水孔901排入第二桶体内并经排水口730排走,从而实现与现有冲洗桶结合实现擦拭物的快速清洗和脱水。
57.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头300通过定位面350抵在拖把杆单元端部,实现连接头的快速定位,再将连接母放入拖把杆单元的预设位置,通过冲压拖把杆单元使其发生非弹性变形实现连接头和/或连接母固定安装在拖把杆单元内部,相当于将拖把杆单元局部加厚。连接头300和连接母400通过外螺纹连接部330与内螺纹连接部420螺纹配合连接,将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贯通同时实现相邻两拖把杆单元收尾顺次连接。当连接头300固定在连接母400上时,连接母端部恰好抵在第二密封装置320上实现连接头与连接母的密封连接,避免水由连接头与连接母的连接处渗漏。拖把杆安装便捷、成本低、零部件少、可靠性高、不易出故障,拖把杆不易晃动、松脱,密封效果好。
58.将加强杆放置在定位槽内,再将底板卡接在盖板上,即可实现加强杆固定在底板和盖板之间,以及底板和盖板的连接固定,拖把头组装简单、便捷。
59.取下密封盖140,打开加水口130,水通过加水口130注入拖把杆100内,由拖把杆100的中空腔充当储水作用。当需要喷水时,按压按压杆160,按压杆160便推动传动杆150沿拖把杆100向下滑移从而使驱动杆111向下滑移,驱动杆111再带动活塞杆113和活塞116向下滑移,泵腔内的水便由于挤压经出水嘴115由喷嘴101喷出,实现喷水功能。随后活塞116在复位弹簧114作用下保持上移复位,活塞杆113连同驱动杆111、传动杆150、按压杆160上移复位,活塞杆113内腔的水便通过第二单向阀117从活塞杆113内腔流向泵腔,对泵腔内的水进行补充,拖把杆100内腔的水又流向活塞杆113内腔,以实现多次重复喷水。在驱动杆111、传动杆150、按压杆160上移复位过程中,外部空气通过第一单向阀81吸入拖把杆1内腔,保证拖把杆1内外压差一致以及驱动杆111、传动杆150、按压杆160的快速上移复位。驱动杆111驱动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因此可靠性高,不易损坏。
60.使用时,将清洗液由加液口或者镂空部加至容纳腔,清洗液通过渗液口的多个通
孔均匀缓慢的渗透至底板底侧,从而润湿擦拭物,再用擦拭物侧擦拭打泡便形成多孔泡沫,实现地面的深层清理。当需要固定静电除尘纸、旧衣物、旧毛巾时,相邻的条形孔在静电除尘纸、旧衣物、旧毛巾的塞挤作用下极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将静电除尘纸、旧衣物、旧毛巾卡在相应的条形孔中实现固位,因此静电除尘纸不易从拖把头上滑落,利用旧衣物、旧毛巾也能便捷的实现地面或玻璃的清洁,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用户体验感得到提升。
61.当需要刮擦地面或玻璃表面水渍时,仅需旋转拖把杆,直至挡板23压迫挡条81,再用力转动拖把杆,连接头2和/或挡板23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挡条81的阻挡,当挡板23克服挡条81的阻挡后,挡板23另一侧抵在挡条81的另一侧上,使连接头2以及与之相连的拖把杆可以在挡条81的抵挡作用下使连接头2与拖把头保持稳定,保证拖把头不会晃动、翻转,将刮条7侧翻转至靠近地面或玻璃表面,即可实现水渍的便捷刮擦;再次反向用力转动拖把杆,挡板23反向克服挡条81的阻挡后又恢复灵活转动。或者旋转拖把杆,直至挡条81阻挡卡条231进一步转动,进而阻挡连接头2转动,再用力转动拖把杆,使卡条231压迫挡条81,连接头和/或卡条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挡条81的阻挡,当卡条231克服挡条的阻挡后,卡条抵在挡条上,使连接头2以及与之相连的拖把杆可以在挡条81的抵挡作用下使连接头2与拖把头保持稳定,保证拖把头不会晃动、翻转,将刮条侧翻转至靠近地面或玻璃表面,即可实现水渍的便捷刮擦;再次反向用力转动拖把杆,卡条231反向克服挡条81的阻挡后又恢复灵活转动。或者旋转拖把杆,直至弧状凸起251阻挡第一铰接位21即连接头进一步转动,用力转动拖把杆,使连接处232压迫弧状凸起251,连接头的连接处232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克服弧状凸起的阻挡后再恢复部分弹性变形固定在弧状凸起251上,连接头2与拖把头保持稳定,拖把头不会晃动、翻转,将刮条7侧翻转至靠近地面或玻璃表面,即可实现水渍的便捷刮擦;再次反向用力转动拖把杆,连接处232反向克服弧状凸起251的阻挡后又恢复灵活转动。
62.本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构思和实现的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发明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