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床的调节方法及电动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35406发布日期:2023-01-24 19:3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电动床的调节方法及电动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电动床的调节方法及电动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电动床的出现也为人们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3.当前的电动床大多具有调节功能,如床头和/或床尾均可以实现上下调节,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但当前大部分但电动床在实现床头和/或床尾的调节时,一般使用推杆电机调节,电机上电后电动床即开始执行对应动作,但推杆电机无法准确的获取床头和/或床尾的调节角度,也不能实现对床头和/或床尾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平滑的任意角度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床的调节方法及电动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对电动床的床头和/或床尾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平滑的任意角度调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床的调节方法及电动床、存储介质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床的调节方法,包括:
6.获取对所述电动床的目标调节指令,所述目标调节指令中包括目标调节角度和目标调节方向;
7.基于所述目标调节角度,确定所述床头和/或床尾在所述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
8.响应于所述目标调节指令,通过所述支撑杆控制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所述预设折线为中心,按照所述目标调节方向旋转;
9.在所述床头和/或床尾的旋转过程中,基于所述测距模组实时检测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与所述床体所在平面的移动距离;
10.在所述移动距离与所述目标调节距离相同时,控制所述支撑杆停止工作,以保持所述床头和/或床尾在所述目标调节角度上不发生移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调节角度,确定所述床头和/或床尾在所述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包括:
12.获取所述测距模组与所述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根据所述水平距离以及所述目标调节角度,确定所述目标调节距离。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调节角度,确定所述床头和/或床尾在所述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包括:
14.获取所述床头和/或床尾的当前调节角度;基于所述当前调节角度和所述目标调节角度,确定所述床头和/或床尾的待调节角度;基于所述待调节角度和所述测距模组与所述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确定所述床头和/或床尾在所述目标调节方向上的
目标调节距离。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床包括光强检测模组,所述获取对所述电动床的目标调节指令,包括:
16.基于所述光强检测模组,检测所述电动床所处环境的目标光照强度;基于预设的光照强度与调节指令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光照强度对应的目标调节指令。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床包括气囊床垫,所述获取对所述电动床的目标调节指令,包括:
18.获取所述气囊床垫的受力分布情况;基于所述受力分布情况,确定用户在所述气囊床垫上的当前睡姿;根据预设的不同睡姿与调节指令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睡姿对应的目标调节指令。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所述目标调节指令,通过所述支撑杆控制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所述预设折线为中心,按照所述目标调节方向旋转,包括:
20.响应于目标调节指令,根据所述目标调节方向以及所述目标调节距离确定所述支撑杆的控制波形的参数,得到调节后的控制波形,所述控制波形的参数至少包括峰值和周期;根据所述调节后的控制波形,控制所述支撑杆伸缩,以使得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所述预设折线为中心,按照所述目标调节方向旋转。
2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床,所述电动床包括测距模组、支撑杆和床体,所述测距模组和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床体的床头和/或床尾,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所述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为中心旋转,所述测距模组用于在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预设折线为中心旋转时测量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与所述床体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电动床包括:
2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所述电动床的目标调节指令,所述目标调节指令中包括目标调节角度和目标调节方向;
23.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调节角度,确定所述床头和/或床尾在所述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响应于所述目标调节指令,通过所述支撑杆控制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所述预设折线为中心,按照所述目标调节方向旋转;
24.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床头和/或床尾的旋转过程中,基于所述测距模组实时检测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与所述床体所在平面的移动距离;
25.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距离与所述目标调节距离相同时,控制所述支撑杆停止工作,以保持所述床头和/或床尾在所述目标调节角度上不发生移动。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床包括光强检测模组,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27.基于所述光强检测模组,检测所述电动床所处环境的目标光照强度;
28.基于预设的光照强度与调节指令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光照强度对应的目标调节指令。
29.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床,所述电动床包括测距模组、支撑杆和床体,所述测距模组和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床体的床头和/或床尾,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所述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为中心旋转,所述测距模组用于在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预设折线为中心旋转时测量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与所述床体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电动床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
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30.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对电动床的目标调节指令,目标调节指令中包括目标调节角度和目标调节方向;基于目标调节角度,确定床头和/或床尾在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响应于目标调节指令,通过支撑杆控制床头和/或床尾以预设折线为中心,按照目标调节方向旋转;在床头和/或床尾的旋转过程中,基于测距模组实时检测床头和/或床尾与床体所在平面的移动距离;在移动距离与目标调节距离相同时,控制支撑杆停止工作,以保持床头和/或床尾在目标调节角度上不发生移动。这样,在电动床中新增一个测距模组,使得电动床无需使用带有状态反馈功能的电机,即能够实现对电动床的床头和/或床尾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平滑的任意角度调节。
附图说明
3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测距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床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3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目标调节指令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3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强检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获取目标调节指令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3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目标调节距离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4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
4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4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44.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45.需要指出,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用以区别类似或不同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46.当前的电动床大多具有调节功能,如床头或床尾均可以实现上下调节,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但当前大部分但电动床在实现床头或床尾的调节时,一般使用推杆电机调节,电机上电后电动床即开始执行对应动作,但推杆电机无法准确的获取电动床调节的角度,也做不到无级调节。
47.其中,所谓无级调节,是指调节方式不是跳跃式的,而是在一个范围内任意调节,转换过程是相对平滑的。
48.另外,虽然小部分的推杆电机具有状态反馈功能,可通过嵌入式运算得到电动床的调节角度,但所获取的角度精度存在限制。
49.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床的调节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动床,如图1所示,给出一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动床包括测距模组1、支撑杆2和床体3,所述测距模组1和所述支撑杆2安装在所述床体3的床头和/或床尾,所述支撑杆2用于支撑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所述床体3上的预设折线4为中心旋转,所述测距模组1用于在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预设折线4为中心旋转时测量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与所述床体3所在平面的距离,测距模组1在床板的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皆可实现测距。
50.其中,对于测距模组1的安装方式不做限定。例如,测距模组1可以固定安装在电动床床架上的横杆的内侧,测距模组1的感应头垂直床架上的横杆朝上方安装,其与床体上的预设折线4之间的距离需小于等于整块活动床板的长度,以保证角度检测和无级调节时计算的准确度。又如,测距模组1也可以为可调节式安装,如在其下方配置滑动模组,以实现测距模组的位置可调节,当然,在电动床床头和/或床尾抬到最高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测距模块1的安装位置依然需要满足可检测床头和/或床尾位置的功能。
51.另外,对于测距模组1的类型也不做限定,如测距模组可以为红外测距模组,或者为激光测距模组等。
52.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测距模组1为红外测距模组,为保证测距的准确度,则可以在电动床床板底部喷涂对红外线反射率较高的材料。
53.其中,红外测距模组可以由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放大电路组成,信号处理及数据运算集成至电动床控制模块中。
54.这里,对红外测距模组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如图2所示,红外测距模组对准待测物接通电源,发射电路启动,红外发射系统对目标发送红外信号,同时mcu采样发射信号作为计数器的开门信号来启动计数器,时钟振荡电路向计数器输入有效的计数脉冲,达到计时的目的;而由待测物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信号作用在红外接收器(光电探测器)上,转变为了电脉冲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处理进入计数器作为计数器的关门信号,此时计数器停止计数,根据计数器从开门到关门期间的时钟脉冲个数即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待测物的距离。
55.测距公式如下所示:l=t*c/2,其中,l为待测距离;c为光速(3*108m/s);t为红外线在待测距离往返所需要的时间。
5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床的调节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能够实现对电动床的床头和/或床尾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平滑的任意角度调节。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301至步骤304:
57.步骤301,获取对电动床的目标调节指令,目标调节指令中包括目标调节角度和目标调节方向。
5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于获取目标调节指令的方式不做限定。如可以为用户通过app直接向电动床发起目标调节指令,也可以为电动床自适应确定目标调节指令,以实现智能化调节,提升用户体验。其中,目标调节方向可以为上调或下调。
59.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于电动床自适应确定目标调节指令的方式也不做限定。
6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床上可设置有光强检测模组,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执行如下步骤401至步骤402来获取对电动床的目标调节指令。
61.步骤401,基于光强检测模组,检测电动床所处环境的目标光照强度。
6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光强检测模组可以包括分压电路、放大电路、基准电路、adc转换电路和电源电路、光敏电阻等,该光强检测模组可集成到红外测距模块内,当然,需在光敏电阻对应位置的外壳处开孔,以使光敏电阻能够检测到外界的光强变化。
63.如图5所示,分压电路中包括光敏电阻r2,所述光敏电阻用于检测外界的光照强度变化,当电动床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变弱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ad分压增大;放大电路包括信号源、晶体管构成的放大器及负载,其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进行放大处理;基准电路用于提高接收到的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值的稳定性和精确度;adc转换电路用于将基准电路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将数字信号输入给mcu,mcu在接收到该数字信号后进行识别处理,从而确定出电动床所处环境的目标光照强度。
64.当然,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强检测模组的电路构造是示意性的,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本不同需求进行调整。
65.步骤402,基于预设的光照强度与调节指令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光照强度对应的目标调节指令。
66.这里,可以将光照强度与调节指令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当光强检测模组检测出电动床当前所处环境的目标光照强度后,即可对应调取目标光照强度对应的目标调节指令。例如,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光照强度与调节指令的对应关系可以为:在光照强度较低时,设置对应的调节指令为将电动床床头和床尾调整为平躺模式,使电动床符合睡眠模式;在光照强度较高时,设置对应的调节指令为将电动床的床头和/或床尾上调至特定角度,以唤醒用户。
67.又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床上有气囊床垫,如图6所示,可以通过执行如下步骤601至步骤603来获取对电动床的目标调节指令。
68.步骤601,获取电动床上的气囊床垫的受力分布情况。
69.这里,对于获取气囊床垫的受力分布情况的方式不做限定,如可以通过设置在气囊床垫本体上的压力传感模块以及与压力传感模块电性连接的处理器来处理得到所述受力分布情况。具体地,当用户躺在气囊床垫上时,对应于用户的各个身体部位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气囊床垫所承受的压力,对应生成压力信号,然后再将压力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则处理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压力传感器传递过来的压力信号确定出气囊床垫的受力分布情况。
70.步骤602,基于受力分布情况,确定用户在气囊床垫上的当前睡姿。
71.在确定出气囊床垫的受力分布情况后,则可以基于所述受力分布情况识别出用户
在气囊床垫上的当前睡姿。
72.具体地,可以将用户的身体部位划分为头部、肩部、背部、腰部、臀部、腿部和脚部。当用户的当前睡姿为平躺时,气囊床垫的亲肤层上对应于用户的两侧肩部与臀部的受力较为明显,相应地,对应于用户的两侧肩部和臀部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值比用户其他身体部位的数值要高;当睡姿为俯卧睡姿或侧卧睡姿时,气囊床垫上对应于用户的胸部和头颈部的受力较为明显,相应地,对应于用户的胸部和头颈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值比用户其他身体部位的数值要高。
73.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区分出用户的当前睡姿是平躺睡姿还是俯卧睡姿,从而更好地获取到与用户的当前睡姿相适配的床垫软硬度,可以根据用户的身高、体重和年龄信息,预估用户的两侧肩部之间的宽度,再根据肩宽和胸宽区别平躺睡姿和俯卧睡姿。
74.其中,在获取用户的身高和体重信息时,可以是基于预先存储的用户身份信息获取,也可以是基于获取到的受力分布情况中的头部受力点位置和脚部受力点位置,确定用户的身高,再基于总的受力分布情况,确定出用户的体重,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此并不做限定。
75.步骤603,根据预设的不同睡姿与调节指令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睡姿对应的目标调节指令。
76.这里,同样可以将不同睡姿与调节指令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当确定出用户的当前睡姿后,即可对应调取当前睡姿对应的目标调节指令。例如,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侧卧睡姿对应的调节指令为为抬高床头,以促使用户翻身。
77.步骤302,基于目标调节角度,确定床头和/或床尾在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响应于目标调节指令,通过支撑杆控制床头和/或床尾以预设折线为中心,按照目标调节方向旋转。
78.可以理解地,在对电动床的床头和/或床尾进行角度和距离调节时,初始时床头和/或床尾可能是处于平行于地面的水平状态,即床头和/或床尾与床体支撑架之间的夹角为0。此时,若接收到目标调节指令,则可以通过执行如下方法来得到对床头和/或床尾的目标调节距离:
79.获取测距模组与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根据水平距离以及目标调节角度,确定目标调节距离。
8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电动床上的测距模组的安装方式不做限定,测距模组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调节安装。
81.具体地,若测距模组是固定安装,则可以将测距模组与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x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获取到目标调节角度α后,即可利用三角函数tanα=y/x,基于水平距离x以及目标调节角度α确定出目标调节距离y。这样,能够快速确定出目标调节距离。
82.若测距模组是可调节安装对,则可以利用测距模组测量出其与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x,同样的,当获取到目标调节角度α后,即可利用三角函数tanα=y/x,基于水平距离x以及目标调节角度α确定出目标调节距离y。这样,能够快速确定出目标调节距离。
83.当然,在对电动床的床头和/或床尾进行角度和距离调节时,初始时床头和/或床
尾还可能为与地面呈现一定夹角的状态,即床头和/或床尾与床体支撑架之间有一定夹角。此时,若接收到目标调节指令,如图7所示,可以通过执行如下步骤701至步骤703来得到对床头和/或床尾的目标调节距离:
84.步骤701,获取床头和/或床尾的当前调节角度。
8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电动床上的测距模组的安装方式不做限定,测距模组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调节安装。
86.若测距模组是固定安装,则可以将测距模组与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x存储在存储器中,为获取床头和/或床尾的当前调节角度β,可利用测距模组检测出其与床头和/或床尾当前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y;随后,利用三角函数tanβ=z/x,基于水平距离x以及当前竖直距离y,即可快速且准确地确定出床头和/或床尾的当前调节角度β。
87.若测距模组是可调节安装对,则可以利用测距模组测量出其与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x和其与床头和/或床尾当前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y,同样的,tanβ=z/x,基于水平距离x以及当前竖直距离y,准确地确定出床头和/或床尾的当前调节角度β。
88.步骤702,基于当前调节角度和目标调节角度,确定床头和/或床尾的待调节角度。
89.可以理解地,获取到的目标调节角度一般为用户想要床头和/或床尾调节后的最终角度,或者是电动床自适应确定出的最适合当前状态的床头和/或床尾的角度。也就是说,目标调节角度是一个最终角度,这样,若电动床的床头和/或床尾在初始时与床体支撑架之间有一定夹角(即当前调节角度),则在获取到目标调节角度后,还需要继续确定需要对床头和/或床尾执行的待调节角度。
90.在一些实施例中,待调节角度可以为当前调节角度和目标调节角度作差得到。
91.步骤703,基于待调节角度和测距模组与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确定床头和/或床尾在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
92.这里,在确定床头和/或床尾在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时,同上述步骤中所述的利用调节角度和水平距离确定目标调节距离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93.在确定出床头和/或床尾在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后,可以通过执行如下方法来对床头和/或床尾进行调节:
94.响应于目标调节指令,根据目标调节方向以及目标调节距离确定支撑杆的控制波形的参数,得到调节后的控制波形,控制波形的参数至少包括峰值和周期;根据调节后的控制波形,控制支撑杆伸缩,以使得床头和/或床尾以预设折线为中心,按照目标调节方向旋转。
95.步骤303,在床头和/或床尾的旋转过程中,基于测距模组实时检测床头和/或床尾与床体所在平面的移动距离。
96.步骤304,在移动距离与目标调节距离相同时,控制支撑杆停止工作,以保持床头和/或床尾在目标调节角度上不发生移动。
9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对电动床的目标调节指令,目标调节指令中包括目标调节角度和目标调节方向;基于目标调节角度,确定床头和/或床尾在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响应于目标调节指令,通过支撑杆控制床头和/或床尾以预设折线为中心,按照目标调节方向旋转;在床头和/或床尾的旋转过程中,基于测距模组实时检测床头和/或床尾与床体所在平面的移动距离;在移动距离与目标调节距离相同时,控制支撑杆停止
工作,以保持床头和/或床尾在目标调节角度上不发生移动。这样,在电动床中新增一个测距模组,使得电动床无需使用带有状态反馈功能的电机,即能够实现对电动床的床头和/或床尾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平滑的任意角度调节。
98.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图3、图4、图6和图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图3、图4、图6和图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9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床的装置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电动床800包括获取模块801、处理模块802、检测模块803和控制模块804,其中:
100.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所述电动床的目标调节指令,所述目标调节指令中包括目标调节角度和目标调节方向;
101.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调节角度,确定所述床头和/或床尾在所述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响应于所述目标调节指令,通过所述支撑杆控制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所述预设折线为中心,按照所述目标调节方向旋转;
102.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床头和/或床尾的旋转过程中,基于所述测距模组实时检测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与所述床体所在平面的移动距离;
103.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距离与所述目标调节距离相同时,控制所述支撑杆停止工作,以保持所述床头和/或床尾在所述目标调节角度上不发生移动。
10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床中的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105.获取所述测距模组与所述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106.根据所述水平距离以及所述目标调节角度,确定所述目标调节距离。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床中的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108.获取所述床头和/或床尾的当前调节角度;
109.基于所述当前调节角度和所述目标调节角度,确定所述床头和/或床尾的待调节角度;
110.基于所述待调节角度和所述测距模组与所述床体上的预设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确定所述床头和/或床尾在所述目标调节方向上的目标调节距离。
1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床中的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112.基于所述光强检测模组,检测所述电动床所处环境的目标光照强度;
113.基于预设的光照强度与调节指令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光照强度对应的目标调节指令。。
1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床中的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115.获取所述气囊床垫的受力分布情况;
116.基于所述受力分布情况,确定用户在所述气囊床垫上的当前睡姿;
117.根据预设的不同睡姿与调节指令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睡姿对应的目标调节指令。
1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床中的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119.响应于所述目标调节指令,根据所述目标调节方向以及所述目标调节距离确定所述支撑杆的控制波形的参数,得到调节后的控制波形,所述控制波形的参数至少包括峰值和周期;
120.根据所述调节后的控制波形,控制所述支撑杆伸缩,以使得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以所述预设折线为中心,按照所述目标调节方向旋转。
121.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技术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技术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1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8所示的电动床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形式实现。
1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技术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12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电动床包括: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901;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902;处理器902调用存储器9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上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1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126.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技术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技术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127.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128.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
系,例如对象a和/或对象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对象a,同时存在对象a和对象b,单独存在对象b这三种情况。
1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30.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131.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32.另外,在本技术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模块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133.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34.或者,本技术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35.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136.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137.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13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