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装置及具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30395发布日期:2024-05-07 19:0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装置及具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及具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1、集成灶是一种组合式厨房电器,它将灶具、油烟机以及烹饪装置等结合在一起。例如专利号为zl202122910382.x(授权公告号为cn2165572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2122811984.x(授权公告号为cn2165572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cn216557213u(授权公告号为cn21652186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

2、集成灶的烹饪装置一般同时具有蒸功能和烤功能,烹饪装置内胆上一般设置有热风挡板,由该热风挡板围成热风室,热风机的叶轮设置在该热风室中。然而,现在技术由热风机驱动的热风循环速度较慢,影响烹饪装置的烹饪效率,无法处理烹饪要求较高的食材。此外,蒸功能结束时,剩余蒸汽残留在内胆中,此时用户若直接打开门体,则存在被烫伤的风险。另外,烤功能时由于排湿性能较差,因此内胆中的湿气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导致烘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烹饪效率高的烹饪装置。

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实现烹饪装置内胆强排的集成灶。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对烹饪装置的门体具有散热降温作用的集成灶。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实现烹饪装置内胆强排且排气效果好的集成灶。

6、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内胆,该内胆的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上罩设有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与上述第一侧壁围成热风室,该热风室中安装有第一叶轮,而该第一叶轮的外周围设有加热管,上述热风挡板分别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与上述第一叶轮正对,而第一出风口围设在该第一进风口的四周,其特征在于,

7、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面上罩设有导流罩,该导流罩与第一侧壁围成导流室,该导流室中安装有与上述第一叶轮同轴设置的第二叶轮,并且,上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与该第二叶轮正对的第二进风口和位于该第二进风口四周的第二出风口,上述第一叶轮的中心处开设有透气口,该透气口与上述第二进风口正对。

8、进一步,所述透气口以第一叶轮的轴孔为中心沿周向间隔均设,而上述第二进风口为与上述第二叶轮的半径大小相匹配的圆形孔,且该第二进风口的半径大于等于各透气口所在的圆的半径。从而由第一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能更好地通过各透气口由第二进风口进入导流室中。

9、进一步,所述第一进风口为圆形阵列并与上述第一叶轮的半径大小相匹配,上述第二出风口在上述热风挡板上的水平投影位于上述第一进风口中并邻近该第一进风口的周沿。这样由第二出风口回流至热风室中的气流能充分利用第一叶轮的离心力而快速通过第一出风口回流至内胆中。

10、进一步,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位于上述第二进风口上侧的上第二出风口和位于该第二进风口下侧的下第二出风口,其中,上第二出风口位于热风室的下口缘上具有由下至上朝热风挡板方向倾斜的上导流板,而下第二出风口位于热风室的上口缘上具有由上至下朝热风挡板方向倾斜的下导流板。导流室中的气流在第二叶轮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向各第二出风口,而各第二出风口的气流在对应导流板的导向以及第一叶轮的离心力配合作用下能快速流向第一出风口。

11、进一步,各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为方形孔,且上第二出风口和下第二出风口分别为两个,并且,四个第二出风口以第二进风口的圆心为中心呈长方形阵列分布。配合第二叶轮的离心力作用能使气流均匀且快速地回流至热风室中。

12、进一步,所述热风挡板的正面呈方形,上述第一出风口包括分别位于该热风挡板正面四个边角处的主出风口,且位于第一进风口之上的两个主出风口与位于第一进风口之下的两个主出风口以热风挡板的横向中心线为中心上下对称,且各主出风口与上述第二出风口一一对应。从而使通过各第二出风口流入热风室的气流能更好地通过第一出风口回流至内胆中。

13、进一步,所述第一出风口还包括分布设置在热风挡板正面的左右两侧或者前后两侧的辅助出风口,两个辅助出风口以上述第一进风口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配合第一叶轮的旋转能使回流至热风室中的气流充分地回流至内胆中。

14、进一步,所述第一叶轮的半径大于第二叶轮。若第二叶轮的半径大于第一叶轮,则第二叶轮中心处的负压大于叶轮,此时会影响气流从导流室回流至热风室中,进而影响内胆的热风循环速度。

15、进一步,所述导流罩横截面呈圆形,且横截面大小由外至内递增,而各第二出风口分别与该导流罩的内侧面相对。这样导流罩的内侧面对导流室中的气流具有导流作用,这样在第二叶轮的离心力以及导流罩的导向作用的配合下能使导流室中的气流更好地回流至热风室中。

16、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烹饪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该烹饪装置之上的灶具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之后的油烟机。

17、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油烟机包括风箱和安装在该风箱中的油烟风机,该风箱的箱壁上开设有与上述油烟风机的油烟进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一油烟进气口,而上述导流室具有与该油烟进气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一排气口,还包括用于控制该第一排气口和/或第一油烟进气口启闭的气阀。在油烟风机转动且气阀打开状态下,内胆中的气流能依次通过热风挡板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叶轮的透气口、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一排气口快速外排,实现对内胆中的气体的强排,例如蒸功能结束时强排内胆中的剩余蒸汽、烤功能时排湿等。

18、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用于盖合在上述内胆的前侧开口上的门体,该门体中设置有上下延伸的通风夹层,且该通风夹层分别包括位于门体下端的下进风口和位于门体上端上出风口,其中,下进风口与外界相通,上述内胆的上方设置有前后延伸的排气通道,而上述风箱的箱壁上还开设有与上述油烟风机的油烟进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二油烟进气口,上述通风夹层的上出风口与排气通道的前进风口相流体连通,而排气通道的后出风口与上述第二油烟进气口相流体连通。这样油烟风机工作状态下,在油烟风机的油烟进口的负压的吸力作用下,外界冷空气通过下进风口进入通风夹层中,接着通过上出风口进入排气通道中,从而带走门体上的热量,避免烹饪过程中(尤其是烤模式下)门体表面温度过高。

19、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内胆的顶壁上开设有第二排气口,而上述排气通道具有与该第二排气口相流体连通的排气进口。这样烹饪过程中,内胆中的气体能通过该第二排气口由排气通道外排(非强排模式下),然而强排模式下,当内胆中产生负压时(低于第二油烟进气口处的负压),排气通道中的气体能通过该第二排气口流入内胆中,从而能使内胆中的气体(剩余蒸汽或湿气等)能充分地通过第一排气口外排,提升强排效果。

20、进一步,所述内胆之上水平设置有上安装板,该上安装板的下表面与内胆的顶面之间具有上下间隙,而该上安装板上罩设有导风板,该导风板与上安装板的上表面围成上述排气通道,上述第二油烟进气口沿左右方向开设,而上述导风板的后端罩设在该第二油烟进气口上,上述排气进口开设在上述上安装板上,且该排气进口与上述内胆的第二排气口通过竖向设置上述间隙中的透气管相连通。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烹饪状态下,第一叶轮转动而在热风室中形成负压,内胆中的气体通过热风挡板上的第一进风口进入热风室中,同时,第二叶轮随第一叶轮转动而在导流室中形成负压,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的气体由第一叶轮上的透气口流向第二进风口并通过该第二进风口进入导流室中,接着在第二叶轮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出风口回流至热风室中,然后在第一叶轮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出风口回流至内胆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同步转动来共同驱动进风,热风室的进风速度得到提升,从而加快内胆的热风循环速度,进而提高烹饪装置的烹饪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