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86429发布日期:2023-03-08 08:2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调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食品处理设备,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257441.9的发明申请所公开的料理机,此类食品处理设备一般通过搅拌或加热烹饪处理食材,但是,此类食品处理设备在烹饪食材的过程中,若是存在需要添加水、油或者调味料的情况,则需要用户手动加入,人工参与操作过多,较为不便,用户使用体验感较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调设备,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食品处理设备在烹饪食材的过程中,若是存在需要添加水、油或者调味料的情况,需要用户手动加入而导致的人工参与操作过多和较为不便的问题。
4.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烹调设备,包括烹饪机和供料机,所述烹饪机设置有器皿结构及烹饪功能结构,所述供料机设置有液体供料系统和固体供料系统,所述液体供料系统往所述器皿结构内投放固体,所述固体供料系统往所述器皿结构内投放液体。
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供料机包括机座和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盖体;
6.所述烹饪机包括主机,所述器皿结构为杯体,所述杯体设置在所述主机上;
7.所述盖体可盖合在所述杯体顶部。
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体供料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投料转盘;
9.所述投料转盘转动连接在所述盖体内部,所述投料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料仓,所述盖体底部开设有投料口,当所述投料转盘转动预设位置时,所述料仓与所述投料口连通;
10.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投料转盘转动。
1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控制所述传动齿轮转动;
12.所述投料转盘外周设置有外齿圈,所述投料转盘与所述外齿圈同步转动,所述外齿圈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1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传动齿轮均位于所述机座内部,所述机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齐,所述传动齿轮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外齿圈啮合。
1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齿轮箱,所述传动齿轮位于所述齿轮箱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穿入所述齿轮箱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齿轮箱开设有端口供所述传动齿轮穿过,所述端口与所述第一通孔对齐。
1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机座上设置有连通至外界
的导水通道,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导水通道连通。
1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开设竖直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可拆卸设置有量杯。
1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具有筒状的孔壁,所述孔壁上可拆卸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持装置,所述卡持装置用于卡持量杯。
1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机座上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锁紧或解锁所述盖体。
1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供料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至少一个料桶和液体输送机构;
20.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给液口;
21.所述料桶、所述液体输送机构与所述给液口依次连通。
2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液体输送机构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选择装置和第一泵体;
23.所述料桶、所述选择装置、所述第一泵体、所述给液口依次连通。
2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选择装置内部具有料腔,所述选择装置具有出料口和至少一个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均与料腔连通;
25.所述选择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料桶连通;
26.所述选择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泵体的泵入口连通。
2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液体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转接水路板,所述转接水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料桶数量相同的液体流道,每条液体流道上均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28.所述料桶与所述进液口一一对应连通;
29.所述出液口与所述选择装置的进料口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通。
3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水路板上设置有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两端开设进气口和出气口;
31.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料腔连通;
32.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气阀,所述气阀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出气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3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呈圆周排布,每个所述进料口内均设置有单向阀;
34.所述选择装置的料腔内转动连接有选择杆,所述选择杆用于开启所述单向阀;
35.所述选择杆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控制所述选择杆转动。
3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气阀,所述气阀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出气端与所述料腔连通。
3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供料系统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至少一个料瓶和第二泵体;
38.所述料瓶、所述第二泵体和所述给液口依次连通。
3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机上设有杯体槽,所述杯体槽用于放置所述杯体;
40.所述杯体槽上设置有锁定装置和/或微动开关结构,所述锁定装置用于锁定所述盖体,所述微动开关结构用于检测所述盖体是否盖合到位。
4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杯体槽上设置有锁定装置时,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支承座、锁扣件和第一驱动结构;
42.所述支承座设置在所述主机内,所述锁扣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锁扣件用于锁定所述盖体;
43.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控制所述锁扣件进行往复运动。
4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机上设有转动面板结构,所述转动面板结构包括面板和第二驱动结构,所述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上,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主机上,所述第二驱动结构控制所述面板转动。
4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机上设有挂线扣,所述挂线扣内设置有扣合检测结构;
46.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挂线槽,所述挂线槽可扣入所述挂线扣内并顶压所述扣合检测结构。
47.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8.本发明通过设置供料机往烹饪机中投料,供料机中设有的液体供料系统可用于投放水、油、酱油、醋等等液体,供料机中设有的固体供料系统可用于投放葱、姜、蒜等等固体,因此,在烹饪过程中,通过供料机配合烹饪机配合使用,需要添加调味料等时,由供料机进行供料,减少人工参与操作,提高便利性及用户体验感。
49.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食品处理设备在烹饪食材的过程中,若是存在需要添加水、油或者调味料的情况,需要用户手动加入而导致的人工参与操作过多和较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5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1.其中:
52.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烹调设备的立体图;
53.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烹调设备的分解图;
54.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烹调设备的剖面图;
55.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烹调设备的剖面图;
56.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供料机的剖面图;
57.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供料机的分解图;
58.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供料机的俯视图;
59.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机座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60.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61.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62.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盖组件的分解图;
63.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供料机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64.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卡持装置的分解图;
第一通孔;95-感应装置;96-挂线槽;101-料瓶;102-第二泵体;01-主机;011-杯体槽;012-挂线扣;02-杯体;03-加热机构;04-搅拌装置;041-搅拌桨;042-第三电机;05-锁定装置;051-支承座;0511-锁扣滑槽;052-锁扣件;0521-锁扣端;0522-移动端;0523-第一齿条;0524-遮挡片;053-第一驱动结构;0531-第四电机;0532-第一齿轮;054-位置检测结构;0541-第一传感器;0542-第一电路板;06-微动开关结构;061-安装支架;062-第一感应机构;0621-第二传感器;0622-第二电路板;063-第一摆杆;0631-活动端;0632-触发端;064-第一扭簧;065-第一转轴;066-保护套;07-转动面板结构;071-面板;072-固定支架;073-第二齿条;074-双输出电机;075-第二齿轮;08-扣合检测结构;081-定位支架;082-第二扭簧;083-第二摆杆;0831-扭簧槽;0832-受力位;084-第二磁铁;085-第二感应机构;0851-第三电路板;0852-第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9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92.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4、图38,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烹调设备,包括烹饪机和供料机,烹饪机设置有器皿结构及烹饪功能结构,供料机设置有液体供料系统和固体供料系统,液体供料系统往器皿结构内投放固体,固体供料系统往器皿结构内投放液体。
93.器皿结构用于盛放食材,烹饪功能结构可为但不限于用作加热、搅拌、粉碎、翻炒等等的功能结构,对器皿结构内的食材进行处理烹饪。
94.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供料机往烹饪机中投料,供料机中设有的液体供料系统可用于投放水、油、酱油、醋等等液体,供料机中设有的固体供料系统可用于投放葱、姜、蒜等等固体,因此,在烹饪过程中,通过供料机配合烹饪机配合使用,需要添加调味料等时,由供料机进行供料,减少人工参与操作,提高便利性及用户体验感。
95.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食品处理设备在烹饪食材的过程中,若是存在需要添加水、油或者调味料的情况,需要用户手动加入而导致的人工参与操作过多和较为不便的问题。
96.供料机包括机座9和盖组件1,盖组件1包括盖体11,盖体11设置在机座9上。烹饪机包括主机01,器皿结构为杯体02,杯体02设置在主机01上。盖体11可盖合在杯体02顶部。
9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液体供料系统和/或固体供料系统可连通至盖体11进行出料,另外,盖体11内可设置空间用于储放固体,如此,盖体11除了具有基本的盖合作用(与器皿结构盖合)以外,既可用作液体的投料端,又可用作固体的储料端和投料端,实现盖体11的双类型投料功能,当盖体11与器皿结构盖合时,供料机可通过盖体11往器皿结构内选择添加固体或/和液体调味料,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由于具有固/液投料功能,使得供料机可适用于更多菜谱,满足客户不同的口味需求。
98.请综合参阅图5至图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固体供料系统包括驱动机构91和投料转盘12。
99.投料转盘12转动连接在盖体11内部,投料转盘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料仓121,盖体11底部开设有投料口115,当投料转盘12转动预设位置时,料仓121与投料口115连通;驱动
机构91设置在机座9上,驱动机构91控制投料转盘12转动。料仓121用于储放固体,例如葱、姜、蒜、味精等等。
100.固体供料工作时,驱动机构91控制料仓121转动至预设位置,某一料仓121对准投料口115,料仓121内的固体从投料口115往外界漏出,实现固体供料。
101.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91设置在机座9上,可较大程度的保证水电隔离。在蒸、炒等等烹饪过程中,器皿结构内部会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会上升进入盖体11内。若是将驱动机构91设置在盖体11上,驱动机构91中例如电机等电器件会受潮导致损坏,同时影响安全性,将驱动机构91设置在机座9上,即可将驱动机构91与盖体11分离开,如图6和图12中所示,减少水蒸气进入驱动机构91内的可能性,避免电器件受潮导致损坏的问题。
102.另一方面,将驱动机构91设置在机座9可便于驱动机构91的电连接,若是将驱动机构91设置在盖体11上,驱动机构91与其它电性件需要引线进行电连接,导致盖体11无法从机座9上拆卸下来,同时引线受水蒸气影响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将驱动机构91设置在机座9上,在保证控制投料转盘12转动的同时,便于驱动机构91与机座9中的其余电性件进行电连接,便于与液体输送机构中的电性件进行集中控制。
10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综合参阅图5至图12,驱动机构91包括第一电机911和传动齿轮912,第一电机911设置在机座9上,第一电机911连接并控制传动齿轮912转动。投料转盘12外周设置有外齿圈13,投料转盘12与外齿圈13同步转动,外齿圈13与传动齿轮912啮合。工作时,第一电机911控制传动齿轮912转动,从而带动外齿圈13转动,投料转盘12跟随外齿圈13转动。传动齿轮912数量可为一个或者多个相互啮合。
10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综合参阅图6和图12,第一电机911和传动齿轮912均位于机座9内部,机座9上开设有第一通孔94,盖体1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17,第一通孔94与第二通孔117对齐,传动齿轮912穿过第一通孔94与第二通孔117后与外齿圈13啮合。设置第一通孔94与第二通孔117,即可满足传动齿轮912与外齿圈13的啮合传动,又不会妨碍到盖体11从机座9上拆卸下来。
105.驱动机构91还包括齿轮箱913,传动齿轮912位于齿轮箱913的内部,第一电机911的电机轴穿入齿轮箱913与传动齿轮912连接,齿轮箱913开设有端口供传动齿轮912穿过,端口与第一通孔94对齐。如此一来,可使得水蒸气仅仅进入齿轮箱913中而不往机座9内扩散,起到进一步保证水电隔离的作用,有效避免电器件受潮和损坏。
106.可选的,机座9上的第一通孔94孔周与齿轮箱913的端口之间设置端口密封圈914进行密封,避免水蒸气通过第一通孔94孔周与齿轮箱913端口之间的缝隙溢出至机座9内部。
107.可选的,第一电机911的电机轴与齿轮箱913上的轴孔之间可设置有轴密封圈915进行密封。可避免齿轮箱913内的水蒸气通过轴孔与第一电机911的电机轴间的缝隙外溢而影响第一电机911等电器件。有效避免电器件受潮和损坏。
108.可选的,如图10所示,齿轮箱913包括相互盖合的上箱盖和下箱体,上箱盖和下箱体两者之间设置有箱密封圈916进行密封,便于装配传动齿轮912的同时,提高齿轮箱913的密封性能。
10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综合参阅图9、图10和图12,齿轮箱913内设置有排水孔9131,机座9上设置有连通至外界的导水通道921,排水孔9131与导水通道921连通。由于进
入齿轮箱913的水蒸气在冷凝后会形成液态水,积攒在齿轮箱913内,因此,设置排水孔9131可将齿轮箱913内的积水导往外部进行排出。
110.可选的,如图5、图6和图8中所示,机座9顶部为驱动盒92。驱动机构91设置在驱动盒92内部,导水通道921设置在驱动盒92中,导水通道921连通至驱动盒92底部以连通至外界,驱动盒92与机座9的其余部分之间存在缝隙,导水通道921连通至该缝隙。为了便于向上翻转打开盖体11,同时便于清洁该缝隙,驱动盒92与机座9的其余部分可转动连接,例如,驱动盒92与机座9的其余部分之间通过设置铰链922进行转动连接,如此,可向上翻动驱动盒92,当盖体11安装在机座9上时,便可以同时上翻盖体11和驱动盒92,无需用户手持或者在厨台上寻找放置盖体11的空间,掀开盖体11后由铰链922保持盖体11位置,即可解放双手,另外便于清洁缝隙。
111.请综合参阅图6和图7,盖体11内设置有第一磁铁16,第一磁铁16与外齿圈13同步转动,机座9内设置有感应装置95,感应装置95用于感应第一磁铁16,用于检测原点位置,从而检测投料转盘12的转动状态。感应装置95可为带有霍尔传感器的pcb板,霍尔传感器可感应磁体并产生电信号发送至供料机。
112.第一磁铁16可通过卡持、胶粘等等方式设置在投料转盘12或者外齿圈13上,可与外齿圈13和投料转盘12保持同步转动即可。作为一示例,外齿圈13上开设有磁铁槽,第一磁铁16放置在磁铁槽内,第一磁铁16跟随外齿圈13转动。
11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投料转盘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关闭板122,当投料转盘12转动至预设角度时,关闭板122遮盖投料口115。关闭板122与料仓121呈圆周排布。在本实施例中,投料转盘12上设置有三个料仓121和一个关闭板122。可替换的,关闭板122与料仓121之间可间隔排布,便于两个以上的料仓121可独立出料。
11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盖体11上开设竖直排气孔111,排气孔111上可拆卸设置有量杯15。排气孔111可用于排出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同时用于固定量杯15。量杯15可便于使用者测量液体或固体的体积、便于转移倾倒液体或固体,量杯15插装在排气孔111上时具有遮挡灰尘的作用。
115.量杯15与排气孔111之间可为过盈配合,量杯15直线插装在排气孔111内;可替换的,量杯15与排气孔111之间通过旋转卡扣连接,等等。
116.在长时间使用后,量杯15与排气孔111之间容易老化变形或者磨损,量杯15产生松动,影响使用,维修时需要将盖体11和量杯15整体进行更换,造成维修成本高的问题。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排气孔111具有筒状的孔壁112,孔壁112上可拆卸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持装置14,卡持装置14用于卡持量杯15。如此一来,当长期使用后,量杯15与盖体11间产生松动,维修时仅需要将卡持装置14拆卸下来,更换安装新的卡持装置14即可继续使用,无需将盖体11和量杯15整体进行更换,可有效降低成本,且维修方便。
11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综合参阅图11、图13和图14,孔壁112上开设若干定位槽1121,定位槽1121中设置有定位柱1122。卡持装置14包括卡持钉141和压紧件142,卡持钉141和压紧件142均穿设在定位柱1122上,压紧件142压设在卡持钉141顶部,压紧件142与定位槽1121的槽壁可拆卸连接。量杯15外侧面凹设有钉槽151,卡持钉141朝钉槽151方向凸起并与钉槽151过盈配合。卡持钉141和压紧件142可为硅胶材质。
118.压紧件142与定位槽1121的槽壁可拆卸连接,示例的,压紧件142两侧开设扣槽
1421,定位槽1121两端的槽壁上设置凸扣1123,所述凸扣1123扣入所述扣槽1421内,实现压紧件142的限位。
119.可选的,请综合参阅图6和图15,盖体11可拆卸设置在机座9上,机座9上设置有锁紧机构93,锁紧机构93用于锁紧或解锁盖体11。可便于用户将盖体11拆卸下来进行清洁。
120.作为一示例,盖体11上凸设有卡持凸台113,卡持凸台113插设在机座9上,机座9上设置有锁紧机构93,锁紧机构93用于锁紧卡持凸台113。机座9上可开设过孔供卡持凸台113插入,如此一来,需要清洗盖体11时,可通过控制锁紧机构93对所述卡持凸台113解除锁紧,即可将盖体11拆出单独进行冲洗,或者放入洗碗机内清洁,拆卸简单快捷,便于清洗,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121.锁紧机构93可为插销式或者弹性扣式等等,可将卡持凸台113锁紧以及解除锁紧即可。
122.示例的,锁紧机构93可为插销式,锁紧机构93包括销座931、插销932和拨钮933,销座931固定在机座9上,插销932滑动连接在机座9上;卡持凸台113上开设有插槽1131,以供插销932通过。当需要安装盖体11时,将卡持凸台113插装在机座9上,移动插销932进入插槽1131,从而将卡持凸台113锁紧在销座931上,从而使盖体11锁紧在机座9上。
123.如图15中所示,插销932朝向卡持凸台113的一侧开设有缺口9321,以供卡持凸台113通过。缺口9321旁侧为挡体9322,安装盖体11时,插销932处在其缺口9321与卡持凸台113对准的位置,卡持凸台113穿过缺口9321后,移动插销932至其挡体9322进入插槽1131进行卡紧,实现对卡持凸台113的锁紧功能。缺口9321和挡体9322相邻,可缩短插销932的移动行程,小幅度滑动插销932即可实现锁紧或解锁。
124.销座931上设置有滑槽9311,插销932插设在滑槽9311内并沿着滑槽9311移动。滑槽9311可成类似l型的管状,插销932形状契合滑槽9311的形状。
125.插销932上凸设有导向柄9323,销座931上设置有开口,导向柄9323从开口探出。导向柄9323用于作为外力在插销932上的施力点,使插销932移动。
126.机座9上开设有条形孔,导向柄9323穿过条形孔并在条形孔内移动,导向柄9323上套设有拨钮933。拨钮933可增大接触面积,用户在拨动拨钮933手感更佳,同时,拨钮933可遮挡条形孔,避免落灰进入条形孔。
127.机座9靠近盖体11一侧的形状契合于盖体11的形状。
128.盖体11朝机座9方向外凸延伸有至少一个限位凸台114,机座9朝向盖体11的一侧相应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凸台114插设在限位槽内。安装盖体11时,可将限位凸台114插入限位槽内,之后再插入卡持凸台113,便于先定位后锁紧,提高安装准确度。作为一示例,限位凸台114数量为二,两个限位凸台114以及卡持凸台113形成三角结构,更为稳定。
129.可选的,盖体11包括上、下盖合的上盖和主盖。上盖和主盖之间可为旋转卡扣盖合。上盖和主盖设计为可拆分结构,便于对盖体进行全面清洁。
13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综合参阅图16至图19、图38,液体供料系统包括设置在机座9上的至少一个料桶2和液体输送机构。盖体11上设置有给液口116。料桶2、液体输送机构与给液口116依次连通。
131.料桶2用于储放液体,例如水、油、酱油、醋等等。
132.液体输送机构用于将料桶2内的液体往盖体11的给液口116输送。
133.液体供料工作时,料桶2通过液体输送机构输往给液口116后往外界排出,实现液体供料。
13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液体输送机构包括均设置在机座9上的选择装置4和第一泵体6。料桶2、选择装置4、第一泵体6、给液口116依次连通。料桶2与选择装置4之间可为直接或者间接连通,间接连通方式例如在两者之间设置转接水路板3或水管等等。选择装置4用于选择是否出料以及选择指定料桶2出料。第一泵体6用于提供动力,将液体抽往所述给液口116。
13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选择装置4内部具有料腔413,选择装置4具有出料口412和至少一个进料口411,进料口411和出料口412均与料腔413连通。选择装置4的进料口411与料桶2连通,选择装置4的出料口412与第一泵体6的泵入口61连通。出料口412与泵入口61之间可设置进泵管路72进行连通。
13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综合参阅图20至图22,液体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座9上的转接水路板3,转接水路板3上设置有与料桶2数量相同的液体流道31,每条液体流道31上均开设有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料桶2与进液口311一一对应连通。出液口312与选择装置4的进料口41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通。
137.液体供料工作时,料桶2中液体依次经过转接水路板3、选择装置4、第一泵体6、给液口116往外界排出。
138.如此一来,料桶2的摆放位置无需与选择装置4的进料口411方向保持一致,通过转接水路板3能高效装配,以及防止出液口312连接错误。例如,多个料桶2呈一排放置,因此转接水路板3顶部的进液口311对应呈一排设置,如图20中所示,而转接水路板3的出液口312可根据选择装置4的进料口411的位置而改变,便于规律摆放料桶2,以及配合选择装置4进行选择出料。又例如,转接水路板3上的进液口311可为凸出的接头状,请综合参阅图21和图16,进液口311上套设料液管路74与料桶2进行连通,可连通较远距离的料桶2,在本实施例中,较远距离的料桶2体积较大,可用于储存水等用量较多的液体,与其它料桶2区分开。
13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料桶2包括调味桶和水桶,如图17中所示,图17中左侧为调味桶,调味桶设置有五个,并排设置,容积较小,图17中右侧为水桶,数量为一个,容积较大。相应的,转接水路板3的进液口311设置有两种类型,第一类型的进液口311呈筒状,用于与调味桶快接,调味桶的液体出口与第一类型的进液口311之间可为快接结构,例如设置逆止阀21,调味桶的液体出口直接插接在转接水路板3的进液口311上后即可连通调味桶与转接水路板3;第二类型的进液口311呈凸管状,第二类型的进液口311上可套接软质管路,请综合参阅图16和图21,第二类型的进液口311与水桶之间设置料液管路74进行连接。
14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综合参阅图26至图27,料桶2的出口内设置有逆止阀21,逆止阀21为常闭状态,当逆止阀21受到向下的吸力时,逆止阀21打开。如此,仅当液体供料过程中逆止阀21才会打开,其余时间均为关闭状态,降低料桶2内液体被细菌等污染的几率,另外,料桶2的安装及取出不会漏液,有利于保持供料机洁净以及提高使用体验感。
141.示例的,逆止阀21包括第一弹簧211、活动杆212和阀座213,阀座213上竖直开设中心孔2131,活动杆212设置在中心孔2131内并可在中心孔2131竖直移动,活动杆2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为顶压端2121和密封端2122,密封端2122用于密封中心孔2131,第一弹簧211两端分别顶压阀座213和顶压端2121,给到活动杆212向上的推力,使得密封端2122压紧密封中
心孔2131,处于常闭状态。料桶2的出口呈筒状,阀座213卡紧在料桶2的筒状出口内部。
142.当需要液体供料时,第一泵体6开启,产生压力,活动杆212的密封端2122受到向下的吸力,活动杆212向下移动,密封端2122解除对中心孔2131的密封作用,料桶2内液体即可从中心孔2131向下流入转接水路板3中。
143.阀座213上设置弹簧槽2132,第一弹簧211放置在弹簧槽2132内,顶压端2121呈放射状,第一弹簧211顶压所述顶压端2121的底面。
144.活动杆212的密封端2122可呈锥形台状,其外侧面套设密封圈。
145.进料口411呈圆周排布,每个进料口411内均设置有单向阀5。选择装置4的料腔413内转动连接有选择杆42,选择杆42用于开启单向阀5。选择杆42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45,第二电机45用于控制选择杆42转动。出液口312以及进料口411呈圆周排布,便于选择杆42快速选择出料,比较于进料口411直线排列的结构来说,选择出料的速度快、行程短,选择杆42正、反向旋转即可快速打开单向阀5进行出料,节省时间,提高供料效率。
146.如图23和图25中所示,进料口411呈筒状,进料口411内竖直开设阀孔4111;单向阀5包括第二密封圈51、顶杆52和第二弹簧53,顶杆52设置在进料口411内并可在阀孔4111内竖直移动;第二密封圈51套设在顶杆52上,用于密封阀孔4111;进料口411内设有第一抵面4112,顶杆52上设有第二抵面522,第二弹簧53两端分别顶压第一抵面4112和第二抵面522。单向阀5为常闭状态,如图25中所示,第二弹簧53给到顶杆52向上的推力,第二密封圈51压紧关闭阀孔4111,当选择杆42旋转置单向阀5底部时,选择杆42向上顶起顶杆52,第二弹簧53压缩,顶杆52上移顶杆52带动第二密封圈51上移,使得阀孔4111露出,从而使得转接水路板3的出液口312与选择装置4的料腔413连通。
147.如图24上所示,顶杆52上开设槽道521,当顶杆52上移时,槽道521与阀孔41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顶杆52上竖直开设四条槽道521,液体从槽道521顶部的侧面进入,从槽道521底部出口流出。
14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选择杆42包括连杆421和从连杆421径向延伸出的抵顶部422。抵顶部422呈倒u形,中间高,两侧低,中间向两侧逐步倾斜过渡,以便于选择杆42转动时,逐渐顶起单向阀5的顶杆52。
149.顶杆52的底部可设置为凸柱523,便于抵顶部422抵顶凸柱523,从而将顶杆52抬起。
150.如图23中所示,选择杆42或第二电机45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选择杆42的转动位置。位置检测装置可包括位置指示器43和检测机构44,位置指示器43穿设在选择杆42的底部,位置指示器43与选择杆42同步转动,检测机构44包括检测电路板441和设置在检测电路板441的若干检测器442,检测器442数量与单向阀5的数量保持一直,检测器442呈圆周排布且与单向阀5一一对应,检测器442可为槽型光电等,位置指示器43底部为一向下凸起的挡板,位置指示器43转动时,挡板经过检测器442,即可检测选择杆42的转动位置。
15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3中所示,选择装置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壳体41、选择杆42、位置指示器43、检测机构44和第二电机45,壳体41包括上下盖合的两个壳体,顶部壳体设置六个进料口411,底部壳体侧面设置出料口412,上下盖合的两个壳体内部为料腔。选择杆42转动连接在底部壳体的中心,并穿过底部壳体与位置指示器43和第二电机45
连接,选择杆42与位置指示器43周向限位连接。选择杆42与底部壳体中心孔之间设置密封件进行密封。
152.由于为液体调味料供料,供料动作完成后,用于输送液体的管路中会残留部分液体调味料,存在无法排送干净的问题,从而导致干涸后容易导致管路堵塞,或者液体调味料投放量无法达到所需设定量。针对以上问题,作出以下改进:
15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机座9上设置有气阀8,气阀8具有进气端81和出气端82,进气端81与外界连通,出气端82与料腔413连通。
15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当料桶2与选择装置4之间设置有转接水路板3时,转接水路板3上设置有气体流道32,气体流道32两端开设进气口321和出气口322.出气口322与料腔413连通。机座9上设置有气阀8,气阀8具有进气端81和出气端82,进气端81与外界连通,出气端82与进气口321连通。
155.当供料完毕、需要进行排空时,选择装置4处于与料桶2断开输送的状态(即选择杆42不开启单向阀5),第一泵体6处于开启状态,打开气阀8,外界空气从进气端81进入气阀8内,从出气端82(如果有转接水路板3的话则先被抽入气体流道32)进入料腔413,并由第一泵体6送出,气流将料腔413及其后端管路内的残液压出,实现排空功能。
156.如图21和图22中所示,转接水路板3上凸设有进气头414,进气头414与进气口321连通,进气头414上套设有进气管路71,进气管路71的另一端连接至气阀8的出气端82。排空动作中,空气从外界依次经过气阀8、进气管路71、转接水路板3内的气体流道32之后,再进入选择装置4的料腔413内。
157.请综合参阅图5、图6和图12,机座9靠近盖体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供料管75。盖体11的给液口116处设置有出液嘴17。供料管75的一端与出液嘴17与插接,供料管75的另一端与第一泵体6的泵出口62连通。
158.供料管75设置在机座9上,供料管75用于固定在机座9的外壳上,便于内部连接软管如出泵管路73将第一泵体6的泵出口62连通至外部。
159.供料管75与第一泵体6的泵出口62之间可设置出泵管路73进行连通。出液嘴17用于与供料管75可拆卸快接,同时,出液嘴17可设置为拐角型,液体水平进入出液嘴17后向下排出至外界。
160.液体供料工作时,料桶2中液体依次经过转接水路板3(先后经过进液口311、液体流道31、出液口312)、选择装置4(先后经过进料口411、料腔413、出料口412)、第一泵体6、出泵管路73、供料管75、出液嘴17,之后往外界排出。
161.液体供料结束需要排空时,第一泵体6和气阀8均处于打开状态,外界空气从气阀8的进气端81进入,从出气端82流入进气管路71中,再进入转接水路板3的气体流道32(先后经过进气口321、出气口322),之后进入选择装置4的料腔413,从出料口412被抽入第一泵体6、出泵管路73、供料管75、出液嘴17,之后往外界排出。从而实现对所经管路(选择装置4的料腔413和出料口412、第一泵体6、出泵管路73、供料管75、出液嘴17)的排空功能,排尽管路中的残液。
16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38中所示,液体供料系统包括均设置在机座9上的至少一个料瓶101和第二泵体102;料瓶101、第二泵体102和给液口116依次连通。料瓶101单独设置一套液体输送机构进行输送液体,料瓶101内可用于储放油。同理的,机座9上可增加
供料管75,料瓶101、第二泵体102、供料管75、出液嘴17依次连通,料瓶101单独出料。
16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8所示,主机01上设有杯体槽011,杯体槽011用于放置杯体02。杯体槽011上设置有锁定装置05和/或微动开关结构06。锁定装置05用于锁定盖体11,避免食物溢出飞溅等异常情况出现。微动开关结构06用于检测盖体11是否盖合到位。可选的,锁定装置05可对称设置在杯体槽011的两侧槽壁上,可选的,微动开关结构06对称设置在杯体槽011的两侧槽壁上。
164.当杯体槽011上设置有锁定装置05时,作为一示例,请综合参阅图28至30,锁定装置05包括支承座051、锁扣件052和第一驱动结构053;支承座051设置在主机01内,锁扣件052滑动连接在支承座051上,锁扣件052用于锁定盖体11;第一驱动结构053设置在支承座051上,第一驱动结构053控制锁扣件052进行往复运动。
165.锁扣件052水平方向的两端分别为锁扣端0521和移动端0522,锁扣端0521用于限位盖体11,盖体11外周设置有一圈凸檐,锁扣端0521往盖体11方向移动到位后,锁扣端0521压在所述盖体11的凸檐顶部,进行锁定。支承座051上设置有锁扣滑槽0511,移动端0522滑动连接在锁扣滑槽0511内,使得锁扣件052相对于支承座051做直线运动。
166.移动端0522上设置有沿直线延伸的第一齿条0523,第一驱动结构053包括第四电机0531和第一齿轮0532,第四电机0531连接并驱动第一齿轮0532转动,第一齿轮0532与第一齿条0523啮合,从而驱动锁扣件052移动。
167.支承座051上固定有位置检测结构054,位置检测结构054用于检测锁扣件052的位置,以供主机01判断锁定装置05处于锁定状态还是解锁状态。
168.位置检测结构054包括第一电路板0542和设置在第一电路板0542上的两个第一传感器0541,两个第一传感器0541沿着锁扣件052移动方向前后设置,分别用于检测解锁状态位置和锁定状态位置,第一传感器0541可为槽型光电传感器,与第一电路板0542电连接,锁扣件052上凸设有遮挡片0524,遮挡片0524随锁扣件052移动,遮挡片0524可被第一传感器0541所识别。
16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综合参阅图28、图31和图32,微动开关结构06包括安装支架061、第一感应机构062、第一摆杆063、第一扭簧064和第一转轴065,安装支架061设置在主机01上,第一感应机构062设置在安装支架061上,第一摆杆063通过第一转轴065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061上,第一摆杆063可进行上下摆动,类似翘板,第一摆杆063的两端分别为活动端0631和触发端0632,第一扭簧064一端设置在第一摆杆063上,另一端设置在安装支架061或第一感应机构062上,第一扭簧064给到活动端0631向上的推力,第一感应机构062用于检测活动端0631的位置。第一感应机构062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二传感器0621和第二电路板0622,第二传感器0621可为槽型光电,活动端0631可摆动穿过槽型光电的槽。将盖体11盖合在杯体02上时,盖体11下移,盖体11边缘向下顶压触发端0632,第一摆杆063转动,活动端0631上抬,被第一感应机构062检测到,以供主机01判断盖体11是否盖合到位。
170.活动端0631外部可套设保护套066,保护套066不但可用于保护微动开关结构,防止有水漏入,而且还可避免第一转轴065等部件掉出,使得微动开关结构稳定可靠。
17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烹饪功能结构包括搅拌装置04,搅拌装置04设置在主机01上,所述搅拌装置04包括搅拌桨041和第三电机042,第三电机042设置在主机01内,且位于杯体02下方,所述搅拌桨041转动设置在杯体02内底部,所述第三电机042连接并
控制所述搅拌桨041转动。搅拌桨041可为具有翻炒功能的旋转件,或者为粉碎刀、绞肉刀等等。
172.杯体02底部设置有加热机构03,加热机构03可为电加热式或电磁加热式。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机构03为电磁加热式,加热机构03包括磁条支架、若干磁条和线圈盘,线圈盘环设在杯体02底部,磁条支架设在线圈盘底部,若干磁条呈放射状设置在磁条支架上,线圈通电后,通过电磁感应进行加热,实现对食材的加热功能。
17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综合参阅图28、图36和图37,主机01上设有转动面板结构07,转动面板结构07包括面板071和第二驱动结构,面板07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主机01上,第二驱动结构设置在主机01上,第二驱动结构控制面板071转动。
174.主机01上设置有固定支架072,面板071顶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支架072上,第二驱动结构包括两个第二齿条073、双输出电机074和两个第二齿轮075,两个第二齿条073间隔并排设置在面板071背部,第二齿条073朝远离面板071的方向延伸,第二齿条073呈弧形,双输出电机074固定在主机01上,两个第二齿轮075设置在双输出电机074的两个输出端上,两个第二齿轮075分别与两个第二齿条073啮合。
175.需要转动该面板071时,双输出电机074控制第二齿轮075转动,第二齿条073带动面板071以面板071与固定支架072的转动连接点为转轴进行翻转。面板071默认状态可为竖直位置,转动后,面板071底部向上抬起,面板071处于倾斜状态,便于用户查看或触碰。面板071可为控制面板或/和显示面板。
176.请综合参阅图2、图4、图33至图35,主机01上设有挂线扣012,挂线扣012处设置有扣合检测结构08;机座9上设置有挂线槽96,挂线槽96可扣入挂线扣012内并顶压扣合检测结构08。便于烹调设备判断烹饪机和供料机两者是否安装到位。
177.扣合检测结构08包括动作组件和第二感应机构085,动作组件设置在挂线槽96内部,在第二感应机构085设置在主机01内,对应于动作组件的位置。挂线扣012扣入挂线槽96后顶压动作组件,动作组件产生动作并被第二感应机构085感应到。
178.示例的,动作组件包括定位支架081、第二扭簧082、第二摆杆083,和第二磁铁084,第二摆杆083两端分别为转动位和受力位0832,第二磁铁084设置在受力位0832上,第二摆杆083的转动位转动连接在定位支架081上,第二扭簧082设置在第二摆杆083与定位支架081之间,第二扭簧082给到受力位0832向下的推力。第二摆杆083上可设置扭簧槽0831,第二扭簧082一端顶入扭簧槽0831内,另一端顶在定位支架081上。挂线扣012扣入挂线槽96后顶压受力位0832,受力位0832带动第二磁铁084上摆,第二感应机构085感应第二磁铁084的位置。第二感应机构085可包括设置在主机01上的第三电路板0851和电性连接在第三电路板0851上的第三传感器0852,第三传感器0852可为霍尔传感器,用于感应第二磁铁084。图38中上方为挂线扣012扣入挂线槽96前动作组件的状态,图38中下方为挂线扣012扣入挂线槽96后动作组件的状态。
179.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供料机往烹饪机中投料,供料机中设有的液体供料系统可用于投放水、油、酱油、醋等等液体,供料机中设有的固体供料系统可用于投放葱、姜、蒜等等固体,因此,在烹饪过程中,通过供料机配合烹饪机配合使用,需要添加调味料等时,由供料机进行供料,减少人工参与操作,提高便利性及用户体验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食品处理设备在烹饪食材的过程中,若是存在需要添加水、油或者调味料的情况,需要用户
手动加入而导致的人工参与操作过多和较为不便的问题。
18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