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0067发布日期:2023-06-01 01:1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噪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食品加工机,电机与电机支架之间设有减震垫,然而仅通过电机与电机支架之间的一层减震垫减震,整机振动依然很大,造成工作噪音大,该噪音容易从电机与杯体底部之间的空间传到外侧,导致用户体验差。

2、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910937219.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安装组件,其电机由上下两侧的机座面板和机座底架夹持安装,存在电机振动易传递至机座面板和/或机座底架的问题,即电机与主机发生直接连接的位置较多,当电机振动时,机座面板和机座底架也会跟随振动,易引起共振,增加噪音;并且,电机与机座面板之间存在配合间隙(电机的联轴器向上穿过机座面板),电机的工作噪音容易从上述配合间隙传到外部,导致用户体验差。

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921662316.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座组件,其电机容置于电机罩内,电机的安装方式为:通过机座外壳的安装支柱插入电机的安装孔以及电机罩并用螺栓固定,由此,电机与机座外壳、电机罩均存在直接连接,电机振动时容易引起这些结构跟随振动,易引起共振,增加噪音;并且,电机罩包括上罩体和下罩体,上罩体和下罩体之间刚性连接也会增加振动传递,从而增加噪音来源;并且,电机的工作噪音容易从机座外壳与联轴器配合的位置传到外部,导致用户体验差。

4、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2110026686.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静音食品加工机,其电机组件包括电机、上罩和下罩,上罩和下罩相互插接形成包裹电机的安装腔,尽管上述安装腔能够隔绝电机噪音,然而上罩并不能提供对电机上侧的密封,存在电机工作噪音从上罩顶部传出的问题。

5、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710720155.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主机结构,其电机单元设于主壳体和底座形成的内腔室中,电机单元包括电机罩和设于电机罩内的电机组件,电机罩包括上电机罩和下电机罩,其中,上电机罩供电机轴穿过的通孔位置设有电机轴密封圈,然而上述方案中,电机轴密封圈的尺寸较小覆盖范围小,无法有效阻隔电机噪音,仍存在电机噪音从上电机罩的通孔以及主壳体的通孔处传出的问题,无法显著提升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发明提供一种降噪的食品加工机,以解决现有食品加工机电机振动噪音大、噪音易从主机上端传到机器外部导致用户使用体验差等问题。

2、本发明公开一种降噪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和安装于主机的杯体组件,所述主机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底部的底座以及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和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柔性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所述电机与电机支架之间夹装有隔音垫,所述隔音垫将机壳内腔分隔成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所述电机支架设于所述上部腔室,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端穿过所述隔音垫并伸出所述机壳与所述杯体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隔音垫将所述电机的电机主体与所述上部腔室密封隔开。

3、本发明的降噪的食品加工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4、所述主机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罩,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罩共同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所述电机罩包围所述电机主体并通过所述隔音垫与所述上部腔室密封隔开,所述电机罩与所述电机支架夹装所述隔音垫。

5、所述电机罩顶部设有密封端面,所述电机支架设有第二电机支架密封筋,所述密封端面与所述第二电机支架密封筋夹装所述隔音垫;或者所述电机支架设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电机罩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柱外侧套设有第二减震垫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插接配合,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第二减震垫夹装所述隔音垫。

6、所述电机罩底部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底座设有第三安装柱,所述第三安装柱外侧套设有第三减震垫并与所述第三安装孔插接配合。

7、所述电机罩包括相连接的内罩和外罩,所述内罩与外罩之间设有进风通道,所述底座设有围筋,所述围筋插入所述内罩与外罩之间,所述围筋内侧设有连通于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

8、所述围筋内侧设有风道盖,所述风道盖设有连通于所述围筋的容纳腔,所述电机轴下端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围筋、所述容纳腔以及所述底座配合形成散热风道。

9、所述电机支架设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电机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柱外侧套设有第一减震垫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插接配合;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第一减震垫夹装所述隔音垫。

10、所述电机支架内圈设有第一电机支架密封筋,所述第一电机支架密封筋与所述电机夹装所述隔音垫。

11、所述机壳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电机支架封闭所述开口。

12、所述电机支架外边缘设有第四减震垫,所述电机支架通过所述第四减震垫柔性吊装于所述机壳;所述电机支架顶部凹设有置放所述杯体组件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第五减震垫。

13、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的食品加工机,在电机柔性安装减震的基础上,通过增设隔音垫可将电机主体与机壳上部密封隔开,可防止电机工作噪音从机壳上部传出,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并且,隔音垫将机壳内腔分隔成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可合理规划电机、电机支架的布设,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还可形成隔音腔,电机主体的工作噪音优先被阻隔在下部腔室内,即使有少量噪音传出时噪音在上部腔室内传播过程中可进一步消耗能量,从而进一步削弱噪音大小,最终使得传到机器外部的噪音十分微弱。并且,通过增设隔音垫,隔音垫为柔性件,具有减震效果,有利于吸收噪音,从而有效降低传动机器外部的噪音。

1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隔音垫夹持于电机与电机支架之间,隔音垫的(径向)覆盖范围较大,可有效阻隔电机噪音向上传递;并且,隔音垫为柔性件,能够降低电机、电机支架用于与隔音垫接触部位的加工精度,从而节约加工成本;并且,隔音垫与电机、电机支架之间的柔性连接结构可构成双重减震结构,可显著提升减震效果,阻隔电机振动向电机支架传递,以抑制共振噪音。

16、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机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罩,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罩共同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所述电机罩包围所述电机主体并通过所述隔音垫与所述上部腔室密封隔开,所述电机罩与所述电机支架夹装所述隔音垫;一方面的,电机罩包围电机主体可增加对电机工作噪音的隔音效果,使得电机工作噪音在电机罩和下部腔室的阻隔下,极大降低传到上部腔室的噪音大小,进而降低传到机器外部的噪音大小;另一方面的,电机与电机支架夹紧隔音垫的同时,隔音垫还通过电机罩与电机支架夹紧,提高了隔音垫的定位安装效果,保证了隔音垫对电机主体的密封阻隔效果;另一方面的,电机罩与电机之间不存在直接连接关系,可有效防止电机振动向电机罩传递,抑制共振噪音。

17、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电机罩顶部设有密封端面,所述电机支架设有第二电机支架密封筋,所述密封端面与所述第二电机支架密封筋夹装所述隔音垫;通过电机罩的密封端面夹装隔音垫,可增加电机罩与隔音垫的接触面积,提高隔音垫安装效果。

18、所述电机支架设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电机罩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柱外侧套设有第二减震垫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插接配合,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第二减震垫夹装所述隔音垫;在该实施例中,满足电机罩与电机支架安装的同时可实现进一步夹装隔音垫,可简化装配流程,通过设置第二减震垫,可削弱电机振动,减震的同时还可防止噪音从该位置传出。

19、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电机罩底部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底座设有第三安装柱,所述第三安装柱外侧套设有第三减震垫并与所述第三安装孔插接配合;在该实施例中,电机罩可安装在底座上,两者通过柔性安装可减少刚性结构之间的振动传递,通过设置第三减震垫,可削弱电机振动,减震的同时防止噪音从该位置传出。

20、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机罩包括相连接的内罩和外罩,所述内罩与外罩之间设有进风通道,所述底座设有围筋,所述围筋插入所述内罩与外罩之间,所述围筋内侧设有连通于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一方面的,电机罩设置成双层结构,可提升隔音效果;另一方面,可利用内罩与外罩之间的空间形成风道,以满足电机工作过程的散热需求,保证电机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延长其使用寿命。

21、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围筋内侧设有风道盖,所述风道盖设有连通于所述围筋的容纳腔,所述电机轴下端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围筋、所述容纳腔以及所述底座配合形成散热风道;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和散热风道,可实现电机热量的排出,满足电机散热需求,提高散热效率。

22、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机支架设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电机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柱外侧套设有第一减震垫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插接配合;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第一减震垫夹装所述隔音垫;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垫,可阻止电机振动传递至电机支架,减少共振产生的噪音,并且安装电机与电机支架的同时可实现夹装隔音垫,可简化装配流程,提高装配效率。

23、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机支架内圈设有第一电机支架密封筋,所述第一电机支架密封筋与所述电机夹装所述隔音垫;由此,可改善隔音垫的夹装效果。

24、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壳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电机支架封闭所述开口;由此,机壳顶部可形成封闭或近似封闭的状态,可进一步阻止电机工作噪音从该位置传出,优化降噪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封闭或近似封闭,并非腔室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密闭状态,而是在保留正常的散热风道、透气孔的前提下,其他位置密闭或接近于密闭。

25、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电机支架外边缘设有第四减震垫,所述电机支架通过所述第四减震垫柔性吊装于所述机壳;所述电机支架顶部凹设有置放所述杯体组件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第五减震垫;通过设置第四减震垫和第五减震垫,可进一步隔绝电机振动,防止振动传递至机壳和杯体组件,提高减震效果,降低噪音,保证杯体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