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气体过滤结构的消防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54549发布日期:2022-08-31 13:2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气体过滤结构的消防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气体过滤结构的消防门。


背景技术:

2.消防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的门,通过设置消防门可以将火焰以及浓烟进行隔绝,从而为人员的逃避或者救援提供足够的时间。
3.现有的消防门在进行使用时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现有的消防门虽然能将火焰以及浓烟进行隔离,但是消防门内部的人数较多会导致室内的氧气极速消耗,而室外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浓烟,这些浓烟若进入室内会导致待救援人员死亡,大大的降低了消防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气体过滤结构的消防门,具备将浓烟中的有毒物质进行过滤从而供以待救援人员呼吸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氧气消耗过大浓烟致人死亡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气体过滤结构的消防门,包括消防门本体,所述消防门本体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消防门本体上开设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槽的内侧壁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限位垫圈,所述限位垫圈固定套接于所述过滤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垫圈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活性炭滤芯,所述安装筒的内部底端嵌入安装有第三过滤网板,所述安装筒的一侧设置有挤压垫圈,所述挤压垫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板,所述限位套板的剖面面积值大于所述过滤槽的剖面面积值,所述限位套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消防门本体拆卸安装。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套板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板,所述消防门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板,所述第二过滤网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消防门本体可拆卸安装。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旋转槽的一侧,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底端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套接于所述密封板的内部,所述消防门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烟雾传感器。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板的剖面面积值大于所述过滤槽的剖面面积值,所述旋转槽的直径值大于所述密封板和所述过滤槽的直径值之和。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消防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马达电性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具有气体过滤结构的消防门,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可以在火灾以及烟雾过小时,将烟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吸收,从而将过滤后的浓烟供以待救援的人员呼吸,从而提高待救援人员的存活概率,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13.2、该具有气体过滤结构的消防门,通过设置密封板和驱动组件,可以在过滤组件使用效果不佳时,通过密封板将过滤槽进行遮盖,然后将安装筒和活性炭滤芯进行快速拆卸,从而可以再次进行使用,且在密封板将过滤槽遮盖时,浓烟无法进入到过滤槽的内部,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待救援人员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消防门本体;2、把手;3、过滤槽;4、限位垫圈;5、安装筒;6、活性炭滤芯;7、挤压垫圈;8、限位套板;9、第一过滤网板;10、第二过滤网板;11、第三过滤网板;12、旋转槽;13、安装槽;14、马达;15、连接轴;16、连接块;17、密封板;18、烟雾传感器;1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6,一种具有气体过滤结构的消防门,包括消防门本体1,消防门本体1上设置有把手2,消防门本体1上开设有过滤槽3,过滤槽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槽3的内侧壁开设有旋转槽12,旋转槽1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17,密封板17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过滤槽3,可以将外部的浓烟导通过过滤槽3导入到室内,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可以将浓烟中的有毒物质以及微生物进行过滤,从而增加室内人员所需的氧气浓度,进而来提高待救援人员的存活率,通过设置密封板17,可以在浓烟浓度较高,无法进行过滤时,将过滤槽3堵住,从而避免浓烟直接进入室内,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可以对密封板17进行自动控制。
25.实施例2
2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之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3,过滤组件包括限位垫圈4,限位垫圈4固定套接于过滤槽3的内部,限位垫圈4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筒5,安装筒5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活性炭滤芯6,安装筒5的内部底端嵌入安装有第三过滤网板11,安装筒5的一侧设置有挤压垫圈7,挤压垫圈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板8,限位套板8的剖面面积值
大于过滤槽3的剖面面积值,限位套板8通过螺栓与消防门本体1拆卸安装。
27.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外部的浓烟进入到过滤槽3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三过滤网板11与安装筒5中的活性炭滤芯6相接触,从而可以将浓烟中的微生物以及有害物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浓烟再穿过第一过滤网板9进入到室内,以此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气体,从而提高待救援人员的存活概率。
28.实施例3
29.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之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3,限位套板8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板9,消防门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板10,第二过滤网板10通过螺栓与消防门本体1可拆卸安装。
3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板9和第二过滤网板10,可以将浓烟中附着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活性炭滤芯6上吸附的杂质过多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31.实施例4
3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之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4和图5,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槽13,安装槽13开设于旋转槽12的一侧,安装槽13的内部底端设置有马达14,马达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固定套接于密封板17的内部,消防门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烟雾传感器18。
33.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烟雾传感器18可以对浓烟密度进行自动检测,当浓烟浓度过大,无法进行过滤时,通过控制器19对马达14进行控制,在连接轴15和连接块16的连接作用下,使得密封板17在旋转槽12的内部旋转一百八十度,从而可以将过滤槽3进行遮盖,继而可以避免烟雾通过过滤槽3进入到室内。
34.实施例5
3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之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6,密封板17的剖面面积值大于过滤槽3的剖面面积值,旋转槽12的直径值大于密封板17和过滤槽3的直径值之和。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密封板17的剖面面积值大于过滤槽3的剖面面积值,可以将过滤槽3进行完全遮盖,通过旋转槽12的直径值大于密封板17和过滤槽3的直径值之和,便于密封板17进行旋转。
37.实施例6
38.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之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2和图5,消防门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9,控制器19和马达14电性连接。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器19对马达14进行直接控制。
40.本实用新型中:马达14的型号为xx-3420,烟雾传感器18的型号为py-1000,控制器19的型号为data-7311。
41.工作原理:当发生火灾时,外部的浓烟穿过第二过滤网板10进入到过滤槽3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三过滤网板11与安装筒5中的活性炭滤芯6相接触,从而可以将浓烟中的微生物以及有害物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浓烟再穿过第一过滤网板9进入到室内,以此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气体,从而提高待救援人员的存活概率,同时通过设置第二过滤网板10,可以将浓烟中附着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活性炭滤芯6上吸附的杂质过多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42.且在过滤组件过滤时间过久无法起到较好的过滤效果时,通过密封板17将过滤槽3堵住,从而避免浓烟通过过滤槽3进入到室内,此时,将安装筒5内部的活性炭滤芯6进行快速更换,具体是,通过将限位套板8上的螺栓取出,然后依次将限位套板8和挤压垫圈7从过滤槽3的内部取出,进而可以将安装筒5取出,接着将更换后的活性炭滤芯6安装到安装筒5的内部,然后插入到过滤槽3的内部,通过设置限位垫圈4,可以对安装筒5进行定位,接着再将挤压垫圈7和限位套板8依次插入到过滤槽3的内部,再通过螺栓将限位套板8固定在消防门本体1上即可,大大的提高了活性炭滤芯6的拆卸和更换速率;
43.当活性炭滤芯6更换完成后,再将密封板17旋转一百八十度,即可在浓烟进行再次过滤;
44.此外,通过烟雾传感器18可以对浓烟密度进行自动检测,当浓烟浓度过大,无法进行过滤时,通过控制器19对马达14进行控制,在连接轴15和连接块16的连接作用下,使得密封板17在旋转槽12的内部旋转一百八十度,从而可以将过滤槽3进行遮盖,继而可以避免烟雾通过过滤槽3进入到室内,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6.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