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轮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扫地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现代家庭的日常清洁活动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扫地机器人的驱动轮装置中没有检测驱动轮离地的功能。当扫地机器人的驱动轮悬空时,该驱动轮仍将继续转动,进而导致驱动轮空转。另外,也有小部分扫地机器人设置有驱动轮离地检测装置,但其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不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轮机构及扫地机器人,当扫地机器人离开地面时,该驱动轮机构中的驱动轮停止转动,当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驱动轮转动,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驱动轮机构,包括支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驱动轮组件,其中:
6.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驱动轮组件大小相适配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电路板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感应件,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驱动轮组件信号连接;
7.所述支架与所述驱动轮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可带动所述驱动轮组件脱离所述容置腔,此时所述感应件未发生响应;当所述驱动轮组件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并进入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感应件作出响应,所述电路板可输送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轮组件。
8.由此,通过在容置腔内设置电路板以及感应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可带动该驱动轮组件绕支架转动并脱离容置腔,此时感应件未发出响应,当在外力作用下使驱动轮组件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并进入到容置腔时,此时感应件作出响应,该电路板输送控制信号至驱动轮组件。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机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装置、传动机构以及驱动轮,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10.所述感应件作出响应时,所述电路板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转动,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驱动轮转动。
11.由此,当感应件作出响应时,电路板发送控制信号至驱动装置并驱动其动力输出轴转动,进而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驱动轮转动。
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驱动轮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啮合传
动的第三齿轮;
13.或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驱动轮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以及若干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三齿轮,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其中至少另一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
1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且其一端钩挂在所述第一凸起上,其另一端钩挂在所述第二凸起上。
15.进一步地,所述感应件为接触式传感器,所述接触式传感器上设有触发件,所述壳体上的第二凸起控制所述触发件移动,进而控制所述接触式传感器产生响应。
16.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式传感器为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上设有触点以及弹片,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弹片相抵接并控制所述弹片移动。
17.由此,在初始状态下,该弹片与触点分离,此时微动开关未发生响应;当驱动轮组件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并进入到容置腔内时,可同时带动该壳体上的第二凸起与该弹片抵接进而带动弹片移动直到其与触点相抵触时,该电路板接收到信号并控制驱动装置开始工作,进而实现驱动轮的转动。
18.进一步地,所述感应件为非接触式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壳体的第二凸起的存在时,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产生响应。
19.进一步地,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20.具体的,该光电传感器包括间隔设置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
21.由此,在初始状态下,该壳体上的第二凸起未落在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之间,此时光电传感器未发生响应;当驱动轮组件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并进入到容置腔内时,可同时带动该壳体上的第二凸起移动并使其落入到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之间,光电传感器产生响应并将响应信号发送至电路板,该电路板接收到信号并控制驱动装置开始工作,进而实现驱动轮的转动。
2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上设有枢轴,所述驱动轮组件内的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枢轴相配合的枢接孔。
23.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上述驱动轮机构。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轮机构及扫地机器人,通过在容置腔内设置电路板以及感应件,当扫地机器人中的驱动轮离地悬空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可带动该驱动轮组件绕支架转动并脱离容置腔,该感应件未发出响应,该电路板控制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停止转动,进而使得驱动轮停止转动;当把扫地机器人放置在地面上时,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可带动驱动轮组件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并进入到容置腔内,此时感应件作出响应,该电路板控制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转动并通过传动机构进而带动驱动轮转动。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轮机构中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轮机构中驱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轮组件隐藏掉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30.1、支架;11、上支架;111、枢接轴;112、第一凸起;12、下支架;2、驱动轮组件;21、壳体;211、枢接孔;22、驱动装置;23、驱动轮;24、传动机构;241、第一齿轮;242、第二齿轮;243、第三齿轮;25、第二凸起;3、弹性件;4、微动开关;41、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34.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轮机构,包括支架1、转动连接在支架1上的驱动轮组件2以及设置在支架1与驱动轮组件2之间的弹性件3,该支架1上开设有与驱动轮组件2大小相适配的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感应件,该电路板与驱动轮组件2信号连接。由此,在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下,可带动该驱动轮组件2部分脱离容置腔,此时感应件未发生响应;当在外力作用下使驱动轮组件2克服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并进入到容置腔内时,该感应件可作出响应,电路板可输送控制信号至驱动轮组件2。
35.具体的,该支架1包括上支架11与下支架12,该上支架11与下支架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此处均不限制。该上支架11与下支架12连接后形成具有上端开口的容置腔。该驱动轮组件2包括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一侧的驱动装置22、设置在壳体21另一侧的驱动轮23以及设置在驱动装置22与驱动轮23之间且与驱动装置22和驱动轮23均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24,该驱动装置22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24与驱动轮23传动连接;该电路板与驱动装置22电连接。由此,当感应件作出响应时,该电路板可控制驱动装置22的动力输出轴转动,并通过传动机构24进而带动驱动轮23转动。
36.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22为电机;该传动机构24包括套设在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241、套设在驱动轮23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242以及两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三齿轮243,其中一第三齿轮243与第一齿轮241啮合传动,另一第三齿轮243与第二齿轮242啮合传动。
37.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三齿轮243也可以为一个,且分别与第一齿轮241以及第二齿轮242啮合传动;当然可以设置为多个(大于两个),只要满足其中一第三齿轮243与第一齿轮241啮合传动,另一第三齿轮243与第二齿轮242啮合传动即可。
38.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3为弹簧;该容置腔内设有呈折弯状的第一凸起112,该壳
体21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25;该弹簧的一端钩挂在第一凸起112上,另一端则钩挂在第二凸起25上,从而实现支架1与驱动轮组件2之间的弹性连接。另外,该上支架11的一端设有枢接轴111,该驱动轮组件2的壳体21上设有与枢接轴111相配合的枢接孔211。由此,通过枢接轴111与枢接孔211之间的枢接配合,从而实现将驱动轮组件2枢接在支架1上。
39.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感应件为微动开关4,该微动开关4上设有触点以及弹片41,该壳体21上的第二凸起25与该弹片41相抵接并控制该弹片41移动。在初始状态下,该弹片41与触点分离,此时微动开关4未发生响应;当在外力作用下使驱动轮组件2克服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并进入到容置腔内时,将同时带动壳体21上的第二凸起25与该弹片41抵接并带动该弹片41移动直到与触点相抵触时,该电路板接收到信号并开始驱动电机工作,进而实现驱动轮23的转动。
40.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它接触式传感器结构,只要满足该接触式传感器上的触发件可被壳体21上的第二凸起25控制并产生响应,且能够将响应信号传递至电路板即可,此处均不受限制。
41.当然,该感应件也可以为光电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该光电传感器包括间隔设置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在初始状态下,该壳体21上的第二凸起25未落在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之间,此时光电传感器未发生响应;当在外力作用下使驱动轮组件2克服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并进入到容置腔内时,该壳体21上的第二凸起25将落入到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之间,光电传感器产生响应并将响应信号发送至电路板,该电路板接收到信号并开始驱动电机工作,进而实现驱动轮23的转动。
42.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感应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的非接触式传感器,如磁性检测开关(如霍尔感应开关等),只要满足该非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到壳体21的第二凸起25的存在时,该非接触式传感器能够产生响应并能够将该响应信号传递至电路板即可,此处不受限制。
43.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扫地机主体以及安装在扫地机主体上的上述驱动轮机构。由此,当扫地机器人中的驱动轮23离地悬空时,在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下,可带动该驱动轮组件2绕支架1转动并脱离容置腔,此时感应件未发出响应,驱动装置22的动力输出轴停止转动,从而使得驱动轮23停止转动;当把扫地机器人放置在地面上时,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可带动该驱动轮组件2克服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并进入到容置腔内,此时感应件作出响应,该电路板控制驱动装置22的动力输出轴转动并通过传动机构24进而带动驱动轮23转动。
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轮机构及扫地机器人,通过在容置腔内设置电路板以及感应件,当扫地机器人中的驱动轮23离地悬空时,在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下,可带动该驱动轮组件2绕支架1转动并脱离容置腔,该感应件未发出响应,该电路板控制驱动装置22的动力输出轴停止转动,进而使得驱动轮23停止转动;当把扫地机器人放置在地面上时,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可带动驱动轮组件2克服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并进入到容置腔内,此时感应件作出响应,该电路板控制驱动装置22的动力输出轴转动并通过传动机构24进而带动驱动轮23转动。该装置不仅能够使驱动轮23具有离地检测功能,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45.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
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接”,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8.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