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以及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9382发布日期:2022-06-29 03:2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以及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以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扫地机器人领域中,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用于发出光信号,该光信号位于一个平面内或者一个环形区域内,从而扫地机器人在接收到该光信号后,可避开该区域,避免扫地机器人进入所禁入的区域,达到包括或者缩小清扫面积的目的。
3.但是,现在的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的加工制造的工艺比较复杂,组装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生产组装的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以优化现有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的结构复杂,不易生产组装的缺陷。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系统,以优化现有的清洁系统中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的结构复杂,不易生产组装的缺陷。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包括:安装主体,安装主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出光孔,安装主体的至少其中一侧部上开设有第二出光孔;第一发光元件,对应第一出光孔设置;第二发光元件,对应第二出光孔设置;顶盖,与安装主体可拆卸连接,顶盖包括不透光的顶壁以及至少一个与顶壁连接的、透光的侧壁,顶盖的下侧安装有一圆锥状的散光体,散光体的尖端正对于第一出光孔的出光方向设置。
8.由此,通过对应第二出光孔设置的第二发光元件能够从安装主体的侧部发光,从而能够形成一条平面光线信号界限,形成平面的虚拟墙,作为配合使用的扫地机器人的移动界限;通过将顶盖设置为与安装主体可拆卸地连接,从而简化结构,降低生产组装的难度,第一发光元件从第一出光孔发光,光线从第一出光孔出来后,照射在散光体上,由于散光体呈圆锥状,且其尖端朝第一出光孔的出光方向,当光线由第一出光孔发出后,光线在散光体的表面发生反射,并沿周向从顶盖的周向扩散,由于顶盖的顶壁为不透光,而侧壁为透光,从而光线主要由顶盖的侧向扩散,从而形成以虚拟墙发生装置为中心的圆形区域性的光信号,由此形成作为圆形的虚拟墙,通过本技术的结构设置,简化了虚拟墙发生装置的结构,降低生产组装的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
9.进一步地,侧壁设置至少两个,其中的两个侧壁平行设置,两个侧壁与安装主体卡接固定。
10.通过这样设置,将侧壁设置为至少两个,且其中的两个侧壁为平行设置,通过两个侧壁与安装主体卡接连接,而将顶盖与安装主体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快捷。
11.进一步地,侧壁设置四个,四个侧壁呈矩形排布,安装主体顶部凸设有呈矩形的卡
接凸台,顶盖的侧壁与卡接凸台卡接配合连接。
12.由此,作为优选的方案,侧壁设置四个,将四个侧壁呈矩形布置,且在安装主体上设置连接凸台,连接凸台对应侧壁的布置设置为矩形,从而在安装时,通过将各个侧壁与连接凸台的各个侧面对应连接,也即将顶盖套于连接凸台外,将顶盖与连接凸台卡接,从而实现顶盖与安装本体的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快捷。
13.进一步地,顶盖与安装主体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
14.由此,作为更为稳固的连接方式,可通过螺纹连接件将顶盖固定在安装主体上。
15.进一步地,散光体包括呈锥形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外周的安装翼边,安装翼边上开设有通孔,顶壁上凸设有热塑凸柱,热塑凸柱与通孔过盈配合。
16.由此,散光体可与顶盖独立加工形成后,在组装时,将热塑凸柱穿过通孔,由于热塑凸柱与通孔为过盈配合,从而能够使得散光体与顶盖稳定连接,连接方便、快捷,并且有效降低散光体与顶盖的加工难度。
17.进一步地,本体的表面为磨砂表面。
18.通过将本体的表面设置为磨砂表面,能够有效实现光线的漫反射,从而更加有利于形成一个圆形的信号区域,作为禁止扫地机器人移动的虚拟墙。
19.进一步地,散光体的尖端夹角为a,其中,80
°
≤a≤130
°

20.将散光体的尖端设置为选择的角度范围,一方面的考虑是,在此角度范围内,散光体的散光效果最佳,若角度过大,则散光体的散光范围较广,另一个方面的考虑是,在此角度范围内,散光体的强度较佳,若角度过小,则散光体的强度较弱,容易在虚拟墙发生装置发生倾倒或者跌落时出现破损。
21.进一步地,a可优选90
°
、120
°

22.进一步地,第一发光元件与散光体的尖端相抵接或者保持不超过1mm的间距。
23.这样,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集中地照射在散光体上,并继而通过散光体将光线散发,若第一发光元件与散光体的尖端的距离较远,则可能会出现光线向其他位置散发,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和浪费。
24.进一步地,顶壁的上设置有指示标志件,指示标志件沿第二出光孔的出光方向设置。
25.这样,用户在使用时,可直观地根据知识标志件摆放虚拟墙发生装置,以为扫地机器人规定禁入区域。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以及扫地机器人,其中,扫地机器人上设置有能够接收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的信号接收端。
27.由此,采用改进后的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能够便于生产加工,使得产品的生活效率高,且便于组装和维护。
2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29.1)提供一种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通过顶盖与安装主体的可拆卸连接,简化虚拟墙发生装置的结构,降低生产组装的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
30.2)对散光体与顶盖的连接进行优化,降低生产组装的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
31.3)对散光体的结构以及散光体与第一发光元件的设置位置关系进行特定设置,提高虚拟墙的形成效果,并且使得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的使用稳定、可靠;
32.4)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包括改进后的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以及扫地机器人,达到降低生产组装的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图1中c部的放大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产生圆形虚拟墙的示意图。
36.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37.1、安装主体;101、卡接凸台;2、第一发光元件;3、第二发光元件;4、顶盖;401、顶壁;4011、热塑凸柱;402、侧壁;5、散光体;501、本体;502、安装翼边;5021、通孔;6、指示标志件。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41.实施例1
42.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包括安装主体1、第一发光元件2、第二发光元件3以及顶盖4,其中,第一发光元件2和第二发光元件3均固定设置在安装主体1内,安装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出光孔(图中未标注),安装主体1的至少其中一侧部上开设有第二出光孔(图中未标注);
43.第一发光元件2对应第一出光孔设置,第二发光元件3对应第二出光孔设置。
44.顶盖4与安装主体1可拆卸连接,顶盖4包括不透光的顶壁401以及至少一个与顶壁401连接的、透光的侧壁402,顶盖4的下侧安装有一圆锥状的散光体5,散光体5的尖端正对于第一出光孔的出光方向设置。
45.由此,通过对应第二出光孔设置的第二发光元件3能够从安装主体1的侧部发光,如图1中a箭头所示方向,从而能够形成一条平面光线信号界限,形成平面的虚拟墙(如图1所示),作为配合使用的扫地机器人的移动界限;通过将顶盖4设置为与安装主体1可拆卸地连接,从而简化结构,降低生产组装的难度,第一发光元件2从第一出光孔发光,光线从第一出光孔出来后,照射在散光体5上,由于散光体5呈圆锥状,且其尖端朝第一出光孔的出光方
向,当光线由第一出光孔发出后,光线在散光体5的表面发生反射,并沿周向从顶盖4的周向扩散,由于顶盖4的顶壁401为不透光,而侧壁402为透光,从而光线主要由顶盖4的侧向即如图1、图2中b箭头所示的方向扩散,从而形成以虚拟墙发生装置为中心的圆形区域性的光信号,由此形成作为圆形的虚拟墙(如图3所示),通过本技术的结构设置,简化了虚拟墙发生装置的结构,降低生产组装的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
46.进一步地,侧壁402为透明塑料板或者玻璃板,顶壁401可选择黑色塑料板或者其他的不透光的材料支撑的板件。
47.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第二出光孔在安装主体1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置一个,当然,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出光孔还可以设置两个以上,且第二出光孔可分布在第二出光孔的不同侧面上,使得由不同的第二出光孔发出的光线成一定夹角。
48.更进一步地,本技术中,安装本体501呈立方体状,当然,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安装本体501设置为圆柱状或者圆台状,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多棱柱状。
49.进一步地,为提高光信号的强度,还可将第一发光元件2、第二发光元件3分别设置两个以上。
50.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侧壁402设置至少两个,其中的两个侧壁402平行设置,两个侧壁402与安装主体1卡接固定。
51.通过这样设置,将侧壁402设置为至少两个,且其中的两个侧壁402为平行设置,通过两个侧壁402与安装主体1卡接连接,而将顶盖4与安装主体1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快捷。
5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侧壁402设置四个,四个侧壁402呈矩形排布,围构形成一具有底部开口的安装套(图中未标注),安装主体1顶部凸设有呈矩形的卡接凸台101,顶盖4的侧壁402与卡接凸台101卡接配合连接,也即安装套套于卡接凸台101的外周,使得顶盖4与安装本体501固定。
53.由此,作为优选的方案,侧壁402设置四个,将四个侧壁402呈矩形布置,且在安装主体1上设置连接凸台,连接凸台对应侧壁402的布置设置为矩形,从而在安装时,通过将各个侧壁402与连接凸台的各个侧面对应连接,也即将顶盖4套于连接凸台外,将顶盖4与连接凸台卡接,从而实现顶盖4与安装本体501的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快捷。
54.当然,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顶盖4与安装主体1还可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螺纹连接件可为螺钉或者螺栓螺母组件。
55.由此,作为更为稳固的连接方式,可通过螺纹连接件将顶盖4固定在安装主体1上。
56.进一步地,散光体5包括呈锥形的本体501以及设置在本体501外周的安装翼边502,安装翼边502上开设有通孔5021,顶壁401上凸设有热塑凸柱4011,热塑凸柱4011与通孔5021过盈配合。
57.由此,散光体5可与顶盖4独立加工形成后,在组装时,将热塑凸柱4011穿过通孔5021,由于热塑凸柱4011与通孔5021为过盈配合,从而能够使得散光体5与顶盖4稳定连接,连接方便、快捷,并且有效降低散光体5与顶盖4的加工难度。
58.进一步地,本体501的表面为磨砂表面。
59.通过将本体501的表面设置为磨砂表面,能够有效实现光线的漫反射,从而更加有利于形成一个圆形的信号区域,作为禁止扫地机器人移动的虚拟墙。
60.进一步地,散光体5的尖端夹角为a,其中,80
°
≤a≤130
°

61.将散光体5的尖端设置为选择的角度范围,一方面的考虑是,在此角度范围内,散光体5的散光效果最佳,若角度过大,则散光体5的散光范围较广,另一个方面的考虑是,在此角度范围内,散光体5的强度较佳,若角度过小,则散光体5的强度较弱,容易在虚拟墙发生装置发生倾倒或者跌落时出现破损。
62.进一步地,第一发光元件2与散光体5的尖端相抵接或者保持不超过1mm的间距。
63.这样,第一发光元件2所发出的光线集中地照射在散光体5上,并继而通过散光体5将光线散发,若第一发光元件2与散光体5的尖端的距离较远,则可能会出现光线向其他位置散发,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和浪费。
64.作为优选的方案,散光体5的尖端与第一发光元件2的顶部向抵接。
65.进一步地,顶壁401的上设置有指示标志件6,指示标志件6沿第二出光孔的出光方向设置。
66.这样,用户在使用时,可直观地根据知识标志件摆放虚拟墙发生装置,以为扫地机器人规定禁入区域。
67.其中指示标志件6为胶条或者喷漆标识,借此辅助用户使用过程中辨别第二出光孔的光线发出方向。
68.实施例2
6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任一种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以及扫地机器人,其中,扫地机器人上设置有能够接收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的信号接收端。
70.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将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放置在需阻止扫地机器人禁入的区域边界处,选择第一发光元件2或者第二发光元件3工作,也即选择平面或者圆形面的虚拟墙成型,当扫地机器人上的信号接收端接收到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所发出的光信号时,扫地机机器人将改变移动轨迹以避开虚拟墙区域,由此达到用户使用过程中需保护部分区域或者缩小清扫区域的目的。
7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虚拟墙信号发生装置以及清洁系统,简化虚拟墙发生装置的结构,降低生产组装的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达到降低生产组装的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
72.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